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 走出“资源诅咒”怪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 走出“资源诅咒”怪圈
  • 吴靖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4318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资源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 走出“资源诅咒”怪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研究背景1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二)具备的条件14

二、研究方法15

(一)系统方法与统筹协调方法相结合15

(二)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15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16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16

三、文献综述17

(一)国外研究状况17

(二)国内研究状况19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简要评述20

第二章 经济学中的资源理论22

一、资源的界定23

(一)狭义的资源概念23

(二)广义的资源概念23

(三)资源系统概念24

二、传统资源理论回顾24

(一)马克思主义的资源理论渊源24

(二)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资源理论25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理论37

三、传统资源理论的局限38

四、增长有限理论与增长无限理论的回顾41

(一)增长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41

(二)增长理论的发展与争论42

(三)科技进步在资源战略中的作用46

五、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探讨48

(一)均衡增长论48

(二)有机增长论51

(三)“无意外”发展论52

(四)可持续发展论54

第三章 系统资源理论分析56

一、资源系统56

(一)自然资源系统57

(二)经济资源系统57

(三)人文社会资源系统61

(四)资源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66

二、资源的性质68

(一)资源的共性68

(二)自然资源的特性71

(三)经济资源的特性72

(四)人文社会资源的特性73

三、科学的资源观74

(一)科学的资源观是以人为本的资源观75

(二)科学的资源观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76

(三)科学的资源观是统筹协调的资源观77

(四)科学的资源观是辩证的资源观78

(五)科学的资源观是开放的资源观79

(六)科学的资源观是优势的资源观79

四、科学的资源观要回答的问题80

(一)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80

(二)资源与自然界的关系80

(三)资源与社会的关系81

第四章 资源的集聚整合82

一、资源集聚整合的理论分析82

(一)资源集聚整合的含义82

(二)资源集聚整合的互动作用机理84

(三)资源集聚整合的特点86

二、资源集聚整合的方法87

(一)宏观层面的资源集聚整合87

(二)微观层面的资源集聚整合92

三、资源的配置94

(一)资源配置的要素分析94

(二)资源配置的目标原则95

(三)资源配置的制度分析96

(四)统筹协调市场配置资源101

(五)资源配置的结构优化102

第五章 系统资源理论发展模型105

一、传统资源理论的发展模型105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105

(二)索洛模型107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模型110

(四)超边际与边际分析发展模型114

二、系统资源理论发展模型117

第六章 资源价值理论分析122

一、资源的价值理论122

(一)资源的价值122

(二)资源的使用价值124

(三)资源的价值理论研究125

(四)资源的价格131

二、资源资本化133

(一)资源资本化的内涵133

(二)资源资本化的条件134

(三)资源资本化的经济学意义135

三、资源价格形成机制135

(一)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自然资源定价模型136

(二)基于市场经济价格理论的自然资源定价模型137

(三)李金昌模型139

(四)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中的资源价格模型140

四、资源经济制度140

(一)资源经济制度的功能141

(二)资源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142

(三)资源经济制度的典型形式144

五、资源市场147

(一)资源市场的种类148

(二)我国资源产权市场建设149

第七章 科学的资源开发新模式的理论分析151

一、模式的概念151

二、传统资源开发模式及其存在的弊端152

(一)传统资源开发模式存在的弊端153

(二)传统资源开发模式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153

(三)传统资源开发模式存在的体制缺陷155

三、资源富集地经济发展表现不佳及原因分析156

(一)“富饶的贫困”:自然资源富集地经济发展普遍表现不佳156

(二)“富饶的贫困”原因分析159

四、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的概念和内涵168

(一)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的概念168

(二)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的内涵及核心理念168

五、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对资源开发成本的测度171

(一)资源开发的三个代价和三种成本171

(二)资源开发的经济成本及计量172

(三)资源开发的外在化影响172

(四)资源开发的外在成本和测度173

六、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与可持续发展176

(一)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76

(二)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内涵178

(三)资源可持续发展179

第八章 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实证分析184

一、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的资源禀赋——凉山州的区域状况184

(一)区域特征184

(二)资源禀赋185

(三)经济社会状况187

二、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的机制分析——创新资源开发体制机制188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推进资源开发的资本化、市场化、产业化188

(二)资源市场化:资源有偿使用、竞争出让189

(三)资源资本化: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的“惊险一跃”189

(四)资源产业化:就地延伸产业链、就地转化增值190

(五)资源可持续:把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收益转化为对人文社会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培植192

三、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的空间布局战略选择——实施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战略192

(一)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193

(二)多资源多要素集聚整合,努力推进生态经济、通道经济、流域经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195

四、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的产业布局战略选择——多产业多要素集聚整合,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发展道路198

(一)以工业强州战略为主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99

(二)突出培育区域增长极,打造“一核、一极、五区、多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1

(三)着力农业振兴,走农业现代化道路201

五、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的战略目标选择——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多利益主体和谐发展202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富民产业203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人力资源含金量203

(三)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04

(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改善民生、增进和谐205

主要参考文献209

致谢2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