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繁荣的逻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浩著 著
- 出版社: 孔学堂书局
- ISBN:978780770083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文化产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繁荣的逻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背景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容6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条件8
第二章 从文艺复兴到西方世界的兴起13
第一节 西方世界的兴起14
世界是不平等的14
贫富的起源18
西方世界的兴起之源22
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本质25
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25
工业革命的本质28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欧洲33
第三节 文艺复兴的影响37
文艺复兴的发生37
文艺复兴的意义41
第四节 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45
文艺复兴与欧洲科技发展45
英国实验科学发展49
英国工业革命的科技根源54
第三章 制度更替的文化根源57
第一节 制度更替与工业革命58
制度更替的概念58
制度更替的决定力量62
不同力量的行为动机63
制度更替的起源65
第二节 制度更替的静态分析69
制度更替的过程69
静态博弈分析70
第三节 制度更替的动态分析73
制度创新的主体73
合作“囚徒困境”的打破75
合作成功的策略77
第四节 制度更替的文化根源81
制度更替的博弈框架81
决定制度更替的文化要素86
第四章 发展鸿沟的文化解释93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为什么始于意大利94
意大利的包容性制度94
包容性制度的逆转98
第二节 阿拉伯世界衰落的解释103
阿拉伯世界的崛起103
阿拉伯世界的衰落106
第三节 技术革新与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于英国112
包容性的文化制度112
包容性的政治经济制度120
第四节 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133
包容性制度时期133
压榨性制度时期137
展望未来143
第五章 “两创”方针: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47
第一节 从“双百”方针到“二为”方向148
“双百”方针148
“二为”方向150
第二节 “两创”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153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所系153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培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势所迫155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任务所需157
第三节 “两创”方针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160
尊重传统160
自信包容162
古为今用165
推陈出新167
第四节 “两创”方针有力廓清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169
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169
厚古薄今的复古主义170
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172
第五节 把“两创”作为一项基本方针长期坚持174
这是由文化发展本身的长期性决定的174
这是由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决定的175
这是由历史经验决定的176
第六章 文化集群:促进文化繁荣的突破口179
第一节 文化集群对文化发展的意义180
有利于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180
有利于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181
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181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82
第二节 山东: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183
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省183
曲阜:构筑儒家文化产业集群188
第三节 贵州:建设“孔学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94
建设中华文化的传播基地194
构建开放的研修大平台197
构建立体的传统文化传播格局199
积极打造“数字孔学堂”201
创新孔学堂管理制度202
第七章 基金会:文化繁荣的社会推动力205
第一节 基金会对文化发展的意义206
美国世纪的文化支撑206
基金会的基本情况209
基金会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213
第二节 美国支持文化的典型案例219
史密森博物馆219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221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224
谁决定了美国文化发展227
第三节 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的实践233
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的基本概况233
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的运作机制234
资金使用情况及效果评估236
第四节 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243
我国基金会发展面临的困难243
从社会层面促进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248
第八章 推动文化治理的现代化253
第一节 治理理论254
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54
公共治理理论261
第二节 文化治理的特征与目标264
文化治理的特征264
文化治理的目标266
第三节 文化治理的失灵问题268
文化治理失灵概述268
文化治理失灵的原因271
文化治理失灵的反思——重新定位政府地位273
第四节 构建促进文化发展的合理治理框架275
文化组织的治理结构275
文化治理的框架:共同治理277
文化治理途径:自主治理282
附287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理事会章程287
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章程297
后记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