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状况及对策研究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状况及对策研究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628044.jpg)
- 郭开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30325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影响-青少年-研究报告-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状况及对策研究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一、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概念和标准1
二、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现状2
(一)在网络沉迷的规模和分布方面2
(二)在上网地点、方式和内容方面3
(三)在学习和生活方面3
(四)在人际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4
(五)在教育方面5
(六)在网络沉迷的性质、原因和矫治方面5
(七)网络沉迷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诱因6
三、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原因7
(一)网络特征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相互作用7
(二)缺乏支持性人际关系7
(三)网络秩序和规则不完善,监管不力7
(四)缺乏娱乐活动场所和闲暇生活指导8
四、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矫治现状8
(一)矫治机构发挥了一定作用8
(二)管理政出多门 师资力量薄弱8
(三)矫治理念单一,方法缺乏科学性,效果差强人意9
(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9
五、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对策和建议10
(一)完善网络游戏的管理,提高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10
(二)加强网吧的有效监管,建设绿色网吧10
(三)规范网络沉迷的矫治,形成有效监督和正确引导机制11
专题一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概念和判断标准12
一、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概念12
(一)什么是网络沉迷12
(二)网络沉迷的由来12
(三)关于网络沉迷的讨论13
二、网络沉迷的判断标准16
(一)国外的判断标准16
(二)国内的判断标准17
(三)对判断标准的讨论19
(四)本报告所使用的判断标准20
专题二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建议22
一、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现状22
(一)规模与分布22
(二)上网模式26
(三)网络素养33
(四)学习与生活37
(五)人际关系42
(六)家庭与学校教育46
二、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原因52
(一)互联网及网络监管方面的原因52
(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方面的原因55
(三)未成年人的教育与成长环境方面的原因57
三、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对策建议60
(一)立足预防,贯彻落实素质教育61
(二)增加活动场所和设施,丰富娱乐和闲暇生活61
(三)加强网络监管,尤其是网吧与网络游戏的管理62
(四)发挥家庭和学校,尤其是家长在正确引导未成年人上网中的作用62
(五)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和娱乐功能63
(六)增强信息素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免疫力”63
(七)积极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优化未成年人的同伴环境63
案例 一名17岁农村高二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访谈64
专题三 沉迷网络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建议66
一、沉迷网络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现状和特点66
(一)沉迷网络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66
(二)沉迷网络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66
(三)沉迷网络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70
二、沉迷网络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72
(一)沉迷网络容易导致未成年人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72
(二)沉迷网络容易导致未成年人社会化不足,弱化社会责任感72
(三)沉迷网络容易使未成年人接受网络亚文化或者不良文化,诱发未成年人犯罪心理74
(四)沉迷网络游戏和色情信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和动机75
三、预防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建议76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互联网管理76
(二)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76
(三)加强执法,净化网络环境77
(四)完善犯罪预防体系,进行情境预防77
(五)完善网络游戏监管,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激情犯罪78
专题四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矫治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80
一、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矫治的态度80
(一)社会不同领域对矫治的争论80
(二)未成年人对矫治的态度82
(三)学校对矫治的态度和做法83
(四)父母对矫治的态度和做法85
二、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矫治机构的现状及问题85
(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85
(二)矫治机构的资质认证缺乏规范性,师资力量良莠不齐89
(三)矫治机构的管理缺乏规范性90
(四)多数机构矫治方法单一,效果欠佳91
三、规范网络沉迷的矫治,形成有效监督和正确引导机制93
(一)强调科学性,积极促进网络沉迷矫治社会共识的形成93
(二)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分层处理94
(三)建构社会的评估、监督机制95
(四)培养未成年人网络素养97
案例 一位网络沉迷者矫治初见成效的访谈概要100
专题五 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的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建议102
一、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的现状102
(一)使用手机上网的未成年人的特征103
(二)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的主要内容104
(三)使用手机上网的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状况106
