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隔震减震优秀设计案例详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隔震减震优秀设计案例详解
  • 苏经宇,曾德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7457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防震设计-案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隔震减震优秀设计案例详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案例1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1

1工程概况1

2工程设计1

2.1 场地概况1

2.2 设计依据2

2.3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2

3隔震设计3

3.1 隔震设计目标3

3.2 隔震元件的布置3

3.3 计算模型和方法5

3.3.1 计算模型5

3.3.2 计算方法5

3.4 地震波选取及其输入方式6

3.4.1 小震分析时的地震波6

3.4.2 大震分析选用的地震波6

3.4.3 输入方式6

3.5 隔震分析结果6

3.5.1 隔震结构周期6

3.5.2 时程法与反应谱法计算的底部剪力比较6

3.5.3 小震下的计算结果7

3.5.4 大震下的位移计算结果7

3.5.5 大震下阻尼器最大阻尼力8

3.5.6 其他荷载下,隔震层位移8

3.5.7 阻尼比问题8

4振动台试验研究9

4.1 研究内容9

4.2 模型设计9

4.3 模型制作10

4.4 试验研究10

4.5 试验总结12

5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及检验12

5.1 隔震橡胶支座力学性能12

5.2 隔震支座检测14

5.2.1 隔震支座形式检验14

5.2.2 产品性能检验14

6隔震支座施工安装15

6.1 安装质量控制标准15

6.2 隔震支座施工工法15

7技术审查意见17

附录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18

案例2 江苏宿迁苏豪银座19

1工程概况19

2工程设计20

2.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20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20

