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制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制图](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656579.jpg)
- 黄丽,朱建霞,郑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0132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工程制图-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制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3
1.1制图的国家标准简介3
1.1.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2008)3
1.1.2比例(GB/114690-1993)6
1.1.3字体(GB/T14691-1993)8
1.1.4图线(技术制图GB/T17450—1998,机械制图GB/T4457.4-2002)8
1.1.5尺寸注法(GB/T4458.4—2003,GB/T16675.2-1996)11
1.2制图工具、仪器及其使用方法14
1.3几何作图16
1.3.1等分线段与作正多边形16
1.3.2斜度与锥度17
1.3.3圆弧连接18
1.3.4平面曲线19
1.4平面图形的分析与作图步骤20
1.4.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标注20
1.4.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21
1.4.3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21
1.5绘图的方法和步骤22
1.5.1仪器绘图的方法和步骤22
1.5.2徒手绘图的方法和步骤23
第2章AutoCAD基础知识25
2.1 AutoCAD 2010的操作基础25
2.1.1AutoCAD 2010软件的系统需求基础25
2.1.2启动与退出25
2.1.3 工作界面25
2.1.4命令执行方法28
2.1.5数据输入方法28
2.1.6图形文件管理29
2.2绘图环境设置31
2.2.1绘图单位设置31
2.2.2图幅设置31
2.2.3图层32
2.3基本绘图34
2.3.1画线命令(LINE)34
2.3.2画圆命令(CIRCLE)34
2.3.3画圆弧命令(ARC)35
2.3.4画正多边形命令(POLYGON)36
2.4图形编辑与对象操作36
2.4.1删除命令(Erase)36
2.4.2放弃命令(Undo)36
2.4.3复制与镜像命令(COPY,MIRROR)36
2.4.4偏移命令(OFFSET)37
2.4.5移动命令(MOVE)38
2.4.6修剪与延伸命令(TRIM,EXTEND)38
2.4.7倒圆角与倒棱角命令(FILLET,CHAMFER)39
2.5视图显示及辅助绘图命令40
2.5.1控制图形缩放显示命令(ZOOM)40
2.5.2平移显示图形命令(PAN)40
2.5.3重画与重新生成命令(REDRAW,REGEN)41
2.5.4目标捕捉模式41
2.6图形输出42
2.7 AutoCAD绘制平面图形43
第3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48
3.1投影的基本知识48
3.1.1投影法48
3.1.2投影法的分类48
3.1.3正投影的特性48
3.2点的投影50
3.2.1点的三面投影图50
3.2.2点的投影规律50
3.2.3两点的相对位置与重影点51
3.3直线的投影52
3.3.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52
3.3.2直线上点的投影56
3.3.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56
3.4平面的投影59
3.4.1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59
3.4.2平面上的直线和点62
3.4.3圆和多边形的投影63
3.5用AutoCAD绘制平面的三面投影66
3.5.1投影图的绘制66
3.5.2书写文本命令(MTEXT)67
第4章 立体的投影68
4.1平面立体的投影68
4.1.1棱柱68
4.1.2棱锥70
4.2回转体的投影74
4.2.1圆柱体(简称圆柱)75
4.2.2圆锥体(简称圆锥)76
4.2.3圆球体(简称圆球)78
4.2.4圆环体(简称圆环)80
4.3平面与回转体相交81
4.3.1平面与圆柱体相交81
4.3.2平面与圆锥体相交86
4.3.3平面与球体相交89
4.3.4平面与其他回转体相交92
4.3.5组合体的截交线93
4.4两回转体表面相交94
4.4.1相贯线的几何性质及其求法94
4.4.2相贯线的求法95
4.4.3两回转体相贯线的特殊情况102
4.4.4组合体相贯线105
4.5用AutoCAD绘制相贯线的三面投影105
4.5.1投影图的绘制105
4.5.2样条曲线(SPLINE)命令106
第5章 轴测投影图107
5.1概述107
5.2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107
5.2.1轴测图的形成107
5.2.2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08
5.2.3轴测图的投影特性108
5.2.4轴测图的分类108
5.3正等测109
5.3.1正等测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09
5.3.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109
5.3.3曲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110
5.4斜二测113
5.4.1斜二测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13
5.4.2斜二测的画法114
5.4.3圆的斜二测115
5.5轴测剖视图的画法116
5.5.1轴测图的剖切方法116
5.5.2轴测剖视图的画法116
5.6轴测平面曲线的画法117
5.7轴测图中相贯线的画法118
第6章 组合体120
6.1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120
6.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表面之间的关系120
6.2.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120
6.2.2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121
6.3组合体的画法123
6.3.1形体分析123
6.3.2确定主视图123
6.3.3画图步骤124
