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学名师讲演录 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法学名师讲演录 总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493112.jpg)
- 刘宪权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2566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学名师讲演录 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刑法学概述1
一、刑法学的历史和最新发展2
(一)清末刑法学的转轨2
(二)民国时期刑法学的发展3
(三)新中国前三十年刑法学的主要成就3
(四)改革开放后刑法学的发展4
二、刑法学的基本内容7
三、学习刑法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9
(一)学习刑法学的理论意义9
(二)学习刑法学的实践意义11
第二讲 刑法概述18
一、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任务18
(一)刑法的概念18
(二)刑法的性质和任务20
二、我国刑法的产生和发展22
(一)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刑法22
(二)新中国成立后刑事法律的初步发展23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制定和颁布的过程23
(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的问题24
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32
(一)刑法的体系32
(二)刑法的解释34
第三讲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一)39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39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内容39
(二)确立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41
二、罪刑法定原则42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42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45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47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精神50
第四讲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二)55
(五)如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55
三、平等适用原则69
四、罪刑相当原则71
(一)罪刑相当原则的基本含义和理论基础71
(二)罪刑相当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和体现71
第五讲 刑法的效力范围75
一、刑法效力范围概述75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75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75
(二)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77
三、刑法的时间效力83
(一)刑法的生效和终止83
(二)刑法溯及力的问题84
(三)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94
第六讲 犯罪概述102
一、犯罪概念102
(一)犯罪概念的立法类型102
(二)犯罪本质的理论分析103
(三)我国刑法的犯罪概念和特征104
二、犯罪的分类113
(一)犯罪的理论分类113
(二)犯罪的立法分类116
第七讲 犯罪构成118
一、犯罪构成概述118
(一)犯罪构成理论沿革118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120
(三)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121
二、犯罪构成要件122
(一)犯罪构成的要件122
(二)犯罪构成的层次结构123
(三)犯罪构成的类型划分124
三、犯罪构成与定罪126
第八讲 犯罪客体要件128
一、犯罪客体要件概述128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128
(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130
二、犯罪客体的分类131
(一)犯罪客体在理论上的分类131
(二)犯罪客体在立法上的分类134
(三)犯罪客体的立法形式135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136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136
(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136
(三)研究犯罪对象的意义138
第九讲 犯罪客观要件140
一、犯罪客观要件概述140
(一)犯罪客观要件的概念140
(二)犯罪客观要件的特征141
(三)研究犯罪客观要件的意义141
二、危害行为142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142
(二)危害行为的特征145
(三)危害行为的形式147
(四)危害行为与时间、地点和方法151
三、危害结果152
(一)危害结果的概念与特征152
(二)危害结果的种类153
(三)危害结果的地位与作用155
四、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56
(一)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156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性157
第十讲 犯罪主体要件162
一、犯罪主体要件概述162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162
(二)犯罪主体的基本特征163
(三)犯罪主体要件的意义164
二、自然人犯罪主体164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165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166
(三)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168
(四)自然人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176
(五)研究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意义180
三、单位犯罪主体181
(一)单位犯罪的由来181
(二)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182
(三)单位犯罪的处罚及其法定刑的完善183
(四)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起刑点的差异性186
第十一讲 犯罪主观要件188
一、犯罪主观要件概述188
二、犯罪故意188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188
(二)犯罪故意的种类189
三、犯罪过失192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和特征193
(二)犯罪过失的种类193
(三)犯罪过失的认定197
四、犯罪动机与目的205
(一)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概念205
(二)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206
(三)研究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意义207
五、刑法中的认识错误207
(一)法律上的认识错误208
(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209
第十二讲 排除犯罪性行为216
一、排除犯罪性行为概述216
(一)排除犯罪性行为的概念216
(二)排除犯罪性行为的种类形式217
二、正当防卫218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义218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219
(三)正当防卫中的特殊防卫223
(四)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224
三、紧急避险224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226
(二)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227
(三)紧急避险的过当及其刑事责任231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231
第十三讲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一)233
一、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233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范围233
(二)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本质特征236
二、犯罪既遂239
(一)犯罪既遂的概念239
(二)犯罪既遂的类型241
三、犯罪预备242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242
(二)犯罪预备的构成243
(三)犯罪预备的认定244
(四)犯罪预备的刑事责任245
四、犯罪未遂246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246
(二)犯罪未遂的分类249
(三)犯罪未遂的存在范围251
(四)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252
五、犯罪中止252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252
(二)中止犯的刑事责任255
第十四讲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二)257
六、故意犯罪停止形态认定中疑难问题分析257
(一)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中止257
(二)危险状态下停止犯罪的形态259
(三)以“低位犯罪”代替“高位犯罪”的犯罪形态263
第十五讲 共同犯罪270
一、共同犯罪概述270
二、共同犯罪的认定272
(一)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272
(二)片面合意的认定273
(三)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的共同犯罪认定276
(四)共同犯罪成员的刑事责任认定280
三、共同犯罪的形式283
四、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285
五、部分共犯停止犯罪问题291
第十六讲 罪数形态293
一、罪数形态概述293
(一)研究罪数理论的意义293
(二)罪数形态的基本特征295
二、一罪的类型296
(一)单纯的一罪296
(二)实质的一罪297
(三)法定的一罪298
(四)处断的一罪305
三、数罪的分类312
第十七讲 刑罚论(一)313
一、刑罚论概述313
(一)刑罚的概念与刑罚权313
(二)刑罚的功能与目的314
(三)刑罚的体系和种类315
二、刑罚裁量概述327
(一)刑罚裁量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327
(二)刑罚裁量的原则328
(三)刑罚裁量中的情节330
三、累犯334
四、自首338
五、立功342
六、数罪并罚344
(一)数罪并罚的概念和特征344
(二)数罪并罚的相关疑难问题350
第十八讲 刑罚论(二)356
七、缓刑356
(一)缓刑的适用条件357
(二)缓刑的考验程序357
(三)战时缓刑制度与一般缓刑制度358
(四)缓刑适用的相关疑难问题359
八、刑罚执行制度362
(一)刑罚执行的特征与原则362
(二)减刑363
(三)假释364
九、刑罚消灭制度368
(一)刑罚消灭的事由368
(二)时效368
(三)赦免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