二、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的影响因素分析107
(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107
(二)手机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个体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社会资本的重要工具108
(三)未成年人心理需要的外在诉求108
(四)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使携带手机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109
(五)手机硬件软件的更新换代110
三、规范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的对策建议111
(一)明确手机信息传播的监管权力和监管内容,采取立法与技术过滤并重的管理措施111
(二)使手机上网与实体活动有效结合,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112
(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合力打造健康手机信息平台112
(四)坚持互联网产品的差别化管理,预防未成年人手机上网沉迷113
(五)加强行业自律,阻止利用手机媒体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113
(六)手机上网的未来发展趋势114
专题六国(境)外青少年网络沉迷矫治的策略与方法115
一、韩国115
(一)成立“网络中毒咨询中心”115
(二)政府出资开办免费训练营116
(三)预防及消除游戏成瘾对策116
二、日本117
(一)政府加强网络立法118
(二)举行网上安全冲浪讲座119
(三)专门机构负责网络游戏行业自律和分级审查119
三、新加坡120
(一)政府是互联网管理的推动力和主导者120
(二)成立互联网父母顾问组120
(三)开设戒瘾康复教育中心120
四、越南121
(一)严格互联网管理办法121
(二)借助寺院“习修”感化孩子121
五、印度122
(一)成立特别委员会规范管理网吧122
(二)成立专门对付网络犯罪的警察局122
(三)警方针对青少年进行网络犯罪的教育122
(四)民间机构为青少年撑起保护伞122
六、美国123
(一)颁布相应的法律123
(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积极打击互联网儿童色情犯罪124
(三)软件分级制度124
(四)开设网络沉迷治疗中心124
(五)设立戒除网络沉迷训练营125
七、英国126
(一)倡导行业自律和协调126
(二)父母安装监控器或电脑过滤软件126
(三)丰富孩子的课余活动127
八、法国127
(一)政府通过立法保护未成年人127
(二)教育部门采取控制与教育相结合的做法128
(三)开展校外活动 疏导孩子心理128
九、德国129
(一)推广安全信息网络 搭建亲子互动平台129
(二)规范网吧管理129
(三)成立网络沉迷治疗所,费用可医保报销130
十、埃及131
(一)网民道德自律131
(二)政府严格管理131
十一、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132
(一)香港:政府提供经费支持 社工介入疏导“网虫”132
(二)台湾:实施电脑软件分级132
十二、思考与启示133
(一)健全的法制133
(二)父母有效的监护133
(三)丰富充实的课外生活133
(四)广泛的社会参与134
案例 一位花季少女网络沉迷的家庭社会原因分析与启示134
附录一: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数据分析报告137
一、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的规模与分布137
(一)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约占未成年网民的6.8%137
(二)城乡接合部学生网络沉迷比例最高137
(三)男性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比例高于女性未成年人138
(四)网络沉迷比例在初中二年级增幅最大138
二、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的上网模式139
(一)网络沉迷未成年人上网更频繁、时间更长139
(二)网络沉迷未成年人更常在网吧上网,更多用手机上网140
(三)网络沉迷未成年人更多使用网络的娱乐功能141
(四)网络沉迷未成年人接触网络色情和暴力内容较多142
三、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的网络认知与态度143
(一)未成年网民普遍认同网络的信息功能,具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143
(二)网络沉迷未成年人对网络更认同144
四、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的学习与生活144
(一)学习差的未成年网民中网络沉迷比例较高144
(二)网络沉迷未成年人更不喜欢学习,更觉得学习负担重145
(三)网络沉迷未成年人课余时间独自一人的情况较多,节假日多在网上打发时间146
(四)网络沉迷未成年人对现实生活更不满意147
(五)网络沉迷未成年人对未来更悲观148
五、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的人际关系149
(一)网络沉迷未成年人人际关系相对较差,尤其是与父亲关系不好的比例较高149
(二)网络沉迷未成年人感觉不被了解的问题突出,感觉更孤独,与人初次交谈更困难149
六、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环境151
(一)采取粗暴、溺爱或放任的教育方式的家庭,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比例较高151
(二)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和共同活动相对较少152
(三)父母不上网、家中不能上网、电脑放在孩子卧室以及反对或放任孩子上网的家庭,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比例较高152
七、对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的网络指导154
(一)六成以上网络沉迷未成年人表示自己使用互联网的水平比父母高,约两成表示自己水平比老师高154
(二)父母和教师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存在模糊认识,普遍缺乏正确使用网络的指导能力154
八、父母和教师对网络沉迷及其矫治的认识155
(一)多数父母和教师认同“网络沉迷”概念,大多认为网络沉迷是心理问题或不良习惯155
(二)网络沉迷未成年人父母和教师更倾向于将网络沉迷归结于网吧等外部因素155
(三)父母和教师主张采取家庭教育和心理治疗的方法矫治网络沉迷156
(四)父母和教师普遍呼吁加强网吧监管和相关立法157
附录二:调查问卷158
中小学生网络沉迷调查问卷158
家长调查问卷165
教师调查问卷170
附录三:有关互联网及其经营场所管理的法律法规17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73
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175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管理的通告185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186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18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1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19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2
文化部、信息产业部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205
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208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12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217
后记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