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隐私权研究:以体系构建为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0190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隐私权-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隐私权研究:以体系构建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无隐私即无自由1
一、隐私权的价值底蕴及现代困境3
二、本书的基本架构和研究方法10
第一章 隐私与隐私权16
第一节 隐私是什么16
一、隐私语义考16
二、隐私的本质是私生活:公与私的领域界分20
三、隐私的特征:兼论隐私的合法性要件22
第二节 隐私权诸学说评介26
一、独处权说27
二、信息秘密说28
三、信息控制说29
四、接触说30
五、私密关系自治说31
六、集合说33
七、一般人格权说34
第三节 隐私权的利益构造:自决隐私权之存废35
一、利益构造与隐私权概念之争35
二、自决隐私权乃隐私权题中应有之义37
三、对否定自决隐私权理由的辩驳42
第四节 隐私权概念之厘清48
一、隐私权概念之定义48
二、隐私权与其他人格权之区别52
第五节 隐私权与个人资料保护57
一、Data之辩:个人信息还是个人资料57
二、个人资料财产权说之辩61
三、个人资料人格权说之辩66
四、我国个人资料保护制度的构建72
第二章 隐私权性质辨78
第一节 隐私权性质概述78
第二节 隐私权与财产权82
一、从混同到分离:人格权独立于财产权的历程82
二、从分离到融合:由隐私权看人格权的异化86
三、隐私权是一种财产性人格权91
第三节 隐私权与一般人格权92
一、隐私权与一般人格权的趋同性92
二、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的再认识96
三、我国背景下的隐私权与一般人格权关系构造103
第四节 隐私权与宪法基本权106
一、罗马法上的人格不等于现代公民人格106
二、人格权宪法化不等于去私法化110
三、隐私权兼具宪法性和私法性113
第三章 隐私权与现代民法转型117
第一节 从意思自治到人格权保护:从隐私权看现代民法的范式转移117
第二节 现代情景下的民法:范式移转之动因124
一、规范基础的重构:从行为本位到资源本位124
二、意识形态的转向:从自由主义到多元主义127
三、现代福利国家中的自由危机:干预主义与多元主义的张力132
第三节 主体预设的变迁:现代民法中“人”的再发现135
第四章 隐私权的正当性140
第一节 隐私何以成为权利140
一、隐私权的生成140
二、隐私权的正当性论证142
第二节 隐私权的人性基础146
第三节 隐私权的经济分析:来自法经济学的质疑153
第四节 隐私权的自然法渊源:一个关于隐私的神话158
第五节 隐私权的文化之根:本土传统中的正当性资源及障碍163
第五章 隐私权的谱系169
第一节 隐私权的发展源流169
一、隐私权的思想史169
二、隐私权的法律化172
第二节 隐私权的比较法考察之一:英美法系175
一、美国175
二、英国179
三、加拿大183
第三节 隐私权的比较法考察之二:大陆法系186
一、德国186
二、法国190
三、日本191
第六章 隐私权法律关系的建构194
第一节 隐私权的体系化与法律关系194
一、隐私权体系化之必要194
二、隐私权法律关系之有无200
第二节 隐私权的主体201
一、自然人201
二、法人202
三、死者203
四、胎儿206
五、特殊群体的特殊保护208
六、公众人物及历史人物208
第三节 隐私权的客体209
一、信息隐私209
二、空间隐私211
三、自决隐私212
第四节 隐私权的效力214
一、隐私保有权214
二、隐私利用权214
三、隐私处分权215
四、隐私权的排他效力215
第五节 隐私权的变动216
一、隐私权的发生216
二、隐私权的消灭217
三、隐私权能否移转217
第六节 隐私权的行使218
第七章 隐私权侵害与救济的整合221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视野中的隐私权221
一、隐私权能否由侵权行为法建构221
二、隐私权的保护模式:英美法的类型化与大陆法的一般化223
三、从隐私权看两大法系的体系冲突和融合226
第二节 侵犯隐私权责任的一般化与行为的类型化229
一、侵害隐私权责任的一般化229
二、侵害隐私权行为的类型化246
第三节 侵犯隐私权的救济体系250
一、隐私权的私力救济250
二、隐私权的公力救济252
第四节 隐私权侵害与救济的个案考察——“人肉搜索”263
一、“人肉搜索”的是与非264
二、网络暴力的罪与罚270
三、个人资料保护——信息时代的隐私权275
四、“人肉搜索第一案”——私法上的一个救济途径279
第八章 隐私权的冲突及其限制283
第一节 隐私权与权利冲突283
一、隐私权是在权利冲突中建构的283
二、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286
第二节 权利冲突与利益衡量290
一、权利冲突的解决之道290
二、利益衡量论的兴起及运用296
三、以“反恐”为例——机场“人体扫描”事件的利益衡量300
第三节 隐私权限制的一般规则302
一、公共利益304
二、法律保留305
三、比例原则305
四、轻微损害的容忍义务307
五、关于限制的限制308
六、隐私权的克减309
第九章 结语:中国民法典中的隐私权311
一、我国隐私权制度的沿革及现状311
二、隐私权法典化的不同方案317
三、中国民法典中隐私权设计的立法建议321
参考文献326
后记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