6.4视图上的尺寸注法126
6.4.1基本体的尺寸标注126
6.4.2带切口和相贯的形体的尺寸标注127
6.4.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27
6.5组合体的读图130
6.5.1读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30
6.5.2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131
6.6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141
第7章 机件形状表达方法142
7.1视图142
7.1.1基本视图及其配置142
7.1.2向视图143
7.1.3局部视图143
7.1.4斜视图144
7.2剖视图146
7.2.1剖视图的概念146
7.2.2剖视图的标注方法149
7.2.3剖视图的种类149
7.2.4剖切面的种类150
7.2.5画零件视图的表达方法综合举例152
7.3断面图155
7.3.1断面图的概念155
7.3.2断面图的种类156
7.3.3剖切位置与断面图的标注156
7.3.4画断面的规定157
7.4局部放大图157
7.5简化画法及其他规定画法158
7.5.1简化原则158
7.5.2简化要求158
7.5.3简化画法159
7.5.4其他规定画法164
7.6第三角投影简介164
7.7用AutoCAD绘制剖视图165
7.7.1绘制165
7.7.2剖面线的绘制方法简介165
第8章 常用机件的特殊表达法167
8.1螺纹167
8.1.1螺纹的形成168
8.1.2螺纹的结构要素168
8.1.3螺纹的种类169
8.1.4螺纹的规定画法170
8.1.5螺纹的标注172
8.2螺纹连接件及其连接画法175
8.2.1螺纹连接件及其标记175
8.2.2螺纹连接件的装配图画法176
8.3键及其连接183
8.3.1键的画法及其标记183
8.3.2键连接的画法184
8.4销及其连接184
8.4.1销的画法及其标记184
8.4.2销连接的画法185
8.5滚动轴承185
8.5.1滚动轴承的结构及其分类186
8.5.2滚动轴承的代号186
8.5.3滚动轴承的画法187
8.6齿轮188
8.6.1圆柱齿轮189
8.6.2齿轮齿条的画法192
8.7弹簧192
8.7.1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参数名称及尺寸计算193
8.7.2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193
8.7.3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图步骤194
8.7.4弹簧1工作图194
8.8用AutoCAD绘制常用机件196
第9章 零件图197
9.1零件的分类197
9.2零件图的内容197
9.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198
9.3.1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198
9.3.2零件的表达分析201
9.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205
9.4.1正确选择尺寸基准205
9.4.2合理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206
9.4.3零件R寸标注举例208
9.4.4零件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209
9.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209
9.5.1图样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简介(GB/T131-2006)213
9.5.2公差与配合216
9.5.3几何公差221
9.6看零件图225
9.6.1看零件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225
9.6.2看零件图举例226
9.7零件的工艺结构230
9.7.1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230
9.7.2机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230
9.8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232
9.8.1绘图232
9.8.2 AutoCAD尺寸标注简介233
第10章 装配图237
10.1装配图的内容237
10.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239
10.2.1装配图上的规定画法239
10.2.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240
10.3常见的装配结构244
10.3.1接触面或配合面处的结构244
10.3.2螺纹连接的结构244
10.3.3定位结构245
10.3.4防漏结构245
10.4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246
10.5装配图的标题栏、零部件序号和明细表247
10.5.1标注零部件序号的方法和规定247
10.5.2明细表247
10.6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249
10.7画装配图249
10.7.1装配图的视图选择249
10.7.2由零件图画装配图250
10.8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266
10.8.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266
10.8.2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268
10.8.3拆图举例269
第11章 房屋建筑施工图271
11.1建筑图的国家标准271
11.1.1房屋建筑图与机械图的图样名称的区别271
11.1.2线型271
11.1.3比例272
11.1.4尺寸标注273
11.1.5标高273
11.1.6索引符号和详图符号273
11.1.7材料符号274
11.2房屋建筑图的内容及表达方式275
11.2.1总平面图275
11.2.2建筑平面图276
11.2.3建筑立面图277
11.2.4建筑剖面图277
11.2.5建筑详图278
11.3房屋组成278
11.4房屋建筑图读图方法281
附录284
一、公差与配合284
二、螺纹291
三、六角头螺栓A级和B级295
四、双头螺柱296
五、螺钉297
六、六角螺母299
七、垫圈300
八、销与键301
九、滚动轴承305
十、常用材料308
十一、常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