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热与结构分析有限元法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成恩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4499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有限元法-应用-传热-结构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热与结构分析有限元法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三角形单元的平面传热分析模型1
1.1传热分析的概念2
1.1.1热力学基本定律2
1.1.2传热分析概念4
1.2热传导控制方程5
1.2.1傅里叶方程5
1.2.2导热控制方程6
1.3二阶偏微分方程9
1.3.1二阶偏微分方程的分类9
1.3.2定解条件11
1.4传热问题的定解条件12
1.4.1第一类边界条件12
1.4.2第二类边界条件13
1.4.3第三类边界条件13
1.4.4热辐射边界条件13
1.4.5初始条件14
1.5有限元方法简介14
1.5.1有限元方法15
1.5.2加权余量法15
1.6三节点三角形单元模型18
1.6.1单元插值函数18
1.6.2内部单元加权余量模型21
1.6.3边界条件计算方法23
1.7六节点三角形单元有限元模型26
1.7.1内部单元有限元模型26
1.7.2边界条件计算方法31
1.8小结36
第2章 三角形单元的轴对称传热分析模型38
2.1引言38
2.2轴对称传热分析模型39
2.2.1轴对称传热控制方程39
2.2.2基于变分法的有限元模型39
2.2.3迦辽金加权方法44
2.3三节点三角形单元有限元模型45
2.3.1内部单元有限元模型45
2.3.2边界条件计算46
2.4六节点三角形单元有限元模型49
2.4.1内部单元有限元模型49
2.4.2边界条件计算53
2.5瞬态传热分析的时间域差分方法55
2.5.1热力学状态的传播55
2.5.2时间域差分格式55
2.6有限元模型装配方法58
2.7小结59
第3章 等参单元的传热分析模型61
3.1四节点四边形单元的平面传热分析模型61
3.1.1任意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平面传热分析模型61
3.1.2等参单元映射方法62
3.1.3正方形[0,1]×[0,1]的等参映射函数64
3.1.4正方形[—1,1]×[—1,1]的等参映射函数65
3.1.5平面传热分析的等参单元模型66
3.1.6边界条件计算方法69
3.2八节点四边形单元的平面传热分析模型69
3.2.1等参映射函数69
3.2.2正方形[0,1]×[0,1]的等参映射函数71
3.2.3正方形[—1,1]×[一1,1]的等参映射函数72
3.2.4平面传热分析的等参单元模型72
3.2.5边界条件计算方法74
3.3四节点四边形单元的轴对称传热分析模型74
3.3.1等参映射函数74
3.3.2轴对称传热的等参单元模型74
3.3.3边界条件计算方法75
3.4八节点四边形单元的轴对称传热分析模型75
3.4.1轴对称传热分析的等参单元模型75
3.4.2边界条件计算方法76
3.5六节点三角形等参单元传热分析模型76
3.5.1等腰直角三角形单元[0,1]×[0,1]映射函数77
3.5.2等腰直角三角形单元[0,2]×[0,1]映射函数78
3.5.3平面传热分析的等参单元模型80
3.5.4轴对称传热分析的等参单元模型80
3.6小结81
第4章 三角形单元的平面结构分析模型82
4.1线弹性结构分析模型82
4.1.1应力概念82
4.1.2运动平衡方程87
4.1.3应变概念89
4.1.4线弹性本构关系92
4.2平面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模型94
4.2.1平面应力问题94
4.2.2平面应变问题95
4.2.3基于虚功原理的有限元模型97
4.2.4基于迦辽金加权法的有限元模型99
4.3三节点三角形单元有限元模型101
4.3.1位移模式101
4.3.2基于虚功原理的单元模型102
4.3.3基于迦辽金加权法的单元模型102
4.3.4载荷与约束计算方法104
4.3.5应力与应变计算107
4.4六节点三角形单元有限元模型108
4.4.1位移模式108
4.4.2基于虚功原理的单元模型109
4.4.3基于迦辽金加权法的单元模型110
4.4.4载荷与约束计算方法110
4.4.5应力与应变计算112
4.5小结113
第5章 三角形单元轴对称结构分析115
5.1轴对称结构控制方程115
5.1.1轴对称结构平衡方程115
5.1.2轴对称本构关系118
5.2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模型119
5.2.1基于虚功原理的有限元模型119
5.2.2基于迦辽金加权法的有限元模型121
5.3三节点三角形单元模型124
5.3.1基于虚功原理的单元模型125
5.3.2迦辽金加权法126
5.3.3载荷及约束计算126
5.3.4应变与应力计算方法127
5.4六节点三角形单元模型128
5.4.1虚功原理方法128
5.4.2迦辽金加权法129
5.4.3载荷及约束计算130
5.5主应力和主应变131
5.6小结133
第6章 结构分析等参单元模型和数值积分135
6.1四节点等参单元的平面结构分析模型135
6.1.1四节点四边形的等参变换135
6.1.2四节点四边形等参单元模型136
6.1.3载荷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138
6.2平面八节点等参单元138
6.2.1八节点等参映射变换138
6.2.2八节点平面等参单元模型139
6.2.3载荷与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140
6.3轴对称四节点等参单元模型141
6.3.1单元结构刚度矩阵计算141
6.3.2载荷与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142
6.4轴对称八节点等参单元143
6.4.1单元矩阵的变换143
6.4.2载荷与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144
6.5三角形六节点等参单元144
6.5.1等参映射函数144
6.5.2平面结构的等参单元模型145
6.5.3轴对称结构的等参单元模型145
6.5.4载荷计算方法146
6.6单元刚度矩阵数值积分146
6.7小结149
第7章 热固耦合分析方法151
7.1热固耦合形式152
7.2平面结构热应力分析模型154
7.2.1线性热弹性模型155
7.2.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热载荷模型157
7.2.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热载荷模型158
7.2.4四边形单元热载荷模型159
7.3轴对称结构热应力分析模型159
7.3.1三节点三角形单元热载荷模型161
7.3.2六节点三角形单元热载荷模型161
7.3.3四边形单元热载荷模型162
7.4温度与材料物性关系162
7.4.1材料物性的线性插值模型163
7.4.2非线性平面导热模型164
7.4.3非线性轴对称导热模型167
7.5热固耦合计算方法168
7.5.1弱耦合式计算方法168
7.5.2强耦合式计算方法171
7.6小结172
第8章ThermoSolid系统174
8.1系统概述174
8.1.1 ThermoSolid系统分析问题的基本流程175
8.1.2项目管理功能175
8.1.3项目报告生成177
8.1.4材料管理177
8.1.5图形显示178
8.2几何造型179
8.2.1二维几何建模功能179
8.2.2 CAD模型的导入与操作185
8.2.3三维实体模型切割功能185
8.3网格划分187
8.3.1网格导入187
8.3.2网格尺寸设置187
8.3.3网格划分算法188
8.3.4网格删除191
8.3.5网格质量统计191
8.3.6网格细化/优化191
8.3.7坐标及比例尺设置191
8.4热边界定义192
8.4.1热边界段192
8.4.2常规热边界193
8.5结构载荷加载196
8.5.1结构边界段196
8.5.2集中载荷197
8.5.3体积载荷198
8.5.4表面载荷198
8.5.5位移载荷199
8.6有限元求解201
8.6.1温度场有限元求解201
8.6.2温度场分析202
8.6.3结构场有限元求解203
8.6.4结构场分析205
8.6.5热固耦合场有限元求解205
