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医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医学 第2版
  • 李生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4178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832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866页
  • 主题词:法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医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法医学概述2

一、法医学的基本任务2

二、法医学的检查对象3

三、法医学的地位与作用4

第二节 法医学鉴定5

一、法医学鉴定的概念5

二、法医鉴定人5

三、法医学鉴定程序和原则6

四、法医学鉴定书7

第三节 法医学发展简史8

一、中国法医学史8

二、外国法医学史11

第四节 现代法医学教育12

一、法医学教育体系12

二、法医人才的作用13

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基本要求13

四、法医实践面临的问题和对策14

第二部分 法医病理学17

第二章 死亡和尸体现象17

第一节 死亡17

一、死亡的概念17

二、死亡过程19

三、法医学死亡分类20

四、死亡原因及死因分析20

五、死亡方式22

六、假死22

第二节 尸体现象23

一、早期尸体现象23

二、晚期尸体现象29

三、其他尸体变化33

第三节 死亡时间推断34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36

第一节 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制36

一、作用力的强度36

二、致伤物的性状37

三、人体解剖组织学的特点与损伤的关系37

第二节 钝器伤38

一、擦伤38

二、挫伤39

三、挫裂创40

第三节 颅脑损伤42

一、颅骨骨折42

二、脑震荡43

三、脑挫伤44

四、外力所致的颅内出血44

第四节 坠落伤46

一、坠落伤的特点46

二、坠落伤的法医学鉴定47

第五节 锐器伤47

一、切创47

二、砍创48

三、刺创49

四、剪创50

第六节 枪弹损伤50

一、枪弹创50

二、霰弹创55

三、爆炸伤55

第七节 损伤的法医学鉴定56

一、损伤的检查和记录56

二、损伤时间推断56

三、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57

四、致命伤与非致命伤58

五、机械性损伤的死亡原因59

六、致伤物推断60

七、损伤性质的鉴定61

第四章 重要器官的机械性损伤63

第一节 颅脑损伤63

一、头皮损伤63

二、颅骨骨折63

三、外力所致的颅内出血64

四、脑挫伤64

五、弥漫性轴索损伤64

六、颅脑外伤后继发性改变65

第二节 脊柱与脊髓损伤66

一、脊柱损伤66

二、脊髓损伤66

第三节 心脏与肺脏损伤67

一、心损伤67

二、肺损伤68

第四节 其他重要器官损伤69

一、胃肠损伤69

二、肝损伤69

三、脾损伤70

四、胰损伤71

五、肾损伤71

第五章 电流损伤73

第一节 电击损伤73

一、电流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及影响因素73

二、电击损伤的机制74

三、电击损伤的形态学改变75

四、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77

第二节 雷击死77

一、雷击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及影响因素78

二、雷击损伤的形态学改变78

三、雷击死的法医学鉴定79

第六章 高低温损伤81

第一节 烧伤和烧死81

一、烧伤程度分类及烧伤面积测量81

二、烧死尸体征象85

三、烧死的法医学鉴定88

第二节 中暑死89

一、影响中暑的因素89

二、中暑的临床和病理学改变89

三、中暑死的法医学鉴定90

第三节 冻死90

一、冻伤的程度及面积90

二、冻死发生的因素91

三、冻死发生的机制91

四、冻死的形态学改变92

五、冻死的法医学鉴定93

第七章 机械性窒息和溺死97

第一节 概述97

一、定义与分类98

二、过程及表现98

三、机械性窒息的征象99

第二节 缢死102

一、缢死方式102

二、缢索与结扣102

三、体位和缢型102

四、死亡机制104

五、尸体征象104

六、法医学鉴定105

第三节 勒死106

一、勒死方式106

二、勒索106

三、勒死征象106

四、死亡机制107

五、法医学鉴定107

第四节 扼死108

一、扼死方式108

二、尸体征象108

三、扼死机制109

四、法医学鉴定109

