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血气分析及酸碱紊乱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血气分析及酸碱紊乱治疗学
  • 钱桂生,任成山,徐剑铖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1762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15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645页
  • 主题词:血液气体分析-治疗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血气分析及酸碱紊乱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概论1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1

一、pH和[H+]2

二、pH、PaCO2和HCO3 -之间的关系2

第二节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5

一、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及意义5

二、阴离子隙的临床应用及意义6

三、潜在HCO3 -的临床应用及意义7

四、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的临床应用8

第三节 水平衡及水代谢紊乱10

一、水平衡的生理基础10

二、水的代谢紊乱15

第四节 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关系23

一、电解质变化与酸碱平衡紊乱的规律23

二、酸碱平衡紊乱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25

参考文献27

第二章 肺气体交换28

第一节 气体的物理性质28

一、气体交换的定律28

二、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30

三、水蒸气分压31

第二节 呼吸动力机制31

一、呼吸肌31

二、呼气肌32

三、呼吸器官(肺和胸廓)的阻力32

第三节 肺的容量和通气35

一、肺容量及组成35

二、肺的通气37

第四节 肺的换气38

一、通气和血流的比例38

二、气体扩散41

第五节 肺的血液循环43

一、肺循环的解剖特点43

二、肺循环的压力43

三、血流的阻力44

四、肺血流45

第六节 呼吸的调节47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47

二、神经反射调节48

三、化学性调节48

参考文献50

第三章 二氧化碳的生成及调节51

第一节 二氧化碳在体内的分布51

第二节 二氧化碳的运输和排出52

一、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送形式53

二、二氧化碳解离曲线55

三、二氧化碳清除率与呼吸商56

第三节 影响二氧化碳运输和排出的因素56

一、影响二氧化碳运输和排出的主要因素56

二、影响二氧化碳运输和排出的其他因素59

第四节 二氧化碳呼出的调节60

一、外周化学感受器60

二、中枢性化学感受器61

三、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62

四、二氧化碳、氢离子和氧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63

第五节 二氧化碳在酸碱平衡中的作用65

第六节 二氧化碳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65

一、二氧化碳对机体作用的特点65

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66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66

