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宁县志 1986-2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长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0342309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029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1090页
- 主题词:长宁县-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长宁县志 1986-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6
第一篇 建置沿革15
第一章 建置15
第一节 建县前隶属15
第二节 建置变化16
第二章 境域19
第三章 政区24
第一节 明清时政区24
第二节 民国时政区2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政区25
第四章 县城29
第一节 今县城29
第二节 原县城31
第二篇 自然地理34
第一章 地质34
第一节 地层34
第二节 构造34
第三节 矿藏36
第二章 地貌39
第一节 低中山区39
第二节 溶蚀盆地40
第三节 岩溶槽谷40
第四节 浅丘40
第五节 深丘41
第六节 深切高地41
第三章 气候42
第一节 气候概况42
第二节 日照时数42
第三节 气温43
第四节 降水44
第五节 湿度 风45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46
第四章 水文49
第一节 地表水49
第二节 地下水51
第三节 水能资源52
第五章 土壤53
第一节 土壤类型53
第二节 土壤性能55
第六章 植被62
第一节 特征 类型及分布62
第二节 野生植物63
第三节 森林植被分布64
第七章 动物66
第一节 兽类66
第二节 禽类66
第三节 爬行类66
第四节 两栖类67
第五节 昆虫类67
第八章 自然灾害67
第一节 干旱67
第二节 洪涝67
第三节 风雹68
第四节 滑坡 雪灾68
第三篇 人口69
第一章 人口概况69
第一节 人口变化69
第二节 人口分布71
第三节 人口构成73
第二章 人口控制76
第一节 政策措施76
第二节 计划生育81
第三章 人口调查87
第一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87
第二节 第五次人口普查88
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90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长宁县委员会90
第一节 县委换届90
第二节 县委工作机构91
第三节 乡镇党委92
第四节 党的代表大会92
第五节 重要决策94
第二章 县委部门工作99
第一节 县委办公室99
第二节 组织工作103
第三节 宣传工作109
第四节 党校工作114
第五节 党史研究115
第六节 县直机关工委117
第七节 统战工作120
第八节 农工委工作123
第九节 政法委工作125
第三章 纪检监察128
第一节 换届选举 机构设置128
第二节 纪律检查129
第三节 行政监察132
第五篇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章 长宁县人民代表大会134
第一节 县人大代表134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134
第三节 全国 省 市人大代表138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40
第一节 常委会组成140
第二节 人大机关工作机构143
第三节 党组织建设144
第四节 行使职能145
第六篇 人民政府154
第一章 长宁县人民政府154
第一节 县政府换届154
第二节 县政府工作机构156
第三节 乡镇政府157
第四节 重要政事157
第二章 政务工作165
第一节 县政府办公室165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166
第三节 招商引资168
第四节 地方志169
第五节 档案工作172
第七篇 政协175
第一章 政协长宁县委员会175
第一节 县政协历届会议175
第二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179
第三节 当选宜宾市政协第一届委员182
第二章 政协长宁县委员会常委会其他工作183
第一节 党的组织建设183
第二节 政协工作机构184
第三节 行使政协工作职能185
第八篇 群众团体189
第一章 工会组织189
第一节 组织建设189
第二节 主要活动190
第二章 共青团组织196
第一节 组织机构196
第二节 主要工作196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工作198
第三章 妇女组织199
第一节 概况199
第二节 主要工作200
第四章 科协组织204
第一节 概况204
第二节 主要工作205
第五章 工商联组织209
第一节 概况209
第二节 主要工作210
第九篇 民政 人事 劳动 老龄工作第一章 民政211
第一节 民政机构建制211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212
第三节 优抚安置213
第四节 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216
第五节 社会事务管理219
第六节 残疾人工作221
第二章 人事管理223
第一节 干部管理223
第二节 机构编制224
第三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225