3隔震设计21

3.1 隔震设计性能目标21

3.2 隔震层设计21

3.2.1 橡胶隔震支座21

3.2.2 黏滞阻尼器22

3.2.3 隔震支墩及阻尼器连接构造23

3.2.4 隔震元件的布置24

3.3 隔震计算模型24

3.4 地震波选取27

3.5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27

3.5.1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剪力分析27

3.5.2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角响应分析28

3.6 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地震响应分析28

3.6.1 隔震结构在8度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地震力分析28

3.6.2 隔震结构在8度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位移响应分析28

3.7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29

3.7.1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剪力分析29

3.7.2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29

3.7.3 与隔震支座连接构件的地震作用34

3.7.4 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比34

3.7.5 隔震结构抗倾覆验算34

3.7.6 小结34

4上部结构设计35

4.1 主要材料及截面35

4.2 计算结果及分析35

4.2.1 塔楼A的主要计算结果35

4.2.2 塔楼B的主要计算结果38

4.2.3 裙房的主要计算结果40

4.3 隔震设计超限情况45

4.4 层间隔震设计方法及超限对策45

5下部结构及基础设计47

5.1 基础设计47

5.2 地下室设计47

5.3 基础埋深验算47

5.4 差异沉降处理47

6构造要求与施工维护47

6.1 构造要求47

6.1.1 基础构造要求47

6.1.2 隔震层构造要求48

6.1.3 上部结构构造要求49

6.2 施工维护49

6.2.1 施工安装49

6.2.2 施工测量49

6.2.3 工程验收49

6.2.4 隔震层维护50

7结论50

附录 江苏宿迁苏豪银座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50

案例3 北京银泰中心51

1工程概况51

1.1 建筑结构概况51

1.2 钢结构A塔楼概况51

2结构设计主要参数52

3 A塔楼减震设计52

3.1 消能减震设计方案52

3.2 消能减震元件的原理52

3.2.1 黏滞阻尼器的原理52

3.2.2 屈曲约束支撑(UBB)的原理和优点53

3.3 消能减震元件的布置54

3.3.1 黏滞阻尼器的布置54

3.3.2 屈曲约束支撑的布置55

3.4 黏滞阻尼器的计算分析57

3.4.1 顺风向的时程计算结果57

3.4.2 横风向的时程计算结果58

3.4.3 风荷载时程分析小结59

3.4.4 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59

3.5 屈曲约束支撑(UBB)的计算分析60

3.5.1 屈曲约束支撑的支撑轴力60

3.5.2 屈曲约束支撑的Pushover分析60

4屈曲约束支撑的试验分析61

5结论63

附录 北京银泰中心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64

案例4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中心工程磁浮虹桥站65

1工程概况65

2工程设计65

2.1 设计依据65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66

3减震设计66

3.1 方案的选择66

3.1.1 刚度和层间位移角对比66

3.1.2 经济性的对比66

3.2 消能减震设计目标67

3.3 消能元件的布置67

3.4 地震波的选择68

3.5 结构计算模型69

3.6 消能减震分析结果69

3.6.1 结构周期及振型69

3.6.2 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位移比70

3.6.3 地震剪力和结构抗倾覆的验算71

4施工安装71

5 TJII型650t屈曲约束支撑足尺试验73

5.1 试验内容73

5.2 屈曲约束支撑原型构件设计要求73

5.3 试验装置74

5.4 量测内容74

5.4.1 应变测量74

5.4.2 位移测量74

5.5 加载制度77

5.6 试验现象与分析77

5.6.1 试件一77

5.6.2 试件二77

5.6.3 设计要求校核79

5.7 试验结论79

6结论79

附录 磁浮虹桥站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80

案例5 三里河三区12号地办公楼81

1工程概况81

2工程设计82

2.1 设计主要依据82

2.1.1 计算软件82

2.1.2 参考规范、标准82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82

3隔震设计83

3.1 隔震设计目标83

3.2 隔震层设计84

3.2.1 叠层橡胶支座规格、数量、性能参数84

3.2.2 叠层橡胶支座布置84

3.3 地震波的选择85

3.4 隔震分析结果86

3.4.1 隔震结构周期86

3.4.2 多遇地震下1号楼的层间剪力86

3.4.3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88

3.4.4 隔震支座弹性恢复力验算89

3.4.5 等效侧力法90

4上部结构设计90

4.1 上部结构的质量中心与隔震层的刚度中心90

4.2 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验算91

4.2.1 多遇地震作用下1号楼弹性层间位移角验算91

4.2.2 罕遇地震作用下各号楼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验算91

5隔震层构造要求、施工及验收92

5.1 构造要求92

5.1.1 结构专业的隔震措施92

5.1.2 建筑专业的隔震措施94

5.1.3 设备专业的隔震措施95

5.1.4 电专业的隔震措施95

5.2 隔震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96

5.3 工程验收98

5.3.1 橡胶隔震垫施工质量要求98

5.3.2 成品保护99

5.3.3 资料要求99

6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实验100

7结论100

附录 三里河三区12号地办公楼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101

案例6 宿迁海关业务技术综合楼102

1工程概况102

2工程设计102

2.1 场地概况102

2.2 设计依据103

2.3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103

3隔震设计105

3.1 隔震设计性能目标105

3.2 隔震层设计105

3.2.1 橡胶隔震支座105

3.2.2 滑移隔震支座106

3.2.3 黏滞阻尼器107

3.2.4 隔震支墩及阻尼器连接构造107

3.2.5 隔震元件的布置107

3.2.6 隔震层建筑构造109

3.3 隔震计算模型110

3.4 地震波选取112

3.5 隔震分析结果112

3.5.1 多遇地震作用下地震响应分析112

3.5.2 罕遇地震作用下地震响应分析114

3.5.3 隔震元件的滞回曲线及能量时程曲线114

3.6 结构抗风设计115

