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南通史 现代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南通史 现代卷
  • 伍新福,刘泱泱,宋斐夫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5479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97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9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湖南通史 现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五四时期的湖南社会1

第一节 五四前后的湖南经济1

一、封建半封建的农业经济占显著优势2

二、帝国主义控制湖南经济命脉6

三、各级政府的财政搜刮11

四、民族资本主义由发展走向衰落17

第二节 全省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26

一、长沙学生“六三”大罢课26

二、抵制日货的斗争30

三、各县爱国运动与全省各界大联合33

第三节 驱张运动与湘军进入长沙37

一、谭延闿控制湘西南37

二、学界的驱张运动39

三、吴军北撤 谭赵进入长沙45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继续发展48

一、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48

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52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54

第五节 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的建立与罢工高潮60

一、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61

二、湘区第一次罢工高潮69

第六节 湖南自治运动与谭赵之争77

一、民治与官治的斗争78

二、湘军内讧 赵恒惕独揽大权82

三、省宪法草案的制订84

四、援鄂自治失败与赵恒惕附北86

五、公布省宪法 改选省议会88

六、谭赵战争和自治运动失败91

第七节 五四前后的湖南教育95

一、五四之前的湖南教育95

二、驱张后的湖南教育102

三、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105

四、平民教育的兴办109

五、工人教育运动112

六、新型的革命干部学校114

第二章 国共合作大革命的发展与失败120

第一节 大革命前后的湖南经济120

一、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控制与剥削加深120

二、经济的继续衰退和局部回升124

第二节 湖南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反帝反军阀怒潮132

一、国民党组织重建和国共合作形成133

二、“五卅”反帝怒潮和赵政府的镇压139

三、秘密农协的建立和初期农民运动145

第三节 湖南军阀分化 唐生智加入国民革命149

一、湖南军阀的分化149

二、赵恒惕被逐 唐生智晋省152

三、唐叶战争159

第四节 北伐军在湖南战场的胜利165

一、北伐军先遣队援唐告捷165

二、涟水渌水战役 攻克长沙168

三、长沙军事会议171

四、汨罗江战役 攻占平江岳州174

第五节 湖南国共两党的政纲与省政府的政策180

一、中共湖南区委对时局的宣言及第六次代表大会181

二、国民党第二次全省代表大会184

三、湖南省政府新政策的推行187

第六节 农村大革命与反帝高潮192

一、农民在乡里造反192

二、农民运动曲折发展199

三、工青妇革命群众运动高涨209

第七节 革命文化教育事业的新发展216

一、反对文化侵略 维护教育主权216

二、新省政府对教育的革新219

三、农工教育蓬勃发展223

四、新闻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228

第八节 马日事变与唐生智分共231

一、马日事变的策划和发动232

二、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的对策237

三、唐生智分共242

第三章 何键的反动统治与革命根据地的斗争247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初期统治247