第五节 压迫胸腹导致的窒息110

第六节 捂死、哽死和闷死110

一、窒息方式110

二、死亡机制110

三、尸体征象110

四、法医学鉴定111

第七节 体位性窒息111

第八节 性窒息111

第九节 溺死112

一、溺死的过程及表现112

二、溺死的机制113

三、溺死尸体的形态学改变113

四、溺死的实验室检查117

五、溺死的法医学鉴定117

第八章 猝死121

第一节 概述121

一、猝死的定义及特点121

二、猝死的原因121

三、猝死的法医学鉴定122

第二节 心脏性猝死123

一、冠心病123

二、冠状动脉口狭窄126

三、主动脉夹层127

四、病毒性心肌炎128

五、原发性心肌病128

六、肺动脉血栓栓塞130

七、心脏传导系统疾病131

八、Marfan综合征132

九、高血压性心脏病133

十、心内膜炎和心脏瓣膜病134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134

一、脑出血134

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36

三、病毒性脑炎137

四、流行性脑膜炎138

第四节 呼吸系统疾病猝死138

一、支气管肺炎138

二、间质性肺炎140

三、大叶性肺炎140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猝死141

一、食管静脉曲张141

二、胃或十二指肠溃疡141

三、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142

第六节 生殖系统疾病猝死143

一、羊水栓塞143

二、异位妊娠144

第七节 原因不明的猝死145

一、青壮年猝死综合征145

二、婴幼儿猝死综合征146

三、抑制死147

第九章 法医尸体检验149

第一节 尸体检验程序及方法149

一、尸体现场勘查150

二、法医学尸体检验的注意事项150

三、法医学尸体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51

四、体表检查151

五、体内检查152

第二节 尸体解剖组织取材常规156

一、取材注意事项156

二、取材部位、数量157

第三节 无名尸体检查158

第四节 尸体发掘159

第五节 死胎及新生儿尸体检查160

第六节 虚拟解剖技术161

第三部分 法医临床学163

第十章 法医临床学鉴定163

第一节 法医临床学概述163

一、法医临床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163

二、法医临床学鉴定常用标准164

三、法医临床学鉴定166

第二节 颅脑损伤171

一、概述171

二、头皮损伤171

三、颅骨骨折173

四、原发性脑损伤174

五、颅内血肿177

六、蛛网膜下腔出血179

七、硬脑膜下积液180

八、颅脑损伤的合并症与并发症180

第三节 颌面部、口腔及颈部损伤183

一、颌面部损伤183

二、口腔损伤187

三、颈部损伤190

第四节 眼耳鼻损伤194

一、眼损伤194

二、耳损伤200

三、鼻损伤204

第五节 脊柱与脊髓损伤205

一、类型及特点205

二、临床表现207

三、法医学检查207

四、法医学鉴定208

第六节 周围神经损伤211

一、类型及特点211

二、临床表现212

三、法医学检查213

四、法医学鉴定215

第七节 四肢、骨关节损伤217

一、四肢皮肤损伤217

二、四肢骨折219

三、关节损伤223

第八节 胸、腹及泌尿生殖系统损伤225

一、胸部损伤226

二、腹部损伤230

三、盆部及泌尿生殖系统损伤232

第九节 性功能障碍241

一、男性性功能障碍242

二、女性性功能障碍246

第十节 性侵害与强奸247

一、猥亵248

二、强奸249

第十一节 虐待252

一、虐待的概念252

二、虐待的类型和方式252

三、虐待伤的特点253

四、虐待伤的检查和法医学鉴定253

第十二节 流产及非法终止妊娠254

一、流产254

二、外伤性流产256

三、非法终止妊娠256

第十一章 诈病与造作伤259

第一节 诈病259

第二节 造作伤263

第十二章 法医影像学266

第一节 法医影像学检查技术266

一、X线、CT及MR成像原理266

二、X线、CT及MR检查的合理应用267

第二节 外伤性骨折法医影像学268

一、骨折基本征象268

二、骨折类型269

三、骨折对位和对线269

四、骨折愈合270

五、常见骨折271

六、正常结构和正常变异与骨折鉴别275

七、骨折致伤原因276

第三节 关节损伤法医影像学276

一、关节脱位与关节软骨损伤276

二、膝关节韧带损伤277

三、膝关节半月板变性与撕裂279

第四节 颅脑损伤法医影像学280

一、脑挫裂伤280

二、脑内血肿280

三、硬膜外血肿281

四、硬膜下血肿283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284

六、弥漫性轴索损伤284

第五节 胸部损伤法医影像学285

一、气胸285

二、胸腔积液285

