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徽五十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安徽省人民政府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7503730765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913页
- 文件大小:271MB
- 文件页数:11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安徽五十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综合篇3
第一章 综述3
五十华诞 成就辉煌3
第二章 经济建设16
江淮儿女艰苦创业 综合省力日益增强16
喜看大江南北 城市尽展新颜24
城镇居民生活不断提高29
农民生活逐步奔向小康33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可持续发展36
艰苦探索 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36
坚持对外开放 发展外向经济43
强省富民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7
第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52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52
第五章 法制建设59
地方立法执法步伐加快59
发展加强中的政府法制工作63
人民公安为人民 维护稳定建功勋66
加强检察工作 维护法制尊严70
强化审判职能 推进依法治国74
不断拓展的司法行政工作78
第二部分 市地篇85
第六章 市地社会经济发展综述85
合肥——向现代化大城市奋进85
展江城雄风 创芜湖辉煌100
淮河之畔 珠城生辉111
淮南五十年的历史跨越122
奋进的钢城——马鞍山133
淮北平原上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146
铜都辉煌五十年158
皖江明珠 宜城新貌168
扬徽州神韵 展黄山新姿181
今日滁州 万象更新193
天翻地覆五十年 阜阳大地展宏图204
阔步前进中的宿州218
披荆斩棘五十载 六安阔步奔小康230
从皖东南崛起的宣城243
锦绣前程话巢湖257
沧桑巨变看池州269
古城亳州 前程灿烂281
第三部分 行业篇293
第七章 农业与农村经济293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93
在调整中发展的种植业298
生机勃勃的林业301
蓬勃发展的畜牧业305
渔业经济快速增长308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312
水利建设不断加强318
农业机械化事业方兴未艾321
拓荒者的辉煌业绩324
第八章 工业329
工业发展 成就辉煌329
煤炭工业 突飞猛进335
电力工业 沧桑巨变338
在废墟上崛起的冶金工业342
改革沧桑变 化工展新颜345
安庆石化 成绩非凡348
建材工业成为支柱产业351
机械工业 扬帆奋进354
风雨兼程的电子工业358
发展中的现代船舶工业361
开拓创新求发展 轻工大省谱新篇364
波澜起伏中发展的纺织工业372
茁壮成长的食品工业376
医药崛起显风采380
安徽烟草 金叶生辉384
森林工业面貌新387
安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掠影389
第九章 运输、邮电业391
高速发展的交通运输邮电业391
铁路运输——经济桥梁394
合九铁路——致富之路396
飞速发展的公路运输事业397
百舸争流绘宏图401
飞向新世纪的安徽民航404
步入现代化的邮电通信事业407
第十章 建筑业与固定资产投资411
加大投资力度 夯实经济基础411
积极发展建筑业 努力实现经济腾飞416
重点建设 一柱擎天420
建得广厦千万间 安居乐业俱欢颜424
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429
第十一章 金融、保险、证券业434
财政实力改天换地 金融保险日新月异434
壮大财政实力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37
安徽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440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树立工行良好形象442
前进中的安徽农行444
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安徽中行446
快速发展的安徽建行448
人民保险事业前程似锦450
励精图治 再铸寿险事业新辉煌453
安徽证券急起直追457
第十二章 贸易、外经与旅游业460
蒸蒸日上的国内贸易、外经、旅游业460
国内贸易 繁荣兴旺467
供销合作商业欣欣向荣471
对外贸易曲折增长475
中安国合公司在改革中前进478
依名山胜水 做旅游文章481
依法施检严把关 热情服务促发展486
快速发展的安徽口岸事业489
第十三章 综合技术服务业492
技术服务业 利国利民492
唤醒沉睡的矿山495
为防震减灾作贡献497
江淮大地气象新499
加强技术监督 提高产品质量502
工商行政管理成绩斐然504
发展成套 再创辉煌507
测江淮大地 绘安徽新貌510
迅速发展的信息咨询业513
第十四章 物价515
风雨物价五十年515
价格管理体制不断改革519
第十五章 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522
社会事业繁荣昌盛 生活质量稳步提高522
科技事业取得显著成就527
社会科学事业的历史性发展与贡献530
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跃535
发展“第一生产力” 振兴科技谱新篇539
文化艺术园地百花竞放544
繁荣文艺创作的大家庭548
起点低、发展快的新闻出版业551
快速发展的广播电视事业555
无愧为文物大省的文物事业558
卫生事业旧貌换新颜561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564
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566
宗教事务工作不断加强568
让江淮大地水碧天蓝环境美570
土地管理事业健康发展573
减灾救灾 成就显著576
第十六章 人口581
人口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劳动就业走向健康轨道581
织起一张社会保障安全网586
社会保险制度稳步推进590
劳动就业成就显著593
让明天不再拥挤597
第四部分 历史资料603
安徽五十年大事记603
建国以来安徽省地方法规立法情况概览647
安徽省主要领导成员名录660
第五部分 统计图表669
第六部分 统计资料669
一、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669
全省行政区划(1998年底)669
全省县以上行政区划(1998年底)669
自然资源670
主要城市平均气温(1998年)671
主要城市降水量(1998年)671
二、综合67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67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指标674
全省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676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678
三、国民经济核算680
国内生产总值680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681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上年为100)682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为100)683
第三产业增加值684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上年为100)684
国内生产总值项目结构685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686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687
居民消费水平688
四、人口689
总户数和总人口689
户规模、人口密度、城乡人口比重690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691
四次人口普查主要指标692
四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693
四次人口普查性别构成694
四次人口普查十种特殊年龄组人口数695
人口抚养系数情况696
接受教育的人口状况696
五、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697
按经济类型和三次产业分的从业人员697
分行业从业人员697
分行业职工人数699
分行业职工工资总额700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701
国有经济单位分行业职工人数702
国有经济单位分行业职工工资总额703
国有经济单位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704
劳动力资源分配与利用704
职工工资总额及指数705
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705
离休、退休、退职人员706
全省职工保险福利费用706
六、固定资产投资7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7
国有经济按各种分组的固定资产投资708
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709
国民经济各行业基本建设投资710
基本建设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711
更新改造投资712
国民经济各行业更新改造投资712
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情况713
商品房屋建筑面积、造价及销售情况714
七、能源生产和消费715
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及电力生产和消费量715
主要原材料消费量71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717
财政收入717
财政支出718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720
国家银行货币投放、回笼72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2
保险业务经济技术指标723
九、物价指数724
各种物价总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24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98年)725
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及零售物价分类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26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27
