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国文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瀛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1552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古汉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国文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国文法序1
凡例13
第一卷 论字17
第一章 总则20
第一节 定名及字之种类20
第二节 定名之说明20
第二章 名字21
第一节 名字之分类22
第二节 公名22
第三节 专名23
第四节 群名24
第五节 质名24
第六节 玄名25
第七节 名之多少数26
第八节 两名叠用27
第九节 表字省其所表之名即用如名27
第十节 名字之地位28
第三章 代字31
第一节 代字之种类32
第二节 指人代字32
第三节 指物代字33
第四节 接读代字34
第五节 询问代字35
第六节 分合代字35
第七节 代字地位之变例36
第八节 代句之代字36
第四章 动字39
第一节 动字之作用40
第二节 动字之分类41
第三节 内动字41
第四节 外动字41
第五节 助动字41
第六节 准动字45
第七节 内动用如外动46
第八节 外动字之重宾格及补充辞46
第九节 补充辞47
第十节 主动式与被动式49
第十一节 动字之叠用52
第十二节 各字用如动53
第五章 表字56
第一节 表字之作用及种类57
第二节 系属表字57
第三节 情状表字58
第四节 数目表字59
第五节 数量表字59
第六节 方位表字60
第七节 分合表字61
第八节 疑问表字61
第九节 冠字61
第十节 表字之比较61
第十一节 表字之地位及叠用62
第十二节 他字之用如表64
第六章 状字67
第一节 状字之作用68
第二节 状字之分类69
第三节 普通状字69
第四节 疑问状字70
第五节 分合代名状字71
第六节 状字之比较72
第七节 状字之地位72
第八节 他字之用如状74
第七章 介字76
第一节 介字之作用及分类77
第二节 著自介字77
第三节 著在介字78
第四节 著及介字79
第五节 著用介字80
第六节 著因介字80
第七节 著需介字80
第八节 著共介字81
第九节 著差介字82
第十节 著代介字82
第十一节 “於”“乎”之通用及其助成比较及被动式82
第十二节 介字与其宾格之互倒及宾格之省略83
第八章 联字85
第一节 联字之作用及分类86
第二节 单独联字86
第三节 复合联字92
第四节 连带联字95
第五节 联字与助字96
第九章 助字98
第一节 助字之作用及种类99
第二节 发语助字99
第三节 补缀助字101
第四节 煞尾助字106
第五节 助字与他字之别113
第六节 助字与联字之别115
第十章 感字119
第一节 感字之作用及其分类120
第二节 美感字120
第三节 激感字120
第四节 同感字122
第五节 反感字123
第六节 感字之地位123
第一卷附卷 字之通用124
《孟子》“同字异用表”附补125
第二卷 释句163
第一章 句读与辞166
第一节 句读与辞之别及其必要之成素166
第二节 句中各字之地位166
第三节 省略动字之句167
第四节 句之种类167
第五节 简句之种类及其组成之字类168
第六节 主格宾格之复字及宾格之先提169
第七节 连句之种类170
第八节 平连句170
第九节 贯连句171
第十节 复句与读之关系172
第十一节 名读173
第十二节 表读174
第十三节 状读175
第十四节 析句176
第十五节 辞之解释及其分类183
第十六节 名辞183
第十七节 动辞184
第十八节 表辞185
第十九节 状辞186
第二十节 辞之相通187
第二章 语气词190
第一节 语气词之意义及分类191
第二节 直接语气191
第三节 间接语气191
第四节 直接语气与间接语气用字之变转192
第五节 述本人之语气词193
第六节 语气辞之析句法193
第三章 脩词大略(各字之省略及移动)194
第一节 主格之省略194
第二节 宾格之省略197
第三节 主动之省略198
第四节 名字之省略200
第五节 表字之省略201
第六节 状字之省略201
第七节 介字之省略202
第八节 补充辞之省略203
第九节 句身之省略203
第十节 主动及宾格同省204
第十一节 动及表同省204
第十二节 主格与主动同省或与宾格同省204
第十三节 主格及表辞前后助字或系属字同省205
第十四节 主格主动之省及联字之省略与倒置205
第十五节 主格之表及其补充辞之联合成句206
第十六节 两表读联合成句而省其名动及系属字206
第十七节 主格与补充辞同省206
第十八节 主格及主动皆省而僅存补充辞207
第十九节 联字及主格主动并其补充辞中动字之宾格皆省207
第二十节 补充辞之介字省208
第二十一节 有宾格补充辞而省其主句之宾格及补充辞之介字208
第二十二节 补充辞中介字之宾格省209
第二十三节 补充辞中介字及其宾格同省209
第二十四节 省主句之宾格而并省其补充辞之介字及宾格209
第二十五节 主动与其宾格之倒置210
第二十六节 主动与宾格倒置而加助字210
第二十七节 主格与其补充辞之易位且省主动211
第二十八节 宾格与主动之倒置而合成主格211
第二十九节 状字随动与宾格倒置211
第三十节 疑问语之以补充辞倒移於句首212
第三十一节 补充辞介字与其宾格及其主动互倒212
第三十二节 补充辞之介字及其宾格之倒置213
第三十三节 补充辞省介字而以其宾格与主动倒置213
第三十四节 补充辞倒置主动之前213
第三十五节 表读省介字及名而倒置於主读之前214
第三十六节 联字与主格之倒置而变为状辞214
第三十七节 系属表字之更加说明215
第三十八节 被动式句之主格省而以宾格及其表辞代之215
第三十九节 主句与补充辞之句式不必相同216
第四十节 一句并列两补充辞之地位216
第四十一节 两句共同之补充辞216
第四十二节 句之主读与他读之句式不必相同217
第四十三节 一句分作两读217
第四十四节 疑问语之总括218
第四章 文字上之标记219
第一节 标记之分类及作用220
第二节 圆点“·”之用220
第三节 尖点“、”之用221
第四节 圈“。”之用221
第五节 单直“—”双直之用221
第六节 横弧“()”、直弧“?”之用222
第七节 对角括之用222
第八节 标记之通用及省略222
第三卷 辨文223
第一章 文体之别226
第一节 文体之说明及其分别226
第二节 散文226
第三节 骈文228
第二章 文类之别229
第一节 文类之定名230
第二节 书230
第三节 序237
第四节 论240
第五节 辨242
第六节 议243
第七节 解244
第八节 说245
第九节 传249
第十节 行状250
第十一节 记251
第十二节 箴252
第十三节 颂253
第十四节 賛254
第十五节 铭255
第十六节 哀弔文261
第十七节 ?264
第十八节 诗265
第十九节 骚265
第二十节 赋266
第二十一节 小说268
编后记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