4主体结构设计116

4.1 主要材料及断面116

4.2 计算程序116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116

4.4 设计超限情况117

4.5 设计加强措施117

4.6 结构设计方案的比较118

5基础设计119

6专家组技术审查意见119

附录 宿迁海关业务技术综合楼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119

案例7 云南省设计院办公楼120

1工程概况120

2工程设计120

2.1 设计依据120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121

3隔震设计121

3.1 隔震设计目标121

3.2 隔震支座的布置122

3.2.1 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参数122

3.2.2 隔震支座布置122

3.3 隔震计算及分析123

3.3.1 ETABS模型建立以及准确性验证123

3.3.2 地震波选取124

3.3.3 隔震分析计算结果124

4上部结构设计127

4.1 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127

4.2 主要材料选用127

4.3 抗震验算及分析127

5地基基础设计128

5.1 设计原则128

5.2 基础方案的确定128

6实体动力试验128

6.1 试验目的129

6.2 实验原理及过程129

6.2.1 加载原理129

6.2.2 模拟原理130

6.2.3 实验过程130

6.2.4 实验工况130

6.3 实验装置和仪器130

6.3.1 实验加载装置130

6.3.2 记录仪器130

6.4 试验成果131

6.5 试验小结133

7结论133

附录 云南省设计院办公楼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133

案例8 都江堰市校安工程(加固)134

1校安工程概况134

2工程加固主要依据和资料134

3房屋加固前概括134

3.1 房屋加固前建筑概况134

3.2 房屋加固前结构概况135

4房屋结构抗震鉴定情况137

4.1 荷载取值137

4.2 房屋抗震能力现状评估137

4.3 房屋基本信息分析142

5消能减震加固设计的分析143

5.1 方案的选择143

5.2 加固的目标143

5.3 消能减震支撑的规格数量选取143

5.4 消能减震支撑的力学特性取值144

5.5 地震反应的输入确定149

5.6 结构增设消能减震支撑后的效果分析150

5.6.1 XIN-1波作用下STO与ST1响应对比150

5.6.2 四条波分别作用下STO与ST1平均反应对比153

5.6.3 阻尼器耗能情况154

6消能减震设计验算156

6.1 黏滞阻尼器支撑强度设计要求156

6.2 结构附加等效阻尼比后抗震能力验算156

7结语158

附录 都江堰市校安工程第1~3区教学楼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159

案例9 山西省忻州市中小学校校安工程160

1工程概况160

2工程设计160

2.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160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161

3隔震设计161

3.1 隔震设计的目标161

3.2 橡胶隔震支座161

3.2.1 隔震支座产品性能参数161

3.2.2 隔震支座的布置162

3.2.3 隔震支座施工安装说明及注意事项162

3.2.4 隔震支座生产和检测162

3.3 教学楼A、B隔震计算模型165

3.4 教学楼A、B地震波选取165

3.5 动力分析与计算165

3.5.1 教学楼A、B结构动力特性分析165

3.5.2 教学楼A、B隔震支座压应力166

3.5.3 水平向减震系数166

3.5.4 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验算167

4隔震层上部结构设计168

5隔震层下部结构及地基基础设计169

5.1 隔震层以下柱、墙的设计内力及配筋验算169

5.2 基础及地基设计170

6隔震层构造要求及隔震加固施工要求170

6.1 隔震层构造要求170

6.2 教学楼A隔震加固的施工要求170

7结论170

附录 忻州兴原实验小学教学楼隔震加固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171

案例10 宿迁市妇产医院及儿童医院172

1工程概况172

2工程设计172

2.1 设计主要依据172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173

3减震设计173

3.1 消能减震设计原理173

3.2 黏滞流体阻尼器的布置173

3.3 模型建立174

3.4 地震波的选取174

3.5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时程响应分析176

3.5.1 A区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时程响应分析176

3.5.2 B区减震前后各楼层数据汇总对比178

3.5.3 最大阻尼力180

3.6 8度(0.3g)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时程响应分析180

3.6.1 层间位移角180

3.6.2 基底总剪力时程图182

3.6.3 最大阻尼力182

3.6.4 阻尼器位移-力滞回关系184

4等效阻尼比的计算与验证187

4.1 等效阻尼比的计算187

4.2 等效阻尼比验证188

5与阻尼器相连构件的设计191

5.1 连接方法与设计注意事项191

5.2 节点构造191

6结论193

附录 宿迁市妇产医院及儿童医院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194

案例11 新世基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195

1工程概况195

2工程设计195

2.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195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197

3消能减震设计198

3.1 采用屈曲约束支撑的目的198

3.2 消能装置设计选型198

3.2.1 所选支撑厂家、形式及其他参数198

3.2.2 支撑布置原则199

3.2.3 构造及连接要求199

3.3 加固前计算结果201

3.3.1 结构整体刚度验算结果201

3.3.2 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结果202

3.4 加固和支撑布置方案202

3.4.1 加固方案203

3.4.2 屈曲约束支撑布置方案203

3.5 各构件塑性铰的设置204

3.6 屈曲约束支撑的分析结果206

3.6.1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点206

3.6.2 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验算208

3.7 结构抗震性能的综合评价209

4施工维护情况说明209

4.1 施工方案说明209

4.2 连接节点检测209

4.3 防火防腐涂装及使用维护209

4.4 外包钢节点施工要点210

5结论210

附录 新世基办公楼装修改造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211

案例12 古北财富中心212

1工程概况212

2工程设计212

2.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212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214

