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镜微创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镜微创学
  • 张阳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257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448页
  • 文件大小:342MB
  • 文件页数:1492页
  • 主题词:内窥镜检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镜微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内镜医学概论3

第一章 内镜医学概述3

第一节 内镜医学的定义、发展历史3

第二节 内镜的临床应用5

第三节 内镜诊断、治疗与病理检查、放射检查、超声检查诊断的关系13

第四节 国内外内镜的开展现状与发展趋势14

第二章 内镜检查和手术对人体功能和健康的影响17

第一节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17

第二节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18

第三节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18

第四节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9

第五节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19

第六节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20

第七节 对代谢内分泌系统的影响20

第八节 对血气和酸碱平衡的影响21

第九节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21

第十节 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22

第十一节 对妊娠的影响23

第十二节 对儿童的影响23

第三章 内镜诊断的基本手段与方法25

第一节 内镜直视下进行腔内形态观察25

第二节 内镜下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25

第三节 内镜下灌洗抽洗表面物、分泌物、内容物进行细胞学检查和可溶性物质的成分分析26

第四节 内镜超声影像诊断27

第五节 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性诊断27

第六节 内镜介导下X线造影诊断28

第七节 内镜荧光、红外光造影检查29

第八节 镜下照相与录相影像图片分析诊断29

第九节 内镜下治疗性诊断30

第十节 内镜计算机诊断31

第四章 内镜治疗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34

第一节 内镜治疗的原理和种类34

第二节 内镜治疗的基本方法36

第三节 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的关系和异同38

第四节 目前临床内镜治疗存在的理论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39

第五章 内镜的构造原理与种类42

第一节 内镜的构造原理与种类42

第二节 硬式内镜的种类46

第三节 纤维内镜47

第四节 电子内镜48

第五节 新型内镜种类简介52

第六章 内镜辅助器械及与内镜配套使用的仪器配件57

第一节 光源57

第二节 内镜图像处理器58

第三节 内镜诊断常用器械的种类、原理和使用要点62

第四节 内镜治疗常用器械64

第五节 与内镜配套使用的仪器66

第七章 内镜及配套使用仪器附件的清洁、消毒与维护保养70

第一节 内镜清洁消毒标准70

第二节 内镜的清洁、消毒、维护与保养70

第三节 配套仪器的清洁、消毒、维护与保养72

第四节 附件的清洁、消毒、维护与保养72

第五节 清洁剂与消毒剂的选择73

第六节 内镜使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74

第七节 内镜及配套使用的仪器附件故障检修注意事项75

第八节 内镜及配套使用的仪器、附件仓库储存保管的注意事项76

第八章 内镜检查诊断室和手术室的设计布局与设施配置要求78

第一节 内镜检查诊断室整体设计原则和布局要求78

第二节 内镜手术室整体设计原则和布局要求79

第三节 登记室的布局和应配置的设施要求81

第四节 更衣室的布局和应配置的设施要求81

第五节 候诊室的布局和应配置的设施要求81

第六节 准备室的布局和应配置的设施要求82

第七节 操作室的布局和应配置的设施要求82

第八节 器械清洗消毒室的布局和应配置的设施要求83

第九节 教学示教室的布局和应配置的设施要求83

第十节 储蓄室的布局和应配制的设施要求83

第十一节 各型内镜及检查诊断辅助设备的配置要求84

第十二节 监护及抢救设施的配置要求84

第十三节 麻醉药品、急救药品及消毒、消洁剂的配置要求84

第十四节 通风、空调、降尘设备的配置要求86

第十五节 内镜工作站的原理、工作任务及设备配置要求86

第九章 内镜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内镜手术病人住院病历和手术记录书写的规范要求88