三、肺损伤286

第六节 腹部损伤法医影像学287

一、脾损伤287

二、肝损伤288

三、肾损伤289

第七节 骨龄鉴定289

一、骨龄概念289

二、骨龄鉴定290

第八节 法医影像学同一认定292

一、影像学同一认定292

二、同一认定法医影像学应用范畴292

三、同一认定中的影像学征象292

四、影像学同一认定鉴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94

第九节 功能性磁共振在法医学的应用及展望295

一、神经功能的客观评定295

二、测谎295

第十节 超声影像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296

一、损伤创道测量296

二、周围神经损伤296

三、实质脏器损伤296

四、颅面软组织测量296

五、超声骨龄评测297

第十三章 法医齿科学298

第一节 基本理论298

一、牙的分类298

二、牙位记录299

三、牙冠形态299

四、牙列形态300

五、牙齿的个体特征301

第二节 牙齿的个体识别302

一、牙齿的种属鉴定302

二、牙齿的种族鉴定302

三、牙齿的性别鉴定303

四、牙齿的年龄评估304

第三节 咬痕鉴定306

一、咬痕理论306

二、咬痕的提取方法307

三、咬痕的法医学鉴定308

第四节 牙齿档案的建立309

第四部分 医疗纠纷311

第十四章 医疗纠纷311

第一节 医疗纠纷概述311

一、医疗纠纷的概念311

二、医疗纠纷的现状和特点311

第二节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312

一、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312

二、医疗纠纷的鉴定途径313

第十五章 医疗事故315

第一节 医疗事故概述315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315

第三节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316

第十六章 医疗损害317

第一节 医疗损害概述317

第二节 医疗损害侵权责任317

第三节 医疗损害的法医学鉴定318

一、医疗过错行为判定的基本原则318

二、医疗损害后果判定的基本原则320

三、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因果关系的判定原则321

第十七章 医疗犯罪324

第一节 医疗事故罪324

第二节 非法行医罪324

一、非法行医324

二、非法行医罪324

第十八章 医疗纠纷的死因鉴定326

第一节 死因鉴定概述326

第二节 医疗纠纷尸检规定及要求326

一、尸检规定326

二、尸检时间的规定327

三、对尸检人员的要求327

第三节 尸检的注意事项327

第四节 常见医疗纠纷相关的死亡328

一、药物不良反应328

二、麻醉相关的死亡329

三、手术相关的死亡330

四、孕期及围生期母婴的死亡330

五、预防免疫接种后相关的死亡331

第五节 医疗纠纷的死因分类及分析332

一、死因分析概述332

二、死因分类332

三、法医学死因分析334

四、死因鉴定典型案例334

第五部分 法医物证学337

第十九章 法医DNA理论、技术与相关生物信息学337

第一节 法医DNA遗传学基础337

一、法医DNA遗传的分子基础337

二、法医DNA遗传规律338

三、群体遗传338

第二节 法医DNA遗传多态性339

一、DNA遗传标记的类型及其特征340

二、遗传标记的选择340

三、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应用参数344

第三节 法医DNA分型基本技术345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345

二、DNA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347

三、DNA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348

第四节 生物信息学349

一、生物信息学概述349

二、生物信息数据库351

三、序列比对检索352

四、DNA序列引物设计356

五、法医DNA生物信息360

第二十章 个体识别362

第一节 概述362

第二节 法医物证检材及样本的采集、包装和送检363

一、检材的发现363

二、检材采集、包装、保存与送检364

三、物证检验的程序和要求364

第三节 血痕检验365

一、肉眼观察365

二、血痕预试验365

三、血痕确证试验366

四、血痕种属试验366

五、血痕个人识别366

第四节 精斑和唾液斑检验366

一、精斑检验367

二、唾液斑检验368

第五节 毛发检验368

一、人体毛发的确认368

二、毛发的个人识别370

第六节 个人识别检验结果评估370

一、遗传标记个人识别的系统效能371

二、具体案件中遗传标记的鉴别能力371

第二十一章 亲权鉴定373

