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缅华散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陕西省缅甸归国华侨联谊会编 著
- 出版社: 经纬出版社
- ISBN:978999376504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缅华散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00 中缅并肩抗敌顽1
1.01 回忆缅华抗日救国史&广州 张新民1
1.02 君知否?缅北有一李家寨(压缩版)&北京 陈兆福2
1.03 果敢福地驻英魂&果敢 李晓明5
1.04 缅甸华侨积极支援中缅抗日&张培道7
1.05 战时工作队组成&黄绰卿8
1.06 一座高照于邻邦的灯塔(摘录版)&西安 马越民10
1.07 难忘的战斗岁月&陈宏辉12
1.08 当日的友情,永远也忘不了的&李凌13
1.09 在缅甸腊戍与俞济时将军的奇遇(精简版)&陈时中14
1.10 那消失了的凉亭&广州 黄仁生17
2.00 异族侵略20
2.01 缅甸独立节 感言&北京 陈兆福20
2.02 仰光市的黑暗时期&黄绰卿21
2.03 不忘日军侵缅血泪仇&丹青23
2.04 维护“脱鞋”就是维护国家主权&香港 庄金叶25
2.05 瓦溪码,盼望着黎明&香港 庄金叶26
2.06 Burma还是Myanmar?&水青28
2.07 缅甸教育从殖民地化转变为自主的道路&马维忠32
2.08 帝国主义者抢不走的大钟&庄坚34
2.09 缅工与中国记者&黄绰卿35
2.10 仰光首次遭空袭&黄绰卿36
2.11 伊江大合唱的歌声&黄绰卿38
2.12 国仇家恨何日休&旧金山 文晶40
3.00 骠国风情43
3.01 紫檀飘香&仰光 高天龙43
3.02 缅甸新年的来历&仰光 高天龙44
3.03 缅甸饮食独具特色惹人爱&晨阳47
3.04 漫谈缅甸人的言谈举止之美&晨阳48
3.05 在缅北过年&洛杉机 谷万春50
3.06 童趣在丹老&侹洋51
3.07 丹老琐记&侹洋53
3.08 神秘的缅甸&泰国 博夫55
3.09 歌声飘过半个世纪&厦门 杨民政57
3.10 礼让行车,办法独特&成文德60
3.11 瘸脚与盲目&曼德礼 洪嘉慧60
3.12 群乐酒家&洛杉机 谭月英62
3.13 今天,家乡真热闹&仰光 高天龙63
3.14 我的故乡南渡&洛杉矶 朱雪雪64
3.15 仰光江畔忆童年&雅泉66
3.16 洪琴棋笔下的缅甸生活&澳门 许世儒68
3.17 瓦溪码之游&洛杉矶 谭月英70
3.18 当“国宾”&洛杉矶 朱雪璋72
3.19 缅甸“直桑岱”点灯节 &小草73
3.20 从穿“纱笼”说开去&小草74
3.21 缅甸之旅奇遇奇闻录&丹青75
4.00 佛国风景78
4.01 缅甸为何能躲过特大大灾难&广州 张新民78
4.02 缅甸风情录&广州 张新民79
4.03 花都彬乌伦 新貌喜迎人&小草80
4.04 东枝之行&泰伊81
4.05 燕丽湖记游&泰伊84
4.06 蒲甘的魅力&广州 林锡星85
4.07 伊江美景乘船游&广州 张新民88
4.08 仰光的金塔&香港 庄金叶89
4.09 难忘吉铁窑&香港 庄金叶90
4.10 曼德勒之旅&香港 庄金叶92
4.11 风景如画的宝石胜地——摩谷&广州 张新民94
4.12 新加坡缅甸玉佛寺&新加坡 焕然96
5.00 友谊长存99
5.01 “胞波”情深忆毛茅&仰光 晓琴99
5.02 略谈厦门与缅华人缘关系&陈樽100
5.03 迟到的“缅”怀&厦门 王聪文101