第一节 内镜检查申请单、报告单书写的规范要求88

第二节 内镜病人病历书写的规范要求93

第三节 内镜病人手术记录书写的规范要求99

第十章 内镜检查报告单的阅读分析与内镜检查诊断的注意事项102

第一节 内镜检查报告单的阅读与分析102

第二节 内镜诊断与临床最后确诊诊断符合率分析102

第三节 内镜诊断程序与内镜诊断思维103

第四节 内镜诊断的表述105

第五节 内镜检查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106

第六节 内镜检查要结合临床生化、病理、X线等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106

第七节 内镜手术治疗性诊断注意事项107

第八节 国内外内镜诊断标准、分期分级标准简介108

第十一章 内镜检查诊断室与手术室的管理制度与医护人员的职责109

第一节 内镜检查诊断室的规章制度109

第二节 内镜检查应遵循的基本技术操作规程109

第三节 内镜手术室的规章制度109

第四节 内镜手术应遵循的基本技术操作规程110

第五节 内镜检查诊断和手术病历的资料管理110

第六节 图像记录和分析的规范要求110

第七节 内镜检查诊断室主任职责110

第八节 内镜检查诊断室医师职责110

第九节 内镜检查诊断室技师职责110

第十节 内镜检查诊断室护师(士)职责111

第十一节 内镜检查诊断室工作人员职责111

第十二节 内镜手术外科主任职责111

第十三节 内镜手术医师职责111

第十四节 内镜手术住院医师职责112

第十五节 内镜麻醉医师职责112

第十六节 内镜手术室护士长职责112

第十七节 内镜手术室护士职责112

第十二章 我国内镜医师的培养教育现状114

第一节 我国内镜医师的现状114

第二节 加强内镜医师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14

第三节 内镜医师必须具备的品格素质、理论素质与业务技术素质114

第四节 高等医学院校内镜医师教育培养的设想115

第五节 内镜医师的培训与认证115

第二篇 相关学科技术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原理、设备及临床应用119

第十三章 放射影像技术在内镜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119

第一节 平片119

第二节 消化道造影和数字胃肠造影119

第三节 胰胆管造影和数字胃肠造影120

第四节 泌尿系造影120

第五节 血管造影120

第六节 子宫输卵管造影121

第七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CT)121

第八节 磁共振成像122

第九节 图像储存与传输系统124

第十四章 内镜微波治疗的原理、器械设备及其临床应用125

第十五章 内镜激光治疗的原理、设备及临床应用128

第十六章 内镜冷冻治疗的原理、设备及临床应用131

第一节 内镜冷冻治疗的基本原理131

第二节 冷冻治疗机的种类、结构、功能和特点132

第三节 内镜冷冻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33

第四节 内镜冷冻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134

第五节 冷冻治疗机的维护与消毒135

第六节 内镜冷冻治疗的注意事项136

第十七章 内镜介入治疗的原理、设备及临床应用138

第一节 内镜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138

第二节 内镜介入治疗的主要器械设备138

第三节 内镜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139

第十八章 内镜超声刀治疗的原理、设备与临床应用141

第十九章 内镜高频电刀治疗的原理、设备与临床应用143

第二十章 内镜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148

第一节 内镜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的概念148

第二节 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设备149

第三节 近距离治疗的放射源149

第四节 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放射源的布源150

第五节 内镜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50

第六节 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的并发症151

第七节 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机的保养152

第八节 内镜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要注意防护152

第二十一章 内镜氩气刀治疗154

第一节 内镜氩气刀治疗的基本原理154

第二节 内镜氩气刀的种类、结构、功能和特点155

第三节 内镜氩气刀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57

第四节 内镜氩气刀治疗的清洁、消毒与保养158

第五节 内镜氩气刀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158

第六节 内镜氩气刀治疗的注意事项159

第二十二章 计算机辅助外科及其在普通外科的应用161

第一节 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162

第二节 手术机器人与机器人手术164

第三篇 内镜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麻醉、营养支持疗法和并发症的防治第二十三章 内镜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及基本操作技术171