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67

五、对肾脏及电解质的影响68

六、高碳酸血症和低碳酸血症的危害68

第七节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及其相关通气策略69

一、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及其他不良反应70

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1

三、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实际应用和对策72

四、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允许范围及禁忌证74

五、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74

参考文献75

第四章 血氧及氧的运输77

第一节 氧的基础理论77

一、基本概念77

二、氧的运输78

三、氧在组织中的释放和利用84

第二节 缺氧机制86

一、肺血流动力学86

二、肺气体交换87

第三节 低氧血症的原因与鉴别91

一、低氧血症的原因91

二、低氧血症的鉴别93

第四节 缺氧的病理生理94

一、缺氧对呼吸系统的影响94

二、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94

三、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95

四、缺氧对血液系统的影响95

五、缺氧对泌尿及消化系统的影响95

第五节 氧供与氧耗96

一、氧输送量、氧耗量和氧摄取率96

二、氧输送与氧消耗的关系97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输送与氧消耗的关系98

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组织氧合状态的监测99

五、判断低氧血症的常用参数104

参考文献105

第五章 PaO2、PaCO2和SaO2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106

第一节 氧降阶梯与呼吸的五个环节106

第二节 P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108

一、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109

二、导致低氧血症的原因及鉴别110

三、VQ比值对气体交流交换的影响110

四、V/Q比值失调的生理调节111

五、肺换气功能障碍类型的鉴别112

第三节 PaO2、SaO2、Hb和动脉血氧含量113

一、低氧血症和缺氧的概念113

二、血液运送氧的两种形式114

三、Hb的分子结构和功能116

四、Hb与O2结合的特点117

五、氧解离曲线和半饱和PO2(P50)及其影响因素118

六、影响P50所处的位置因素119

第四节 Pa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119

第五节 PaO2、SaO2和氧含量122

第六节 PaCO2和肺泡通气125

第七节 组织氧合状态的评估及临床意义127

一、组织氧合状态的评估127

二、PCO2高而SaO2低的原因132

三、PaO2/FiO2的临床意义133

四、动脉肺泡气氧分压比值的临床意义133

参考文献133

第六章 酸碱平衡的调节135

第一节 酸碱平衡调节机制135

一、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136

二、缓冲系统136

三、肺的调节137

四、肾脏的调节138

第二节 红细胞内酸碱平衡及调节140

一、红细胞内酸碱平衡状态的测定140

二、pHi的正常值141

三、影响pHi的因素142

四、pHi的调节143

五、红细胞内酸碱平衡的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145

第三节 脑脊液酸碱平衡及调节145

一、脑脊液的解剖生理145

二、脑脊液-血液酸碱指标及离子成分的关系148

三、脑脊液对酸碱平衡调节的机制151

四、脑在脑脊液酸碱平衡中的作用154

五、脑脊液离子主动转运的形式157

六、酸碱平衡紊乱时脑脊液的酸碱平衡调节161

参考文献164

第七章 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与紊乱165

第一节 电解质分布与调节165

一、电解质分布165

二、电解质的需要量与调节167

三、血清电解质调节机制168

第二节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168

一、钾的生理功能168

二、钠的生理功能169

三、镁的生理功能170

四、钙的生理功能170

五、氯的生理功能170

第三节 常见血清电解质紊乱171

一、低氯血症171

二、低钠血症172

三、低钾血症174

四、高钾血症175

五、低镁血症177

参考文献179

第八章 血气分析测定原理与方法180

第一节 血气分析的测定原理180

一、pH电极180

二、PCO2电极181

三、PO2电极182

第二节 血气分析的测定技术183

一、标本的采集183

二、标本的保存183

三、仪器的操作184

四、影响血气分析测定结果的因素184

第三节 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186

一、观察法187

二、简易质控法187

三、标准质控物法188

第四节 血气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及温度校正190

一、温度对PO2的影响190

二、温度对pH和PCO2的影响191

三、其他参数计算191

第五节 血气分析仪的保养与故障维修193

一、仪器的保养193

二、仪器常见故障分析193

第六节 血气分析仪发展概况194

参考文献195

第九章 血气分析指标与判断方法196

第一节 常用考核酸碱平衡紊乱的指标196

一、pH196

二、PCO2196

三、HCO3 -197

四、标准碳酸氢盐197

五、缓冲碱197

六、碱剩余197

七、总二氧化碳量197

八、二氧化碳结合力198

九、动脉血氧分压198

十、血氧饱和度198

第二节 常用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99

一、血氧指标及其意义199

二、血二氧化碳指标及其意义202

第三节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方法203

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203

二、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可行性204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方法204

