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规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规制研究
  • 杨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7008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地方财政-债务-融资-金融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规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1

导论1

一、选题源起与意义1

二、研究综述3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8

四、本书的创新点和不足11

第一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概况13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历史与现状14

一、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概念界定14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发展历程20

三、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体和主要方式25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的理论基础28

一、公共产品理论29

二、公债融资的主要学说33

三、财政分权理论37

第三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41

一、债务风险问题突出41

二、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度47

三、助推不可持续的“土地财政”48

四、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49

第四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原因49

一、公共池塘问题50

二、预算软约束问题51

三、财政分权的视角53

四、地区之间的竞争61

五、地方政绩考核机制63

六、宏观政策影响63

七、法律规范缺失64

第五节 规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制度和政策梳理66

一、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和整顿67

二、控制银行贷款风险68

三、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责任人68

四、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注资合法合规69

五、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69

第二章 其他国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规范考察71

第一节 巴西《财政责任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72

一、巴西财政责任法的背景72

二、巴西债务危机的制度根源74

三、巴西财政责任法的主要内容76

四、巴西约束地方政府债务的经验和教训78

第二节 美国对地方政府市政债券市场的监管80

一、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监管机制的形成和发展80

二、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主要监管规则83

三、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监管的经验和教训85

第三节 日本政府行政控制为主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86

一、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历史与现状86

二、日本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审批制度和事前磋商制度86

三、日本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88

四、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机制88

五、日本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经验和教训90

第三章 规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基本目标和路径93

第一节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基本路径94

一、市场控制模式94

二、行政控制模式95

三、法律规则控制模式95

四、合作安排控制模式96

第二节 我国规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目标和路径选择97

一、我国规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目标97

二、我国规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路径选择99

第三节 规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基本原则100

一、法律授权原则101

二、预算管理原则101

三、上级政府约束原则102

四、公共效益最大化原则103

第四章 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机制106

第一节 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制现状的检讨106

一、规范手段政策化107

二、未着眼于建立横向权力制约机制111

第二节 建立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法律规范体系112

一、借鉴他国制定《财政责任法》的经验112

二、建立债务融资的事前规范体系116

三、建立应对债务危机的事后机制122

四、构建处置地方政府债务的法律机制127

第三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制主体的设置131

一、规制主体的角色定位131

二、规制主体的权力设置132

第四节 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约束机制140

一、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主体和融资形式的规范化140

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手段规范化143

三、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用途约束145

四、地方政府融资债务资金来源规范化146

五、地方政府偿债资金来源规范化147

第五节 建立地方政府的债务责任规则148

一、界定企业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148

二、明确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债务的责任主体149

三、地方政府债务自负的两个决定性因素151

第六节 建立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化解机制155

一、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应用与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创新155

二、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化解地方政府债务159

三、防范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产生新的地方政府债务166

第五章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相关法律制度170

第一节 完善我国财政分权制度的基本构想170

一、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71

二、通过法律的方式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171

三、确定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配置172

第二节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预算监督制度174

一、地方预算决策自主权175

二、明确预算的法律效力176

三、改革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的具体法律制度178

四、完善违法举债融资的预算法律监督和法律责任186

第三节 完善地方政府财政信息公开透明制度188

一、公开透明原则的释义189

二、财政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190

三、我国地方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的法律障碍192

四、我国地方政府财政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方向200

第四节 建设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209

一、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制度现状210

二、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特殊性212

三、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216

四、改善地方债券信用评级的宏观法律环境218

五、完善地方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相关制度221

结论229

参考文献231

后记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