第一节 概述373

一、亲权鉴定的历史与现状373

二、亲权鉴定的案由374

三、亲权鉴定的参考指标374

第二节 亲权鉴定的基本原理375

第三节 否定父权376

一、非父排除概率376

二、排除父权的原则380

第四节 肯定父权380

一、父权指数381

二、父权的相对机会388

三、肯定父权的标准390

第五节 其他亲缘关系鉴定390

第六节 法医亲权鉴定标准化391

一、技术方法学标准化391

二、从业人员素质要求392

三、能力验证393

第六部分 法医毒理学395

第二十二章 法医毒理学395

第一节 毒物与中毒395

一、概念395

二、毒物的分类395

三、中毒发生的条件396

四、毒物的体内转运和转化397

五、法医毒物动力学398

六、中毒的性质399

第二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400

一、案情调查400

二、症状分析401

三、现场勘查402

四、尸体检查402

五、检材采取403

六、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404

第三节 临床疾病诊疗中的法医毒理学问题405

一、急诊中毒诊疗中应注意的法医毒理学问题405

二、其他临床诊疗中应注意的法医毒理学问题406

第四节 常见中毒407

一、强酸中毒407

二、强碱中毒408

三、砷化物中毒409

四、汞化物中毒410

五、乙醇中毒412

六、甲醇中毒414

七、一氧化碳中毒415

八、氰化物中毒416

九、有机磷杀虫剂中毒417

十、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419

十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420

十二、百草枯中毒421

十三、毒鼠强中毒422

十四、磷化锌中毒423

十五、氟乙酰胺中毒424

十六、抗凝血杀鼠剂中毒425

十七、镇静催眠药中毒426

十八、心律失常药中毒428

十九、氯化琥珀胆碱中毒429

二十、乌头植物中毒430

二十一、番木鳖碱中毒431

二十二、钩吻中毒432

二十三、毒蕈中毒433

二十四、蛇毒中毒434

二十五、河豚中毒436

二十六、斑蝥中毒436

二十七、蜂毒中毒437

第二十三章 毒品依赖439

第一节 毒品依赖概述439

一、毒品的分类440

二、药物滥用的诊断标准和危害441

三、药物滥用的方式和流行病学特征441

四、成瘾生物学机制443

五、毒品依赖的常用研究方法443

第二节 阿片类毒品依赖444

一、阿片类药物分类和结构445

二、阿片类药物药理作用446

三、阿片类药物滥用症状和法医鉴定447

第三节 苯丙胺类毒品依赖447

一、苯丙胺类药物分类和结构447

二、苯丙胺类药物毒理作用448

三、苯丙胺类药物滥用症状和法医鉴定449

第四节 可卡因依赖450

一、可卡因结构450

二、可卡因药理作用450

三、可卡因滥用症状和法医鉴定450

第五节 其他毒品依赖451

第六节 毒品依赖未来研究方向452

第二十四章 法医毒物动力学453

第一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453

第二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对象453

第三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内容453

一、毒物动力学453

二、死后分布455

三、死后再分布455

四、死后弥散457

五、毒物分解动力学458

六、毒物死后产生460

第四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方法460

一、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基本原则460

二、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动物模型460

第五节 毒物分析方法460

第六节 毒物动力学常用软件461

第七节 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461

一、研究(动物)模型461

二、染毒剂量461

三、数据统计处理方法461

四、研究结果使用范围461

五、法医学应用462

第七部分 法医毒物分析463

第二十五章 法医毒物分析463

第一节 概述463

一、检材的包装、验收、保存和使用463

二、毒物分离和分析方法的选择464

三、检验记录和报告466

第二节 常用分析方法469

一、形态学方法469

二、动物试验方法469

三、免疫分析法470

四、理化分析法471

五、仪器分析法471

第三节 常见毒物的分析检验479

一、强酸、强碱479

二、金属毒物480

三、醇类482

四、一氧化碳483

五、氰化物484

六、杀虫剂485

七、除草剂489

八、杀鼠药492

九、临床药物中毒494

十、有毒植物中毒496

