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宋亭记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宋亭记研究
  • 罗敏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5610179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士-研究-中国-北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宋亭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北宋亭记中的儒家思想1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表现途径2

一、途径之一:通过亭名表现儒家思想2

二、途径之二:通过亭记的内容表现儒家思想3

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内容概述5

一、关于“修身”5

二、关于“明诚”8

三、关于“仁”和“义”10

四、关于“礼乐”15

五、关于“孝”19

六、君子之“平天下”——关于“政事”21

第三节 娱乐产物与士大夫精神23

一、亭记与北宋士大夫的娱乐文化24

二、北宋亭记中的士大夫精神26

第四节 作品特点28

一、道学气与庄重深厚29

二、自律与闲娱共存30

三、语言多质朴,情感真挚,行文直接32

四、叙议结合,句式灵活变化34

第二章 北宋亭记中道家的思想和审美观37

第一节“朴”与“无为而治”38

一、恬淡的生活境界38

二、士大夫的隐逸行为41

三、士大夫“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45

第二节 超逸与圆融46

一、超逸与精神自由47

二、圆融与处世智慧51

第三节 环境营造上的道家审美观55

一、任自然55

二、好清静59

三、钟情于水60

四、崇尚曲之美63

五、审美对象的天然趣味65

第四节 作品特点68

一、道家思想的内化68

二、形象富有意蕴69

第三章 北宋亭记中的士大夫生活73

第一节 北宋士大夫的园艺情趣74

一、注重亭子造型的精美75

二、追求叠山、理水中的文人情趣75

三、对奇石的审美趣味77

四、栽种花树、草木与果蔬的时兴78

五、园林对称结构中的意趣横生82

第二节 北宋士大夫的生活方式83

一、游乐83

二、宴饮87

三、交往90

四、体育娱乐93

第三节 亭——北宋士大夫的精神寓所之一93

一、释压之法——建亭以休心怡情94

二、自胜之道——对政治挫折的超越95

三、平衡之术——入仕与出仕矛盾的解决97

四、自适之心——对个体自由的尊重97

第四节 士大夫自我个性、人格与观念的展现99

一、鲜明个性的直接流露100

二、独立人格的追求101

三、开放性的思想与价值判断102

第五节 士大夫生活风尚形成原因103

一、优越的社会条件是丰富精彩生活的基础103

二、文化艺术对士大夫生活雅趣的影响105

三、科举制度对个性化生活的影响108

第四章 北宋亭记中的写景艺术111

第一节 主体参与与绘画式写景112

一、审美思考与写意式状物112

二、景物形象中“天人合一”的精神114

第二节 景物形象的美学特点117

一、神形具备118

二、气韵生动120

三、诗情画意123

四、格力美127

第三节 写景在体制、结构与手法上的转变130

一、散体写景131

二、篇末附诗,加强主题132

三、修辞手法的加强132

第五章 北宋亭记的承袭与变化——与唐代亭记比较135

第一节 唐代亭记简论136

一、唐代亭记表现的思想137

二、唐代亭记的内容139

三、唐代亭记的结构形式142

四、唐代亭记的其他特点144

第二节 北宋亭记的承袭与变化146

一、承袭147

二、变化148

第三节 从宋四家看北宋亭记之发展变化160

一、文体之变160

二、风格特点161

结语165

参考书目171

附录一 北宋亭记之亭名分类表179

附录二 唐代亭记一览表199

附录三 宋四家亭记一览表203

附录四 韩愈、柳宗元及宋四家代表亭记205

补充说明215

后记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