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
  • 李心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海出版社
  • ISBN:780711103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艺术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核心概念3

一、现代艺术概念3

1.西方近代“美的艺术”概念4

2.日本近代“美术”、“艺术”概念6

3.近代中国对“美术”概念的引进8

4.中国现代“艺术”概念的确立12

二、现代艺术体系15

1.西方“美的艺术”体系与王国维的移植15

2.宗白华“七种艺术”的体系20

3.丰子恺“一打艺术”的体系21

4.“现代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体系”研究24

三、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象28

1.艺术形象理论28

2.艺术意象理论32

四、艺术典型43

1.“艺术典型论”的传入和接受44

2.五六十年代典型“统一”说52

3.新时期典型理论的发展56

4.90年代“非典型”、“反典型”思潮59

五、艺术意境62

1.艺术意境论的古代发生与现代发展62

2.当代四种主要的艺术意境理论66

3.艺术意境论的当代阐释70

六、艺术思潮77

1.前半世纪的艺术思潮论78

2.后半世纪的艺术思潮论87

七、艺术再现与艺术表现95

1.再现说与表现说的引进96

2.再现说、表现说的发展及重新阐释101

3.超越二元对立的尝试108

八、艺术的阶级性与共同人性111

1.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的论争113

2.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的讨论118

3.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探索122

九、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126

1.20世纪初问题的提出126

2.30—70年代的讨论128

3.新时期的探讨135

4.90年代中后期的新趋向137

十、艺术大众化142

1.“大众化”理论的初步提出142

2.“大众化”理论在论争中发展143

3.“大众化”理论全面成熟150

第二编 重要论题157

十一、艺术发展论157

1.20世纪初到40年代的艺术发展论158

2.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艺术发展论161

3.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艺术发展论164

十二、艺术意识形态论171

1.艺术意识形态论的引进与接受171

2.艺术意识形态论的中国化178

3.50年代以来的曲折与发展182

十三、艺术生产论188

1.艺术生产论的理论阐释189

2.艺术产业、文化产业的理论探讨192

十四、艺术本质论202

1.现代艺术本质理论的最初发生202

2.马克思主义艺术本质观的引进与主导206

3.五六十年代的停滞与摸索211

4.新时期多样化的展开212

十五、艺术功能论220

1.现代艺术功能论的初步形成221

2.马克思主义艺术功能论的主导地位227

3. “内部”与“外部”对立的超越232

十六、艺术主体论236

1.艺术主体论脱胎期237

2.艺术主体论初构期239

3.艺术主体论低潮期244

4.艺术主体论复兴期246

十七、艺术思维论250

1.形象思维论251

2.艺术想象论255

3.意象思维论259

十八、艺术创作方法论263

1.前30年创作方法意识与概念的出现264

2.三四十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讨论267

3.五六十年代“两结合”提出的初衷与失误273

4.新时期开放与多样化的发展276

十九、艺术本体论283

1.艺术本体论奠基期284

2.艺术本体论高潮期285

3.艺术本体论过渡期291

4.艺术本体论高潮再起期292

二十、艺术鉴赏论297

1.传统艺术理论中的鉴赏理论297

2.前半世纪的艺术鉴赏理论299

3.后半世纪的艺术鉴赏理论305

二十一、艺术价值论309

1.现代艺术价值观的初步形成309

2.革命功利主义艺术价值观314

3.新时期艺术价值论的学理性探讨315

第三编 基本学科323

二十二、艺术概论(艺术原理)323

1.现代形态艺术基本原理的发生324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基本原理的形成329

3.新时期艺术概论学科的繁荣332

二十三、艺术批评学337

1.前30年的艺术批评理论338

2.30—70年代的艺术批评理论343

3.后20年的艺术批评学科建设350

二十四、艺术史学355

1.前半世纪的艺术史356

2.后半世纪的艺术史360

二十五、艺术起源学371

1.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的艺术起源研究371

2.50—70年代的艺术起源研究376

3.八九十年代的艺术起源学探讨378

二十六、艺术社会学387

1.艺术社会学学科的引进387

2.艺术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建构391

3.艺术社会学学科的繁荣397

二十七、艺术心理学401

1.艺术心理学的起步402

2.艺术心理学的第一高峰期与相对停滞期405

3.艺术心理学的第二高峰期408

二十八、艺术美学416

1.艺术美学的准备阶段417

2.艺术美学的建构422

二十九、艺术类型学430

1.传统艺术类型理论的现代转型431

2.西方艺术类型理论的全面引进432

3.中国艺术类型理论的独立探索437

4.艺术类型学的学科建设441

三十、艺术文化学446

1.前半世纪的非学科性探讨447

2.后半世纪的学科性建构455

三十一、艺术符号学459

1.西方的艺术符号学研究459

2.80年代关于艺术符号的理论阐释462

3.90年代艺术符号学的学科建构469

三十二、艺术教育学472

1.现代转换期474

2.主导地位形成期484

3.跨越发展期485

主要参考书目488

后记5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