3消能减震设计214

3.1 屈曲约束支撑介绍214

3.1.1 屈曲约束支撑的构成214

3.1.2 屈曲约束支撑的破坏模式214

3.2 屈曲约束支撑性能指标及布置215

3.2.1 屈曲约束支撑型号及性能指标215

3.2.2 屈曲约束支撑的布置215

3.3 结构分析与计算218

3.3.1 普通支撑与屈曲约束支撑时程分析对比218

3.3.2 中震、大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的非线性时程分析219

4屈曲约束支撑足尺结构试验223

4.1 试验背景223

4.2 试验背景223

4.3 试验内容223

4.4 试验装置223

4.5 量测内容224

4.5.1 应变测量224

4.5.2 位移测量224

4.6 加载制度224

4.6.1 预加载阶段225

4.6.2 试验结果225

4.6.3 试验结果分析225

4.7 结论226

5施工维护情况说明227

5.1 屈曲约束支撑施工安装要求227

5.2 屈曲约束支撑节点设计227

5.3 屈曲约束支撑维护要求228

6经济性分析228

7结论229

附录 古北财富中心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229

案例13 宿迁金柏年财富广场230

1工程概况230

2工程设计230

2.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230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231

3消能减震设计方案232

3.1 消能减震的设防目标232

3.2 黏滞阻尼墙消能性能简介232

3.2.1 黏滞阻尼墙力学模型232

3.2.2 阻尼器参数233

3.2.3 黏滞阻尼墙构造233

3.3 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234

3.3.1 A塔分析模型的建立234

3.3.2 B塔分析模型的建立235

3.4 地震波的选取236

3.4.1 地震波的选择236

3.4.2 基于动力响应的地震动评价236

3.5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236

4 A塔、B塔消能减震分析结果239

4.1 减震方案的选取与优化239

4.2 多遇地震作用非线性时程分析239

4.2.1 减震结构楼层地震剪力239

4.2.2 减震结构层间位移角241

4.2.3 减震结构楼层加速度响应对比243

4.3 动力弹塑性分析245

4.4 减震部件最大输出阻尼力及与结构主体的连接构造246

4.4.1 多遇地震作用下最大输出阻尼力247

4.4.2 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输出阻尼力248

4.4.3 连接构造249

4.5 小结249

5消能产品的性能检验及其他要求250

6结论250

附录 宿迁金柏年财富广场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251

案例14 普洱人家252

1工程概况252

2工程设计252

2.1 设计主要依据252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252

3隔震设计253

3.1 隔震方案253

3.1.1 设计原则253

3.1.2 结构选型254

3.2 二区C03单栋隔震分析报告254

3.2.1 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参数254

3.2.2 隔震支座布置254

3.2.3 ETABS模型建立以及准确性验证255

3.2.4 地震波选择256

3.2.5 隔震分析结果257

3.3 二区C03栋双拼隔震分析报告260

3.3.1 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参数260

3.3.2 隔震支座布置260

3.3.3 ETABS模型建立以及准确性验证260

3.3.4 地震波选择262

3.3.5 隔震分析计算结果262

3.4 五区A05双拼隔震分析报告266

3.4.1 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参数266

3.4.2 隔震支座布置267

3.4.3 ETABS模型建立以及准确性验证267

3.4.4 地震波选择268

3.4.5 隔震分析计算结果269

3.5 七区C06-2隔震分析报告273

3.5.1 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参数273

3.5.2 隔震支座布置273

3.5.3 ETABS模型建立以及准确性验证273

3.5.4 地震波选择274

3.5.5 隔震分析计算结果275

3.6 隔震支座的反力(支墩设计)281

4隔震层上部结构设计281

4.1 计算及设计程序281

4.2 抗震计算模型281

4.2.1 上部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确定281

4.2.2 上部结构隔震后计算结果分析281

5基础结构设计282

6隔震施工与维护282

6.1 隔震支座的检查和试验282

6.2 施工安装282

6.3 施工测量282

6.4 工程验收282

6.5 隔震层的维护与管理283

7结论283

附录 普洱人家项目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283

案例15 宿迁经济开发区商务中心284

1工程概况284

2工程设计284

2.1 设计依据284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285

3减震设计286

3.1 方案的选择286

3.1.1 传统抗震设计方案286

3.1.2 消能减震设计方案288

3.2 减震结构的设防目标290

3.3 黏滞阻尼器产品290

4减震设计291

4.1 减震方案的结构布置291

4.2 减震分析计算模型的建立294

4.3 地震波的选择297

4.4 反应谱的计算结果297

4.5 时程分析结果298

5经济性分析300

6结语301

附录 宿迁经济开发区商务中心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302

案例16 莲荷苑303

1工程概况303

2工程设计303

2.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303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304

