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鼎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福鼎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4633698.jpg)
- 林守无主编;福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海风出版社
- ISBN:780597290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07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1117页
- 主题词:福鼎县-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福鼎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篇 政区第一章 建置53
第一节 隶属53
第二节 境域54
第二章 行政区划54
第一节 清代行政区划54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5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66
第三章 乡镇概况69
第一节 桐山镇69
第二节 秦屿镇69
第三节 沙埕镇70
第四节 前岐镇71
第五节 点头镇71
第六节 白琳镇72
第七节 嵛山镇72
第八节 硖门畲族乡73
第九节 店下镇73
第十节 磻溪镇74
第十一节 管阳镇74
第十二节 桐城镇75
第十三节 贯岭镇75
第十四节 叠石乡76
第二篇 自然环境第一章 地质77
第一节 地层77
第二节 岩石78
第三节 构造79
第四节 矿藏79
第二章 地貌80
第一节 特征80
第二节 地貌类型81
第三节 山脉与山峰82
第四节 海域与岛屿82
第三章 气候83
第一节 四季特征84
第二节 气候要素84
第四章 水文86
第一节 地表水86
第二节 地下水87
第三节 水量 水质87
第四节 潮汐89
第五章 土壤90
第一节 类型90
第二节 分布93
第三节 养分93
第六章 植被94
第一节 类型94
第二节 分布96
第七章 野生动植物97
第一节 野生植物97
第二节 野生动物100
第八章 自然灾害101
第一节 干旱101
第二节 洪涝 台风102
第三篇 人口107
第一章 人口规模107
第一节 人口总量107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113
第二章 人口变动115
第一节 自然变动115
第二节 机械变动117
第三章 人口构成118
第一节 民族构成118
第二节 姓氏构成120
第三节 年龄构成121
第四节 性别构成123
第五节 文化构成123
第六节 职业构成124
第四章 婚姻 家庭125
第一节 婚姻125
第二节 家庭规模125
第五章 计划生育126
第一节 机构 队伍126
第二节 宣传教育126
第三节 节育措施127
第四节 晚婚 晚育127
第五节 优生优育128
第四篇 经济综述第一章 经济体制132
第一节 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32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32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132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3
第二章 经济发展134
第一节 三年恢复时期经济134
第二节 “一五”计划时期经济134
第三节 “二五”计划时期经济134
第四节 三年调整时期经济135
第五节 “三五”计划时期经济135
第六节 “四五”计划时期经济136
第七节 “五五”计划时期经济136
第八节 “六五”计划时期经济136
第九节 “七五”计划时期经济137
第十节 “八五”计划时期经济138
第三章 经济结构139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139
第二节 产业结构139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结构140
第四章 人民生活140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140
第二节 农(渔)民生活141
第五篇 农业144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144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144
第二节 土地改革144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145
第四节 人民公社147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47
第二章 生产条件148
第一节 耕地 草场148
第二节 劳动力149
第三节 畜力149
第四节 农机具149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151
第三章 水利152
第一节 工程建设152
第二节 水利管理154
第三节 主要工程156
第四章 种植业164
第一节 粮食作物164
第二节 油料作物166
第三节 经济作物167
第四节 果蔬168
第五节 食用菌169
第五章 农业技术170
第一节 耕作技术170
第二节 品种改良171
第三节 肥料173
第四节 栽培技术174
第五节 植保技术176
