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 李振基,金斌松,刘新锐,刘长明,陈小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0866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福建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自然条件概况1

1.1 气候1

1.2 地质地貌1

1.3 水文2

1.4 土壤2

第二节 自然资源概况2

2.1 植被概况2

2.2 生物资源概况2

2.3 旅游资源概况3

第三节 社会经济3

3.1 县域简况3

3.2 社区人口4

3.3 经济状况4

3.4 文化教育4

3.5 汀江渊源4

第四节 综合评价4

4.1 自然环境优越5

4.2 生物区系古老5

4.3 典型性5

4.4 脆弱性5

4.5 自然性5

4.6 多样性5

4.7 稀有性5

4.8 面积适宜性6

4.9 科学价值6

4.10 经济和社会价值6

第二章 自然环境7

第一节 地质概况7

1.1 地质构造7

1.2 地层7

1.3 岩浆岩9

第二节 地貌10

2.1 地势10

2.2 中低山10

2.3 丘陵11

2.4 盆地12

2.5 阶地13

第三节 气候13

3.1 气温13

3.2 光照13

3.3 降水14

3.4 湿度14

3.5 风14

3.6 气象资源评价14

第四节 水文15

4.1 水系15

4.2 地下水16

第五节 土壤16

5.1 成土母质16

5.2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17

参考文献17

第三章 植物资源18

第一节 植物物种组成18

第二节 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19

第三节 种子植物区系的特点20

3.1 世界分布21

3.2 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21

3.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21

3.4 旧世界热带分布及其变型22

3.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及其变型22

3.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及其变型22

3.7 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22

3.8 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23

3.9 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及其变型23

3.10 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23

3.11 温带亚洲分布23

3.12 东亚分布及其变型23

3.13 中国特有分布24

第四节 植物区系的特征24

4.1 植物种类丰富,热带、亚热带成分多24

4.2 区系成分复杂24

4.3 区系起源古老,单种或寡种属占一定比例25

4.4 植被组成区系分析25

第五节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25

5.1 银杏Ginkgo biloba L.,银杏科,IUCN红皮书EN(濒危),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濒危26

5.2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var.chinensis(Pilg.)Florin,红豆杉科,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易危26

5.3 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var.mairei(Lemee etLevl.)Cheng et L.K.Fu,红豆杉科,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易危26

5.4 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伯乐树科,IUCN红皮书EN(濒危),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易危27

5.5 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L.)J.Sm.,蚌壳蕨科,CITES附录Ⅱ,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7

5.6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Dunn)Henry etThomas,柏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7

5.7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樟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8

5.8 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樟科,IUCN红皮书LR/nt(低危),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易危28

5.9 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Zhang,樟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8

5.10 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Hara,蓼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9

5.11 短萼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var.brevisepala W.T.Wang,毛茛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9

5.12 大叶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榆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9

5.13 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Levl.) Rehd.et Hand.-Mazz.,无患子科,IUCN红皮书LR/nt(低危/接近受危),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易危30

5.14 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蝶形花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30

5.15 山豆根Euchrestajaponica Hook.f.ex Regel.,蝶形花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30

5.16 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蝶形花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易危31

5.17 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蝶形花科,IUCN红皮书LR/nt(低危),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易危31

5.18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蓝果树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31

5.19 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茜草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32

5.20 川苔草Cladopus chinensis(H.C.Chao)H.C.Chao,川苔草科,模式产地种32

5.21 福建川苔草Cladopusfukienensis(H.C.Chao)H.C.Chao,川苔草科,模式产地种32

5.22 川藻Dalzellia sessilis(H.C.Chao)C.Cusset et G.Cusset,川苔草科,模式产地种33

5.23 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 Flous.,松科,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33

5.24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杉科,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33

5.25 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Hay.)Hay.,樟科,IUCN红皮书LR/cd(低危),易危,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34

5.26 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Roxb.) Kostem,樟科,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34

