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理生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病理生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673634.jpg)
- 吴立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90119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病理生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病理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与内容1
一、任务1
二、内容1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方法2
一、学科性质2
二、主要研究方法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3
第二章 疾病概论5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5
一、健康的概念5
二、疾病的概念6
第二节 病因学6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6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8
第三节 发病机制9
一、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9
二、疾病的基本机制10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11
一、康复11
二、死亡12
第三章 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14
第一节 水与钠代谢及其调节机制14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14
二、体液的渗透压和体内水、钠的交换15
三、水和钠的生理功能16
四、水与钠平衡及其调节16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18
一、脱水18
二、水过多20
第三节 钾代谢及钾代谢障碍23
一、正常钾代谢23
二、低钾血症24
三、高钾血症28
第四节 正常镁代谢及镁代谢障碍30
一、正常镁代谢30
二、低镁血症30
三、高镁血症31
第五节 钙、磷代谢与钙磷代谢障碍32
一、钙和磷的正常代谢32
二、钙磷代谢异常33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38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38
一、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38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39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常用检测指标43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43
二、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43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45
一、代谢性酸中毒45
二、呼吸性酸中毒48
三、代谢性碱中毒50
四、呼吸碱中毒52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54
一、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55
二、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55
三、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55
四、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55
五、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56
第五节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基础56
第五章 缺氧59
第一节 概述59
一、血氧分压59
二、血氧容量59
三、血氧含量60
四、血氧饱和度60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和发生机制60
一、低张性缺氧60
二、血液性缺氧61
三、循环性缺氧62
四、组织性缺氧63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64
一、对细胞代谢的影响64
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66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67
四、对血液系统的影响69
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70
第四节 治疗缺氧的病理生理基础70
一、低张性缺氧70
二、血液性缺氧71
三、循环性缺氧71
四、组织性缺氧71
第六章 发热73
第一节 概述73
一、正常体温的相关概念73
二、生理性体温升高73
三、病理性体温升高73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74
一、发热激活物74
二、内生致热原75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77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80
一、体温上升期80
二、高温持续期80
三、体温下降期81
第四节 发热反应中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81
一、中枢神经系统81
二、免疫系统82
三、消化系统82
四、循环系统82
五、代谢的变化82
六、急性期反应83
第五节 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83
一、发热的利、弊观83
二、发热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83
第七章 应激86
第一节 概述86
一、应激的概念86
二、应激原87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87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87
二、基因和细胞水平的应激反应90
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反应93
第三节 应激损伤与应激相关疾病96
一、全身适应综合征97
二、应激性溃疡97
三、应激与心血管疾病98
四、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98
五、应激相关心理、精神障碍99
第四节 防治应激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100
一、尽快消除或撤离主要致病应激原100
二、避免给患者新的应激刺激101
三、恰当的心理治疗和护理101
四、及时识别、治疗应激性损伤101
第八章 休克102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103
一、休克的病因103
二、休克的分类103
第二节 休克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105
一、微循环灌流105
二、休克微循环障碍的分期及机制105
三、休克发病的细胞机制111
第三节 休克中细胞代谢、结构的改变和器官功能障碍112
一、细胞损伤112
二、细胞代谢障碍113
三、器官功能障碍113
第四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15
一、积极预防休克的发生115
二、早期发现,及时合理治疗115
第九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118
第一节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118
一、凝血系统118
二、抗凝血系统119
三、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调节121
第二节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122
一、凝血活性过强122
二、凝血功能障碍122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22
一、DIC的病因123
二、DIC的发病机制123
三、影响DIC发生和发展的因素125
四、DIC的临床发展过程126
五、DIC的主要临床表现127
六、DIC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129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131
第一节 概述131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条件132
一、原因132
二、条件132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133
一、自由基的作用133
二、钙超载135
三、中性粒细胞激活137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138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38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40
