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1世纪西藏的佛教艺术 从扎塘寺壁画研究出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11世纪西藏的佛教艺术 从扎塘寺壁画研究出发
  • 张亚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53019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佛教-宗教艺术-研究-西藏-9~11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11世纪西藏的佛教艺术 从扎塘寺壁画研究出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关于扎塘寺壁画的研究1

一、A系列 国内关于扎塘寺的考察研究3

(一)西藏考古队的调查报告4

(二)宿白的考察研究6

二、B系列 西方相关问题的考察研究11

(一)G杜齐的考察研究11

1.“萨玛达类型”的发现经过12

2.“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的提出16

(二)罗伯托·维塔利的研究18

1.对“萨玛达类型”研究的深化19

2.萨玛达类型序列的排出20

3.“萨玛达类型”的宗教文化背景21

4.“西夏说”的提出23

三、C系列 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25

(一)米歇尔·汉斯对扎塘寺壁画的考察研究25

(二)西方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27

(三)简妮·辛格与斯蒂文·格萨克的研究30

四、总结归纳和提出问题35

(一)以往关于扎塘寺壁画研究的特点35

(二)问题在哪里37

(三)笔者的研究思路40

1.对扎巴恩协、扎塘寺壁画的历史综述及认识40

2.重新考察“萨玛达类型”与“波罗/中亚”艺术风格41

3.对西北吐蕃的重新认识43

4.扎塘寺壁画的艺术史定位44

第一章 扎巴恩协与扎塘寺47

第一节 扎巴恩协的生平48

一、扎巴恩协的家世与生平48

二、扎巴恩协的密宗修习经历50

三、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53

第二节 扎巴恩协与鲁梅传承56

一、跟随鲁梅弟子格西漾休师出家受戒56

二、与格西漾休共同主持“普波伽寺”系统58

三、扎巴恩协对弘传鲁梅“东律”的贡献60

第三节 扎塘寺的创建及历史变迁62

一、扎巴恩协创建扎塘寺62

二、扎塘寺与鲁梅派65

三、扎塘寺与噶当派68

四、扎塘寺与萨迦派69

第二章 扎塘寺中心佛堂的壁画71

第一节 扎塘寺中心佛堂的壁画与雕塑73

一、佛堂内的雕塑残存75

二、佛殿壁画的一般性介绍76

三、第4铺与第6铺壁画82

第二节 扎塘寺壁画中的人物造型85

一、佛的造型85

二、菩萨的造型87

1.菩萨的一般造型87

2.“思惟菩萨”的造型91

三、弟子僧人的表现93

四、供养人的造型96

第三节 扎塘寺壁画中的特色图案100

一、佛像的背光图案100

(一)扎塘寺佛堂的佛背光分类100

1.朴素样式101

2.复杂样式102

3.华丽样式103

(二)简述8~12世纪吐蕃系统佛背光图案的发展历程105

1.吐蕃时期佛背光的几种类型105

2.11世纪前期萨玛达类型的佛背光样式107

3.12世纪以后卫藏的波罗佛龛式背光109

(三)扎塘寺壁画中佛背光所反映的文化特征110

二、佛的莲花宝座图案112

三、菩萨的宝冠图案114

第三章 扎塘寺壁画艺术分析117

第一节 扎塘寺壁塑的内容题材119

一、关于扎塘寺佛堂雕塑主题的讨论119

(一)“八大菩萨曼陀罗”——早期的艺术表现主题119

(二)吐蕃前弘期与后弘期早期的宗教艺术主题121

二、关于扎塘寺壁画题材内容的讨论124

(一)卫藏早期壁画遗存124

(二)扎塘寺壁画内容为“说法图”125

(三)“说法图”题材128

(四)山西高平开化寺北宋的“说法图”132

第二节 扎塘寺壁画的艺术构成135

一、印度艺术因素136

二、西域艺术因素138

三、汉地艺术因素141

四、西藏本土的因素143

第三节 扎塘寺壁画的艺术成就146

一、扎塘寺壁画的艺术史传承146

(一)对吐蕃传统的继承146

(二)对卫藏“萨玛达类型”的继承与延续149

(三)对新的波罗样式的吸收150

