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我与他者 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我与他者 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 苏欲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013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路易斯,C.S.(1898~1963)-美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我与他者 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部分 路易斯“他者性”美学观根基:恒存的他者——“道”23

第一章 《人的消解》的核心思想23

第一节 理性、情感对客观价值的“合宜”反应:《无心胸之人》24

第二节 客观价值之道的必然性:《常道》32

第三节 “道”的消解与人的消解:《人的消解》36

第二章 《人的消解》与路易斯“他者性”美学思想44

第一节 恒存之道——路易斯“他者性”美学的根基45

第二节 “道”的客观性与文本与批评的“他者性”46

第三节 对于“道”的依从与对于文本的接受50

第四节 超越时代的“道”与超越时代的文本传统52

第五节 人与“道”的和谐与阅读批评实践中自我对他者的仁爱53

第六节 “道”的包容性与路易斯美学中的“埃及金银”54

第二部分 阅读、批评与创作的他者性61

第一章 路易斯的“他者”观61

第一节 路易斯对“他者”的感性体验61

第二节 “他者”:神学与伦理学内涵66

第三节 “他者”:存在论内涵70

第四节 从“有意义的他者”到语言的他者性: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内涵74

第二章 阅读的“他者性”77

第一节 文本语言的他者性——语言的所是与所思78

第二节 作者意图与创作语境的他者性88

第三节 文本价值的他者性:Poiema与Logos98

第四节 文本阅读的他者性:隐匿自我趋向他者的阅读105

第三章 批评的“他者性”118

第一节 善意的批评家118

第二节 “不情愿的批评家”123

第三节 作为文本阐释者的批评家127

第四章 创作的“他者性”133

第一节 创作的非个人化134

第二节 “原创”与“效法”144

第三节 创作灵感的他者性——“形象鉴临于我”149

第五章 善待读者的作者153

第一节 明晰晓畅的文风154

第二节 睿智诙谐的隽语157

第三节 想象世界的向导159

第三部分 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及其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研究167

第一章 敬重过往的他者:路易斯的历史观167

第一节 “时代势利症”批判168

第二节 历史主义辨析172

第三节 《论时代的分期》177

第二章 《爱的寓言》:追踪失落的他者——文本传统190

第一节 《爱的寓言》的两个主题190

第二节 寓言与Poiema和Logos197

第三节 《爱的寓言》与“他者性”美学199

第三章 作为他者的读者与文本历史语境:论《被弃的意象》203

第一节 关注读者需要的写作动机203

第二节 为读者呈现的历史语境——中世纪模式205

第三节 中世纪模式下的文本解读211

第四章 作为他者的文本与作者:论《〈失乐园〉序》218

第一节 《失乐园》的史诗形式219

第二节 《失乐园》的创作意图221

第四部分 路易斯美学观的思想溯源231

第一章 柏拉图231

第一节 理念论(理式论)与路易斯“他者性”美学232

第二节 洞穴的比喻与认知的有限性236

第三节 理性、情感、欲望239

第四节 “模仿说”、“灵感说”与“个人谬说”批判240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243

第一节 逻辑243

第二节 “不动的推动者”245

第三节 中道学说246

第三章 圣奥古斯丁250

第一节 仁爱的阅读与阐释250

第二节 埃及的金银252

第三节 “渴念”与“喜乐”257

第四章 托马斯·阿奎那260

第一节 理性与信仰260

第二节 类比262

第五章 中世纪“模式”265

第一节 中世纪的灵性宇宙观与路易斯的“接受”式审美观265

第二节 中世纪的知识风气与路易斯关于“创意”的观念267

第三节 中世纪关于人类理性灵魂的描述与路易斯关于“客观真理”的认识271

第四节 中世纪的系统性与路易斯的文风271

结语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路易斯与当代批评语境277

第一章 路易斯与当代西方批评语境277

第一节 路易斯对后现代理论消极方面的预见277

第二节 路易斯对后现代理论积极方面的回应281

第三节 《个人谬说》与《作者之死》的交流285

第四节 当代思想家对路易斯的正面回应289

第二章 路易斯与当代中国批评语境294

第一节 路易斯的“Tao(道)”与中国传统文化294

第二节 “道”的失落与重建295

参考文献303

致谢321

英文摘要(Synopsis)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