第一节 内镜外科手术设备设施基本要求171

第二节 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清洁、消毒、保养与维护171

第三节 内镜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准备172

第四节 手术病人并发症诊断与处理172

第五节 内镜外科手术室布局及手术器械准备174

第六节 基本操作技术174

第二十四章 内镜外科手术的麻醉和监护181

第一节 内镜外科手术麻醉对机体的影响181

第二节 内镜外科手术麻醉方法选择182

第三节 术中麻醉监测183

第四节 内镜外科手术病人术后监护病房设备设施的要求184

第五节 术后病人监护的主要任务及处理185

第六节 术后患者并存疑难危急病的监护及处理186

第七节 监护室的清洁消毒及监护仪器的使用与保养190

第八节 麻醉科内镜的应用191

第二十五章 内镜外科手术治疗的营养支持193

第一节 禁食与手术创伤对机体代谢的影响193

第二节 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量和营养疗法的主要作用194

第三节 营养不良的判断与评估195

第四节 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和肠内营养方法197

第五节 肠内营养制剂、作用、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198

第六节 静脉营养的适应证及静脉营养时机的选择199

第七节 静脉营养常用制剂的成分、作用、用途用法与使用注意事项200

第八节 静脉营养的并发症与处理201

第九节 营养支持的管理和监测203

第二十六章 内镜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液体疗法205

第一节 液体疗法在内镜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作用205

第二节 内镜外科手术病人补液的基本原则206

第三节 常用溶液成分及补液量的计算方法208

第四节 药物配伍与禁忌209

第五节 联合用药210

第六节 心脏病患者补液注意事项211

第七节 肝病患者补液注意事项211

第八节 肾病患者补液注意事项212

第九节 肺病患者补液注意事项213

第十节 妊娠期补液注意事项214

第十一节 老年病人补液注意事项214

第十二节 输液不良反应及预防对策215

第二十七章 腹腔镜手术的共有并发症218

第一节 特殊体位的并发症218

第二节 人工气腹的并发症218

第三节 放置穿刺套管的并发症219

第四节 腹腔镜手术中的脏器损伤219

第五节 手术野出血220

第六节 腹壁穿刺孔的并发症220

第七节 下肢静脉淤血和血栓形成221

第四篇 神经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225

第二十八章 神经内镜手术基础225

第一节 神经内镜手术的解剖学基础225

第二节 神经内镜系统的组成与内镜的种类、结构和特点227

第二十九章 神经内镜手术的适应证和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229

第一节 神经内镜手术的适应证229

第二节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229

第三节 神经内镜手术的麻醉与术中监护230

第四节 神经内镜手术的优越性与局限性231

第五节 神经内镜和专用器械的消毒、保养与管理231

第六节 神经内镜手术的临床评价与展望232

第三十章 脑积水的内镜治疗233

第一节 脑积水的诊断要点233

第二节 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234

第三节 透明隔造瘘术236

第四节 脉络丛烧灼术236

第五节 内镜引导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237

第六节 脑积水内镜手术疗效评价标准及影像随访239

第三十一章 脑室内病变的内镜手术治疗240

第一节 颅咽管瘤切除术240

第二节 胶样囊肿切除术241

第三节 脑室囊肿切除术241

第四节 脉络丛乳头状瘤切除术242

第五节 脑室肿瘤活检术242

第三十二章 颅内血肿的脑内镜治疗243

第一节 脑内血肿243

第二节 脑室内血肿244

第三节 慢性硬膜下血肿246

第三十三章 其他颅内疾病的内镜手术治疗247

第一节 蛛网膜囊肿247

第二节 透明隔囊肿248

第三节 松果体肿瘤249

第四节 脑囊虫病250

第五节 脑脓肿251

第六节 脊髓空洞症253

第三十四章 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255

第一节 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优越性255

第二节 单鼻孔经蝶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256

第三节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56

第四节 小脑脑桥角区肿瘤切除术257

第五节 微血管减压术258

第六节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治疗259

第三十五章 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治疗颅底病变261

第一节 垂体瘤切除术261

第二节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263

第三节 斜坡脊索瘤263

第五篇 呼吸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267

第三十六章 支气管镜检查相关技术267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应用解剖生理学基础267

第二节 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70

第三节 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准备270

第四节 支气管镜检查的常用技术271

第五节 常规并发症及其处理272

第三十七章 经支气管镜活检术275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275

第二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275

第三节 检查后处理276

第四节 并发症的防治277

第五节 临床应用与评价277

第六节 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278

第七节 支气管镜活检的注意事项278

第三十八章 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280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280

第二节 检查前准备280

第三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281

第四节 检查后处理282

第五节 并发症的防治282

第六节 临床应用与评价282

第七节 经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的注意事项285

第三十九章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287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287

第二节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的技术要领287

第三节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所需器械及消毒288

第四节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的术前准备288

第五节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穿刺的定位方法288

第六节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的穿刺技术290

第七节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的临床应用291

第八节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的并发症及处理292

第九节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穿刺诊断肺部疾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292

第十节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的注意事项292

第四十章 荧光支气管镜检查294

第一节 荧光支气管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94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295