第六章 林业179
第一节 森林资源179
第二节 山林权属183
第三节 营林生产184
第四节 森林保护190
第五节 林政管理195
第七章 畜禽饲养197
第一节 家畜197
第二节 家禽199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200
第八章 企事业机构201
第一节 事业机构201
第二节 国营场圃202
第六篇 渔业204
第一章 资源204
第一节 水域204
第二节 滩涂204
第三节 水产资源205
第四节 渔场207
第二章 体制207
第一节 个体生产207
第二节 互助合作208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209
第四节 国有(营)制209
第三章 捕捞生产210
第一节 捕捞工具210
第二节 海洋捕捞211
第三节 溪河捕捞213
第四章 养殖214
第一节 海水养殖214
第二节 淡水养殖216
第五章 加工及购销218
第一节 水产品加工218
第二节 水产品购销219
第六章 管理222
第一节 管理机构222
第二节 渔政管理222
第七篇 茶业224
第一章 茶叶生产224
第一节 茶叶生产体制224
第二节 茶园面积、产量与分布225
第三节 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226
第四节 茶园改造228
第五节 高产茶园建设228
第六节 病虫防治229
第二章 茶叶加工230
第一节 茶叶初制230
第二节 茶叶精制230
第三节 茶叶加工机械化231
第四节 茶类花色231
第五节 包装与检验233
第三章 茶叶贸易234
第一节 茶叶收购234
第二节 茶叶销售236
第三节 茶叶奖售237
第四章 机构与管理238
第一节 机构238
第二节 管理239
第八篇 工业243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243
第一节 个体私营企业243
第二节 合营、联营、股份制工业243
第三节 集体企业244
第四节 国有企业245
第五节 “三资”企业246
第二章 工业行业247
第一节 食品业247
第二节 饮料业250
第三节 纺织服装皮革业251
第四节 竹木草制品业253
第五节 印刷纸品业255
第六节 制药化工业256
第七节 塑料制品业258
第八节 非金属矿采制业260
第九节 工艺美术制品业261
第十节 机械制造业263
第十一节 交通运输设备业264
第十二节 电子仪表业266
第十三节 电力自来水业267
第十四节 其它行业271
第三章 企业 产品272
第一节 重点企业选介272
第二节 主要产品275
第四章 管理28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81
第二节 管理体制281
第三节 计划管理282
第四节 生产管理283
第五节 质量管理284
第九篇 乡镇企业第一章 企业结构287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287
第二节 村(居)办企业287
第三节 个体、私营和联合体企业288
第二章 企业门类288
第一节 工业企业288
第二节 农业企业291
第三节 建筑企业291
第四节 交通运输企业292
第五节 商业饮食服务企业292
第三章 重点企业与主要产品292
第一节 重点企业选介292
第二节 主要产品293
第四章 技术状况295
第一节 技术设备295
第二节 技术开发296
第五章 企业管理296
第一节 管理机构296
第二节 管理体制296
第三节 经营管理297
第十篇 商业300
第一章 商业体制300
第一节 私营商业300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300
第三节 国营商业301
第四节 合作商业302
第五节 集体商业303
第二章 生活资料购销303
第一节 百货303
第二节 纺织品305
第三节 五金 交电 化工305
第四节 糖烟酒副食品307
第五节 肉禽蛋品309
第六节 蔬菜310
第三章 农(渔)业生产资料供应311
第一节 农机农具311
第二节 肥料农药313
第三节 渔具供应314
第四章 工业生产资料供应315
第一节 煤炭315
第二节 石油316
第三节 化学、轻工材料317
第四节 机电材料及产品317
第五节 建筑材料318
第五章 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收购318
第一节 土特产品收购318
第二节 “小秋收”产品收购319
第三节 废旧物资收购320
第六章 粮油购销321
第一节 粮油收购321
第二节 粮油供应322
第三节 粮油储运324
第七章 饮食服务325
第一节 饮食业325
第二节 服务业326
第八章 集市贸易与交流展销328
第一节 集市贸易328
第二节 交流展销330
第九章 对外贸易330
第一节 农副产品出口331
第二节 海产品出口333
第三节 轻工产品出口334
第十一篇 旅游第一章 风景游览区337
第一节 太姥山岳景区338
第二节 九鲤溪瀑景区340
第三节 晴川海滨景区341
第四节 桑园翠湖景区341
第五节 福瑶列岛景区342
第六节 冷城古堡和瑞云寺景点342
第七节 其它景点343
第二章 旅游服务344
第一节 旅游线路344
第二节 服务设施345
第三章 旅游开发与管理347
第一节 管理与服务机构347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宣传348
第三节 景区管理350
第十二篇 交通第一章 陆路352
第一节 古道352
第二节 公路353
第三节 桥梁354
第二章 水路357
第一节 航道 航标357
第二节 港口 码头358
第三节 渡口359
第三章 运输360
第一节 陆运360
第二节 水运362