5.27 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 Kanthira,樟科,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35

5.28 黑叶锥Castanopsis nigrescens Chun et Huang,壳斗科,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35

5.29 银钟花Halesia macgregorii Chun,安息香科,IUCN红皮书VU(易危),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易危35

5.30 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Sw.,兰科,CITES附录Ⅱ,濒危36

5.31 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兰科,CITES附录Ⅱ,濒危36

5.32 其他野生兰科植物36

第六节 经济植物资源37

6.1 药用植物资源37

6.2 材用植物资源67

6.3 食用植物资源68

6.4 园林绿化植物资源69

6.5 鞣质与染料资源72

6.6 油料植物资源72

6.7 香料植物资源73

6.8 蜜源植物资源73

6.9 纤维资源74

第七节 维管束植物名录74

参考文献114

第四章 植被资源116

第一节 植被分类依据116

1.1 植物种、属成分116

1.2 群落的外貌和结构特征116

1.3 生态地理特征116

1.4 动态特征117

第二节 植被调查与分析方法117

2.1 野外调查方法117

2.2 数据分析117

2.3 分类单位117

第三节 植被分类系统118

第四节 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119

4.1 山地温性针叶林119

4.2 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120

4.3 暖性常绿针叶林121

4.4 山地落叶阔叶林122

4.5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23

4.6 竹林127

4.7 常绿阔叶灌丛127

4.8 草丛128

参考文献128

第五章 脊椎动物资源129

第一节 脊椎动物区系特征129

1.1 水生脊椎动物区系129

1.2 陆生脊椎动物区系129

第二节 种类及其分布130

2.1 鱼纲130

2.2 两栖纲131

2.3 爬行纲131

2.4 鸟纲131

2.5 哺乳纲133

第三节 重要脊椎动物的生态分布133

3.1 日本鳗鲡 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鳗鲡科133

3.2 花鳗鲡 Anguilla marmorata Quoy et Gaimard,鳗鲡科133

3.3 宽鰭鱲 Zacco platypus(Temminck et Schlegel),鲤科,优势鱼类134

3.4 马口鱼 Opsariichthys uncirostris Temminck et Schlegel,鲤科134

3.5 细鳞斜颌鲴 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 Bleekker,鲤科134

3.6 圆吻鲴 Distoechodon tumirostrts Peters,鲤科135

3.7 高体鳑鮍 Rhodeus ocellatus Kner,鲤科135

3.8 唇? Hemibarbus labeo Pallas,鲤科135

3.9 江西鳈 Sarcocheilichthys kiangsiensis Nichols,鲤科135

3.10 侧条厚唇鱼 Acrossocheilusparallens Nichols,鲤科135

3.11 鲫 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鲤科135

3.12 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鳅科136

3.13 长汀拟腹吸鳅 Pseudogastromyzon changtingensis(Liang),平鳍鳅科,模式标本种136

3.14 圆斑拟腹吸鳅 Pseudogastromyzon cheni Liang,平鳍鳅科136

3.15 斑纹缨口鳅 Crossostoma stigmata Nichols,平鳍鳅科136

3.16 广东缨口鳅 Crossostoma tinkhami Herre,平鳍鳅科137

3.17 鲇 Silurus asotus Linnaeus,鲇科137

3.18 胡子鲇 Clariasfuscus Lacepede,胡子鲇科137

3.19 细黄颡鱼 Pseudobagrus virgatus Oshima,鮠科137

3.20 切尾鮠鱼 Leiocassis truncates Regan,鮠科137

3.21 子陵栉虾虎鱼 Ctenogobiusgiurinus Rutter,虾虎鱼科138

3.22 戴氏栉虾虎鱼 Ctenogobius davidi Sauvage et Dabry,虾虎鱼科138

3.23 斑鳢 Channa maculata(Lacepede),月鳢科138

3.24 中华光盖刺鳅 Pararhynchobdella sinensis Bleeker,刺鳅科138

3.25 虎纹蛙 Hoplobatrachus rugulosus(Weigmann),蛙科,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38