第四节 工资福利226
第三章 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229
第一节 劳动管理229
第二节 劳动工资231
第三节 劳动就业232
第四节 劳动保险235
第四章 老龄工作238
第一节 概况238
第二节 老年组织及活动239
第三节 老年权益保护240
第十篇 政法 军事241
第一章 公安241
第一节 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241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242
第三节 治安行政管理244
第四节 户政 出入境管理247
第五节 警卫 重大安全保卫249
第六节 禁毒缉毒249
第七节 道路交通管理250
第八节 消防管理251
第九节 预审 看守251
第十节 武装警察部队253
第二章 检察253
第一节 概况253
第二节 审查批捕254
第三节 审查起诉255
第四节 反贪污贿赂256
第五节 法纪检察258
第六节 监所检察259
第七节 民事 行政检察260
第八节 控告 申诉检察261
第三章 法院263
第一节 概况263
第二节 刑事审判264
第三节 民事审判267
第四节 经济审判269
第五节 行政审判271
第六节 执行工作273
第七节 审判方式与审判业务管理改革274
第四章 司法行政275
第一节 概况275
第二节 法制宣传与普法276
第三节 人民调解277
第四节 刑释解教安置帮教277
第五节 公证工作278
第六节 律师工作278
第七节 基层法律服务279
第八节 司法所建设279
第五章 军事280
第一节 概况280
第二节 政治工作281
第三节 军事训练283
第四节 民兵预备役建设285
第五节 征兵工作286
第六节 民兵武器装备管理287
第七节 后勤建设287
第八节 民兵参建参治289
第十一篇 综合经济292
第一章 经济和社会发展292
第一节 概况292
第二节 经济结构295
第三节 经济效益296
第二章 人民生活297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297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298
第三章 经济计划与管理300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体制300
第二节 计划编制300
第三节 计划管理301
第四节 计划实施301
第四章 统计管理302
第一节 概况302
第二节 统计报表分类及管理303
第三节 统计调查304
第四节 统计分析与调研305
第五节 统计执法与监督305
第六节 统计信息与自动化建设306
第五章 物价管理306
第一节 概况306
第二节 价格改革307
第三节 价格管理和控制311
第四节 行政事业性收费与管理312
第五节 价格监督检查313
第六章 审计314
第一节 概况314
第二节 国家审计315
第三节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318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318
第一节 概况318
第二节 市场建设319
第三节 市场监管320
第四节 企业注册登记管理321
第五节 商标管理323
第六节 广告管理323
第七节 合同管理324
第八节 个体 私营经济管理325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327
第一节 概况327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329
第三节 计量管理330
第四节 质量监督管理334
第五节 行政执法336
第九章 国土管理338
第一节 概况338
第二节 土地规划与整治340
第三节 耕地保护343
第四节 土地使用344
第五节 土地监督347
第六节 地籍 地政管理349
第十二篇 农业352
第一章 种植业352
第一节 概况352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354
第三节 粮食作物360
第四节 经济作物363
第五节 耕地 劳力367
第六节 耕作制度368
第七节 种子368
第八节 农技推广370
第九节 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374
第十节 中低产田土改造379
第十一节 农业科技管理 培训与服务380
第十二节 水果 茶叶生产382
第十三节 农业法规与行政执法384
第十四节 良种场386
第二章 林业388
第一节 林业资源389
第二节 林业生产及基地建设391
第三节 森林保护393
第四节 林业开发与经营管理396
第五节 林业科技399
第三章 畜牧业401
第一节 概况401
第二节 畜禽生产402
第三节 动物疫病防检404
第四节 畜牧科技405
第四章 蚕桑406
第一节 概况406
第二节 栽桑407
第三节 养蚕408
第四节 科技培训408
第五节 经济效益409
第五章 水利 电力 水产410
第一节 概况410
第二节 水利412
第三节 人饮工程及投资418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420
第五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422
第六节 水土保持423
第七节 防灾427
第八节 地方电力429
第九节 水产438
第六章 农业机械442
第一节 概况442
第二节 农机管理与经营443
第七章 扶贫开发446
第一节 概况446
第二节 温饱工程446
第三节 扶贫攻坚447
第四节 巩固越温成果447
第五节 文明新村建设448
第六节 扶贫资金使用448
第八章 气象449
第一节 气象发展449
第二节 气象装备449
第三节 气象服务450