十一、有毒动物中毒499

十二、毒品中毒检验499

第八部分 法医精神病学503

第二十六章 法医精神病学503

第一节 精神疾病与法律503

一、法医精神病学发展历史503

二、中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制度的比较505

三、法医精神病学的分类与任务507

四、肇事和肇祸精神病病人的处置和治疗508

第二节 法定能力的鉴定509

一、刑事法定能力的鉴定509

二、民事法定能力的鉴定513

三、精神损伤的鉴定515

第九部分 法医心理学521

第二十七章 法医心理学521

第一节 法医心理学与案件侦查521

一、犯罪现场重建521

二、犯罪心理画像522

第二节 法医与测谎技术523

第三节 法医与证人证言525

第四节 警察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526

一、警察心理训练526

二、警察及其家属心理咨询527

三、大事故后谈话,以尽早检测警察可能出现的应激障碍527

四、警察选拔心理测试527

第五节 反恐心理527

第十部分 法医现场学531

第二十八章 法医现场检验理论与技术531

第一节 法医现场学基本理论531

一、法医现场重现学科体系531

二、法医现场学的研究方法536

三、法医现场学的研究意义539

四、甄别、印证其他证据540

五、法医命案现场重现的方法及流程541

第二节 法医现场勘验547

一、法医现场勘验的任务和原则547

二、现场勘验的内容549

三、衣物的勘验与分析552

四、现场勘验记录552

第二十九章 爆炸杀人案件的现场勘验555

第一节 爆炸案件的基础知识555

一、爆炸案件的概念和特点555

二、爆炸案件的现场特点556

第二节 爆炸案件现场勘验557

一、爆炸案件现场痕迹的分类及形成机制557

二、爆炸案件的现场勘验558

三、爆炸案件现场物证的发现提取562

四、爆炸案件的现场分析565

第三节 爆炸案件的法医学检验565

一、爆炸伤勘验的目的和任务565

二、伤亡人员的衣着检验567

三、尸体检验及个人识别568

四、爆炸装置残片的检查568

第四节 爆炸案件的现场重现569

一、模拟爆炸试验569

二、爆炸案件的现场重现570

第三十章 放火案件的现场勘验571

第一节 放火案件的分类及特点571

一、放火案件的分类571

二、放火案件的特点572

第二节 放火案件的现场勘验572

一、放火案件现场勘验的重点573

二、现场尸体的检验574

第三节 放火案件的物证提取与现场重建575

一、放火物证的发现与提取575

二、放火案件的现场重建576

第三十一章 中毒案件的现场勘验578

第一节 投毒案件的特点及现场勘验578

一、投毒案件的特点578

二、投毒案件的现场勘验579

三、中毒死亡的尸体检验581

四、中毒案件的现场调查582

第二节 中毒案件毒物检验物证的提取、保存与送检583

一、检材的发现与提取583

二、毒物检材的保存与送检584

第三节 疑为中毒案件的尸体挖掘584

第三十二章 枪杀案件的现场勘验586

第一节 法医弹道学基础知识586

一、影响弹道的自然因素586

二、枪弹杀伤力587

第二节 枪杀案件现场重现的基本条件587

一、枪杀案件现场勘验重点588

二、射击残留物与射击物的认定589

第三节 枪杀案件现场重现592

一、射击方向的确定592

二、射击角度的推断592

三、射击顺序的分析593

四、射击距离的判断594

第四节 各类枪杀案件的现场特点595

一、制式枪支案件595

二、自制手枪案件的特点596

三、自制土枪案件的特点596

四、自制霰弹枪案件的特点597

五、气枪案件的特点598

第三十三章 分尸案与未知名尸体案件的现场勘验599

第一节 未知名尸体的现场勘验599

一、未知名尸体的概念599

二、未知名尸体检验的目的与任务599

三、未知名尸体现场勘验的重点600

第二节 分尸案件的现场勘验601

一、杀人分尸案检验的目的和任务601

二、杀人分尸案的现场勘验602

第三节 杀人分尸案的尸块检验604

一、个人识别的概念605

二、尸块的同一认定605

三、尸块的个体特征605

第四节 分尸工具的推断607

一、菜刀类工具分尸的形态特征607

二、匕首类锐器分尸的形态特征608

三、斧类工具分尸的形态特征608

四、锯类工具分尸的形态特征608

第五节 其他类型人体组织块的鉴别609

一、灾害事故形成尸块的鉴别609

二、交通工具形成尸块的鉴别609

三、医源性切除人体组织块的鉴别610

四、动物破坏形成尸块的鉴别610

第三十四章 有毒气体和地质灾害现场的勘验611

第一节 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勘验611

一、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毒理学611

二、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勘验612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尸体检验614

