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格理论 第7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格理论 第7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625607.jpg)
- 斯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714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165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人格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格理论 第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引论1
第1章 人格理论引论2
什么是人格3
什么是理论4
理论的定义4
理论及其相关词5
为什么有不同的理论6
理论家的人格和他们的人格理论6
理论的用处是什么7
人性概念的维度10
人格理论的研究11
第二篇 心理动力理论13
第2章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14
精神分析理论概述1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传略16
心理生活的层次20
潜意识21
前意识22
意识22
心的领域23
伊底24
自我25
超我26
人格动力学27
本能27
焦虑29
防御机制30
压抑30
反向作用30
置换作用31
固着31
退行31
投射32
内射32
升华32
发展阶段33
幼稚期33
潜伏期38
生殖期39
成熟期39
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40
弗洛伊德的早期治疗技术40
弗洛伊德的后期治疗技术41
梦的分析42
弗洛伊德式失误44
相关研究45
潜意识的心理过程46
快乐与伊底:抑制与自我46
压抑、抑制和防御机制47
梦的研究47
对弗洛伊德的评论49
弗洛伊德了解女人吗49
弗洛伊德是科学家吗50
关于人性的概念52
第3章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55
个体心理学概述56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传略57
阿德勒理论介绍59
追求成功或优越60
最终目标60
补偿的驱力61
追求个人优越62
追求成功62
知觉的主观性62
虚构论62
器官卑劣63
人格的统一与自我一致性63
器官用语64
意识与无意识64
社会关注64
社会关注的起源65
社会关注的重要性66
生活风格67
创造力67
变态发展68
概述68
适应不良的外部因素68
自卫倾向69
对男性的反抗71
个体心理学的应用73
家庭排列73
早期回忆74
梦75
心理治疗76
相关研究76
早期回忆和职业生涯的选择77
童年早期与健康相关的问题77
早期记忆与咨询效果79
对阿德勒的评论79
关于人性的概念81
第4章 荣格:分析心理学83
分析心理学概述84
卡尔·荣格的传略84
心理结构88
意识88
个人无意识89
集体无意识89
原始意象90
人格动力学98
因果论和目的论98
进行和退行98
心理类型98
态度99
功能100
人格的发展102
发展阶段103
自我实现105
荣格的研究方法105
字词联想测验106
梦的分析106
主动想象108
心理治疗109
相关研究110
人格类型与投资110
人格类型与学习工程学的兴趣和肄业111
对荣格的评论111
关于人性的概念112
第5章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115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116
梅拉尼·克莱因传略117
客体关系理论介绍119
婴儿的心理生活119
幻想120
客体120
位置120
偏执分裂位置121
抑郁位置121
心理防御机制122
内射122
投射122
分离123
投射性认同123
内化123
自我123
超我124
俄狄浦斯情结125
客体关系的后期观点126
玛格丽特·玛赫尔的观点126
亨因兹·科赫特的观点128
约翰·道尔拜的依恋关系理论129
玛丽·爱因斯沃思和她的陌生情境法130
心理治疗131
相关研究131
客体关系与进食障碍132
依恋理论和成人关系132
对客体关系理论的评论134
关于人性的概念135
第6章 霍妮:精神分析社会理论137
精神分析社会理论概述138
卡兰·霍妮传略138
精神分析社会理论介绍140
霍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140
文化的影响141
童年经验的重要性141
基本敌意与基本焦虑142
强迫驱力143
神经症需要143
神经症趋向144
内心冲突147
理想化的自我意象148
自我仇视150
女性心理学151
心理治疗152
相关研究153
回避否定的神经症强迫153
神经质有可能是一件好事吗154
对霍妮的评论155
关于人性的概念155
第7章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158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概述159
埃里希·弗洛姆传略160
弗洛姆的基本假设162
人的需要163
亲和需要163
超越164
觅根164
同一性感觉165
定位框架166
人类需要小结166
自由的重负167
逃避机制167
实际的自由168
性格倾向168
非建设性的倾向169
建设性倾向170
人格障碍170
恋尸癖171
恶性自恋171
乱伦共生171
心理治疗172
弗洛姆的研究方法173
墨西哥村庄的社会性格173
希特勒的心理学历史研究174
相关研究176
与文化和安宁的疏离176
自由的重负与政治信仰177
对弗洛姆的评价177
关于人性的概念178
第8章 沙利文:人际理论181
人际理论的概述182
哈利·斯蒂克·沙利文传略183
张力185
需要186
焦虑186
能量转换187
动力作用187
恶意187
亲密关系187
性欲188
自我系统188
人格意象189
坏母亲好母亲189
宾格“我”的人格意象190
遗觉性人格意象190
认知层次190
前符号经验水平191
前逻辑经验水平191
句法交际经验水平191
发展阶段192
婴儿期192
儿童期193
少年期194
前青春期195
青年早期196
青年后期197
成年期197
心理障碍199
心理治疗199
相关研究200
关于男孩和女孩的“密友”的辩论200
假想的朋友201
对沙利文的评论202
关于人性的概念203
第9章 埃里克森:后弗洛伊德理论206
后弗洛伊德理论概述207
埃里克·埃里克森传略208
后弗洛伊德理论的自我210
社会的影响210
渐成原则211
社会心理发展阶段212
婴儿期213
儿童早期215
游戏期216
学龄期217
青年期218
成年早期221