第四章 交通管理363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3
第二节 公路管理365
第三节 港航管理366
第四节 交通监理368
第五节 运输市场管理369
第十三篇 邮电第一章 机构372
第一节 县级机构372
第二节 分支机构373
第二章 邮政375
第一节 邮路375
第二节 邮政业务379
第三章 电信382
第一节 电报382
第二节 电话383
第四章 管理386
第一节 生产管理386
第二节 技术管理387
第三节 财务管理387
第十四篇 城乡建设第一章 县城建设390
第一节 房屋390
第二节 街道391
第三节 公共设施建设393
第二章 村镇建设396
第一节 集镇建设396
第二节 新村建设398
第三章 建筑业400
第一节 建工队伍400
第二节 建筑技术401
第三节 建筑设备402
第四节 建筑市场管理403
第五节 工程质量管理404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404
第一节 土地管理404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407
第三节 房产管理408
第五章 环境保护408
第一节 污染控制409
第二节 环境管理410
第三节 环境监测410
第四节 处理污染案件411
第六章 管理机构411
第一节 建设管理机构411
第二节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411
第三节 土地管理机构411
第十五篇 财政 税务 审计第一章 财政413
第一节 财政体制413
第二节 财政收支415
第三节 财政管理427
第二章 税务435
第一节 税制435
第二节 税源436
第三节 税种437
第四节 税收管理446
第三章 审计449
第一节 审计体制449
第二节 国家审计449
第三节 内部审计450
第四节 社会审计451
第十六篇 金融 保险第一章 机构452
第一节 当铺 钱庄452
第二节 银行453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455
第四节 保险公司456
第二章 货币456
第一节 铸币456
第二节 纸币458
第三章 金融业务460
第一节 存款460
第二节 贷款463
第三节 外汇业务469
第四节 结算470
第五节 代理业务471
第四章 保险业务472
第一节 承保472
第二节 理赔473
第五章 金融管理474
第一节 现金管理474
第二节 金银管理475
第三节 会计与财务管理476
第十七篇 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47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9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479
第二章 统计管理48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1
第二节 统计调查481
第三章 物资管理482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2
第二节 物资分配483
第四章 物价管理484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4
第二节 商品价格484
第三节 价格管理486
第四节 收费管理488
第五节 监督检查489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490
第一节 管理机构490
第二节 工商登记491
第三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496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500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502
第六节 经济监察505
第六章 技术监督管理508
第一节 管理机构508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508
第三节 计量监督508
第四节 质量监督510
第十八篇 政党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福鼎县地方组织512
第一节 组织机构512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525
第三节 主要活动526
第四节 组织建设533
第五节 宣传教育535
第六节 纪律检查537
第七节 统一战线538
第八节 对台事务53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福鼎县地方组织541
第一节 组织机构541
第一节 主要活动542
第十九篇 人大 政府 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546
第一节 代表产生546
第二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47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49
第四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552
第五节 代表视察活动555
第二章 政府556
第一节 清代县署557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公署562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567