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2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29
农产品收购价格分类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30
农贸市场农产品成交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31
分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32
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32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类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33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733
十、人民生活734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734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收支情况734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735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735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情况736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737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738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739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支情况740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生产情况741
农村居民家庭主要农业产品生产情况742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743
农村居民家庭房屋新建及使用情况743
十一、城市概况744
城市建设基本情况744
城市设施水平747
十二、农业748
农村基层组织情况748
乡村劳动力749
耕地面积750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构成(按当年价格计算)75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指数(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752
主要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753
农用化肥、薄膜、农药施用量754
农田水利建设755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756
主要农产品产量758
牲畜饲养情况760
主要畜产品产量761
水产品产量和养殖面积762
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763
造林及茶园、果园、桑园面积764
首批安徽名牌农产品名单(排名不分名次)(1997年)765
安徽名牌农产品扩牌产品名单(排名不分名次)(1997年)765
安徽名牌农产品名单(排名不分名次)(1998年)766
安徽特色农产品名单(排名不分名次)(1998年)766
十三、工业767
工业企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767
工业企业单位数768
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768
工业总产值及指数(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769
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770
分行业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772
分行业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77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774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777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778
安徽省人民政府推荐’98安徽名牌工业品名单779
十四、建筑业782
建筑业企业概况782
建筑业企业单位数782
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数783
建筑业企业总产值783
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784
十五、运输和邮电785
运输线路长度785
货物运输量、周转量786
旅客运输量、周转量787
交通运输工具拥有量788
邮电局(所)数789
邮电业务基本情况790
邮电业务总量和收入791
邮路总长度及通信电路792
邮政主要设备793
邮电通信水平794
十六、国内贸易795
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机构、网点、人员795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销售、库存总额796
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量797
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财务状况79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销售地区分)79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经济类型分)80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行业分)801
十七、对外经济贸易802
进出口贸易总额802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803
外商投资企业基本情况803
对外签订利用外资协议(合同)额804
实际利用外资额804
十八、旅游805
旅游事业发展情况805
国家级黄山风景区旅游事业发展情况806
国家级九华山风景区旅游事业发展情况806
十九、教育、科技和文化807
各级各类学校数807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808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809
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810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811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812
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情况813
全省科技活动基本情况814
县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及情报文献机构数、人员数814
县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及情报文献机构经费收入和支出总额815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人员及经费支出情况816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基本情况816
省级产品监督抽查情况817
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情况817
三种专利申请受理和授权量817
文化艺术、文物事业机构数818
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图书馆及博物馆活动情况819
图书、杂志和报纸出版数量820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821
二十、卫生、体育和其他823
卫生机构数823
卫生机构人员及医院卫生院床位数824
卫生机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825
农村设置的医疗点情况826
乡村医生、卫生员、接生员人数827
体育活动基本情况828
环保系统机构、人员数828
主要年份“三废”排放及治理情况829
历届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数830
历届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委员人数830
妇联组织及干部情况831
二十一、各市、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32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32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36
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40
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44
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48
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52
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56
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60
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64
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68
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72
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76
六安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80
宣城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84
巢湖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88
池州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92
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896
附录:主要统计指标解释900
后记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