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收益占有与技术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收益占有与技术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4658950.jpg)
- 周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030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技术革新-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收益占有与技术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现实背景1
一 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2
二 全球化动态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挑战5
第二节 理论背景13
一 创新收益占有与企业技术创新14
二 现有研究的不足20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22
第四节 关键术语界定23
第五节 研究框架24
第六节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25
第二章 文献综述27
第一节 理论基础27
一 企业资源基础论27
二 动态能力理论51
第二节 创新收益占有64
一 创新收益占有问题的由来64
二 收益占有的理论基础66
三 创新收益占有的内涵71
四 影响企业占有创新收益的因素73
五 收益占有机制的有效性77
六 创新收益占有与企业研发活动80
七 创新收益占有与企业战略85
第三节 吸收能力91
一 吸收能力的含义91
二 吸收能力的理论基础95
三 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96
四 吸收能力的作用103
第四节 技术创新105
一 技术创新理论的创立与发展105
二 技术创新的定义107
三 技术创新的分类109
四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111
第五节 创新收益占有、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研究之不足115
一 创新收益占有与技术创新115
二 创新收益占有与吸收能力118
三 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120
四 现有研究的不足123
第三章 理论模型及假设130
第一节 本书的整体研究框架130
一 第一个逻辑:价值创造和收益占有决定企业竞争优势130
二 第二个逻辑:对于创新收益占有的界定134
三 第三个逻辑:资源—能力—创新136
第二节 理论框架所涉及的变量142
一 知识产权保护142
二 互补性资产:143
三 吸收能力144
四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147
第三节 模型关键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149
一 互补性资产与组织的吸收能力149
二 知识产权保护与组织的吸收能力154
三 组织的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产出157
四 互补性资产与企业技术创新164
五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167
六 知识产权保护、互补性资产与技术创新170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173
第一节 样本与数据收集173
一 研究背景173
二 数据收集与调研对象的选择173
第二节 问卷的编制174
一 量表编制原则和程序175
二 量表的前测与修订176
三 偏差控制177
第三节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177
一 因变量的度量178
二 自变量的度量180
三 中间变量的度量182
第四节 统计分析方法和程序186
一 结构方程的特点和分析步骤186
二 SEM中的拟合指标189
第五节 样本容量与问卷投放190
第六节 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手段191
一 量表信度检验192
二 量表效度检验193
三 量表中变量正态性检验194
四 因子分析195
第五章 量表质量检验与维度验证196
第一节 样本情况描述196
一 样本基本情况196
二 回收问卷的检验197
三 变量的相关系数199
第二节 样本质量检验和维度验证202
一 互补性资产202
二 潜在吸收能力203
三 现实吸收能力205
四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206
五 产品创新207
六 工艺创新208
第三节 小结210
第六章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211
第一节 模型拟合结果分析211
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214
一 互补性资产对吸收能力的影响214
二 知识产权保护对吸收能力的影响215
三 潜在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215
四 现实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215
五 互补性资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216
六 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216
第三节 变量中介效应分析217
一 模型中各潜变量效应分解217
二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219
三 变量中介效应检验222
第四节 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231
一 调节效应的分析方法231
二 知识产权保护在互补性资产影响技术创新过程中调节效应分析235
三 知识产权保护在吸收能力影响技术创新过程中调节效应分析236
第五节 对模型修正的讨论237
第六节 假设情况汇总239
第七节 实证最终结果分析240
一 互补性资产对吸收能力的影响240
二 互补性资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242
三 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244
四 知识产权保护对吸收能力的影响247
五 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249
六 知识产权保护对互补性资产与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251
第七章 主要结论254
第一节 主要结论254
第二节 对管理实践的建议258
一 中国企业在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创新收益占有能力问题259
二 提高吸收能力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261
第三节 问题讨论262
参考文献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