第三章 政协582
第一节 县政协委员会583
第二节 工作机构585
第三节 主要活动587
第二十篇 群众团体第一章 工人团体592
第一节 组织机构592
第二节 代表大会593
第三节 主要活动595
第二章 农(渔)民团体599
第一节 农会(渔会)599
第二节 农民协会599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599
第三章 妇女团体600
第一节 组织机构600
第二节 代表大会601
第三节 主要活动601
第四章 青少年团体604
第一节 青年团体604
第二节 少年儿童团体607
第五章 商业团体609
第一节 商会609
第二节 商业同业公会609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610
第六章 其它团体610
第一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610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协会611
第三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611
第四节 老龄委和老人协会612
第五节 消费者委员会612
第二十一篇 军事第一章 要地设施613
第一节 要地613
第二节 设施614
第二章 驻军615
第一节 明军 清军615
第二节 北洋军617
第三节 国民党军617
第四节 工农红军618
第五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619
第三章 地方军事机关与地方武装621
第一节 地方军事机关621
第二节 地方武装624
第四章 兵役627
第一节 征兵制627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627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628
第四节 预备兵役制628
第五章 民兵628
第一节 组织建设629
第二节 政治教育630
第三节 军事训练631
第四节 主要活动633
第六章 重要战事634
第一节 明清战事634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63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战事638
第二十二篇 公安 司法第一章 公安642
第一节 机构642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643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645
第四节 治安管理646
第五节 监押649
第六节 消防650
第七节 边海防保卫653
第二章 检察655
第一节 机构655
第二节 刑事检察655
第三节 经济检察657
第四节 法纪检察657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658
第六节 监所检察659
第七节 林业检察660
第三章 审判660
第一节 机构660
第二节 刑事审判661
第三节 民事审判661
第四节 经济审判662
第五节 行政审判662
第六节 申诉复查663
第四章 司法行政664
第一节 机构664
第二节 法制宣传664
第三节 民事调解665
第四节 公证666
第五节 律师事务666
第二十三篇 劳动人事第一章 劳动668
第一节 工人队伍668
第二节 用工形式670
第三节 就业安置671
第四节 劳动管理672
第二章 干部674
第一节 干部编制674
第二节 干部来源675
第三节 干部管理676
第三章 工资 福利680
第一节 工资680
第二节 福利682
第三节 社会保险685
第四章 离休 退休 退职686
第一节 离休686
第二节 退休687
第三节 退职688
第二十四篇 民政第一章 优抚689
第一节 支前689
第二节 拥军优属690
第三节 优待691
第四节 抚恤691
第五节 革命烈士褒扬693
第二章 安置694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694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695
第三节 移民安置695
第三章 救济696
第一节 灾害救济696
第二节 困难救济697
第四章 社会福利698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698
第二节 福利事业单位设置700
第三节 残疾人事业和福利事业701
第五章 扶持702
第一节 扶贫702
第二节 老区建设704
第三节 扶持畲区706
第六章 其它民政事务706
第一节 婚姻登记706
第二节 殡葬管理707
第三节 地名管理707
第四节 社团登记708
第二十五篇 文化第一章 文化场所709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709
第二节 文化馆 文化站710
第三节 俱乐部711
第四节 影剧院712
第二章 群众文化713
第一节 宣传演出713
第二节 民间文娱活动713
第三章 文学创作715
第一节 诗文创作715
第二节 民间文学717
第三节 文艺刊物719
第四章 书画 摄影 民间艺术719
第一节 书画719
第二节 摄影722
第三节 民间艺术722
第五章 戏曲724
第一节 戏剧724
第二节 音乐 舞蹈725
第三节 剧团726
第四节 演出交流728
第六章 图书 档案729
第一节 藏书借阅729
第二节 图书发行729
第三节 档案731