第三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295

第四节 并发症的防治296

第五节 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296

第六节 荧光支气管镜检查注意事项297

第四十一章 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298

第一节 支气管镜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298

第二节 支气管镜治疗的麻醉与术中监护298

第三节 支气管镜的清洁、消毒与保养299

第四节 支气管镜的临床评价与展望300

第四十二章 支气管镜常用治疗技术302

第一节 气道异物摘除术302

第二节 支气管镜介入微波热凝治疗术304

第三节 支气管镜介入高频电刀割治疗术305

第四节 支气管镜介入氩气刀治疗术306

第五节 支气管镜激光治疗术307

第六节 支气管镜介入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307

第七节 支气管镜介入支气管支架置入术308

第八节 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腔内冷冻治疗术311

第九节 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注药治疗术311

第十节 经支气管镜介入咯血治疗术312

第十一节 经支气管镜介入结核治疗术312

第十二节 经支气管镜光动力学治疗腔内肿瘤313

第十三节 支气管镜在肺泡蛋白沉着症中的治疗313

第十四节 支气管镜复发性多软骨炎治疗术314

第十五节 经支气管镜支气管淀粉样变治疗术314

第十六节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治疗术315

第十七节 支气管结石治疗术315

第六篇 心血管系统和胸外科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319

第四十三章 胸腔镜检查诊断技术319

第一节 胸腔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学基础319

第二节 胸腔镜的构造、功能、种类与特点320

第三节 胸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22

第四节 胸腔镜检查前患者的功能状态与评估322

第五节 胸腔镜检查前准备323

第六节 胸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324

第七节 单肺通气实施与管理325

第八节 胸腔镜检查的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326

第九节 胸腔镜检查后处理327

第十节 胸腔镜检查术并发症及处理327

第十一节 正常胸腔的胸腔镜下表现328

第十二节 常见胸腔疾病胸腔镜下的形态表现特征328

第十三节 胸腔镜检查在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330

第十四节 胸腔镜检查注意事项332

第四十四章 纵隔镜检查诊断技术333

第一节 纵隔镜检查术的发展史333

第二节 纵隔的应用解剖生理学基础333

第三节 纵隔镜的结构、功能、种类与特点335

第四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336

第五节 患者检查前的功能状态评估337

第六节 检查前准备337

第七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338

第八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338

第九节 检查后处理341

第十节 并发症的防治341

第十一节 纵隔镜术在胸外科临床中的应用342

第十二节 纵隔镜检查术与胸部CT、PET在诊断纵隔占位中的比较与意义343

第四十五章 血管镜的检查诊断技术344

第一节 心血管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基础344

第二节 血管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和特点346

第三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346

第四节 检查前的准备346

第五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347

第六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347

第七节 并发症防治347

第八节 血管镜检查对诊断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价值和展望348

第九节 血管镜检查注意事项348

第四十六章 硬质气管镜的应用349

第一节 硬质气管镜手术概述349

第二节 硬质气管镜的操作方法和技术351

第四十七章 血管镜治疗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359

第一节 血管镜治疗的血管应用解剖359

第二节 血管镜的工作原理359

第三节 血管镜的种类、结构、功能、特点359

第四节 血管镜血管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60

第五节 血管镜血管腔内治疗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360

第六节 血管镜血管腔内治疗麻醉与术中监护362

第七节 血管镜的选用原则362

第八节 血管镜的清洗与消毒362

第九节 血管镜的保养与管理363

第十节 血管镜治疗的共有并发症与处理363

第十一节 血管镜腔内治疗的注意事项363

第十二节 血管镜腔内治疗的临床评价及展望364

第四十八章 血管镜的应用365

第四十九章 冠状动脉血管镜检查诊断技术367

第一节 冠状动脉的应用解剖生理学基础367

第二节 冠状动脉血管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和特点368

第三节 冠状动脉血管镜的清洁、消毒和维护保养369

第四节 检查指征与局限性370

第五节 检查前准备371

第六节 冠状动脉血管镜手术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372

第七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372

第八节 检查后处理373

第九节 并发症及处理373

第十节 正常冠状动脉及冠脉病变血管镜下的形态表现374

第十一节 对冠心病不同类型及血管镜直观资料374

第十二节 冠状动脉血管镜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375

第五十章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应用378

第一节 概述378

第二节 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原理378

第三节 血管内超声的检查方法及其并发症379

第四节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应用379

第五十一章 胸腔镜的种类及应用384

第一节 胸腔应用解剖384

第二节 胸腔镜的种类、结构、功能、特点385

第三节 胸腔镜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89