一、首先要核实实验结果是否有误差205

二、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205

三、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206

四、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206

五、用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来判断207

六、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208

第五节 动脉血气分析的主要步骤209

一、第一步:评估氧合209

二、第二步:评估酸碱度210

三、第三步:评估原发与继发(代偿)211

四、第四步:只用于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211

五、第五步:评估单纯性与混合型212

六、第六步:计算阴离子隙值212

七、第七步:提示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的常用方法213

八、第八步:综合判定214

参考文献214

第十章 阴离子隙及其临床应用215

第一节 阴离子隙的概念215

第二节 阴离子隙的异常216

一、AG升高216

二、AG降低219

第三节 阴离子隙的临床应用及意义220

一、AG对代谢性酸中毒的诊断意义221

二、AG对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意义221

三、AG降低的意义222

四、AG可作为血清电解质的质控工具222

五、AG在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223

参考文献223

第十一章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判断225

第一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判断225

一、代谢性酸中毒225

二、代谢性碱中毒226

三、呼吸性酸中毒227

四、呼吸性碱中毒228

第二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类型、诊断及处理230

一、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30

二、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32

三、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33

四、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34

五、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236

六、代谢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37

七、三重酸碱平衡紊乱238

八、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处理240

参考文献241

第十二章 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紊乱判断进展及其临床意义242

第一节 酸碱平衡紊乱进展的概念242

第二节 评估动脉血气分析的步骤和方法243

第三节 酸碱分析的阴离子隙法及临床应用244

第四节 潜在HCO3 -及其临床应用247

第五节 酸碱分析的Stewart理化法及其意义249

第六节 酸碱分析的BE法及其意义250

第七节 碳酸氢盐隙法及其临床意义252

一、碳酸氢盐隙的概念252

二、碳酸氢盐隙的临床意义253

第八节 血浆蛋白和血清磷在酸碱分析中的意义254

第九节 pH与[H+]的关系及对酸碱平衡的评估256

第十节 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及临床应用259

第十一节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判断方法260

一、核实其动脉血气参数是否有误差260

二、分清酸碱平衡紊乱是原发性或继发性261

三、分析是单纯性或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262

四、用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来判断263

五、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263

第十二节 临床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判断264

一、代谢性酸中毒264

二、代谢性碱中毒265

三、呼吸性酸中毒266

四、呼吸性碱中毒267

五、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68

六、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70

七、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71

八、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72

九、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274

十、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74

十一、三重酸碱平衡紊乱277

参考文献280

第十三章 静脉血气分析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282

第一节 对混合静脉血的血气评估和临床意义282

一、概述282

二、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血气分析正常值283

三、混合静脉血的血气评估和临床意义283

第二节 心肺复苏时静脉血的血气变化特点285

一、心搏、呼吸骤停时的静脉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285

二、心肺复苏中混合静脉血气比动脉血气更能准确反映酸碱变化287

参考文献288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及其酸碱平衡紊乱289

第一节 急性呼吸衰竭289

一、病因290

二、治疗290

第二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91

一、病因291

二、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292

三、病理293

四、临床表现294

五、诊断297

六、治疗298

七、预后300

第三节 慢性呼吸衰竭300

一、病因300

二、发病机制300

三、病理生理302

四、临床表现305

五、诊断307

六、治疗307

第四节 呼吸支持技术311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311

二、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311

三、常用通气模式312

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313

五、无创正压机械通气314

六、有创正压机械通气314

第五节 呼吸衰竭时酸碱平衡紊乱及其临床意义315

一、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酸中毒315

二、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16

三、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317

四、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碱中毒317

五、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318

六、严重缺氧伴有三重酸碱平衡紊乱318

参考文献320

第十五章 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和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322

第一节 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与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特点322

第二节 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与电解质变化及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类型323

一、严重缺氧伴呼吸性酸中毒323

二、严重缺氧伴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325

三、严重缺氧伴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25

四、缺氧伴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326

五、严重缺氧伴三重酸碱平衡紊乱327

第三节 肺心病患者临终前动脉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特点329

第四节 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内的酸碱平衡紊乱330

一、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内酸碱变化330

二、调节机制330

三、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内相对偏碱的临床意义331

第五节 肺心病呼吸衰竭时脑脊液酸碱平衡紊乱332

一、呼吸性酸中毒时脑脊液酸碱变化332

二、呼吸性碱中毒时脑脊液酸碱变化333

三、CO2排出后碱中毒时脑脊液酸碱变化333

参考文献333

第十六章 支气管哮喘患者动脉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334

第一节 哮喘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334

一、病因与诱因334

二、发病机制335

三、病理336

四、酸碱平衡调节的病理生理336

第二节 哮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38

一、临床表现338

二、诊断339

三、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紊乱评估与判断341

第三节 哮喘的治疗344

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345

二、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349

参考文献351

第十七章 危重病患者动脉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352

第一节 危重病患者常见动脉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规律352

一、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碱中毒352

二、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伴有呼吸性酸中毒353

三、严重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而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353

