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572904.jpg)
- 张玉赋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7428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技术革新-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意义1
一、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区域竞争日趋激烈1
二、构建区域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是提高区域创新竞争力的关键2
三、江苏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研究样本3
第二章 区域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理论分析4
第一节 概念、内涵及特征4
一、概念和内涵4
二、特征分析8
第二节 构成要素分析13
一、主体要素13
二、平台要素16
三、环境要素18
第三节 系统结构分析21
一、生产网络22
二、核心创新网络23
三、创新支持网络24
四、创新环境网络24
第三章 区域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国内外经验借鉴27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经验及启示27
一、建设概况27
二、主要特征及运作模式28
三、重要启示30
第二节 法国卡诺研究所网络建设经验及启示33
一、基本概况33
二、主要做法34
三、重要启示35
第三节 德国州域创新网络建设经验及启示37
一、基本情况及组织构架37
二、州政府主要角色39
三、重要启示40
第四节 纽约城市创新网络建设经验及启示42
一、纽约城市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42
二、纽约州政府对创新网络的主要贡献和做法43
三、重要启示46
第五节 深圳市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建设经验及启示48
一、深圳市科技创新概况48
二、深圳市的主要做法50
三、重要启示52
第六节 北京中关村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建设经验及启示55
一、中关村科技创新概况55
二、中关村主要做法56
三、重要启示58
第七节 美国硅谷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建设经验及启示61
一、发展概况61
二、演化过程61
三、重要启示65
第八节 巴黎大区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建设经验及启示68
一、发展概况68
二、演变过程68
三、重要启示70
第四章 江苏省区域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实践分析72
第一节 江苏省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72
一、制造业具有较强竞争力72
二、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76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77
四、高技术产业总体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二82
第二节 江苏省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特征分析84
一、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84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90
三、高新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96
四、产业创新国际化102
五、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104
第三节 江苏省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薄弱环节分析110
一、创新主体能力优势不足,距离世界一流水平尚有差距110
二、优势主要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优势不足111
三、科技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创新的“场效应”尚未形成111
四、高新区核心载体创新驱动不足,创新生态系统有待加强112
五、政府的引导作用较为突出,市场化的活力未得到充分释放113
第五章 案例分析114
第一节 宜兴环科园: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建设114
一、宜兴环科园环保产业发展概况114
二、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演进情况分析116
第二节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统筹全省研发转化体系123
一、机构性质及组织模式123
二、体制机制创新情况125
三、建设成效128
第三节 先声药业:企业创新网络全球化130
一、第一阶段(2001—2006):整合国内优势资源130
二、第二阶段(2007—2012):加大国内整合,探索国际合作131
三、第三阶段(2013至今):构建全球化研发孵化平台134
第六章 进一步优化江苏网络化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对策建议137
第一节 构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网络137
一、打造苏南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137
二、完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互动协调机制137
三、优化创新空间布局138
第二节 建设体现江苏标志的创新主体139
一、推进省内高水平大学建设139
二、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139
三、培育旗舰型创新企业140
第三节 全面推进高新区转型升级141
一、推动高新区企业和产业集群转型升级141
二、创新高新区体制机制141
三、完善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142
第四节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143
一、完善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143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143
三、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144
第五节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国际化145
一、构建全球开放创新网络145
二、推进企业国际化145
三、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146
第六节 构建人才支撑发展体系147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47
二、健全人才激励机制147
三、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48
第七节 优化产业创新政策支持体系149
一、构建多层次创新支持政策149
二、优化产业合作政策149
三、完善创新投入政策150
第八节 培育江苏工匠文化精神151
一、加强工匠文化精神教育151
二、培育“江苏制造”独特工匠文化151
三、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152
附录一: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综合竞争力国内对比分析153
附录二:江苏省国家高新区国内对比分析163
附录三: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172
附录四: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182
参考文献192
后记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