3隔震设计305

3.1 隔震层设计305

3.1.1 隔震支座的性能参数305

3.1.2 隔震支座的布置305

3.2 隔震模型307

3.2.1 办公楼模型307

3.2.2 莲苑A座模型309

3.3 地震波选取310

3.3.1 办公楼地震波310

3.3.2 莲苑A座地震波310

3.4 设防地震作用下的隔震分析结果311

3.4.1 办公楼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分析结果311

3.4.2 莲苑A座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分析结果316

3.5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结果319

3.5.1 办公楼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结果319

3.5.2 莲苑A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结果323

4地下室布置325

4.1 办公楼地下室布置325

4.2 莲苑地下室布置325

5地基基础设计325

5.1 设计原则325

5.2 基础方案的确定325

6结论326

附录 莲荷苑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326

案例17 武汉保利广场327

1工程概况327

2工程设计327

2.1 气象资料327

2.2 设计主要软件327

2.3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327

3减震分析328

3.1 消能减震设计方案328

3.1.1 消能构件的设计参数328

3.1.2 消能构件的布置329

3.2 减震设计性能目标330

3.3 弹性计算分析331

3.4 ANSYS软件动力弹塑性分析331

3.5 大跨减震连接体设计332

3.6 复杂节点的有限元分析研究334

4基础与地下室设计336

4.1 塔楼基础设计336

4.2 地下室抗浮设计336

5结构试验336

5.1 风洞试验337

5.1.1 试验模型337

5.1.2 试验方法337

5.1.3 风场的模拟338

5.1.4 结构响应计算的最大值338

5.2 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338

5.2.1 模型设计及制作338

5.2.2 试验方案339

5.2.3 动力特性和损伤情况340

5.2.4 模型结构加速度反应340

5.2.5 模型结构位移反应341

6结语341

附录 武汉保利广场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341

案例18 上海世茂国际广场342

1工程概况342

2工程设计342

2.1 设计采用的主要软件342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342

3消能减震设计343

3.1 减震设计方案的提出343

3.1.1 裙房悬空层设置斜撑343

3.1.2 主楼与裙房采用刚性连接343

3.1.3 主楼与裙房及其悬空层采用弱连接方案343

3.1.4 黏滞阻尼器连接设计方案343

3.2 黏滞流体阻尼器力学参数选择344

3.3 黏滞流体阻尼器的布置345

3.4 减震分析计算模型的建立349

3.5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分析)349

4结构计算与分析349

4.1 抗震计算与分析结果349

4.2 抗风计算与分析结果351

5结论351

附录 上海世茂国际广场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352

案例19 天宁国际项目353

1工程概况353

2工程设计353

2.1 场地概况353

2.1.1 工程地质条件353

2.1.2 水文地质条件354

2.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354

2.3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354

3隔震设计355

3.1 隔震设计的目标355

3.2 方案的选择355

3.2.1 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55

3.2.2 采用橡胶隔震垫进行设计356

3.3 隔震元件的布置356

3.4 地震波选取356

3.5 隔震分析计算模型的建立359

3.6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隔震分析结果360

3.7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隔震分析结果362

3.7.1 隔震支座最大位移、剪力和轴向力362

3.7.2 罕遇地震隔震支墩设计365

3.7.3 罕遇地震隔震层楼板应力分析365

4隔震层上部结构设计366

4.1 结构材料366

4.1.1 混凝土366

4.1.2 钢筋及钢材366

4.1.3 填充墙体材料366

4.2 荷载取值366

4.2.1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366

4.2.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366

4.2.3 附加荷载标准值366

4.3 抗震计算模型367

4.3.1 上部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确定367

4.3.2 上部结构隔震后计算结果分析367

5基础结构设计367

6隔震施工与维护368

6.1 隔震支座的检查和试验368

6.2 施工安装368

6.3 施工测量368

6.4 工程验收368

6.5 隔震层的维护与管理368

7隔震构造措施369

7.1 建筑专业369

7.2 给、排水专业369

7.3 电气专业369

7.4 暖通专业370

8结论370

附录 天宁国际项目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370

案例20 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二期工程371

1工程概况371

2工程设计371

3消能减震设计方案372

3.1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372

3.1.1 调谐质量阻尼器简介372

3.1.2 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设置372

3.2 防屈曲约束支撑373

3.2.1 BRB防屈曲约束支撑的设置373

3.2.2 抗震性能目标373

3.2.3 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373

3.2.4 屈曲约束支撑的布置373

3.3 地震波的选择376

4消能减震分析结果376

4.1 多遇地震作用下分析结果377

4.2 中震地震作用下计算结果379

4.2.1 中震作用下X方向的分析结果379

4.2.2 中震作用下Y方向的分析结果380

4.2.3 中震作用下的分析小结381

4.3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结果381

4.3.1 罕遇地震作用下X方向的分析结果381

4.3.2 罕遇地震作用下Y方向的分析结果382

4.3.3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小结383

4.4 50m大跨度楼板舒适度控制(TMD减振)384

5结论385

附录 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386

案例21 福建厦门湖里中学北校区拆除重建教学楼387

1工程概况387

2工程设计387

2.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387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388

