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建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188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1
一 社会伦理转型与道德问题2
二 成为理论热点的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12
三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与实践唯物主义19
四 探寻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实践唯物主义分析框架31
第一章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表现和根源39
第一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主要表现39
一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意识形式40
二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感性现象55
第二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社会根源74
一 市场化及其伦理问题75
二 工业化及其伦理问题79
三 城市化及其伦理问题84
四 全球化及其伦理问题88
第三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思想根源93
一 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激进自由主义94
二 非理性主义100
三 无政府主义和民粹主义106
四 后现代主义109
第二章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主张及其错误114
第一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主张114
一 一般理论主张115
二 具体理论主张120
第二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非实在论124
一 道德事实、道德关系主观性的僭越125
二 道德语言和逻辑的“可普遍化”128
第三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道德不可知论136
一 道德认识论的基本关系137
二 道德真理的伦理相对主义取向139
三 实践知识的实用主义视域147
第四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道德价值虚无论150
一 通常的道德价值理论150
二 道德价值结构性虚无主义152
三 道德价值功能性虚无主义155
第三章 实践唯物主义对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超越159
第一节 道德规范的“非道德性”限度160
一 道德规范“强制性”的合理性问题161
二 道德规范“前提性”的合法性问题165
第二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逻辑思维困境169
一 道德规范非确定主义的逻辑困境170
二 道德规范非普遍主义的逻辑困境174
三 道德规范非整体主义的逻辑困境178
第三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价值思维困境182
一 道德价值虚无主义矛盾182
二 道德价值论个人主义困局187
第四节 对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逻辑和价值论超越190
一 作为“感性世界”观照的道德事实论191
二 作为“实践智慧”的道德价值论195
三 作为“历史现象”的道德规范论198
第四章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以大学生为例200
第一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影响的表现201
一 工具论非道德主义202
二 个体论非道德主义208
三 利己论非道德主义213
第二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影响的途径和原因219
一 发生影响的途径220
二 发生影响的原因225
第三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影响的特点234
一 社会分层论视域:背景234
二 人类学视域:性别246
三 教育社会学视域:学科类别253
第五章 克服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消极影响的对策262
第一节 宏观社会舆论层面: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理性263
一 清醒认识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实质263
二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宣传教育267
三 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思维水平269
第二节 中观高等教育层面: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实践271
一 强化学校立德树人职能272
二 完善道德教育机制274
三 建设良好校园道德文化环境276
四 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279
第三节 微观个人发展层面:提升社会主义道德修养281
一 提高道德学习能力和水平282
二 借鉴人类优秀道德修养方法284
三 培养积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285
结论287
附录 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调查问卷293
参考文献303
后记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