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离化学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永绣,刘艳珠,周雪珍,周新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31002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离化学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分离的概念与重要性1
1.2分离的基本要素及分离技术研究的主要任务2
1.3分离过程的分类4
1.3.1机械分离4
1.3.2传质分离5
1.3.3分离化学与技术6
1.4现代分离技术与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6
1.4.1基于传统分离方法的新型分离技术8
1.4.2基于材料科学的发展形成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10
1.4.3基于多种分离方法耦合与集成的新型分离技术11
1.5选择分离技术的一般规则12
1.5.1选择的基本依据12
1.5.2过程的经济性14
1.5.3组合工艺排列次序的经验规则14
1.6分离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15
1.6.1冶金分离与材料制备15
1.6.2有机化学合成与药物分离16
1.6.3环境保护领域的废水废气处理16
1.7现状、挑战与本书的内容安排16
参考文献17
第2章 溶剂萃取分离19
2.1概述19
2.1.1溶剂萃取技术及其重要性19
2.1.2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0
2.1.3液液萃取平衡及相关的参数21
2.2溶剂萃取化学27
2.2.1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27
2.2.2物理萃取中的化学问题28
2.2.3化学萃取中的萃取剂34
2.2.4极性有机化合物萃取分离的化学问题41
2.2.5金属离子萃取分离及其配位化学48
2.2.6萃取过程动力学59
2.3萃取过程的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63
2.3.1萃取体系的界面性质63
2.3.2界面现象与传质64
2.3.3萃取体系中胶体组织的生成及影响64
2.3.4溶剂萃取中微乳状液(ME)的生成及对萃取机理的解释67
2.3.5乳化的形成及其消除68
2.3.6萃取过程三相的生成与相调节剂70
2.3.7稀释剂与相调节剂的选择71
2.4萃取分离技术的应用74
2.4.1金属离子萃取分离74
2.4.2有机化合物的萃取与分离94
2.5串级萃取理论与工艺96
2.5.1萃取分离的基本过程96
2.5.2串级萃取及方式97
2.5.3串级萃取理论100
2.5.4稀土串级萃取工艺的应用与提升111
2.6萃取分离的未来发展119
参考文献119
第3章 吸附、色谱及离子交换分离122
3.1概述122
3.1.1定义122
3.1.2吸附的类型及特性123
3.1.3影响吸附的因素124
3.2吸附剂及其结构与性能125
3.2.1吸附分离常用吸附剂126
3.2.2色谱分离用固定相与流动相129
3.2.3离子交换分离的离子交换剂130
3.3吸附分离化学与技术135
3.3.1吸附平衡热力学与吸附等温线方程135
3.3.2固液吸附动力学138
3.3.3吸附分离工艺140
3.3.4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举例146
3.4色谱分离技术151
3.4.1定义与特点151
3.4.2色谱分离的分类152
3.4.3几种常用色谱分离的特点153
3.4.4色谱理论及表示156
3.4.5色谱流出曲线与参数159
3.4.6生产规模气液色谱及其应用165
3.4.7大规模固液吸附色谱及其应用167
3.5离子交换分离170
3.5.1概述170
3.5.2离子交换过程机制171
3.5.3离子交换分离技术176
3.5.4离子交换分离技术的应用180
参考文献189
第4章 溶解与浸取分离191
4.1溶解和浸取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91
4.1.1基于浸取过程化学反应和浸取试剂的分类方法191
4.1.2原料及中间产品与可供选择的浸取方法192
4.1.3浸取效果的计算193
4.2溶解和浸取过程化学基础193
4.2.1热力学193
4.2.2动力学195
4.3溶解与浸取分离201
4.3.1水溶解反应与水浸取201
4.3.2电解质离子交换浸取202
4.3.3酸溶解反应与酸浸取207
4.3.4碱溶解反应与碱浸取211
4.3.5配位溶解反应与配位浸取216
4.3.6氧化还原溶解反应与浸取220
4.3.7多种溶解反应的相互促进浸取221
4.3.8生物浸取222
4.4溶解与浸取分离的发展225
参考文献225
第5章 沉淀与结晶分离227
5.1概述227
5.2沉淀与结晶分离化学228
5.2.1溶解平衡与溶度积规则228
5.2.2沉淀与结晶的生成230
5.2.3沉淀的胶体特征及其稳定与聚沉238
5.3沉淀与结晶分离技术245
5.3.1基于金属离子氢氧化物沉淀的分离245
5.3.2基于金属离子硫化物沉淀的分离技术249
5.3.3基于金属离子草酸盐沉淀的分离方法250
5.3.4基于金属碳酸盐沉淀的分离技术254
5.3.5基于金属卤化物的沉淀结晶分离技术265
5.3.6基于胶体聚沉的蛋白质和生物活性物的沉淀分离技术266
5.3.7基于有机物沉淀法的金属选择性沉淀分离268
5.3.8结晶分离技术及其应用269
5.4沉淀结晶分离技术的发展273
5.4.1新试剂与新技术273
5.4.2从单纯的分离功能提升到材料制备功能274
参考文献275
第6章 膜分离277
6.1膜材料277
6.1.1膜的定义277
6.1.2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历史278
6.1.3膜的分类及特性278
6.1.4膜的制备282
6.1.5膜材料及分离原理285
6.1.6膜材料的性能表征299
6.1.7膜组件300
6.1.8膜分离过程的概念、分类和适用范围304
6.2反渗透、纳滤、超滤与微滤305
6.2.1反渗透306
6.2.2纳滤310
6.2.3超滤311
6.2.4微滤316
6.3气体渗透、渗透汽化与膜基吸收318
6.3.1气体分离319
6.3.2渗透汽化及蒸汽渗透原理320
6.3.3膜基吸收322
6.4透析、电渗析与膜电解324
6.4.1透析(渗析)324
6.4.2电渗析与膜电解327
6.4.3双极膜水解离337
6.5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342
6.5.1膜法水处理技术342
6.5.2膜法食品加工技术343
6.5.3膜分离技术的发展345
参考文献346
第7章 新型分离技术348
7.1新型萃取技术348
7.1.1超临界流体萃取348
7.1.2双水相萃取352
7.1.3液膜萃取353
7.1.4反胶束萃取355
7.1.5液相微萃取356
7.1.6固相微萃取356
7.1.7微波萃取357
7.1.8超声波萃取357
7.1.9预分散溶剂萃取357
7.1.10凝胶萃取358
7.1.11离子液体萃取358
7.1.12膜基溶剂萃取359
7.2新型精馏技术359
7.2.1恒沸精馏359
7.2.2反应精馏360
7.2.3分子精馏362
7.3泡沫分离技术363
7.3.1原理及方式363
7.3.2影响泡沫分离的因素366
7.4分子识别与印迹分离368
7.4.1分子识别特征368
7.4.2分子识别体系369
7.4.3分子识别的热力学基础以及印迹分离选择性372
7.4.4分子印迹分离技术373
7.5基于多种分离方法耦合与集成的新型分离技术374
7.5.1反应-分离的耦合与集成过程374
7.5.2分离-分离的集成过程379
参考文献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