5.04 重游仰光&广州 杨羡莲104
5.05 玉缘&澳门 许均铨106
5.06 千里追寻异国童年挚友&广州 张新民108
5.07 华缅通婚二百年&黄绰卿110
5.08 紫色的槟榔&香港 庄金叶112
5.09 华侨与翁山将军&黄绰卿113
5.10 娘家来了亲人114
5.11 回顾中国援助缅甸建设&广州 曹元章116
5.12 苍茫岁月难忘她&钟楼118
5.13 步行回中国&洛杉矶 黄月琴120
5.14 通信地址丢啦&洛杉矶 梁广荣120
5.15 水乳交融勒佩逗&澳门 张平123
5.16 祖国、祖籍国、胞波&雅泉125
6.00 蕉吟椰语129
6.01 哈罗!仰光&福州 陈兆安129
6.02 阿九糢兴咖&阿九130
6.03 送个财神好过年&新加坡 段春青132
6.04 远去的细雨青竹&北京 蔡子琛134
6.05 绿棉被&新加坡 段春青135
6.06 跨国界华人资本进缅甸&广州 林锡星136
6.07 圆梦缅甸记&晨阳138
7.00 中缅文化交流142
7.01 中国和缅甸种族同源&马维忠142
7.02 中国文化大使离我们不远&澳门 许均铨143
7.03 “胞波”一词的联想&小草144
7.04 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散记&泰伊146
7.05 多彩多姿的缅甸文化展览会&清远 郭南斯148
7.06 译名琐谈&陈樽151
7.07 艺术奇才郭南斯&广州 张新民152
7.08 缅甸联邦文化部剧团演出观后&浙潮155
7.09 友好使者莅临羊城&广州 张新民156
7.10 我与班卓琴的难舍情缘&晨阳157
7.11 试谈中缅文翻译&厦门 陈汀阳158
8.00 杨柳飞扬 落地生根161
8.01 水的祝福&澳门 许云161
8.02 胞波情凝洛杉机&洛杉机 叶国治162
8.03 送孩子上天&果敢 王子瑜163
8.04 不能只为明天而活&果敢 王子瑜165
8.05 缅华新声与尤肖达&澳门 许均铨166
8.06 我的七彩人生&洛杉矶 廖乃敏167
8.07 苦尽甘来&洛杉机 朱雪璋169
8.08 肃然起敬&水青170
8.09 天无绝人之路&陈先施173
8.10 恋痕&洛杉矶 谭月英174
8.11 失去信心找希望&洛杉矶 陈瑞爱175
8.12 纽约缅甸仲夏泼水节 活动记&纽 约 汤琼秀176
8.13 背后的女人&洛杉矶 谢金兰178
9.00 华文的前世今生180
9.01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侧记&北京 陈兆福180
9.02 果敢中学又有毕业生&果敢 李晓明182
9.03 缅华国语教学 历尽艰辛&洛杉机 叶国治182
9.04 谈缅甸华文教学的生存问题&瓦城 李祖清184
9.05 一生受用不尽的南中精神&厦门 杨民政186
9.06 二战前的华文学校&黄绰卿188
9.07 赴八莫推广汉语考试&瓦城 杨成银190
9.08 记忆高总二三事&瓦城 史芳192
9.09 参加“海外红烛故乡行”活动有感&曼德礼 李兰芳194
9.10 一位令人尊敬的人&瓦城 蓝美英196
9.11 华文教育杂谈&瓦城 老九196
9.12 初尝教学生涯&张培道199
9.13 福庆佛经学校简介&瓦城 李璜珀201
9.14 缅南华文教育概述&仰光 林芳彦202
9.15 缅华华文科学实验的曙光&洛杉机 苏顺路203
10.00 金三角记事206
10.01 缅泰交界战略要地——大其力鸟瞰&泰伊206
10.02 盘据缅北的国民党残部&楚歌208
10.03 走进勐拉看寺庙&芜湖 徐亚洲211