(四)北宋中原或西北汉式艺术的影响151

二、扎塘寺壁画的艺术成就152

(一)艺术上的高起点152

(二)综合性与创造性的体现153

第四章 “萨玛达类型”155

第一节 艾旺寺的雕塑与创建157

一、艾旺寺现存建筑与雕塑的基本情况157

1.正殿158

2.东配殿158

3.西配殿159

二、根据杜齐报告还原出来的艾旺寺雕塑159

1.正殿160

2.东配殿160

3.西配殿161

三、关于艾旺寺的历史综述161

第二节 艾旺寺造像的断代及风格考证167

一、对艾旺寺雕塑风格的考证167

二、关于艾旺寺的断代171

三、11世纪卫藏艺术中的“唐风”175

(一)艾旺寺建筑与雕塑的汉风175

(二)11世纪卫藏艺术中的“唐风”178

第三节 “萨玛达类型”的宗教源流181

一、后藏二师的传教活动与萨玛达类型的寺院181

(一)江若地区(江布寺与艾旺寺)182

(二)仲孜地方(泽乃萨寺)184

(三)白朗地方(夏鲁寺)184

二、鲁梅传承在后藏地区的发展186

第四节 下路弘法的源头——丹底与喇钦·贡巴饶赛192

一、丹底寺193

二、喇钦·贡巴饶赛198

第五章 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的形成201

第一节 关于“波罗”问题的讨论203

一、11世纪卫藏的两种“波罗”艺术样式203

(一)菩萨装束的不同204

(二)构图的不同205

(三)具体绘画手法上的差异206

(四)两者流行时期上的不同206

二、两种“波罗”艺术类型存在的原因分析207

三、“波罗”艺术与丝绸之路214

第二节 关于“中亚”问题的讨论(上)219

一、“中亚”化的实质219

二、贝纳沟类型223

三、萨玛达类型与贝纳沟类型的比较226

第三节 关于“中亚”问题的讨论(下)229

一、“中亚”化的多元化性格229

二、“中亚”化与西北丝绸之路232

第六章 宗喀吐蕃文化237

第一节 关于西北吐蕃的历史综述239

一、关于西北吐蕃239

二、西北吐蕃中的河湟吐蕃243

三、唐宋期间西北吐蕃的历史综述246

(一)宗哥吐蕃文化时期247

(二)青唐吐蕃文化时期248

1.唐末五代河西走廊西端的吐蕃国248

2.西凉府——六谷蕃部吐蕃政权249

3.河湟青唐唃厮啰吐蕃政权250

四、关于唐宋时期西北吐蕃的族属252

第二节 吐蕃时期的宗哥文化256

一、关于“蕃与大蕃”256

二、“蕃”与“大蕃”在民族成分上的区别260

三、“蕃”与“大蕃”在宗教文化上的区别262

第三节 吐蕃时期宗哥地区的禅宗传承266

一、摩诃衍在吐蕃的禅宗传教活动266

二、虚空藏禅师的理论建树269

三、布·耶西洋的重要贡献272

四、“善知识”禅宗谱系的活动年代及地点275

(一)活动年代275

(二)活动区域277

小结284

第七章 青唐吐蕃文化285

第一节 北宋与西北吐蕃的政治经济关系287

一、宋蕃之间的战略联盟288

二、宋蕃之间的“茶马互市”295

第二节 西北吐蕃的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299

一、丝绸之路“青海道”299

二、河湟吐蕃与回鹘、于阗等族的关系302

三、沙州(敦煌)与河湟吐蕃的关系307

第三节 河湟吐蕃的宗教文化311

一、关于西北吐蕃佛教的史料记载311

二、河湟吐蕃社会中佛教的兴盛及蕃僧的参政315

三、北宋与西北吐蕃佛教文化的联系318

小结320

第八章 扎塘寺壁画的艺术定位323

第一节 扎塘寺壁画与11世纪卫藏佛教艺术325

一、扎塘寺壁画与萨玛达类型的异同比较325

二、新的波罗艺术样式出现于卫藏326

三、夏鲁寺贡康殿早期壁画的新印度艺术因素331

四、11世纪后期两种波罗艺术类型的融合334

第二节 扎塘寺壁画与11世纪青藏高原佛教艺术336

一、11世纪青藏高原佛教文化之鸟瞰336

二、扎巴恩协及扎塘寺壁画中的阿里派痕迹340

三、西北吐蕃与卫藏吐蕃关系的再探讨345

第三节 扎塘寺壁画与11世纪中国西部佛教艺术352

一、西部三大佛教艺术体系在公元11世纪前后的融合352

(一)三大佛教艺术各自的风格及流行时期353

(二)中国西部三大佛教艺术在11世纪的融合趋势355

二、西部佛教艺术大融合的成因分析357

三、历史原因的探讨361

(一)三大系佛教艺术的不同发展态势361

(二)形成诸系艺术相互交融的历史及民族原因361

结束语366

参考文献369

后记3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