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成因和影响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成因和影响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570635.jpg)
- 张蕾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13220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生产过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成因和影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产能过剩评判标准及体系1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
一、产能过剩命题真伪之争2
二、产能过剩的内涵、类型及测度方法4
三、产能过剩问题的成因9
第二节 产能过剩的评判标准14
一、产能过剩界定的必要性15
二、产能过剩的界定16
三、产能过剩的标准和评价体系19
第二章 我国典型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表现特征23
第一节 钢铁行业23
一、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与特征23
二、钢铁行业近年的产业政策28
三、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深度解析30
第二节 平板玻璃行业32
一、平板玻璃行业发展现状32
二、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剩特征36
三、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剩深度解析39
第三节 光伏产业42
一、光伏产业发展状况42
二、光伏产业近年的产能过剩特征44
三、光伏产业近年的产业政策45
四、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深度解析53
第四节 船舶制造业56
一、船舶制造业发展状况56
二、船舶工业产能过剩特征64
三、船舶工业产能过剩深度解析65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具体原因分析—产业组织角度72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概念72
一、产业组织内涵72
二、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必要性75
第二节 产业生命周期的限制78
一、产业生命周期概念78
二、产业生命周期下的产能过剩形成机制81
三、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分析86
四、基于生命周期的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制90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重叠的因素91
一、区域经济重叠概念91
二、区域产业重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分析94
第四节 政府投资过度的影响95
一、政府投资概念95
二、政府投资冲动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95
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具体原因分析—出口导向角度103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消费需求现状分析104
一、我国制造业消费需求现状104
二、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原因107
三、国内需求难以消化过剩产能110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出口现状111
一、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总量特征分析111
二、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行业结构特征分析112
三、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地区特征分析114
第三节 基于出口导向角度的产能过剩具体原因115
一、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115
二、国际市场竞争力弱116
三、国际市场环境恶化118
第五章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具体原因分析—市场结构角度121
第一节 市场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123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123
二、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123
第二节 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结构132
一、我国钢铁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132
二、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的原因139
三、我国钢铁行业产品差异化程度低145
四、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145
第三节 我国水泥行业的市场结构149
一、水泥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兼并重组困难150
二、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见效不大150
第四节 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市场结构151
一、电解铝行业企业个数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152
二、电解铝行业大量落后产能难以淘汰153
第六章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具体影响分析155
第一节 产能过剩的积极影响155
第二节 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156
一、产能过剩与金融风险的影响156
二、产能过剩与长期经济的影响157
三、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的影响158
第三节 化解产能过剩的影响160
一、化解产能过剩思路与重点产业160
二、化解产能过剩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162
三、化解产能过剩对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169
第七章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71
第一节 国内外产能过剩治理经验171
一、发达国家产能过剩历程172
二、发达国家治理产能过剩的措施180
第二节 中国治理产能过剩的主要政策与措施185
第三节 产能过剩治理政策存在的问题190
一、过于依赖行政手段和相关部门判断190
二、市场机制不合理194
三、金融和法律途径不畅194
四、兼并重组难以担当“去产能”重任195
五、行政手段大规模“去产能”并不可取196
第八章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对策分析197
第一节 产业组织优化197
一、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197
二、提高制造业产业组织政策地位,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203
第二节 市场结构优化210
一、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211
二、拓展国际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212
三、扩大出口主体规模,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213
四、多方合力,营造出口贸易的良好环境215
第三节 产能过剩预警体系构建216
一、经济预警的应用范围217
二、产能过剩预警系统的构建220
三、安全监测系统的建立——以钢铁行业为例226
第九章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中政府角色分析238
第一节 政府的“缺位”角色238
一、缺乏健全的信息统计发布制度238
二、缺乏科学系统的产业进入退出机制239
三、缺乏有效的要素市场体系240
第二节 政府的“越位”角色240
一、直接参与产业投资和经营240
二、直接限制行业产能和产量241
三、过多控制企业经济合理性技术和规模的选择241
第三节 产能过剩治理中的政府作为空间242
一、行政调控手段242
二、经济调控手段244
三、体制改革手段249
四、法律调控手段252
第十章 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改善发展的新契机——“一带一路”255
第一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概况255
一、中亚255
二、南亚256
三、东南亚257
四、独联体国家257
五、西亚北非257
六、中东欧258
第二节 过剩产能投资“一带一路”的区域选择258
一、钢铁258
二、船舶259
三、电解铝259
四、平板玻璃260
五、水泥261
六、“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产能缺口261
第三节 过剩产能投资“一带一路”的优势263
一、成本优势263
二、技术优势266
三、产业链优势267
四、过剩产能转移对被投资国的影响268
参考文献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