图书介绍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201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规划教材》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102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中学教师-教学能力-资格考试-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201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考纲标准要求1
复习导航1
要点速览2
第一节 教育与教育学2
一、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2
二、教育的属性4
三、教育的起源5
四、教育的基本形态6
五、教育的发展7
六、教育学的发展10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规律17
一、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8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27
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34
一、学制概述35
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35
三、我国学校教育制度37
四、义务教育概述40
第四节 教育目的42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及层次结构42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43
三、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45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46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47
第五节 教育研究49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49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50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50
四、开展教育科学的意义52
重点整理52
考点过关测评57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59
第二章 中学课程61
考纲标准要求61
复习导航61
要点速览61
第一节 课程概述62
一、课程与课程内容62
二、课程类型及其特征65
三、课程设计开发的基本模式69
四、课程评价与管理72
五、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75
第二节 课程理论流派76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76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77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77
四、人本主义课程论78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9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79
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79
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80
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84
重点整理87
考点过关测评91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92
第三章 中学教学95
考纲标准要求95
复习导航95
要点速览96
第一节 教学概述96
一、教学的概念96
二、教学的特点97
三、教学的意义97
四、教学的一般任务97
第二节 教学过程99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99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99
三、教学过程的规律102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05
一、教学原则105
二、教学方法的概念、特点与选择依据113
三、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教学方法113
四、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16
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及要求120
一、备课120
二、上课121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124
四、课外辅导124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124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130
一、个别教学制130
二、班级授课制130
三、道尔顿制131
四、文纳特卡制131
五、分组教学制131
六、项目教学制132
七、特朗普制133
第六节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及趋势133
一、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133
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138
重点整理141
考点过关测评146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148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151
考纲标准要求151
复习导航151
要点速览152
第一节 认知过程152
一、感觉152
二、知觉155
三、注意157
四、记忆160
五、思维165
六、想象169
第二节 学习理论概述170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70
二、认知学习理论174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80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82
第三节 学习动机184
一、学习动机概述185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185
三、学习动机理论185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189
第四节 学习迁移191
一、学习迁移概述191
二、迁移理论193
三、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96
四、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198
第五节 学习策略199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199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200
三、典型的学习策略200
四、学习策略的训练205
重点整理206
考点过关测评211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213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215
考纲标准要求215
复习导航215
要点速览216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216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217
二、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218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220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总体特点220
二、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220
三、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特点221
四、中学生思维力的发展特点222
第三节 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225
一、情绪与情感225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225
三、情绪理论227
四、中学生情绪的特点230
五、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233
六、良好情绪的标准与培养234
七、中学生情绪的调节235
第四节 人格的发展237
一、人格概述237
二、人格差异238
三、人格发展理论241
四、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245
第五节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246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246
二、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248
三、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248
重点整理250
考点过关测评253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254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257
考纲标准要求257
复习导航257
要点速览257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257
一、什么是健康257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258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259
四、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60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270
一、强化法270
二、系统脱敏法270
三、认知疗法271
四、来访者中心疗法273
重点整理274
考点过关测评276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278
第七章 中学德育281
考纲标准要求281
复习导航281
要点速览282
第一节 品德发展概述282
一、品德的概念282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283
三、品德发展的主要理论284
四、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287
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288
六、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289
第二节 德育的意义和主要内容296
一、德育的概念296
二、德育的意义296
三、德育的主要内容297
四、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拓展298
第三节 德育过程305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305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与矛盾306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307
第四节 德育原则309
一、导向性原则310
二、疏导原则310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310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311
五、因材施教原则311
六、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311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312
一、德育途径312
二、德育方法313
重点整理318
考点过关测评320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321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323
考纲标准要求323
复习导航323
要点速览324
第一节 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324
一、班级概述324
二、班级管理的概念325
三、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326
四、班集体的培养327
第二节 课堂管理328
一、课堂管理概述328
二、课堂气氛概述330
第三节 课堂纪律管理333
一、课堂纪律的概念333
二、课堂纪律的类型333
三、课堂结构334
四、课堂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335
第四节 班主任336
一、班主任的概念336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作用337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337
第五节 课外活动339
一、课外活动概述339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341
三、课外活动的形式341
四、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344
五、课外活动组织管理对教师的要求344
六、中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345
第六节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结合346
一、学校与家庭的协调方式346
二、学校与社会的协调方式347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要求348
第七节 教师心理348
一、教师角色心理348
二、教师心理特征350
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353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356
重点整理360
考点过关测评363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