第二节 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动脉血气异常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及判断方法354

一、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碱中毒354

二、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354

三、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伴有呼吸性酸中毒355

四、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伴有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355

五、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伴有三重酸碱平衡紊乱356

六、代谢性酸中毒357

七、代谢性碱中毒358

八、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358

第三节 危重病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治疗原则359

参考文献359

第十八章 心肺复苏期间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与治疗361

第一节 心搏骤停时血气变化的特点362

第二节 几个新概念及其产生机制365

一、二氧化碳超射及其产生机制365

二、反常性高碳酸性酸中毒及其产生机制366

第三节 纠酸药物简介367

一、纠酸药物367

二、消草酯的优点368

第四节 心肺复苏期间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问题369

一、国外纠酸治疗现状369

二、纠酸治疗的缺陷370

三、国内纠酸治疗现状371

四、近代纠酸的观念371

参考文献372

第十九章 麻醉患者的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373

第一节 麻醉对患者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影响373

一、麻醉对呼吸功能影响产生的血气和酸碱变化373

二、麻醉对肾功能影响产生的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变化376

第二节 不同疾病或手术患者麻醉中的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378

一、创伤患者378

二、肺功能不全患者379

三、心血管功能不全患者379

四、肝功能不全患者379

五、肾功能障碍患者380

六、颅脑创伤或颅内手术患者381

七、急腹症患者381

八、婴幼儿381

九、老年患者382

十、肥胖患者383

十一、糖尿病患者383

第三节 麻醉手术中突发事件患者血气和酸碱平衡变化384

一、肺水肿384

二、肺栓塞384

三、呼吸、心搏骤停384

第四节 体外循环中的血气和酸碱变化385

参考文献387

第二十章 心血管外科患者围术期血气和酸碱稳态理论与临床应用388

第一节 低温和酸碱稳态:pH稳态和α稳态388

第二节 低温体外循环中的血气和酸碱稳态管理390

第三节 血气酸碱稳态和心血管手术中的心脑保护391

第四节 心血管外科围术期的常见酸碱平衡紊乱392

一、代谢性酸中毒392

二、代谢性碱中毒393

三、呼吸性酸中毒394

四、呼吸性碱中毒394

参考文献395

第二十一章 胸外科疾病围术期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396

第一节 单肺通气对血气变化的影响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调节机制396

一、单肺通气对血气变化的影响396

二、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调节机制397

第二节 胸部不同疾病及手术患者血气变化与围术期处理398

一、胸部不同疾病及手术患者的血气变化398

二、围术期的处理401

参考文献402

第二十二章 肾脏疾病患者血气和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403

第一节 肾脏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403

一、近端肾小管的Na+/[H+]交换403

二、肾脏远端肾单位集合管的泌[H+]405

三、肾脏近曲小管泌NH3泌NH4 +保碱407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的酸碱平衡紊乱和血气特点409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09

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410

第三节 肾小管疾病的酸碱平衡紊乱和血气特点411

一、原发性肾小管疾病411

二、继发性肾小管疾病412

第四节 肾功能衰竭的酸碱平衡紊乱和血气特点413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413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414

参考文献415

第二十三章 胃肠道疾病患者血气与水和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416

第一节 胃肠道中水、电解质正常含量与酸碱变化416

一、胃肠道水和电解质的代谢416

二、胃肠道中水、电解质的代谢及其酸碱度421

第二节 胃肠道液中水、电解质异常丢失和代谢紊乱424

一、临床常见的几种消化液的丢失及其发病机制424

二、不同年龄胃肠道疾病时水、电解质紊乱425

第三节 胃肠道疾病电解质改变及酸碱平衡紊乱426

一、胃肠道疾病电解质改变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426

二、胃肠道疾病电解质改变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445

参考文献446

第二十四章 肝胆外科患者血气与水和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448

第一节 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448

一、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常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特点448