四、一氧化碳中毒案件现场勘验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614

第二节 沼气伤亡的现场勘验615

一、沼气的产生615

二、沼气的成分和理化特性615

三、沼气爆炸事故615

四、沼气中毒事故616

五、现场尸体勘验的重点617

第三节 毒气泄漏的现场勘验与处置617

一、毒气分类和原理617

二、毒气泄漏案件的法医现场勘验与处置618

第四节 井喷事故的法医学处置618

一、井喷事故发生的原因618

二、井喷事故的现场特点619

三、井喷事故现场的法医学处置619

第五节 地质灾害的法医学处置621

一、地质灾害的组织程序622

二、地质灾害工作流程623

第十一部分 交通事故损伤625

第三十五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625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原因625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类型及形成机制627

第三十六章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639

一、非机动车损伤的致伤机制639

二、非机动车损伤的特征640

第三十七章 道路交通损伤的法医学鉴定641

一、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641

二、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的尸体检验642

三、道路交通事故死因分析643

四、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及损伤的重建644

第三十八章 铁路交通事故损伤649

一、铁路交通事故损伤的机制与特征649

二、铁路交通事故损伤的检验与鉴定650

三、铁路交通事故路外伤亡的法律责任650

第十二部分 群体性灾难事故655

第三十九章 群体性灾难事故的法医学鉴定655

第一节 灾难事故的等级划分655

第二节 群体性灾难事故的法医学检验程序656

第三节 群体性灾难事故的法医学检验鉴定方法669

第四节 常见灾难性事故及其法医学鉴定670

一、地震670

二、空难672

三、火灾674

四、爆炸675

五、风灾676

六、暴力恐怖袭击事件677

七、生物恐怖袭击事件679

第五节 典型案例680

典型案例1 汶川地震680

典型案例2 瑞士航空111航班空难680

典型案例3 大卫教派火灾事件681

典型案例4 新疆爆炸案682

典型案例5 莫拉克风灾683

典型案例6 “9·11”恐怖袭击事件684

第十三部分 刑事科学技术687

第四十章 法医弹道学687

第一节 法医弹道学简介687

一、法医弹道学基本知识688

二、法医弹道分析在案件侦查中的意义688

第二节 法医弹道勘验与现场重现688

一、射击方向的确定689

二、射击角度的推断689

三、射击距离的判断690

第四十一章 痕迹学692

第一节 手印与足迹、鞋印鉴定692

一、手印与手印检验692

二、足迹与足迹检验698

第二节 工具痕迹鉴定703

一、工具痕迹的特点703

二、工具痕迹的形成与分类704

三、工具的分类与质地特点704

四、工具痕迹的分类705

五、工具痕迹检验708

第三节 发射器痕迹鉴定709

一、枪弹痕迹的形成和分类709

二、发射器痕迹的发现和提取710

三、枪弹痕迹鉴定711

第四十二章 微量物证学713

第一节 微量物证相关应用713

一、微量物证检验的应用范围713

二、微量物证检验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714

第二节 微量物证检验与分析714

一、微量物证的发现和提取714

二、微量物证分析的一般方法716

第四十三章 文书物证鉴定718

第一节 笔迹鉴定718

一、笔迹检验的任务与作用718

二、笔迹的形成与分类719

三、笔迹特征720

四、笔迹证据的提取721

第二节 可疑文书的鉴定722

一、伪造文件的鉴定722

二、变造文件的鉴定722

三、文件制成时间的鉴定723

四、书写时间的鉴定723

第四十四章 血迹形态学724

第一节 血迹形态分析基本理论724

一、血迹形态分析的意义724

二、血迹形态分析的研究对象与内容724

第二节 血迹的形成725

一、血滴运动的动力学分析725

二、血迹形成与客体之间的关系725