3.26 蟒蛇 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Schilgel,蟒科,易危,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39

3.27 鸳鸯 Aix galericulata(Linnaeus),鸭科,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39

3.28 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 Delacour,雉科,稀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39

3.29 白颈长尾雉 Syrmaticus ellioti(Swinhoe),雉科,IUCN红皮书VU(易危),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40

3.30 普通鵟 Buteo buteo(Linnaeus),鹰科,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0

3.31 白腹隼雕 Hieraaetus fasciatus Vieillot,鹰科,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0

3.32 林雕 Ictinaetus malayensis(Temminck),鹰科,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1

3.33 黑鸢 Milvus lineatus(J.E.Gray),鹰科,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1

3.34 蛇雕 Spilornis cheela (Latham),鹰科,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1

3.35 鹰雕 Spizaetus nipalensis(Hodgson),鹰科,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2

3.36 褐翅鸦鹃 Centropus sinensis(Stephens),杜鹃科,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2

3.37 小鸦鹃 Centropus toulou(P.L.S.Muller),杜鹃科,易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2

3.38 红头咬鹃 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Gould),咬鹃科,易危143

3.39 猕猴 Macaca mulatta(Zimmermann),猴科,无危(LC),易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3

3.40 穿山甲 Manispentadactyla Linnaeus,鲮鲤科,低危(LR),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4

3.41 豺Cuon alpinus(Pallas),犬科,IUCN红皮本EN(濒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4

3.42 大灵猫 Viverra zibetha Linnaeus,灵猫科,低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5

3.43 小灵猫 Viverricula indica(I.Geoffroy Saint-Hilaire),灵猫科,低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5

3.44 金猫 Catopuma temminckii Sclater,猫科,易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6

3.45 水鹿 Rusa unicolor(Kerr),鹿科,易危146

3.46 鬣羚 Naemorhedus sumatraensis(Bechstein),牛科,易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46

第四节 动物群及其特征147

第五节 脊椎动物物种名录147

参考文献161

第六章 昆虫资源163

第一节 概述163

第二节 区系分析163

第三节 重要种类描述165

3.1 直翅目Orthoptera165

3.2 等翅目Isoptera166

3.3 蜻蜓目Odonata166

3.4 鳞翅目Lepidoptera166

3.5 膜翅目Hymenoptera167

3.6 鞘翅目Coleoptera169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野生昆虫名录170

参考文献234

第七章 大型真菌资源235

第一节 概述235

第二节 特色大型真菌235

2.1 天蓝蘑菇Entoloma hochstetteri (Reichardt)G.Stev.235

2.2 裸腹菌Gymnomyces sp.235

2.3 乳菇Lactartus sp.236

第三节 重要大型真菌种类和分布236

3.1 香菇Lentinus edodes (Berk.)Sing236

3.2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ex Fr.)Link.236

3.3 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 ex Pers.)Fisch.237

3.4 正红菇Russula vinosa Lindbl.237

3.5 橙盖鹅膏Amanita caesarea(Scop.ex Fr)Pers.ex Schw.237

3.6 裘氏紫褐牛肝菌Boletus violaceo-fuscus Chiu238

第四节 小结238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名录239

参考文献247

第八章 旅游资源与社区经济248

第一节 旅游资源248

1.1 自然旅游资源248

1.2 人文旅游资源249

第二节 社区及社区经济250

2.1 行政区划250

2.2 人口民族250

2.3 交通、通信250

2.4 土地或资源权属250

2.5 土地现状与利用结构250

2.6 经济状况250

2.7 社区发展概况251

第九章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评价252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252

1.1 基础设施252

1.2 机构设置252

1.3 保护管理252

1.4 科学研究252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评价253

2.1 生物资源评价253

2.2 经济价值评价254

2.3 管理评价254

参考文献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