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道明珠凤庆县鲁史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道明珠凤庆县鲁史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 唐雪琼,徐小茜,马聪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1608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3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52页
  • 主题词:乡镇-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区域规划-研究-凤庆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道明珠凤庆县鲁史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西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述评1

1.1 西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述评1

1.1.1 西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发展进程1

1.1.2 西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研究述评2

1.2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述评4

1.2.1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践与研究进程4

1.2.2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5

1.3 相关案例分析7

1.3.1 德国海德堡7

1.3.2 日本山北镇8

1.3.3 乌镇9

1.3.4 丽江古城10

第2章 鲁史镇概况12

2.1 鲁史简介12

2.2 地理区位12

2.3 自然环境12

2.4 历史沿革13

2.5 社会经济13

第3章 鲁史古镇价值特色研究15

3.1 文化解析15

3.1.1 茶马古道文化15

3.1.2 民族文化16

3.1.3 小结16

3.2 物质遗存16

3.2.1 遗址遗迹16

3.2.2 传统民居18

3.2.3 寺观、庙宇18

3.2.4 古井古树19

3.2.5 桥梁20

3.3 非物质遗存20

3.3.1 传统技艺20

3.3.2 民族节日20

3.3.3 祭祀祈福21

3.3.4 民间舞蹈21

3.3.5 地方戏曲21

3.4 价值特色整体评价22

第4章 鲁史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现状23

4.1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进程23

4.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现状评述23

4.2.1 古镇区街巷空间24

4.2.2 古镇区建筑现状分析24

4.2.3 历史环境要素29

4.2.4 非物质文化遗产29

4.3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30

4.3.1 文物保护力度不够30

4.3.2 古镇保护体系不完善30

4.3.3 基础、公建设施建设滞后30

4.3.4 城镇环境质量不高30

4.3.5 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保护要求不明确30

4.3.6 保护资金不能满足古镇修缮的需求30

第5章 规划总则31

5.1 规划指导思想31

5.1.1 综合规划,协调发展31

5.1.2 全面保护,完整体系31

5.1.3 突出特色,保护文脉31

5.1.4 保护生态,自然协调31

5.1.5 有机更新,分类保护31

5.1.6 社会参与,各方合作32

5.2 规划依据32

5.2.1 法律法规32

5.2.2 县域相关规划及文件33

5.2.3 上位规划33

5.3 规划期限33

5.4 规划范围33

第6章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目标、原则、重点与内容34

6.1 古镇性质定位34

6.2 保护目标34

6.2.1 近期目标34

6.2.2 远期目标34

6.3 保护原则34

6.3.1 保护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34

6.3.2 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35

6.3.3 合理与永续利用的原则35

6.3.4 古镇保护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原则35

6.3.5 公众参与的原则35

6.3.6 尊重传统,活态传承的原则35

6.3.7 整体保护,远近期规划和建设相衔接的原则35

6.4 保护重点36

6.4.1 文化遗产茶马古道36

6.4.2 多元文化交融的古镇36

6.4.3 山林俊秀的生态环境36

6.5 保护内容36

第7章 镇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37

7.1 镇域历史文化保护结构37

7.2 镇域历史文化保护内容和措施37

7.2.1 茶马古道鲁史段37

7.2.2 古镇核心保护区38

7.2.3 金马村、塘房村、犀牛村38

7.2.4 沿河村古茶树林、金鸡村古茶树林、团结村古茶树林、永发村古茶树林39

7.2.5 镇域的自然生态环境39

第8章 古镇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41

8.1 古镇区历史文化保护结构41

8.1.1 历史文化风貌构成41

8.1.2 保护结构41

8.2 保护层次的划定42

8.3 等级分区保护规划42

8.3.1 核心保护区42