10.04 蝎子山随想&泰国 蓝焰212
10.05 景栋岁月&晨阳214
10.06 红星区崇岗乡红木寨纪实&果敢 刘陈作彦217
10.07 那个没有国籍的群体&果敢 李松221
10.08 石洞水游记&果敢 李松222
10.09 与金杯河温泉肌肤相亲&果敢 李松223
10.10 情洒西帕河&果敢 李松224
11.00 未来之星226
11.01 会说话的玫瑰&瓦城 朱卓伦226
11.02 新世纪的新青年&瓦城 陈思美227
11.03 茵道基湖的真实面貌&瓦城 张稳才228
11.04 缅甸传统艺术与雕刻家&瓦城 张稳才229
11.05 幸福&瓦城 赵紫荆229
11.06 出家风俗&瓦城 汪文萱231
11.07 缅甸人民的婚俗&瓦城 洪玲玲232
11.08 我所知道的中国&瓦城Pyae pyae kyaw233
11.09 文化的核心是人&瓦城 蓝美英234
11.10 泼水节 旅行记&瓦城 陈碧秀235
11.11 教学理论在莫谷实践&瓦城 林仙珍237
11.12 学习汉语乐趣多&瓦城 林蕙兰239
11.13 我学中文&瓦城 蓝美英240
11.14 爸爸&瓦城 伍新河241
11.15 童年&瓦城 蔡维亚242
11.16 一个“厉害”的“老外”&夏令营243
11.17 点灯节&瓦城 杨虹245
11.18 喜欢家乡的理由&瓦城 洪玲玲246
11.19 得桑猛月份里的节 日247
12.00 书刊介绍249
12.01 《缅甸佛国之旅》认识缅甸&海南闲人249
12.02 缅华报刊史上的一朵奇葩—《南国》画报&广州 张新民250
12.03 中缅友好 源远流长&樽斯基252
12.04 一位归侨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广州 黄仁生253
12.05 中缅友谊 万古长青&陈尊法255
12.06 梁放与短篇 小说《鸿爪》&澳门 许均铨256
12.07 喜读《缅华百年史话》&广州 张新民257
12.08 《我们的故事》简介&海南闲人/洪新业综合报告259
12.09 为中缅友谊作贡献的诗篇&澳门 许均铨259
13.00 华校情结 缅华情谊262
13.01 思念南中&澳州 陈振球262
13.02 华侨学子心中的五星红旗&北京 蔡子琛264
13.03 雨中校园里的花骨朵&北京 蔡子深265
13.04 幽雅的乐园——华中266
13.05 “新力班”忆旧&洛杉矶 谭月美267
13.06 南中校歌的启迪&厦门 陈汀阳268
13.07 两个“华中”一样情&昆明 枫林晚269
13.08 读“中国女中”校史后的联想&何迈273
13.09 难忘“长大成人”的春节&北京 蔡子琛274
13.10 南中体育&白玉翔275
13.11 澳门波水节 胞波情谊深&丹青276
13.12 缅华同侨在台湾&台北 赵丽屏278
13.13 胞波相聚 并肩更上一层楼279
13.14 回归少年280
13.15 记忆中的母校&尚洁281
13.16 一次国际性的聚会&丘文282
13.17 华英校友情系旧金山&美国 林爱仙283
13.18 陕西的“胞波”&陕西省缅甸归国华侨联谊会285
13.19 尘封往事片段&洛杉机 曹苏风286
13.20 一张报纸引起的效应&草蝶287
14.00 附录288
14.01 本文集缅甸地名重名词统一译法&广州 张新民编288
14.02 缅甸国家、地域、民族称谓中英对照表&广州 林锡星提供288
14.03 缅甸联邦行政区划&广州 林锡星提供294
赞助费清单296
编后语&《缅华散文集》编委会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