8.6.6热固耦合场分析206
8.7计算可视化207
8.7.1标量场207
8.7.2矢量场211
8.7.3张量场212
8.8小结212
第9章 平面传热问题计算213
9.1带孔金属板冷却分析案例213
9.1.1问题描述213
9.1.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14
9.1.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21
9.1.4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分析224
9.2潜水艇传热分析案例227
9.2.1问题描述227
9.2.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27
9.2.3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分析229
9.3环形金属板降温分析案例232
9.3.1问题描述232
9.3.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32
9.3.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37
9.3.4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分析239
9.4热水钢管道传热分析案例242
9.4.1问题描述242
9.4.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42
9.4.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47
9.4.4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分析250
9.5烟囱稳态传热分析案例253
9.5.1问题描述253
9.5.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54
9.5.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56
9.5.4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分析257
9.6有限元模型精确性验证259
9.6.1热力学第一类边界条件模型验证259
9.6.2热力学第二类边界条件模型验证260
9.6.3热力学第三类边界条件模型验证262
第10章 轴对称传热问题计算264
10.1热力管保温传热分析案例264
10.1.1问题描述264
10.1.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65
10.1.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68
10.1.4四节点四边形传热分析269
10.2蒸汽管传热分析案例271
10.2.1问题描述271
10.2.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72
10.2.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74
10.2.4四节点四边形传热分析276
10.3钢球瞬态传热问题温度场分析278
10.3.1问题描述278
10.3.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79
10.3.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82
10.3.4四节点四边形传热分析285
10.4带轮淬火过程分析案例288
10.4.1问题描述288
10.4.2三节点三角形热分析288
10.4.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92
10.5保温桶对流传热过程分析295
10.5.1问题描述295
10.5.2三节点三角形热分析296
10.5.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299
10.5.4四节点四边形传热分析301
第11章 平面结构分析问题计算案例305
11.1带孔薄板平面应力分析305
11.1.1问题描述305
11.1.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06
11.2带孔连接板平面应力分析313
11.2.1问题描述313
11.2.2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13
11.3高层建筑承受风载荷的应力分析317
11.3.1问题描述317
11.3.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18
11.4带孔拱形板平面结构应力分析322
11.4.1问题描述322
11.4.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22
11.5涵洞平面结构应变分析327
11.5.1问题描述327
11.5.2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27
11.6厚壁圆筒承受压力载荷分析333
11.6.1问题描述333
11.6.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34
11.7方孔薄板承受拉力载荷的应力分析338
11.7.1问题描述338
11.7.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38
11.8小结343
第12章 轴对称结构分析问题计算344
12.1分析圆盘形等厚度飞轮的轴对称问题344
12.1.1问题描述344
12.1.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45
12.2分析高速旋转涡轮盘的轴对称结构问题350
12.2.1问题描述350
12.2.2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51
12.3分析厚壁圆球外压下的轴对称结构问题355
12.3.1问题描述355
12.3.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55
12.4分析圆筒受压下的轴对称结构问题361
12.4.1问题描述361
12.4.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61
12.5分析工字型车轮的轴对称问题366
12.5.1问题描述366
12.5.2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66
12.6分析轴类零件的轴对称问题371
12.6.1问题描述371
12.6.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72
12.7分析高速旋转涡轮盘的轴对称结构问题376
12.7.1问题描述376
12.7.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76
12.8小结380
第13章 热固耦合分析方法与计算381
13.1压气机轮盘耦合分析案例381
13.1.1问题描述381
13.1.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81
13.1.3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385
13.2涡轮盘耦合分析案例388
13.2.1问题描述388
13.2.2结构场分析389
13.2.3耦合场分析393
13.3厚壁球内外受压耦合分析案例401
13.3.1问题描述401
13.3.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402
13.4压力容器耦合分析案例405
13.4.1问题描述405
13.4.2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分析405
13.4.3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分析408
参考文献412
附录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