第四节 胸腔镜治疗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391

第五节 胸腔镜治疗的麻醉及术中监护393

第六节 胸腔镜治疗手术的共有并发症及处理395

第七节 胸腔镜的清洁、消毒与保养396

第八节 胸腔镜治疗注意事项398

第九节 胸腔镜治疗的临床评价及展望398

第五十二章 胸腔镜治疗技术400

第一节 胸膜肿瘤切除术400

第二节 胸膜固定术406

第三节 脓胸的胸膜剥脱和清创术408

第四节 肺大疱切除术411

第五节 肺楔形切除术415

第六节 肺叶切除术418

第七节 纵隔肿物切除术424

第八节 胸腺切除术427

第九节 纵隔淋巴结切除术429

第十节 胸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切除术430

第十一节 动脉导管结扎术433

第十二节 胸腔镜检查在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435

第十三节 胸腔镜检查注意事项435

第十四节 食管肌层切开术439

第十五节 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442

第十六节 食管切除术442

第十七节 胸部创伤446

第十八节 胸腔镜下乳糜胸的治疗450

第五十三章 纵隔镜治疗技术454

第一节 纵隔镜治疗的纵膈应用解剖454

第二节 纵隔镜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457

第三节 纵隔镜手术治疗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458

第四节 纵隔镜手术治疗的麻醉与术中监护461

第五节 纵隔镜手术治疗的共有并发症及处理462

第六节 纵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463

第七节 纵隔镜治疗手汗症及胸腔积液464

第八节 纵隔镜作为辅助治疗的应用464

第九节 纵隔镜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465

第十节 纵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评价及展望465

第五十四章 小儿胸腔镜诊断治疗技术468

第一节 小儿胸腔镜的特点468

第二节 小儿胸腔镜的适应证与禁忌证469

第三节 小儿胸腔镜在普胸疾病中的应用469

第四节 小儿胸腔镜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472

第五十五章 胸腔镜在脊柱侧凸矫形治疗中的应用474

第七篇 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481

第五十六章 食管镜检查诊断技术481

第一节 食管的应用解剖生理学基础481

第二节 食管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及特点481

第三节 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482

第四节 检查前准备483

第五节 镇静或全身麻醉的方法483

第六节 检查步骤与操作方法486

第七节 检查后处理487

第八节 食管镜并发症及防治487

第九节 正常食管镜下食管的形态表现489

第十节 异常食管镜下的食管形态表现特征489

第十一节 食管镜检查注意事项496

第五十七章 食管镜治疗技术498

第一节 食管镜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498

第二节 食管镜治疗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498

第三节 食管镜治疗的麻醉与术中监护501

第四节 食管镜治疗共有的并发症及处理502

第五节 食管镜的清洁、消毒与保养503

第六节 食管癌切除术505

第七节 食管贲门狭窄梗阻扩张治疗术507

第八节 内置支撑管治疗术509

第九节 经食管镜食管癌局部放疗术510

第十节 经食管镜食管癌局部化疗术512

第十一节 食管癌微波治疗术514

第十二节 食管癌化学硬化治疗术514

第十三节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术516

第十四节 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法518

第十五节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疗法519

第十六节 食管镜直视下气囊压迫止血疗法521

第十七节 食管镜直视下电凝止血疗法522

第十八节 FYAG激光疗法523

第十九节 食管镜直视下局部注射酒精疗法524

第二十节 食管镜治疗的临床评价与展望525

第五十八章 胃镜检查诊断技术532

第一节 胃镜的应用解剖生理学基础532

第二节 胃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及特点532

第三节 胃镜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533

第四节 检查前准备534

第五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534

第六节 检查步骤与操作方法536

第七节 色素内镜检查537

第八节 检查后处理539

第九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539

第十节 正常胃镜下的形态表现539

第十一节 异常胃镜下胃腔内的形态表现特征540

第十二节 电子胃镜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运用550

第十三节 胃镜检查诊断胃部疾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551

第十四节 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551

第五十九章 胃镜治疗技术552

第一节 胃镜治疗的胃应用解剖552

第二节 胃镜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552

第三节 胃镜治疗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553

第四节 胃镜治疗麻醉与术中监护555

第五节 胃镜治疗共有的并发症与处理556

第六节 胃镜的清洁、消毒与保养558

第七节 胃镜治疗的注意事项559

第八节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560

第九节 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硬化剂治疗561

第十节 消化道狭窄的内镜下扩张术562

第十一节 胃癌的内镜治疗563

第十二节 内镜下经皮胃、肠造瘘术(PEG/PEJ)564

第十三节 内镜下胃扭转治疗术565

第十四节 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术565

第十五节 胃镜治疗的临床评价与展望566

第六十章 上消化道出血紧急内镜检查568

第一节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与临床表现568

第二节 上消化道出血紧急内镜检查的内镜选择569

第三节 检查前准备570

第四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571

