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环境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环境学 第2版
  • 颜文洪,张朝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8055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旅游-环境科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旅游环境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基础篇1

第1章 绪论1

1.1 旅游环境学的形成和发展1

1.1.1 旅游环境学的形成1

1.1.2 旅游环境学的发展2

1.2 旅游环境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4

1.2.1 旅游环境学的研究对象4

1.2.2 旅游环境学的研究内容5

1.3 旅游环境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8

1.3.1 与环境学科、生态学科的相互关系8

1.3.2 与旅游学科的相互关系8

1.3.3 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8

1.4 旅游环境学的研究方法8

1.4.1 现场和社会调查8

1.4.2 历史分析法9

1.4.3 数学模型的应用9

1.4.4 GIS等新技术的运用10

思考与练习题10

第2章 旅游环境概述11

2.1 旅游环境11

2.1.1 旅游环境概述11

2.1.2 综合分析13

2.1.3 旅游环境的定义13

2.1.4 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13

2.2 旅游环境的分类14

2.2.1 按旅游环境的主体划分14

2.2.2 按旅游环境的尺度范围划分15

2.3 旅游环境的基本特点16

2.3.1 旅游环境质量应明显优于一般环境的质量——优越性16

2.3.2 由于旅游环境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差异性16

2.3.3 对旅游环境在某些情况下的特殊要求——特殊性17

2.4 旅游环境的基本性质17

2.4.1 空间结构具有多维性17

2.4.2 时间方面具有多变性18

2.4.3 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功能性18

2.4.4 自身具有平衡机制和自我调控性18

2.4.5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撑性18

2.4.6 旅游环境供给的有限性19

思考与练习题19

第3章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20

3.1 旅游活动与环境的良性互动20

3.1.1 环境是旅游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20

3.1.2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正面效应21

3.2 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冲突23

3.2.1 “无烟工业”的污染23

3.2.2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冲击24

思考与练习题35

第4章 旅游环境学理论基础36

4.1 可持续发展理论36

4.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36

4.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实质37

4.1.3 可持续旅游38

4.2 环境科学理论42

4.2.1 环境系统理论42

4.2.2 环境质量与环境价值43

4.2.3 环境本底值、背景值与基线值45

4.3 生态系统理论46

4.3.1 生态系统基本概念46

4.3.2 生态平衡50

思考与练习题52

第2篇 评价篇53

第5章 旅游环境评价概述53

5.1 旅游环境影响及其特征53

5.1.1 旅游环境影响53

5.1.2 旅游环境影响的特征53

5.1.3 累积效应55

5.2 环境评价及其发展过程55

5.2.1 概念55

5.2.2 开发决策和环境评价56

5.2.3 分类57

5.2.4 发展过程59

5.3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管理60

5.3.1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管理60

5.3.2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管理66

5.4 环境影响的重大性和评价等级68

5.4.1 环境影响的重大性及判断方法68

5.4.2 环境筛选71

5.4.3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72

5.5 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73

思考与练习题74

第6章 环境污染源与生态破坏源的调查与评价75

6.1 污染源和环境污染75

6.1.1 污染源的分类76

6.1.2 各种污染源概述76

6.1.3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81

6.2 污染源与生态破坏源调查与评价87

6.2.1 目的87

6.2.2 污染源调查内容与方法87

6.2.3 污染源评价90

6.2.4 生态破坏和破坏源91

6.2.5 生态破坏源的调查和评价93

思考与练习题94

第7章 大气与水环境影响评价95

7.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95

7.1.1 大气污染监测评价95

7.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数学方法96

7.1.3 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100

7.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02

7.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程序102

7.2.2 评价等级的划分102

7.2.3 评价范围的确定103

7.2.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04

7.2.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05

7.3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08

7.3.1 地表水质量评价108

7.3.2 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112

7.3.3 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115

7.4 水环境影响评价115

7.4.1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115

7.4.2 评价工作等级和工作程序115

思考与练习题118

第8章 生态评价与噪声评价119

8.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119

8.1.1 生态评价及其任务119

8.1.2 生态评价的标准、范围和等级120

8.1.3 生态环境影响的识别121

8.1.4 生态环境调查及现状评价122

