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法欣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何铁山,卫兵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2994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鉴赏-中国-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书法欣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书法初步1
第一节 什么是书法1
一、广义的书法概念1
二、狭义的书法概念2
第二节 中国书法的主要书体及其特点4
一、楷书4
二、隶书5
三、篆书5
四、草书6
五、行书6
第三节 中国书法与文字的关系7
一、书法与文字相伴而生7
二、汉字是书法创作的原材料8
三、书法推动文字的进步与发展8
第四节 文房四宝9
一、笔9
二、墨11
三、纸13
四、砚15
第五节 有关书法的几个常用名词解释18
一、字体18
二、书体18
三、笔法18
四、中锋、偏锋、侧锋、逆锋、藏锋、出锋18
五、奴书19
六、俗书19
七、馆阁体19
八、书道19
九、淹留20
十、永字八法20
十一、狂草21
第六节 楷书的基本笔画及用笔方法22
一、点22
二、横22
三、撇23
四、捺23
五、戈23
六、竖23
七、其他相类笔画的形状与用笔23
第七节 书法作品的基本样式27
一、横披28
二、斗方28
三、中堂28
四、对联28
五、扇面29
六、团面29
七、长卷30
八、手卷30
九、单条31
十、册页31
习题32
第二章 中国书法的社会功能33
第一节 书法的记录功能33
一、记录语言和文学33
二、记录历史34
三、彪炳伟业,存载道德34
四、记录思想34
五、记录科技进步35
第二节 书法的认知功能35
一、书法和哲学伦理道德35
二、书可及兵38
三、书法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或进步39
四、书法和教育思想变化40
五、书法和文字讹谬42
六、书法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43
第三节 书法的传播功能45
一、传播文化45
二、传播风格46
三、传播时尚47
四、传播情感48
五、传播审美理想49
第四节 书法的教化功能49
一、书法的教化功能首推其所直接表现的文字内容50
二、我国历代统治者都认为,书可及政50
三、当来自于书家的道德言行51
四、中国士人,追求的所谓中庸之美,其实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书法最高境界的标准51
第五节 书法的凝聚功能51
一、什么是书法的凝聚功能52
二、书法具有凝聚功能的原因53
三、书法凝聚功能的运用与拓展54
第六节 书法的娱乐功能54
一、什么是书法的娱乐功能54
二、书法具有娱乐功能的原因55
三、孔夫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58
四、书法的娱乐功能是传统中国以“礼乐文化”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工具59
第七节 书法发展文字、造纸与印刷60
一、书法对于文字发展的贡献61
二、书法对于造纸业发展的贡献61
三、书法对印刷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62
第八节 书法的政治功能63
一、什么是书法的政治功能63
二、书法具有政治功能的原因64
第三章 文字学略说65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字和文字学65
一、什么是文字和汉字65
二、什么是文字学和汉字学66
三、汉字与其他文字相比较所具有的特点66
四、汉字的历史功绩67
五、学习研究汉字学的意义68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69
一、世界文字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69
二、有关文字起源的神话传说70
三、殷商甲骨文前的文字71
第三节 汉字的构形72
一、什么是汉字的构形72
二、汉字构形三法例解72
三、汉字构形与书法的关系73
第四节 汉字中的异体字74
一、什么是异体字74
二、异体字的类型74
三、异体字与古今字、通假字的关系81
第五节 汉字的繁简字81
一、什么是繁简字81
二、1964年《简化字总表》所颁简化字的来源82
第六节 因形求义84
一、什么是因形求义84
二、如何因形求义84
三、因形求义的意义90
习题92
第四章 书法美学概述93
第一节 以“中和美”为最高审美理想93
一、情与理的和谐94
二、笔法的和谐94
三、结体的和谐95
四、风格的和谐95
第二节 “神”与“形”的完美统一96
一、“天资”与“功夫”的统一是实现“神”与“形”和谐统一的前提97
二、“意”与“法”的统一是实现“神”与“形”统一的手段98
三、“抒情”与“状物”的统一是实现“形”与“神”统一的主要原因99
第三节 中国书法美学的基本发展历程101
一、两汉的书法美学101
二、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美学102
三、隋唐时期的书法美学104
四、宋代的书法美学105
五、元、明的书法美学106
六、清代的书法美学107
七、现代的书法美学107
习题108
第五章 篆刻初步109
第一节 什么是篆刻109
一、什么是篆刻109
二、篆刻与一般刻章的区别与联系110
三、篆刻的分类112
第二节 篆刻发展的基本历程115
第三节 篆刻入门121
一、工具准备121
二、设置印稿123
三、摹稿上印123
四、镌刻124
第四节 篆刻的章法与边款125
一、虚与实125
二、方与圆127
三、倚侧与平衡127
四、边款的设计与镌刻128
第五节 怎样学好篆刻130
一、临摹50~100方自春秋战国到秦汉明清古印130
二、购买3~5本篆刻工具书133
三、临写《说文大字典》5~10遍133
四、学习文字学知识133
五、观摩现代名家作品133
六、学习书法与绘画134
七、阅读国学名著134
习题136
第六章 书外之功137
第一节 诗歌知识137
一、诗歌的定义及其与书法的关系137
二、古体诗歌与近体诗的区别与联系138
三、古体诗的平仄、对仗与章法139
四、近体诗的韵律141
五、诗歌的创作142
六、什么是词144
七、词的韵律144
八、词的创作145
第二节 楹联常识146
一、什么是楹联146
二、对联的种类147
三、嵌名联的创作155
第三节 书画鉴定知识158
一、什么是书画鉴定158
二、如何鉴定假书画158
习题160
第七章 书法简史161
第一节 中国书法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161
一、先秦时期书法161
二、秦汉时期书法163
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163
四、隋唐时期书法164
五、五代十国至宋元时期书法164
六、明清时期书法165
七、近现代书法166
第二节 篆书发展简史167
一、先秦篆书167
二、秦篆173
三、汉代篆书174
四、魏晋南北朝篆书175
五、隋唐篆书176
六、五代、宋、元、明篆书177
七、清至近代篆书177
第三节 隶书发展简史180
一、隶书的形成180
二、隶书的成熟与繁荣182
三、隶书的衰落183
四、隶书的复兴185
第四节 草书发展简史186
一、草书的形成——两汉186
二、草书的繁荣188
三、草书的辉煌190
四、草书的衰落193
五、草书的复兴195
六、草书的再次辉煌197
第五节 行书发展简史200
一、行书的形成200
二、行书的成熟201
三、行书的流行与繁荣203
第六节 楷书发展简史214
习题225
第八章 古人书论选226
第一节 《说文解字·序》226
第二节 赵壹《非草书》230
第三节 蔡邕《笔论》231
第四节 王僧虔《笔意赞》231
第五节 孙过庭《书谱》232
第六节 李世民《王羲之传论》241
第七节 米芾《海岳名言》241
第八节 苏轼《论书》243
第九节 黄庭坚《论书》245
第十节 欧阳修《试笔》250
第十一节 其他宋人论书251
第十二节 古人论书名句252
习题258
第九章 国学经典选粹259
第一节 先秦部分259
第二节 秦汉部分262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部分264
第四节 隋、唐部分(上)269
第五节 隋、唐部分(下)278
第六节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部分292
第七节 《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及《增广贤文》选句310
习题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