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
  • 聂家华,刘洪森编;吴雪玲,姜文荣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5897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近代史-1840~191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1

二、清朝统治由盛转衰2

三、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6

第二节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开端7

一、鸦片贸易与禁烟斗争7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9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3

四、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化16

第三节 民族危机的加深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21

一、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21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28

三、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33

四、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35

第二章 农民运动风暴的起落39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39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发展39

二、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46

三、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及其失败49

四、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55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57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其在京津地区的发展57

二、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和“扶清灭洋”口号60

三、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教训61

第三章 地主阶级的自强新政64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64

一、洋务派的兴起及其指导思想64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评价69

第二节 清末新政改革76

一、清政府实行新政76

二、立宪运动的开展与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80

三、清廷宪政改革及其失败86

第四章 戊戌维新运动93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的民族危机93

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93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99

第二节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03

一、康有为变法理论的形成103

二、公车上书和维新运动的开展106

三、变法维新派与顽固守旧派的论争108

第三节 百日维新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110

一、百日维新110

二、戊戌政变与维新运动的失败113

三、戊戌维新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115

第五章 辛亥革命119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119

一、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119

二、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爱国运动的兴起121

三、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出现124

四、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27

第二节 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130

一、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30

二、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132

三、群众性反抗斗争134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136

一、武昌起义与全国各地的响应136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39

三、袁世凯窃夺政权143

四、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48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53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53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153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155

三、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158

四、五四运动的爆发15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62

一、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条件162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65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166

四、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与工农运动的开展167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69

一、国共合作169

二、国民革命的兴起及高潮173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179

第七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86

第一节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86

一、宁汉合流及国民党各派的纷争186

二、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188

三、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外交18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193

一、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3

二、中国特色的革命发展道路195

三、根据地的“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198

四、革命根据地建设203

第三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05

一、三次“左”倾错误205

二、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210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214

第八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17

第一节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217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217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21

三、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24

第二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227

一、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227

二、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229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敌后战场231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231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233

三、抗日根据地建设236

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238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242

一、抗日战争胜利242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243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245

第九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覆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49

第一节 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的斗争249

一、战后时局和各党派的建国主张249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253

三、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的准备258

第二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261

一、国民党的战略进攻261

二、共产党的战略进攻265

三、国共战略决战268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71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271

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275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277

四、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280

后记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