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510496.jpg)
- 张展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5516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产业经济-技术革新-企业联盟-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问题提出2
三、本书内容及框架结构3
(一)本书内容3
(二)框架结构4
四、创新之处5
第二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界定及发展现状分析8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界定8
二、联盟类别划分8
(一)联盟始创8
(二)按试点级别划分9
(三)按联盟基本活动划分10
三、国家级试点联盟概述11
(一)国家级试点联盟的选择11
(二)国家级试点联盟评估及评价12
四、典型直辖市级试点联盟的建设——北京市17
(一)北京市直接支持联盟措施概况17
(二)北京市级试点联盟的遴选18
(三)北京市级联盟专项的审批22
五、典型省级试点联盟建设——辽宁省31
(一)国家级试点联盟的牵头及参与情况分析31
(二)省市级联盟的组建32
第三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解析及实证33
一、联盟稳定性解析33
(一)联盟稳定性界定述评33
(二)存在性稳定与行为均衡34
二、联盟存在性稳定模型的构建及实证35
(一)存在性稳定基础模型35
(二)存在性明晰稳定模型及实证35
(三)存在性非稳定模型及实证39
(四)存在性弗晰稳定模型及Mx的趋势集40
(五)存在性明晰稳定向弗晰稳定的转换42
(六)存在性弗晰稳定向明晰稳定的回归43
(七)存在性弗晰稳定状态的持续44
三、行为均衡模型的构建及实证46
(一)行为均衡模型的构建46
(二)联盟阶段目标的分类47
(三)典型技术创新项目案例的探析55
(四)典型标准化案例的探讨57
第四章 联盟稳定发展效应评价59
一、联盟稳定发展效应剖析重点抉择59
(一)联盟稳定发展效应分解及探析重点抉择59
(二)标准化及资源效应60
二、资源保护效应的引致60
(一)资源保护效应基础模型的阐述61
(二)资源保护效应基础模型的修正61
(三)引致资源保护效应机理62
三、资源节约效应的引致62
(一)资源节约效应基础模型的建立63
(二)标准化—劳动生产率—劳动节约效应63
(三)标准化—资本生产率—资本资源节约效应64
(四)标准化—技术生产边界—劳动和资本节约效应65
第五章 生命周期与联盟稳定发展策略66
一、联盟沿生命周期的演进66
(一)联盟生命周期的发展历程66
(二)阶段与演进趋势67
二、联盟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的分析68
(一)初创期68
(二)成长期68
(三)成熟期69
(四)结转期69
(五)试点联盟的“壳”资源69
三、核心扰动因素与非核心扰动因素的区分70
(一)核心扰动因素与非核心扰动因素的关系70
(二)各阶段核心扰动因素框架71
四、各阶段稳定性核心扰动因素的探究71
(一)初创期与联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71
(二)成长期与联盟资源需求的满足度72
(三)成熟期与联盟成员的实际收益率72
(四)结转期与成员预期联盟稳定的程度72
第六章 利益与联盟稳定发展策略73
一、基于项目价值的利益分配策略选择73
(一)联盟项目及其价值73
(二)联盟项目的价值网络75
(三)联盟项目价值的基本模型77
(四)项目利益分配策略选择的建议79
二、基于沉淀成本的利益分配策略选择80
(一)成员资源投入的异质性及其沉淀性风险80
(二)沉淀成本风险较小一方的选择权优势82
(三)可能的解决方案83
三、基于贡献度的利益分配方案设计84
(一)利益分配的框架84
(二)分配的基本原则85
(三)利益分配的步骤86
(四)分配方案的修正87
(五)算例仿真89
第七章 政策评价与分类引导策略90
一、国家级政策的简要回顾90
(一)根本方向性政策的简要回顾91
(二)创新方向性政策的简要回顾91
(三)直接方向性政策的简要回顾93
(四)执行方向性政策的简要回顾95
二、地方政策的简要回顾99
(一)地方政策的分类99
(二)地方政策案例——辽宁省100
三、联盟政策评价的逻辑102
四、技术特性与联盟稳定104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104
(二)第一产业领域及相关产业106
(三)制造业领域110
(四)材料、能源及环保领域112
(五)医疗领域114
(六)遥感技术及导航技术领域115
五、技术溢出效应与联盟稳定116
(一)技术溢出效应116
(二)基本模型的假定及描述116
(三)模型分析117
(四)结论及模型扩展建议118
六、分类引导策略119
(一)市场激励与政府引导相辅相成119
(二)着眼于技术创新阶段目标优先120
(三)着力于依产业特征的分类施策120
(四)着手于试点联盟的动态调整121
(五)探寻政策的辅助决策手段121
第八章 BOCR合成与备选方案选择122
一、ANP法与联盟稳定性决策122
(一)网络层次分析法简介122
(二)联盟稳定性决策的复杂性122
二、BOCR合成与决策备选方案126
(一)BOCR基础模型126
(二)联盟成员或者政府机构的备选决策方案126
三、决策控制准则的探寻及确立127
(一)GT理论及方法简介127
(二)样本联盟网站的选择127
(三)样本联盟总结资料的选择130
(四)聚焦编码的提炼132
(五)决策控制准则的确立135
四、联盟成员参与决策簇及因素选择135
(一)联盟成员决策簇及ANP结构135
(二)联盟成员利益簇各因素选择137
(三)联盟成员机会簇各因素选择139
(四)联盟成员成本簇各因素选择141
(五)联盟成员风险簇各因素选择143
五、政府政策措施决策簇及因素选择145
(一)政府部门利益簇各因素选择145
(二)政府部门机会簇各因素选择147
(三)政府部门成本簇各因素选择148
(四)政府部门风险簇各因素选择149
六、备选方案抉择151
(一)明确决策详细情况151
(二)确定具体决策准则及两两比较151
(三)使用决策软件实现计算结果151
(四)做出方案排序及抉择152
附表153
参考文献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