成年期222
老年期223
生命周期小结224
埃里克森的研究方法225
人类学研究225
心理历史学226
相关研究228
繁殖与为人父母228
繁殖与停滞229
对埃里克森的评论229
关于人性的概念230
第三篇 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理论233
第10章 马斯洛:整体动力理论234
整体动力理论概述235
亚伯拉罕·H·马斯洛传略236
马斯洛的动机观念239
需要层次239
审美需要243
认知需要243
神经症需要244
关于需要的一般讨论244
自我实现246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探索247
自我实现的标准247
自我实现者的价值观248
自我实现者的特征249
爱、性和自我实现254
科学哲学254
自我实现的测量255
约拿情结256
心理治疗257
相关研究257
积极心理学258
人格发展、成长和目标259
对马斯洛的评论260
关于人性的概念261
第11章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264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概述265
卡尔·罗杰斯传略266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268
基本假设268
自我和自我实现269
觉知271
成为一个人272
妨碍心理健康的因素272
心理治疗275
条件275
过程278
结果279
明日的人280
科学哲学282
芝加哥研究282
假设283
方法283
研究成果284
结果小结285
相关研究285
自我差异的理论285
动机和目标的追求287
对罗杰斯的评论288
关于人性的概念289
第12章 梅:存在主义心理学291
存在主义心理学概述292
罗洛·梅传略293
存在主义背景295
什么是存在主义296
基本概念296
菲利普个案299
焦虑299
正常的焦虑300
神经症焦虑300
内疚300
意图301
关心、爱和意志302
爱与意志的结合302
爱的形式303
自由和命运304
自由的界定304
自由的形式305
什么是命运305
菲利普的命运306
神话的力量307
心理病理308
心理治疗308
相关研究310
死亡突显与我们对自身动物性的否认310
抵御死亡意识的健身312
对梅的评论313
关于人性的概念314
第四篇 特质理论317
第13章 奥尔波特:个人心理学318
奥尔波特的个人心理学概述319
戈登·奥尔波特传略320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研究321
什么是人格321
意识动机在人格理论中的作用是什么322
心理健康的人的特征是什么323
人格结构324
个人倾向324
统我326
动机326
动机理论326
功能自律327
个案研究330
形态发生科学330
马里恩·泰勒的日记331
珍妮的信331
相关研究334
内在与外在宗教倾向334
如何消除偏见:最佳接触335
对奥尔波特的评论336
关于人性的概念337
第14章 艾森克、麦克雷和科斯塔的特质和因素理论340
特质和因素理论概述341
汉斯·J·艾森克传略342
雷蒙德·B·卡特尔的开创研究344
因素分析的基础345
艾森克的因素理论346
确定因子的标准347
行为构成的层次347
人格维度348
外倾349
神经质350
精神质351
人格测量352
人格的生物学基础352
作为预测指标的人格353
人格和行为353
人格和疾病354
大五人格:分类还是理论355
罗伯特·R·麦克雷和保罗·T·科斯塔传略355
大五人格因素的研究356
大五因素的发现357
大五因素的描述357
五因素理论的发展359
五因素理论的单位359
基本假设362
相关研究363
人格特质的生物学364
特质与学业成绩365
特质与情绪366
对特质与因素理论的评论367
关于人性的概念369
第五篇 学习理论371
第15章 斯金纳:行为分析372
行为分析概述373
B·F·斯金纳传略374
斯金纳科学行为主义的先驱377
科学行为主义377
科学哲学378
科学的特征378
条件反射379
经典条件反射379
操作条件反射380
人类有机体386
自然选择387
文化演变387
内在状态388
复杂行为390
人类行为的控制391
不健康的人格393
抵抗策略393
不适当行为394
心理治疗394
相关研究395
条件作用如何影响人格395
人格如何影响条件作用396
强化与脑397
对斯金纳的评论398
关于人性的概念399
第16章 班都拉:社会认知理论402
社会认知理论概述403
阿尔伯特·班都拉的传略404
学习405
观察学习405
反应学习406
三联交互因果关系407
三联交互因果关系的例子408
偶遇与偶然事件409
人的动因410
人的动因的核心特征410
自我效验410
代理人414
集体效验414
自我调节415
自我调节的外在因素416
自我调节的内在因素416
借助道德媒介的自我调节418
功能障碍行为420
抑郁症420
恐惧症420
攻击行为421
治疗422
相关研究422
自我效验和恐怖主义423
自我效验与糖尿病424
对班都拉的评论425
关于人性的概念426
第17章 罗特和米歇尔:认知社会学习理论429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概述430
朱利安·罗特传略430
罗特社会学习理论概观432
对具体行为的预测432
行为势能432
期望433
强化值433
心理情境435
基本预测公式435
对一般行为的预测436
概括化的期望436
需要436
一般预测公式438
内在和外在强化控制439
人际信任量表440
顺应不良的行为442
心理治疗443
改变目标443
消除低度期望444
米歇尔的认知-情感人格理论介绍445
沃尔特·米歇尔传略445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的背景446
一致性悖论447
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447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448
行为预测449
情境变量449
认知-情感元素450
相关研究454
控制源和大屠杀中的英雄454
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455
对认知社会学习理论的评论456
关于人性的概念457
第18章 凯利:个人构念心理学460
个人构念理论概述461
乔治·凯利传略461
凯利的哲学立场463
作为科学家的人463
作为人的科学家464
构念的选择464
个人构念465
基本假设466
支持性定理466
个人构念理论的应用472
变态的发展472
心理治疗474
Rep测验475
相关研究478
作为个人构念的性别478
吸烟与自我概念479
个人构念和大五人格因素480
对凯利的评论480
关于人性的概念481
参考文献484
词汇表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