3隔震设计389

3.1 隔震层设计389

3.1.1 隔震支座的性能参数(B)389

3.1.2 隔震支座的布置390

3.2 隔震模型390

3.3 地震波选取391

3.4 中震7度(0.15g)下隔震结构的计算392

3.4.1 水平向减震系数392

3.4.2 剪重比验算393

3.5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结果394

3.5.1 罕遇地震下隔震层位移验算394

3.5.2 隔震支座拉应力验算394

3.5.3 罕遇地震8度(0.20g)下柱顶内力计算(算柱子配筋用)397

3.5.4 罕遇地震下结构层间位移角400

3.6 隔震层抗风设计400

3.6.1 隔震层设计方案400

3.6.2 隔震层抗风验算401

3.6.3 抗风支座设计思路和材性402

3.6.4 抗风支座有限元模拟402

3.6.5 抗风支座布置405

3.6.6 组合隔震形式力学模型405

3.6.7 抗风支座模拟实现405

3.6.8 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验算406

3.7 隔震层弹性水平恢复力验算406

4施工维护情况说明407

4.1 隔震层下支墩钢筋和梁底模板安装407

4.2 下预埋钢板安装407

4.3 下支墩混凝土浇筑407

4.4 隔震支座安装及质量精度控制408

4.5 上支墩及隔震层梁板施工409

4.6 隔震层其他构造施工要点410

4.6.1 隔震层墙体410

4.6.2 隔震层处楼梯构造410

4.6.3 设备管线构造411

4.7 建筑沉降和隔震支座压缩变形观测411

5结论412

附录 福建厦门湖里中学北校区拆除重建教学楼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412

案例22 古浪县人民医院扩建工程413

1工程概况413

2工程设计413

2.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413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414

3隔震设计414

3.1 隔震设计的目标和方案414

3.1.1 隔震设计的目标414

3.1.2 隔震方案414

3.2 隔震层设计415

3.2.1 隔震支座一般规定415

3.2.2 隔震支座性能参数415

3.2.3 隔震支座平面布置416

3.2.4 隔震支座的支墩最小平面尺寸416

3.2.5 隔震支座连接416

3.3 计算模型及程序421

3.3.1 计算模型421

3.3.2 模型验证423

3.4 地震波选取423

3.5 隔震分析结果424

3.5.1 结构基本周期424

3.5.2 层间剪力比及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424

3.5.3 罕遇地震下的隔震支座验算425

3.6 超长隔震结构的温度及收缩效应验算426

3.6.1 温度和收缩效应下的隔震支座变形实测426

3.6.2 温度及收缩效应计算427

4上部结构设计主要计算结果及分析430

5产品检验及施工维护431

5.1 隔震支座产品的检验431

5.1.1 隔震支座的书面材料431

5.1.2 隔震支座及连接件的尺寸检查432

5.1.3 隔震支座有无缺陷432

5.2 隔震构造432

5.3 隔震支座及下预埋钢板施工流程434

5.4 使用维护435

6结论435

附录 古浪县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436

案例23 宿迁汇金大厦437

1工程概况437

2工程设计437

2.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437

2.2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439

3消能减震设计439

3.1 减震设计性能目标440

3.2 黏滞阻尼器440

3.2.1 黏滞阻尼器的耗能机理440

3.2.2 黏滞阻尼器设计参数441

3.2.3 阻尼支撑的结构布置442

3.3 地震波的选择442

3.4 消能减震技术的优越性442

4结构减震分析445

4.1 主楼结构动力特性分析445

4.2 反应谱计算结果447

4.3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结果450

4.3.1 时程分析结果(5%阻尼,未设置阻尼器)450

4.3.2 时程分析结果(设置阻尼器、8%阻尼)455

4.4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结果460

5结论460

附录 宿迁汇金大厦建设参与单位及人员信息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