第三节 血迹形态分类727

一、喷溅血迹727

二、挥洒血迹728

三、滴落血迹729

四、冲撞血迹731

五、咯血血迹731

六、转移血迹732

七、流柱血迹734

八、血泊735

九、浸染血迹735

十、擦拭血迹736

十一、稀释血迹737

十二、其他血迹形态738

第四节 现场血迹的勘验与分析739

一、血迹的测量739

二、根据血迹形态推断来源方向与接触角度739

第四十五章 刑事摄影技术742

第一节 刑事摄影技术简介742

一、刑事摄影的要求与主要方法742

二、刑事摄影的任务742

三、刑事摄影的作用742

第二节 命案现场的摄影743

一、现场摄影的要求743

二、现场摄影器材与设备743

三、现场摄影的种类744

四、现场摄影的步骤和方法745

第三节 尸体检验的拍摄要求746

第十四部分 法医人类学747

第四十六章 法医人类学747

第一节 绪论747

一、人类学与法医人类学747

二、人体骨骼的发育及其影响因素748

第二节 骨骼的种属鉴别749

一、骨骼大体形态学鉴别749

二、组织学检查749

第三节 骨骼的性别判定750

一、颅骨的性别判定750

二、骨盆的性别判定750

三、其他骨骼的性别判定751

第四节 根据骨骼推断年龄751

一、根据骨骼推断年龄的方法751

二、根据骨化中心的出现与骨骺的闭合程度推断年龄751

三、根据颅骨推断年龄752

四、根据耻骨联合部推断年龄753

五、根据胸骨推断年龄756

第五节 根据骨骼推算身高757

第六节 颅面复原与颅像重合技术758

一、人类颅骨与外貌的关系758

二、颅面复原与颅像重合技术758

三、颅面复原与颅像重合技术研究新进展759

第七节 其他个体识别特征760

一、人种差异760

二、瞳孔的个体识别761

第十五部分 法医昆虫学763

第四十七章 昆虫物证763

第一节 法医昆虫学基础理论763

一、法医昆虫学的概念763

二、法医昆虫学的理论依据764

三、嗜尸性昆虫在尸体上的演替765

四、昆虫的年龄推断767

第二节 法医昆虫学技术769

一、昆虫物证的提取、包装和送检769

二、试验室操作与分析773

第三节 命案现场常见昆虫775

一、双翅目776

二、鞘翅目779

第四节 法医昆虫学常见昆虫的分子鉴定781

一、分子鉴定的意义781

二、嗜尸性昆虫种类鉴定常用的遗传学标记781

三、常用分子标记检测技术782

四、嗜尸性昆虫种类分子鉴定的进化分析783

五、常见嗜尸性昆虫DNA提取方法784

六、嗜尸性昆虫分子鉴定的具体操作步骤785

第十六部分 法医植物学787

第四十八章 法医植物学787

第一节 法医植物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787

一、植物物证的作用787

二、植物物证的提取、保存要求788

三、植物物证检验的原理与技术790

第二节 法医孢粉检验795

一、花粉和孢粉的特征与散播795

二、花粉的产生和散布797

三、孢粉证据的重要性798

四、花粉法医学分析799

五、样本的收集和保存800

第十七部分 法医动物学803

第四十九章 法医动物学803

第一节 动物物证的作用803

第二节 动物物证检验的历史804

第三节 法医动物学检验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异性804

第四节 动物物证的发现、提取、包装和送检806

一、动物物证的发现806

二、动物物证的提取806

三、动物物证的包装807

四、动物物证的送检807

第五节 动物物证检验的原理与技术807

一、形态学检验808

二、蛋白质水平检验809

三、DNA检验809

四、化学分析810

五、病理学鉴定810

第十八部分 法医法学811

第五十章 法医学鉴定的法律和伦理811

第一节 法医学鉴定法律制度811

一、法医学鉴定概述811

二、司法鉴定机构812

三、法医学鉴定的法律规范815

四、法医现场勘查的法律规定817

五、法医学鉴定涉及的人身权及其法律保护820

第二节 法医学鉴定法律关系822

一、法医学鉴定法律关系的主体822

二、法医学鉴定法律关系的内容823

三、回避制度824

四、法律责任825

第三节 法医学鉴定的伦理规范826

一、概述826

二、法医学鉴定伦理规范827

三、DNA证据的伦理问题828

四、法医学鉴定中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828

主要参考文献8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