二、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水、电解质变化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处理453

第二节 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呼吸功能不全456

一、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手术后的呼吸系统问题456

二、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58

参考文献462

第二十五章 肝性脑病患者血气和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464

第一节 肝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与病理生理基础464

一、肝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464

二、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465

第二节 肝性脑病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与发生机制466

一、肝性脑病患者的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466

二、肝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机制474

第三节 肝性脑病患者血清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及防治475

一、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清电解质平衡紊乱475

二、肝性脑病患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478

参考文献479

第二十六章 糖尿病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481

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1

一、酮体的生成与利用481

二、发病机制482

三、诱发因素483

四、临床表现484

五、诊断485

六、治疗485

第二节 乳酸性酸中毒488

一、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489

二、临床表现491

三、诊断492

四、乳酸性酸中毒的分类492

五、治疗494

六、预后与预防495

参考文献495

第二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496

第一节 概述496

一、脑血液循环和脑代谢的生理特点496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控497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498

一、急性脑血管病499

二、颅脑创伤499

三、癫痫500

四、脊髓病变500

五、神经源性肺水肿500

第三节 血气改变和酸碱平衡紊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501

一、低氧血症501

二、高碳酸血症502

三、代谢性酸中毒502

四、呼吸性碱中毒502

五、代谢性碱中毒502

参考文献503

第二十八章 代谢性酸中毒504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504

一、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504

二、正常AG型酸中毒508

第二节 代偿机制511

一、缓冲作用511

二、肺的调节513

三、肾的调节513

第三节 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515

一、临床表现515

二、诊断517

三、治疗517

参考文献520

第二十九章 代谢性碱中毒521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521

一、胃肠道[H+]丢失过多521

二、低钾血症521

三、低氯血症522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522

五、补碱过多522

六、高碳酸血症后碱中毒523

第二节 代偿机制及对其机体的影响523

一、机体的代偿调节523

二、对机体的影响523

第三节 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525

一、临床表现525

二、诊断525

三、治疗527

参考文献528

第三十章 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监护技术与临床应用529

第一节 胃张力计529

一、测定方法529

二、影响因素及其局限性531

三、临床应用531

第二节 碳酸图仪534

一、呼出气CO2监测的历史回顾534

二、测定原理534

三、有关术语及波形538

四、影响因素544

五、临床应用546

第三节 血气监护仪550

一、血气监护仪的发展历史550

二、血气监护仪的测定原理552

三、血气监护仪的基本结构及操作方法554

四、血气监护仪的质量标准555

五、临床应用557

六、正确认识血气监护仪的作用558

参考文献558

第三十一章 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560

一、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560

二、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2561

三、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3561

四、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4562

五、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5562

六、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6563

七、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7563

八、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8564

九、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9565

十、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0565

十一、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1566

十二、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2566

十三、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3567

十四、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4567

十五、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5568

十六、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6568

十七、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7570

参考文献571

第三十二章 酸碱平衡及血清电解质紊乱的防治原则572

第一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572

一、原发病因和因素的处理572

二、补充碱性药物原则573

三、碱中毒的处理原则574

四、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处理575

五、维护肺、肾等主要酸碱平衡调节器官功能576

第二节 血清电解质紊乱的防治原则576

一、低氯血症577

二、低钠血症577

三、低钾血症578

四、高钾血症579

五、低镁血症580

六、低磷血症581

参考文献582

附录 动脉血气分析主要常用公式及酸碱紊乱判断分析表和酸碱列线图583

一、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公式583

二、肺泡气氧分压(PAO2)公式584

三、动脉血氧含量(CaO2)公式584

四、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585

五、阴离子隙(AG)公式585

六、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586

七、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判断公式588

八、不同大气压环境下FiO2及计算公式及其对机体的影响592

九、pK与HCO3 -间的关系594

参考文献596

中英文对照索引5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