第七章 史志编纂732
第一节 旧志编纂732
第二节 史料征编733
第八章 报刊 新闻 报道733
第一节 报刊733
第二节 报道734
第九章 广播 影视 音像735
第一节 广播735
第二节 电影738
第三节 电视738
第四节 音像741
第十章 文物742
第一节 古遗址742
第二节 古建筑743
第三节 古墓747
第四节 石刻748
第五节 革命遗址750
第六节 馆藏文物751
第七节 文物保护753
第十一章 管理754
第一节 管理机构754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754
第二十六篇 教育第一章 旧学755
第一节 书院755
第二节 县学756
第三节 社学756
第四节 私塾757
第二章 普通教育758
第一节 幼儿教育758
第二节 小学教育760
第三节 普通中学766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771
第一节 师范学校771
第二节 专业技术学校772
第三节 职业中学772
第四章 成人教育774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774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775
第五章 教师776
第一节 教师队伍776
第二节 文化素质777
第三节 教师培训778
第四节 待遇780
第六章 教育管理781
第一节 管理体制781
第二节 教育经费782
第三节 勤工俭学784
第四节 教育督导785
第二十七篇 科技第一章 机构队伍787
第一节 机构787
第二节 队伍789
第二章 科技普及789
第一节 科普宣传789
第二节 学术交流790
第三节 技术培训790
第四节 科技咨询791
第五节 建立农村科技网791
第三章 科技应用792
第一节 农业科技应用792
第二节 工业科技应用795
第四章 科技成果798
第一节 科研项目798
第二节 获奖项目798
第五章 管理801
第一节 计划管理801
第二节 成果管理801
第三节 经费管理801
第二十八篇 体育第一章 传统体育803
第一节 武术 气功803
第二节 舞龙 舞狮804
第三节 棋类804
第四节 龙舟竞渡805
第五节 其它传统体育项目805
第二章 群众体育806
第一节 职工体育806
第二节 农民体育808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809
第四节 少数民族体育810
第三章 学校体育811
第一节 体育教学811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812
第四章 体育竞赛813
第一节 县运动会813
第二节 参加地区体育竞赛815
第三节 参加全省和全国性体育竞赛816
第五章 机构 设施 人才培养8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821
第二节 场地设施822
第三节 体育人才培养823
第二十九篇 医药卫生第一章 卫生 防疫 保健824
第一节 公共卫生824
第二节 疾病防治826
第三节 妇幼保健829
第四节 计划免疫832
第五节 卫生监督监测832
第二章 医疗835
第一节 西医835
第二节 中医839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842
第三章 药材(品)843
第一节 中草药843
第二节 中药材种植846
第三节 药品生产847
第四节 中药加工炮制848
第四章 医药管理848
第一节 医政管理848
第二节 药政管理849
第三节 医疗制度850
第五章 机构队伍852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852
第二节 队伍857
第三十篇 风俗 宗教第一章 生产习俗860
第一节 农事习俗860
第二节 养畜习俗861
第三节 建筑习俗861
第四节 渔家生产习俗862
第二章 生活习俗862
第一节 饮食862
第二节 服饰863
第三节 用具865
第四节 居住865
第五节 娱乐865
第三章 礼仪习俗866
第一节 婚嫁866
第二节 喜庆867
第三节 丧葬868
第四章 节令习俗869
第一节 岁时节日869
第二节 祭祀节日870
第三节 其它节日871
第五章 良风 陋习871
第一节 社会新风871
第二节 迷信与忌讳872
第六章 畲族风俗873
第一节 服饰874
第二节 婚嫁874
第三节 丧葬875
第四节 节俗876
第五节 娱乐877
第七章 宗教877
第一节 佛教877
第二节 道教880
第三节 基督教881
第四节 摩尼教882
第三十一篇 方言第一章 语音884
第一节 声韵调884
第二节 连读变调885
第三节 文白异读886
第四节 同音字表887
第二章 分类词类899
第三章 语法选例905
第一节 词语配搭905
第二节 语法例句906
第四章 标音举例910
第一节 童谣910
第二节 谚语911
第三节 歇后语914
第四节 故事915
第三十二篇 人物第一章 人物传919
第二章 人物表957
第一节 进士名表957
第二节 仕外人物名表958
第三节 烈士英名表961
第四节 战斗英雄名表1016
第五节 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表1017
第六节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名表1030
附录1040
一、旧志序选1040
二、文献选辑1041
修志始末1058
福鼎市(县)修志领导机构和《福鼎县志》编修审定机构成员名单1061
赞助《福鼎县志》出版的单位名单及简介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