三、其他器官、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140
第五节 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141
一、尽量缩短缺血时间141
二、控制再灌注条件141
三、清除自由基141
四、钙拮抗剂141
五、改善能量代谢141
六、中性粒细胞抑制剂142
七、腺苷142
八、细胞保护剂142
九、缺血预处理142
第十一章 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144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通路145
一、跨膜信号转导通路145
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148
第二节 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149
一、受体异常与疾病150
二、G蛋白异常与疾病153
三、多个环节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154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防治156
第十二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158
第一节 细胞增殖异常与疾病159
一、细胞周期的概述159
二、细胞周期的调控159
三、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163
四、细胞周期的调控与疾病防治165
第二节 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166
一、细胞凋亡的概述166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167
三、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173
四、细胞凋亡的调控与疾病防治175
第十三章 糖尿病177
第一节 分类与病因177
一、1型糖尿病177
二、2型糖尿病178
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78
四、妊娠期糖尿病178
第二节 糖尿病的发生机制178
一、1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178
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180
第三节 对机体的影响184
一、对代谢的影响184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86
三、糖尿病性肾病186
四、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86
五、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187
第四节 糖尿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88
一、饮食治疗188
二、药物治疗188
三、外科治疗188
第十四章 高血压191
第一节 高血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92
一、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192
二、收缩期与舒张期高血压193
三、缓进型与急进型高血压193
第二节 高血压的原因和发病机制194
一、继发性高血压194
二、原发性高血压195
第三节 高血压对机体的影响197
一、心脏198
二、脑198
三、肾198
四、视网膜199
第四节 高血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99
第十五章 心功能不全202
第一节 概述202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203
一、病因203
二、诱因203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204
一、左、右心和全心衰竭204
二、收缩性衰竭与舒张性衰竭204
三、低输出量性和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204
四、心力衰竭的临床分级205
第四节 心功能不全的代偿机制205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206
二、功能性调整207
三、结构性适应208
四、心外代偿209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210
一、心肌收缩力降低210
二、心肌舒张性能异常212
三、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212
第六节 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对机体的主要影响212
一、前向衰竭213
二、后向衰竭214
第七节 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15
一、防治原发病及消除诱因215
二、改善心脏泵血功能215
三、调整神经体液调节及干预心室重构216
四、替代严重衰竭的心脏216
第十六章 呼吸功能不全218
第一节 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218
一、肺通气障碍219
二、肺换气障碍221
三、通气-血流比值失调222
第二节 呼吸功能不全对机体的影响224
一、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紊乱224
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224
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226
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27
第三节 呼吸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28
一、防治原发病及其诱发因素228
二、改善通气228
三、氧疗229
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代谢紊乱229
第十七章 肝功能不全231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的表现及发生机制231
一、物质代谢障碍231
二、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232
三、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障碍232
四、免疫功能障碍233
五、生物转化功能障碍233
六、水与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233
七、器官功能障碍234
第二节 肝性脑病235
一、概念、病因与分类235
二、发病机制236
三、诱发因素241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41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243
一、概念及分类243
二、肝性功能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243
第十八章 肾功能不全246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246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246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247
三、肾内分泌功能障碍247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248
一、病因与分类249
二、发病机制250
三、临床表现253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55
第三节 慢性肾衰竭255
一、病因255
二、诱因256
三、发展过程256
四、发病机制257
五、临床表现258
第四节 尿毒症261
一、临床表现261
二、发病机制263
三、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64
第十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66
第一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因和发病经过266
一、病因266
二、分型267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268
一、全身性炎症反应失控268
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270
三、肠道细菌移位270
四、细胞代谢障碍与细胞凋亡271
第三节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变化272
一、肺的功能变化272
二、肾的功能变化273
三、肝的功能变化273
四、胃肠道的功能变化273
五、心脏的功能变化273
六、免疫系统的变化273
七、凝血系统的变化273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74
一、防治原发病274
二、阻断炎症介质的有害作用274
三、其他275
附录1索引277
附录2 GLOSSARY OF TERMS AND KEYWORDS280
附录3临床案例分析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