第四节 人工降雨防雹450
第五节 依法行政451
第十三篇 工业 乡镇企业第一章 工业452
第一节 概况452
第二节 工业体制455
第三节 行业结构457
第四节 企业管理463
第五节 企业改革464
第六节 企业获奖产品选介465
第二章 二轻工业466
第一节 概况466
第二节 行业结构467
第三节 工业管理470
第四节 企业改革470
第三章 乡镇企业471
第一节 概况471
第二节 经营层次473
第三节 行业结构475
第四节 效益476
第五节 企业管理478
第六节 骨干企业及产品478
第十四篇 商贸482
第一章 国有商业482
第一节 概况482
第二节 主要经济指标483
第三节 经营情况484
第四节 商业体制改革484
第五节 生猪经营486
第六节 蔬菜经营487
第七节 石油 煤炭经营487
第八节 针 纺 百货 文化商品经营488
第九节 五金 交电 家电 化工商品经营489
第十节 商业网点设施建设490
第十一节 仓储管理490
第十二节 依法行政491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491
第一节 概况491
第二节 主要经济指标493
第三节 供销体制改革494
第四节 转换经营机制496
第五节 商业网点设施建设497
第六节 农资供应498
第七节 农副产品收购500
第八节 生活消费品供应501
第九节 废旧物资回收501
第十节 商办工业502
第三章 粮油商业503
第一节 概况503
第二节 体制改革504
第三节 粮食购销政策调整508
第四节 粮食定购513
第五节 粮食销售514
第六节 仓储 保管 调运514
第七节 粮油加工和多种经营515
第八节 资产及消化挂账517
第四章 烟草商业518
第一节 概况518
第二节 专卖管理518
第三节 卷烟销售520
第四节 烟叶生产522
第五章 盐 酒商业523
第一节 盐523
第二节 酒524
第六章 集体商业及个体商业525
第一节 民生副食厂525
第二节 个体商业526
第七章 对外贸易526
第一节 概况526
第二节 出口创汇527
第三节 内销业务527
第十五篇 旅游528
第一章 旅游资源528
第一节 蜀南竹海概貌528
第二节 蜀南竹海长宁主要景区530
第三节 旅游新景点536
第四节 自然旅游资源538
第五节 人文旅游资源539
第二章 旅游管理5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541
第二节 旅游营销541
第三节 旅游效益542
第三章 旅游服务543
第一节 旅行社543
第二节 饭店 宾馆543
第三节 交通 通讯 文化娱乐544
第四节 旅游商品545
第四章 旅游要事 文存 传说简记546
第一节 领导视察546
第二节 影视拍摄 旅游宣传547
第三节 旅游要事549
第四节 文存551
第五节 民间传说565
第十六篇 交通运输 邮电通讯第一章 交通运输571
第一节 概况571
第二节 交通建设572
第三节 交通运输577
第四节 交通运输管理582
第二章 邮政590
第一节 概况590
第二节 邮政网络591
第三节 邮政业务592
第四节 邮政储蓄593
第三章 电信595
第一节 概况595
第二节 电报传真596
第三节 电话596
第四节 无线及数据通信597
第四章 移动通信598
第一节 概况598
第二节 主要业务599
第十七篇 财政税务600
第一章 财政600
第一节 概况600
第二节 财政预算管理602
第三节 行政事业管理608
第四节 农业财务管理614
第五节 企业财务管理618
第六节 综合计划管理620
第七节 农业“四税”征收管理622
第八节 会计事务管理624
第九节 财政监督626
第十节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627
第十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628
第二章 国家税务629
第一节 概况629
第二节 各税收入630
第三节 税收减负631
第四节 重点税源培植632
第五节 征管改革632
第六节 监察稽查633
第三章 地方税务635
第一节 概况635
第二节 各税收入636
第三节 征收税种636
第四节 税收减免637
第五节 重点税源培植637
第六节 征管改革638
第七节 监察 稽查639
第十八篇 金融640
第一章 人民银行640
第一节 概况640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641
第三节 执行货币信贷政策641
第四节 金融机构管理644
第五节 金融监督检查647
第六节 人民币管理649
第七节 会计工作650
第八节 经理国库652
第九节 金融纪检监察654
第十节 金融安全保卫655
第十一节 金融调查研究656
第二章 工商银行658
第一节 概况658
第二节 存款业务659
第三节 贷款业务660
第四节 体制改革660
第五节 调查研究661
第六节 财会与电子化建设661
第七节 纪检监察662
第八节 安全保卫662
第九节 房地产信贷662
第三章 农业银行663
第一节 概况663
第二节 存款业务664
第三节 贷款业务666
第四节 内部管理及电子化建设669
第五节 纪检监察和安全保卫671
第四章 农业发展银行672
第一节 概况672
第二节 业务情况673
第三节 内部管理674
第五章 城市信用社674
第一节 概况674
第二节 存贷款状况675
第六章 农村信用社675
第一节 概况675
第二节 存款业务676
第三节 贷款业务676
第四节 内部管理676
第七章 建设银行677
第一节 撤并前后677
第二节 基建贷款发放677
第三节 其他金融工作677
第八章 保险678
第一节 概况678
第二节 财产保险679
第三节 人寿保险682
第十九篇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第一章 管理机构及城镇规划686
第一节 建设环保局686
第二节 城市管理委员会687
第三节 城镇规划687
第四节 专业规划编制688
第二章 城镇建设689
