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下神坛的汉语和汉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下神坛的汉语和汉字
  • 李柏令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7710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汉语-研究;汉字-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走下神坛的汉语和汉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汉语汉字的产生及其神圣化1

1.1 汉语和汉字的形成和产生1

1.1.1 汉语的形成1

1.1.2 汉字的产生10

1.2 汉语汉字神圣化的基础16

1.2.1 语言文字的神秘性17

1.2.2 语言文字的识别性20

1.2.3 语言文字的“古老性”27

第二章 汉语的超能观38

2.1 直接式语言祝咒38

2.1.1 作为护身符的人名与称谓38

2.1.2 具有迎祥避凶功能的吉祥语和禁忌语42

2.1.3 作为驱邪克敌秘密武器的咒语45

2.2 联想式语言祝咒51

2.2.1 语义联想型祝咒51

2.2.2 语音联想型祝咒51

2.3 谐音物化式祝咒54

2.3.1 谐音物化式祝咒的表现54

2.3.2 谐音物化祝咒的表达与解读65

第三章 汉字的超能观71

3.1 汉字祝咒文化71

3.1.1 拆字式72

3.1.2 倒写式72

3.1.3 变形式72

3.1.4 组合式72

3.1.5 换旁式73

3.2 “敬惜字纸”信仰73

3.2.1 “敬惜字纸”信仰的产生背景73

3.2.2 “敬惜字纸”信仰的产生年代74

3.2.3 “敬惜字纸”信仰的发展和衰微76

3.3 “统一法宝”论78

3.3.1 汉字与汉民族统一的关系79

3.3.2 汉字与多民族国家实现统一的关系82

3.3.3 汉字与多民族国家维持统一的关系83

3.3.4 汉字在汉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地位88

第四章 汉语汉字的崇老观90

4.1 汉民族的“尊老”和“托古”传统90

4.2 汉语的崇老观91

4.2.1 越早越好的汉语史观91

4.2.2 越古越正统的汉语变体观94

4.2.3 无视发展的汉语不变观100

4.3 汉字的崇老观101

4.3.1 关于汉字起源年代的争论101

4.3.2 无视发展的汉字不变观104

4.3.3 汉字变体的正统观105

4.3.4 汉字的民族属性观109

第五章 汉语汉字的纯洁观114

5.1 语言文字的纯洁观114

5.2 汉语的纯洁观115

5.2.1 “纯洁性”提法之含糊性116

5.2.2 关于“语言纯洁性”的理性思考119

5.2.3 关于语言“纯洁”的必要性125

5.2.4 关于外来成分的“滥用”问题126

5.2.5 “汉语纯洁”论的根源130

5.3 汉字的纯洁观136

5.3.1 汉字纯洁观产生的时代背景137

5.3.2 汉字纯洁观的立论基础139

第六章 “商人造字”说144

6.1 关于造字者的两个对立成说144

6.1.1 “仓颉造字”说的来龙去脉144

6.1.2 “劳动人民造字”说的荒谬性148

6.2 关于造字者身份的观点152

6.2.1 “史官造字”说152

6.2.2 “巫师造字”说153

6.2.3 造字巫师的代表性人物155

6.3 “商人造字”的可能性156

6.3.1 商人的巫文化156

6.3.2 商人的商贸文化160

6.4 商人造字的标志性人物162

6.4.1 “商契为巫”说162

6.4.2 “商契造字”说165

6.4.3 “商契造字”说的内涵166

6.5 汉字功能的转变和“仓颉造字”传说的产生因由168

6.5.1 商文字的用途168

6.5.2 汉字功能的转变171

6.5.3 “商契”一名的流变和“仓颉造字”传说的产生177

第七章 汉语和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185

7.1 如何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185

7.1.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85

7.1.2 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前提186

7.2 如何理解“语言是跨文化的桥梁”188

7.2.1 中美两国汉语推广战略的异同188

7.2.2 跨文化交流中语言载体的“超文化性”190

7.2.3 外语是文化传播的最有效工具190

7.2.4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语言载体与传播模式的有效性192

7.3 汉语汉字的工具本质193

7.4 汉语和汉字的妖魔化1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