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与互联网的同构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与互联网的同构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
  • 张冠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7337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应用-人际关系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与互联网的同构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1

二、相关概念阐释7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5

四、理论基础与发展源流27

五、研究方法34

六、创新点与不足35

第一章 互联网交往:人类媒介交往形态的飞跃38

第一节 人类媒介交往形态的历史演变39

一、语言媒介交往阶段:实时、时空统一的大众化交往40

二、文字媒介交往阶段:延时、时空分离的精英式交往42

三、印刷媒介交往阶段:延时、时空分离的大众化交往44

四、电子媒介交往阶段:实时、时空延伸的大众化交往46

五、互联网交往: 实时互动、全球化的大众交往48

第二节 互联网交往的产生和发展51

一、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51

二、中国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56

三、中美互联网的差异58

四、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历史分期61

第三节 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嬗变65

一、互联网延时互动交往的主要形态66

二、互联网即时互动交往的主要形态77

第二章 技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直接动力86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技术观87

一、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关照87

二、媒介环境学的技术观92

第二节 媒介技术发展改变了交往的环境100

一、媒介技术对交往环境的塑造101

二、媒介技术重新定义了交往的时间和空间105

三、媒介技术重构了互联网交往的场景107

第三节 媒介技术对互联网交往模式的影响112

一、互联网技术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113

二、互联网交往对社会组织方式的重构117

三、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本质120

第四节 “王鹏你妹”事件的媒介环境学思考123

第三章 文化: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力量与结晶126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文化观127

一、媒介文化观的历史关照128

二、媒介环境学的文化观133

第二节 文化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影响139

一、文化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逻辑起点139

二、文化塑造了互联网交往的符号环境141

三、文化决定着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发展方向143

第三节 互联网交往对社会文化的重塑146

一、互联网交往对文化生产方式的重塑147

二、互联网交往对文化形态的重构149

三、互联网交往对人文化身份重构153

第四节 个案:《江南Style》在全球爆红的文化分析155

一、 互联网技术为亚文化的裂变式传播提供了支持156

二、亚文化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与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共鸣157

三、从众心理使人被动加入对该作品的文化消费中159

四、互联网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化运作的重要手段160

第四章 需要: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决定性因素162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需要观163

一、需要研究的历史关照163

二、媒介环境学的需要观167

第二节 需求对互联网发展方向的选择171

一、 需求是互联网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动力171

二、需求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动力174

三、需求决定了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人性化发展方向176

第三节 互联网交往中的需要与满足178

一、互联网为人们各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基础178

二、互联网交往中需求与满足的实现181

三、 互联网交往中需求与满足实现的产业化184

第五章 制度: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控制力量186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制度观187

一、媒介制度研究的历史关照188

二、媒介环境学的制度观192

第二节 互联网交往与制度的博弈197

一、互联网交往对制度的遵守与僭越198

二、制度对互联网交往的制约与缺失201

三、互联网强大的影响力不断挑战着已有制度的边界202

第三节 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制度创新204

一、互联网制度创新的动力204

二、互联网制度创新的措施206

三、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与制度创新的互为演进210

结语213

参考文献222

后记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