8.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26

8.2.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要求126

8.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步骤126

8.2.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127

8.3 噪声环境现状评价127

8.3.1 噪声概述127

8.3.2 噪声环境现状评价130

8.4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132

8.4.1 评价工作程序132

8.4.2 评价范围133

8.4.3 基础资料的收集133

8.4.4 噪声现状调查133

8.4.5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134

8.4.6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136

思考与练习题137

第9章 视觉影响评价138

9.1 总则138

9.1.1 基本概念138

9.1.2 有关景观资源保护的法规139

9.1.3 视觉影响评价的目标和难点139

9.1.4 视觉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范围140

9.2 拟建项目视觉影响的识别140

9.2.1 交通140

9.2.2 水资源开发工程140

9.2.3 高架输电线工程141

9.3 现有视觉资源评述141

9.3.1 评价因子的筛选141

9.3.2 简单的目视评分法评述141

9.3.3 核查表法141

9.4 对现有视觉资源影响的预测144

9.4.1 预测方法144

9.4.2 简单评分法144

9.4.3 系统评分法预测和评价视觉资源影响146

9.5 评价视觉影响150

9.5.1 评价视觉影响的重大性150

9.5.2 研究和提出消减措施151

9.5.3 视觉影响评价结果的决策152

思考与练习题152

第10章 累积效应分析153

10.1 累积效应的概念与分析程序153

10.1.1 累积效应原理和累积效应分析153

10.1.2 累积效应分析的程序155

10.2 累积效应分析工作范围的界定156

10.2.1 界定的原则和步骤156

10.2.2 累积效应的识别157

10.2.3 界定累积效应分析范围158

10.3 描述和评估受影响的旅游环境160

10.3.1 描述受累积效应作用的旅游环境160

10.3.2 确定累积效应的旅游环境后果161

10.3.3 避免和消减重大的累积效应164

10.4 分析累积效应的方法、技术和案例165

10.4.1 CEA方法分类165

10.4.2 实施CEA的方法165

10.4.3 案例:累积作用系数法的应用168

思考与练习题172

第11章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173

11.1 概述173

11.1.1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因子173

11.1.2 评价因子之间的关系174

11.1.3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项目筛选175

11.1.4 评价区域范围和敏感区176

11.1.5 评价程序177

11.2 社会经济影响的识别178

11.2.1 识别拟议开发行动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178

11.2.2 社会经济现状调查179

11.3 社会经济影响预测180

11.3.1 社会经济影响预测方法180

11.3.2 经济影响预测184

11.4 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影响186

11.4.1 筛选影响重大性的准则186

11.4.2 判断和决策188

11.4.3 消减负面影响的措施和事后监测188

思考与练习题189

第12章 旅游环境风险评价190

12.1 风险与旅游环境风险系统190

12.1.1 风险和风险观念190

12.1.2 风险的定义、可接受性和不确定性192

12.1.3 旅游环境风险系统194

12.2 EIA和旅游环境风险评价196

12.2.1 分类和策略196

12.2.2 EIA与TERA的关系199

12.3 环境风险识别和影响预测199

12.3.1 项目筛选和风险影响识别200

12.3.2 故障树—事件树分析法200

12.3.3 风险概率的度量202

12.3.4 风险源强的概率分布估计203

12.3.5 风险源强的估计与影响预测204

12.4 风险评价207

12.4.1 目的207

12.4.2 风险评价标准207

12.4.3 评价内容208

12.5 旅游环境风险管理210

12.5.1 TERM及其内容211

12.5.2 TERM方法211

思考与练习题213

第3篇 管理篇214

第13章 旅游环境管理概述214

13.1 旅游环境管理的特点和基本内容214

13.1.1 旅游环境管理的特点214

13.1.2 旅游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215

13.1.3 旅游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215

13.2 旅游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217

13.3 旅游环境管理的若干制度218

13.4 旅游环境管理体制220

13.4.1 我国目前环境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20

13.4.2 建立我国旅游环境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想221

13.5 ISO 14000和环境管理体系221

13.5.1 ISO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由来与发展221

13.5.2 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认证223

13.5.3 旅游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224

思考与练习题227

第14章 环境标准与旅游环境目标228

14.1 环境标准与环境标准体系228

14.1.1 标准和环境标准228

14.1.2 环境标准体系228

14.2 旅游环境容量与测定232

14.2.1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缘起与发展232

14.2.2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233

14.2.3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235

14.3 旅游环境质量与旅游环境目标242

14.3.1 旅游环境质量242

14.3.2 旅游环境目标243

思考与练习题244

第15章 旅游环境保护的手段245

15.1 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手段245

15.1.1 旅游环境保护法律手段的定义与内容245

15.1.2 环境权与环境法律责任245

15.1.3 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247

15.2 旅游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248

15.2.1 旅游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概念和必要性248

15.2.2 旅游环境保护的主要经济手段249

