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字传播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字传播史
  • 陆锡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5614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47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汉字-文化传播-文化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字传播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1

第一节 汉字的统一1

一 夏商已有成熟的文字1

二 文字纷乱的战国5

三 秦统一文字8

第二节 历史上重要的正字活动11

一 俗字的产生11

二 正字与俗字的关系19

三 汉代的正字活动21

四 俗字泛滥的六朝26

五 唐代楷体正字的确立27

六 方字的形成与作用32

第二章 西方标音文字东传的影响38

第一节 西方标音文字的产生和发展38

一 西方标音文字的产生38

二 西方标音文字的传播39

第二节 标音文字东传而形成的民族文字44

一 中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44

二 北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51

三 南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61

四 藏文在中原的流传65

五 蒙古文在中原的流传68

六 八思巴篆字76

七 满文的篆体制度78

八 圈点满文87

第三节 标音文字在汉地的传播及影响88

一 西方标音文字在汉地的流传88

二 西方标音文字对汉字的影响100

三 汉字标音化的尝试107

第三章 向西传播史112

第一节 向西域传播史112

一 西域多元文化和多字制112

二 楼兰、且末与尉犁的汉字116

三 车师——高昌的汉字121

四 龟兹国的汉字128

五 于阗的汉字132

六 精绝——尼雅汉字136

七 汉字传入西羌142

第二节 中原文字在巴蜀的传播145

一 夏商、西周文化对巴蜀的影响145

二 巴蜀的图形符号147

三 巴蜀方块文字157

四 巴蜀文字的统一162

第三节 受汉字影响的彝族文字168

一 彝族先民与巴蜀、汉文化的接触168

二 彝文的来源170

三 彝文的体制174

四 历史悠久的彝文文献183

第四节 汉字在南中的传播186

一 汉字传入夜郎186

二 汉字传入古滇188

三 古滇无文字191

四 汉晋时期滇中汉文化193

五 南诏与南诏文字198

六 大理国与大理汉字201

七 白文的起源205

八 白族的白文211

九 汉字白文的体制220

第四章 向南传播史228

第一节 汉字在吴楚的传播228

一 楚地文化与文字228

二 吴越文化与文字233

第二节 汉字在闽越的传播239

一 闽越与中原的关系239

二 汉字传入闽越241

第三节 汉字在岭南的传播245

一 南越国使用汉字245

二 中原文字传入西瓯249

三 中原文字传入骆越250

第四节 壮族使用汉字252

一 壮族使用汉字的历史252

二 汉字壮文254

三 汉字壮文的作用260

四 汉字壮文的不足261

第五节 苗族使用汉字263

一 苗族文字的传说263

二 古篆苗文与汉字苗文268

三 清代以来的各种苗文270

四 汉字苗文的体制273

第六节 其他少数民族使用汉字278

一 瑶族的汉字瑶文278

二 侗族的汉字侗文282

三 布依族的汉字布依文287

四 傈僳族音节文字中的汉字294

五 水族的水书295

六 水书的性质299

第七节 越南使用汉字304

一 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304

二 喃字的形成308

三 汉字与喃字的命运317

四 越南岱侬的俗字321

五 中国的京族喃字323

第五章 向北传播史325

第一节 中原文字传入白狄325

第二节 匈奴和匈奴的文字327

一 匈奴本无文字327

二 中原文字传入匈奴329

第三节 汉字在西夏的传播333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333

二 西夏文的创制336

三 仿自符篆的西夏文339

四 富有特色的标意文字342

五 西夏文的字体349

六 西夏文始末351

七 蕃字汉字的双字制356

八 西夏文的语言文字书360

第六章 向东北传播史364

第一节 高句丽使用汉字364

第二节 渤海国使用汉字371

一 海东盛国渤海371

二 渤海国的汉字373

第三节 汉字在契丹的传播379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契丹379

二 契丹字的发现与研究381

三 汉字与契丹字的双字制383

四 契丹文的创制和使用392

五 契丹大字399

六 契丹小字407

第四节 汉字在女真的传播419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女真419

二 多字制的金代422

三 汉字在金廷的使用424

四 女真字的创制和使用429

五 女真文的发现与研究434

六 女真文的构造438

七 女真文的意字和音字440

八 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442

第七章 向东传播史446

第一节 汉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446

一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446

二 吏读456

三 减字到略字460

四 谚文字母出于古篆466

五 谚文的合字471

六 谚文的产生与推广474

七 汉字在朝鲜半岛的命运478

第二节 汉字在日本的传播481

一 汉字传入日本481

二 汉字的日本化488

三 日本标音字母的产生491

四 日文的方字500

五 假名字母产生之后的汉字508

六 汉字传入琉球512

参考文献516

后记5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