一、西征军入湘 程潜主政248

二、政局骤变 鲁涤平任省主席253

三、清乡大屠杀254

第二节 共产党组织武装起义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258

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初期斗争259

二、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263

三、桑植起义和开辟湘鄂西根据地267

四、平江起义和开辟湘鄂赣根据地272

第三节 新军阀混战中的湖南276

一、“鲁案”和何键主湘277

二、何键附蒋倒桂279

三、湘军新八师投入张发奎部282

四、中原大战中桂军入湘285

第四节 红军攻克长沙 何键加强反动统治288

一、红军两打长沙 南征津澧289

二、何键强化统治措施295

第五节 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303

一、帝国主义国家加剧对湘经济掠夺304

二、各级政府层层搜刮311

三、金融统治网的建立及其混乱318

四、农村土地日益集中,剥削加剧323

第六节 工农业生产曲折发展330

一、主要农业经济部门缓慢发展330

二、农业商品性生产的进展335

三、传统轻工业的萎缩与落后339

四、交通及部分工矿业发展较快342

第七节 湖南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出现354

一、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354

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58

三、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362

四、苏区的财政367

第八节 国民党统治区与革命根据地的文教事业373

一、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加强373

二、资产阶级文教事业的发展380

三、苏区的文化教育395

第九节 红军长征过湖南和根据地的游击战争402

一、红六军团突围转战湘南402

二、红一方面军长征过湖南405

三、红二、六军团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及突围长征409

四、革命根据地坚持三年游击战争412

第十节 国民党各派在湖南的争夺418

一、省党部甲乙派的斗争419

二、何键军事集团的发展和瓦解427

第四章 国共合作抗日在湖南433

第一节 湖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433

一、湖南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433

二、湖南国民党军队开赴前线抗日450

三、红军游击队改编开赴抗日前线454

四、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建立458

五、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的恢复及其活动462

第二节 张治中主湘与长沙大火466

一、张治中的施政措施467

二、长沙文夕大火及善后工作475

第三节 国民党在湖南的专制统治481

一、专制势力的强化482

二、薛岳集团的反共488

三、薛岳集团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492

第四节 正面战场的军事抗战497

一、三次长沙战役497

二、常德战役508

三、长衡战役513

第五节 抗战前期和中期湖南经济迅速发展524

一、战时财政金融体制的建立524

二、工矿业的迅速发展528

三、农业生产曲折发展538

第六节 日军暴行与湖南战时损失544

一、惨绝人寰的集体屠杀545

二、狂轰滥炸555

三、灭绝人性的细菌毒气战560

四、强奸妇女568

五、焚烧掳掠571

六、日军侵湘造成惨重损失574

第七节 群众的自卫反抗和各地抗日游击战的开展578

一、群众的自卫反抗578

二、湘北抗日游击战的开展581

三、湘中、湘南抗日游击战的开展592

第八节 抗战后期湖南经济的破产与崩溃608

一、抗战后期湖南工矿业破产和城市毁损概况608

二、抗战后期湖南工矿业破产的原因612

三、抗战后期湖南农业的衰退615

四、抗战后期湖南财政的崩溃618

五、沦陷区经济的殖民地化622

第九节 教育事业的短期兴旺631

一、各级学校数增加631

二、学校布局趋于合理633

三、教育质量有所提高634

第十节 少数民族的革屯抗日与起事636

一、湘西苗民的革屯抗日运动636

二、“布将帅”起事642

第十一节 抗日战争在湖南的胜利646

一、石公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646

二、八路军三五九旅转战湖南652

三、湘西战役657

四、芷江洽降662

五、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等国际友人的支援666

六、湖南人民对抗战的贡献674

第五章 国民党统治在湖南崩溃682

第一节 国民党在全省统治的恢复682

一、战后复员 国民党厉行反动统治682

二、党团摩擦和“国大”代表选举692

三、湖南进一步卷入内战漩涡697

第二节 湖南经济短暂复苏与全面崩溃700

一、经济的短暂复苏700

二、通货膨胀 财政崩溃704

三、民族工业破产707

四、农业生产急剧衰败710

第三节 学校复员与新闻界的进步713

一、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危机713

二、新闻界空前活跃717

第四节 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720

一、湖南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721

二、城市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723

三、农村阶级矛盾尖锐 武装斗争兴起729

第五节 程潜主湘与省工委的统战工作733

一、程潜主持湘政734

二、争取程潜走和平道路739

三、策动陈明仁率部回湘743

第六节 湖南和平解放的实现745

一、省内革命形势迅速发展745

二、白崇禧入湘 形势逆转753

三、中共中央关于解放湖南的决策762

四、解放军入湘 程潜陈明仁起义767

第七节 国民党在湖南统治的终结772

一、两个政权短暂并存772

二、衡宝战役776

三、蓝嘉临战役和全省解放783

第六章 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社会生活787

第一节 科学技术787

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萌芽789

二、现代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799

三、湘籍社会科学家及其成就810

第二节 社会文化820

一、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博物馆821

二、新闻传播824

三、印刷出版·书刊发行834

四、体育运动841

五、戏剧演出·电影放映843

六、文学艺术创作成就846

第三节 家庭与婚姻855

一、家庭的基本状况855

二、家庭的发展变化857

三、有关婚姻问题的一场讨论858

四、婚姻制度礼仪及特殊形式861

第四节 公法团体与会党组织866

一、公法团体活跃867

二、会党组织衰微875

第五节 宗教与会道门879

一、宗教的正常活动880

二、会道门的反动888

第六节 衣食住行的习尚894

一、服饰发型习尚及变化894

二、饮食习尚及其特点898

三、住所习尚及变迁903

四、交通方式的进步及特点905

五、“新生活运动”中的衣食住行906

第七节 丧葬·节日·迷信·祭祀908

一、丧葬及其特点909

二、传统节日和新式节日911

三、迷信对象和迷信活动916

四、官祀民祀及其费用917

第八节 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919

一、土家族920

二、苗族922

三、侗族925

四、瑶族929

五、回族931

六、维吾尔族932

第九节 天灾战祸与社会救济934

一、天灾935

二、战祸940

三、赈灾救荒945

四、社会救济948

第十节 社会弊病与除弊措施951

一、吸食鸦片和禁烟952

二、娼妓和废娼957

三、土匪和地方武装9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