15.3 旅游环境保护的规划手段251

15.3.1 旅游规划的定义与意义251

15.3.2 旅游规划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52

15.4 旅游环境保护的行政手段256

15.4.1 旅游环境保护行政手段的定义和必要性256

15.4.2 行政手段的具体形式258

15.4.3 政府对旅游环境实施保护的特殊行政手段258

15.5 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手段260

15.5.1 旅游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手段的定义260

15.5.2 旅游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目的、内容和对象260

15.5.3 环境意识261

15.5.4 旅游环境宣传与教育手段的主要形式264

15.6 旅游环境保护的科技手段265

15.6.1 旅游环境保护的数学手段265

15.6.2 旅游环境保护的物理手段266

15.6.3 旅游环境保护的化学手段267

15.6.4 旅游环境保护的生物手段268

15.6.5 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手段270

思考与练习题271

第16章 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272

16.1 大气旅游环境的保护272

16.1.1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272

16.1.2 改进燃烧方式272

16.1.3 治理交通废气污染273

16.1.4 植树造林,净化空气274

16.2 噪声污染防治275

16.2.1 噪声污染控制途径275

16.2.2 噪声控制管理275

16.2.3 噪声控制技术275

16.3 水体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76

16.3.1 河湖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76

16.3.2 海洋水体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78

16.3.3 瀑布、泉水水体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80

16.4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81

16.4.1 山地地貌及环境的保护281

16.4.2 溶洞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82

16.5 生物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83

16.5.1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283

16.5.2 移(异)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及各种引种繁育中心283

16.5.3 古树名木的保护284

16.6 旅游垃圾处理和旅游厕所建设284

16.6.1 旅游垃圾减量化处理对策与措施284

16.6.2 旅游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对策与措施285

16.6.3 旅游垃圾资源化处理对策与措施286

16.6.4 “白色污染”的治理286

16.6.5 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287

16.7 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89

16.7.1 “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总原则289

16.7.2 处理好文物古迹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89

16.7.3 处理好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的关系290

16.7.4 保护好文物古迹周围的环境291

16.7.5 文物古迹保护的技术措施291

16.7.6 文物古迹保护的管理措施292

16.8 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艺术类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93

16.8.1 封闭式保护293

16.8.2 开放式保护293

16.9 旅游城市环境的保护294

16.9.1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295

16.9.2 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突出城市个性295

16.9.3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295

16.9.4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296

16.9.5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296

16.9.6 加强城市交通污染防治296

16.10 旅游社会环境的保护297

16.10.1 实施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297

16.10.2 改善居民的好客态度297

16.10.3 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和标识系统298

16.10.4 建立旅游安全救护系统298

思考与练习题298

第17章 环境决策与公众参与300

17.1 环境决策概述300

17.1.1 环境决策的概念300

17.1.2 环境决策的特点300

17.1.3 环境决策的分类301

17.1.4 环境决策的内容302

17.2 环境决策的程序303

17.2.1 建立环境目标303

17.2.2 收集环境信息303

17.2.3 处理环境信息303

17.2.4 拟制环境决策方案304

17.2.5 环境决策的优度分析304

17.2.6 最优环境决策方案的选择305

17.3 环境决策的方法305

17.3.1 决策树法305

17.3.2 决策矩阵法306

17.3.3 多目标决策法307

17.4 环境决策过程的公众参与308

17.4.1 公众与公众参与定义308

17.4.2 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依据309

17.4.3 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作用310

17.4.4 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方法311

17.4.5 促进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途径311

思考与练习题313

第4篇 案例篇314

案例1 环境促进旅游发展:广东鼎湖山案例314

案例2 旅游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武陵源案例319

案例3 旅游环境监测:武夷山案例326

案例4 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国外保护区案例330

案例5 旅游环境影响与游客管理:5种管理模式比较334

参考文献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