第一节 街道689
第二节 房屋690
第三节 桥梁渡口690
第四节 公用事业691
第五节 园林绿化692
第六节 重点建筑693
第七节 旧城改造694
第八节 县城防洪建设695
第九节 环境卫生及城市管理696
第十节 开发区建设697
第三章 村镇建设699
第一节 建设规划及管理699
第二节 场镇建设701
第三节 小城镇试点镇及中心村建设704
第四节 农房建设708
第四章 建筑装饰业709
第一节 建筑装饰队伍709
第二节 工程技术715
第三节 建筑装饰材料717
第四节 勘测设计718
第五节 行业管理720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与开发722
第一节 产权产籍管理723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与住宅建设723
第三节 房地产交易市场724
第四节 拆迁管理与房屋安全鉴定724
第五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725
第六节 直管公房管理725
第六章 环境保护726
第一节 概况726
第二节 环境污染状况726
第三节 污染治理727
第四节 环境监督管理730
第七章 农村能源731
第一节 概况731
第二节 能源开发731
第三节 能源节约732
第二十篇 教育 科技 广播电视第一章 教育734
第一节 概况734
第二节 体制改革736
第三节 德育工作737
第四节 学校管理737
第五节 教学科研739
第六节 教育经费739
第七节 校舍建设741
第八节 设备设施建设742
第九节 捐资助学743
第十节 招生工作744
第十一节 教育督导745
第十二节 职称评定745
第十三节 师资队伍建设746
第十四节 勤工俭学748
第二章 学校教育749
第一节 幼儿教育749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751
第三节 职业中学教育757
第四节 成人教育758
第五节 特殊教育760
第六节 师资教育761
第三章 科学技术762
第一节 概况762
第二节 科学体制改革763
第三节 科技计划管理766
第四节 科技成果管理769
第五节 科技承包770
第六节 科技试点 示范770
第七节 重大成果选介771
第八节 科技情报774
第九节 科技队伍建设774
第十节 科技宣传774
第十一节 科技培训775
第十二节 科技创先776
第四章 广播电视777
第一节 概况777
第二节 广播777
第三节 电视778
第四节 行业管理778
第五节 事业建设779
第六节 宣传780
第二十一篇 文化 体育 卫生第一章 文化体育783
第一节 概况783
第二节 群众文化783
第三节 文艺创作785
第四节 公共图书阅览786
第五节 图书发行786
第六节 电影发行放映787
第七节 文化市场788
第八节 扫黄打非788
第九节 新闻出版788
第十节 争创工作789
第十一节 群众体育789
第十二节 职工体育789
第十三节 学校体育790
第十四节 农村体育791
第十五节 老年体育791
第十六节 残疾人体育791
第十七节 体育群团及裁判员792
第十八节 业余训练792
第十九节 体育宣传793
第二十节 体育场地793
第二章 文物博物794
第一节 地面文物794
第二节 馆藏文物795
第三节 文物保护796
第三章 卫生796
第一节 概况796
第二节 医疗队伍797
第三节 医疗设备801
第四节 医疗制度改革802
第五节 医疗收费制度改革804
第六节 初级卫生保健807
第七节 职称评定808
第八节 医药市场管理809
第九节 药政药检809
第十节 医政810
第十一节 妇幼保健812
第十二节 疾病控制813
第十三节 爱国卫生815
第十四节 红十字工作817
第十五节 科教工作817
第二十二篇 社会风俗第一章 家庭 宗族 姓氏819
第一节 家庭819
第二节 宗族820
第三节 姓氏820
第二章 风俗 习惯821
第一节 生活习俗821
第二节 节俗822
第三节 礼俗825
第四节 庙会 香会828
第五节 良风 陋习828
第三章 宗教830
第一节 佛教830
第二节 天主教830
第三节 基督教831
附:会道门831
第四章 方言 俗语831
第一节 方言831
第二节 词汇832
第三节 谚语837
第四节 歇后语838
第二十三篇 镇乡简介第一章 镇841
第一节 梅硐镇841
第二节 双河镇844
第三节 龙头镇847
第四节 硐底镇850
第五节 花滩镇853
第六节 竹海镇856
第七节 万岭镇859
第八节 老翁镇861
第九节 古河镇864
第十节 下长镇867
第十一节 长宁镇870
第二章 乡873
第一节 富兴乡873
第二节 官兴乡876
第三节 铜鼓乡879
第四节 三元乡882
第五节 井江乡885
第六节 铜锣乡887
第七节 桃坪乡890
第八节 开佛乡892
第九节 梅白乡894
第二十四篇 人物896
第一章 传记896
周洪漠896
李永通898
卢承绪899
张群900
徐策901
侯光炯903
李桂英905
卢畇原907
戴元淮909
李汉宗 卢素君(合传)910
古平南911
蒲简文913
王文海914
陶澎915
黄瑞农915
朱定军916
钟善祥918
苏克辉919
第二章 名表921
第三章 县人获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名录924
第四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931
第五章 县人获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录932
附录934
一、文告选存934
二、诗歌选录957
三、重要轶文961
四、县人部分著作存目971
五、历代《长宁县志》序言选录982
六、本届修志要录983
七、前部《长宁县志》补遗994
修志始末1024
《长宁县志》(1986—2000)历届编纂机构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