8.3.2 建设控制地带44

8.3.3 环境协调区45

8.4 建筑保护与整治规划45

8.4.1 建筑保护整治的原则45

8.4.2 高度控制与视廊规划47

8.4.3 建筑间距和建筑朝向控制48

8.5 绿地系统规划49

8.5.1 绿地现状49

8.5.2 规划目标49

8.5.3 绿地布局49

8.5.4 树种规划50

8.5.5 绿地率控制51

8.6 新老镇区协调发展规划51

8.6.1 总体思路51

8.6.2 镇区功能分区规划52

第9章 古镇区基础设施提升规划53

9.1 人口发展规划53

9.1.1 现状人口情况53

9.1.2 人口预测53

9.2 道路交通规划54

9.2.1 道路交通系统54

9.2.2 交通方式54

9.2.3 交通设施54

9.2.4 道路分级55

9.3 标识系统55

9.3.1 标识系统分类55

9.3.2 标识系统规划56

9.4 给排水规划56

9.4.1 给水工程规划56

9.4.2 排水工程规划57

9.5 电力工程规划58

9.5.1 电力工程现状58

9.5.2 电力工程规划58

9.5.3 电力线缆规划58

9.6 电信工程规划58

9.7 环保、环卫设施规划59

9.7.1 存在的主要问题59

9.7.2 规划的指导思想59

9.7.3 规划目标59

9.7.4 环卫规划59

9.8 防灾减灾规划60

9.8.1 规划目标60

9.8.2 存在的问题60

9.8.3 防震规划60

9.8.4 防洪规划62

9.8.5 消防规划62

9.8.6 防灾避难场所规划65

9.9 古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投资估算66

9.9.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9.2 )66

9.9.2 投资估算(详见表9.3 )66

第10章 文物古迹及历史环境要素保护规划67

10.1 文物保护单位67

10.1.1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层次划分及保护要求67

10.1.2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67

10.2 历史建筑69

10.3 传统风貌建筑70

10.4 历史环境要素71

10.4.1 古井保护规划71

10.4.2 古戏台保护规划72

10.4.3 古道、石阶保护规划72

10.4.4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73

10.4.5 碑幢刻石保护规划74

10.4.6 生产生活设施保护规划74

第11章 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75

11.1 指导思想75

11.2 保护内容75

11.2.1 传统饮食文化75

11.2.2 民俗文化76

11.2.3 民间传说78

11.2.4 传统技艺78

11.3 保护措施79

11.4 保护项目80

11.4.1 民俗文化博物馆80

11.4.2 综合文化站项目80

第12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81

12.1 生态环境现状81

12.1.1 镇域环境现状81

12.1.2 鲁史古镇环境现状81

12.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82

12.2.1 镇域环境保护目标82

12.2.2 古镇区环境保护目标82

12.3 环境保护规划内容82

12.3.1 镇域环境保护规划82

12.3.2 古镇区环境保护规划85

12.4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规划85

12.4.1 加强领导组织工作,强化宣传教育85

12.4.2 依法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管理措施保护环境85

12.4.3 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85

12.4.4 制定和实施生态保护行动计划和保护规划86

12.4.5 增强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87

12.4.6 加强科学研究,扩大对外合作87

第13章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88

13.1 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88

13.1.1 总体概况88

13.1.2 存在问题88

13.2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89

13.2.1 旅游资源分类89

13.2.2 旅游资源等级评价90

13.3 客源市场分析90

13.3.1 客源市场现状分析90

13.3.2 客源市场定位91

13.4 旅游产品策划92

13.4.1 本地旅游产品——观光旅游92

13.4.2 核心旅游产品——历史文化体验游、乡村休闲度假游93

13.4.3 三大延伸旅游产品94

13.5 游赏方式及路线组织95

13.6 社区参与规划96

第14章 分期保护规划99

14.1 近期保护规划(2015—2020)99

14.1.1 近期保护内容99

14.1.2 近期建设项目时序安排及投资估算(详见表14.1 )100

14.2 远期保护规划(2021—2030)100

第15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02

15.1 建立健全古镇保护规章制度102

15.2 加强古镇保护的领导机制102

15.3 强化群众参与的保护机制102

15.4 加强古镇文化遗产管理,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档案103

15.5 成立民间组织103

15.6 培养保护管理人员和修缮队伍103

15.7 保护和开发相结合、适度开发旅游103

参考文献104

附表106

图纸目录1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