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
  • 郝永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7394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古体诗-诗集-中国-春秋时代;《诗经》-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朱熹《诗经》学形成的背景10

第一节 儒学重建的历史必然10

第二节 疑经惑古的学术新思潮11

第三节 新思潮下的《诗经》学12

第四节 朱熹时代的《诗经》学13

第五节 朱熹自身学术的构成15

一、文学维度15

二、史学维度16

三、理学维度18

第二章 朱熹《诗经》学方法20

第一节 以“诗”解《诗》20

一、“涵泳”以解《诗》20

二、以“诗”解《诗》新成就25

第二节 集众“善说”以解《诗》27

一、破今古文经界28

二、兼取当代“善说”以解《诗》30

第三节 音韵、章句训诂与义理结合以解《诗》55

一、汉唐的小学工夫56

二、宋人的义理化倾向58

三、章句训诂和义理结合法61

第三章 朱熹《诗经》学发展历程64

第一节 主——疑——黜《序》:从《诗解》到《诗传》66

《诗解》的二《南》学66

第二节 《诗解》“淫奔之诗”思想73

一、《诗解》确定为“淫奔之诗”的篇章74

二、《诗解》于“淫奔之诗”倾向不明篇章78

第三节 《诗解》的《雅》诗学81

一、“上下通用”的“燕乐”之篇82

二、“劳者歌”之篇82

三、正小《雅》错脱于变小《雅》之篇83

第四节 从《遗说》看深化期《诗经》解释学89

一、章句训诂90

二、义理学100

第四章 朱熹对汉唐旧《诗经》学的扬弃117

第一节 批《序》概述118

一、《大序》有不满人意处119

二、《小序》全不可信122

第二节 致《序》谬戾之因一:作者的认识论124

一、不明文质125

二、不通于理145

第三节 致《序》谬戾之因二:作者的方法论150

一、强就美刺150

二、傅会书史和依托名谥151

三、随文生义154

第四节 《序辨》从、弃《序》考159

一、从《序》之篇160

二、弃《序》之篇172

第五章 朱熹对《诗经》学传统问题的新诠184

第一节 “兴善惩逸”的“思无邪”说184

一、“思无邪”——性情正184

二、“思无邪”与“诚”186

第二节 “情性”说188

第三节 感发之“兴”说191

一、“兴”与“思无邪”191

二、“兴”与“涵泳”193

第四节 “六义”说195

一、三经三纬196

二、《风》《雅》《颂》197

三、赋比兴199

第五节 “赓和诗”说204

第六节 “雅郑”、“邪正”之辨207

第七节 “叶韵”说212

第六章 二《南》正《风》诗学215

第一节 周文王王道政化的里巷歌谣215

一、前学渊源215

二、作者的社会地位和诗篇内容的抒情216

三、解释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219

四、篇篇冠以“文王之化”220

五、文王王道的新民之功222

六、文学、理学二元一体的矛盾性224

第二节 《关雎》解释学225

一、《关雎》诗旨225

二、《关雎》讨论之其他229

第七章 《风》诗学233

第一节 地域风格理论234

一、各别的地域风格234

二、地理环境与诗歌风格236

三、在上者好倡与诗歌风格239

第二节 创作主体——以变《风》为例242

一、宫廷王族诗人242

二、朝臣大夫243

三、贤者君子243

四、平民诗人243

第三节 朱熹《诗经》解释学“淫诗”说新论247

一、史上“淫诗”篇数诸说及朱熹《卫风》“淫诗”篇数考247

二、变《风》“淫诗”考250

三、朱熹“淫诗”说矛盾探究254

第四节 《风》诗的理学解释258

一、“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经与权258

二、士伦理学261

第八章 《雅》诗学269

第一节 《雅》诗学大纲269

一、史上《雅》诗学269

二、“小大”、“正变”说270

第二节 正《雅》学274

一、正《小雅》274

二、正《大雅》284

第三节 变《雅》学291

一、变《小雅》291

二、变《大雅》301

第九章 《颂》诗学308

第一节 宗庙祭祀的乐歌309

第二节 《颂》诗伦理学314

一、文王的“文德”315

二、后稷的“农德”318

三、周武王的“武德”320

四、周成王的“成德”324

第十章 承前启后的朱熹《诗经》学——以《陈风》为例327

第一节 汉四家《诗》的《陈风》解释327

一、四家《诗》的义理解释327

二、四家《诗》的异文、考据331

第二节 朱熹的《陈风》解释333

一、歌舞元素334

二、《序》辨335

三、黜《序》337

四、男女之诗339

第三节 当代《陈风》解释——以陈子展《诗三百解题》为例341

一、综合前人之说342

二、批评前人成说343

三、借鉴今人之说344

四、以诗篇立己说346

第十一章 朱熹《诗经》学的王道思想349

第一节 历史回顾349

第二节 王道本体论:天命、天理、民意三位一体352

第三节 王道德性论:真、善、美三位一体354

第四节 王道效用论:人与人、人与自然大和谐356

第十二章 朱熹《诗经》学《魏》《唐》为晋风疑说359

第一节 晋风地域风格359

第二节 晋风唱和诗说362

第三节 晋风乱世士子心态365

第十三章 朱熹《诗经》学的影响369

第一节 宗朱熹《诗》说而阐扬之369

第二节 取法朱熹以己意解《诗》372

第三节 折中于毛朱之间375

第四节 宗《毛传》而辨驳朱熹《诗传》378

第五节 对朱熹《诗经》学的整体褒赞与个案之辨380

一、对朱熹《诗经》学的整体褒赞381

二、马端临的朱熹废《序》辨382

三、对朱熹“淫诗”说的辩驳384

第十四章 朱熹《诗经》学与其诗论、诗作387

第一节 降而不黜《诗》387

一、对汉唐《诗经》学体系的由疑而废388

二、新理学《诗》学体系建立390

第二节 贬而不废诗393

一、“诗人之言”的诗论393

二、以诗名家的创作成就395

第三节 “平易”的诗美主张397

一、以歌谣、乐歌解《诗》398

二、诗论中的“平易”倡导400

第十五章 朱熹《诗经》学与其辞赋学403

第一节 理学的本体论404

第二节 以《诗》诠赋的方法论410

第三节 尊崇骚赋的价值论416

参考文献422

后记4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