第五节 检查步骤与检验方法571

第六节 胃镜下的上消化道出血分型572

第七节 紧急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572

第八节 内镜检查后处理576

第九节 上消化道大出血紧急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576

附录 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577

第六十一章 十二指肠镜检查技术579

第一节 十二指肠的应用解剖生理学基础579

第二节 十二指肠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及特点579

第三节 目前临床常用十二指肠镜的型号、规格、功能和特点简介580

第四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580

第五节 检查前准备581

第六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582

第七节 检查步骤与操作方法582

第八节 检查后处理584

第九节 并发症的防治584

第十节 正常十二指肠镜下的形态表现585

第十一节 异常十二指肠内镜下的形态表现特征587

第十二节 十二指肠镜检查技术的临床价值与展望590

第十三节 十二指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590

第六十二章 十二指肠镜治疗技术592

第一节 十二指肠镜治疗的十二指肠应用解剖592

第二节 十二指肠镜的种类、结构、功能、特点594

第三节 十二指肠镜的清洁、消毒与保养594

第四节 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和取石术(EST)595

第五节 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气囊扩张术599

第六节 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评价和展望599

第七节 经内镜胆道引流术600

第六十三章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603

第一节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原理603

第二节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解剖生理学基础603

第三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605

第四节 检查前准备605

第五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606

第六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607

第七节 检查后处理610

第八节 并发症的防治610

第九节 正常ERCP影像611

第十节 异常ERCP影像611

第十一节 ERCP诊断胆、胰疾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612

第十二节 ERCP的注意事项613

第六十四章 内镜下Oddi括约肌功能测定614

第一节 内镜下Oddi括约肌功能测定概述614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614

第三节 检查前准备614

第四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615

第五节 检查后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616

第六节 Oddi括约肌功能测定对诊断SOD的临床评价与展望616

第六十五章 经口胆道镜检查及治疗技术618

第一节 胆道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和特点618

第二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620

第三节 检查前准备620

第四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621

第五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622

第六节 检查后处理623

第七节 并发症的防治623

第八节 正常胆道像、异常胆道像623

第九节 经口胆道镜治疗623

第十节 经口胆道镜检查及治疗胆道疾病的临床价值及展望624

第六十六章 经口胰管镜检查技术625

第一节 胰管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和特点625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626

第三节 检查前准备626

第四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626

第五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626

第六节 检查后处理627

第七节 并发症的防治627

第八节 正常胰管的内镜像627

第九节 异常胰管的内镜像627

第十节 经口胰管镜检查诊断胰腺疾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628

第十一节 经口胰管镜检查的注意事项629

第十二节 胰管镜与其他几种检查措施的比较629

第六十七章 小肠镜检查诊断技术631

第一节 小肠的应用解剖生理学基础631

第二节 小肠镜的结构、功能、种类与特点632

第三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632

第四节 检查前准备633

第五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633

第六节 检查步骤与检查方法633

第七节 检查后处理635

第八节 并发症的防治635

第九节 正常小肠黏膜的镜下形态表现636

第十节 异常小肠黏膜镜下形态表现636

第十一节 小肠镜的临床诊断价值与展望647

第六十八章 结肠镜检查诊断技术649

第一节 结肠的应用解剖基础649

第二节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650

第三节 结肠镜检查前准备650

第四节 结肠镜理论与实践评定标准652

第五节 双人操作方法652

第六节 单人操作法653

第七节 结肠各部位实际的操作要点657

第八节 单人操作法基本观察方法661

第九节 检查后处理664

第十节 并发症防治664

第十一节 正常结肠镜下的形态表现665

第十二节 异常结肠内镜下的形态表现特征665

第十三节 结肠镜在结肠癌普查中的地位672

第六十九章 乙状结肠镜、直肠镜治疗技术673

第一节 乙状结肠、直肠的应用解剖673

第二节 乙状结肠、直肠镜的种类、结构、功能、特点673

第三节 乙状结肠、直肠镜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674

第四节 乙状结肠、直肠镜治疗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术后处理674

第五节 乙状结肠、直肠镜治疗的麻醉与术中监护675

第六节 乙状结肠、直肠镜治疗的共有并发症预防及处理676

第七节 乙状结肠、直肠镜的清洁、消毒和维护保养676

第八节 乙状结肠、直肠镜治疗注意事项678

第九节 肛肠疾病内镜下的激光治疗678

第十节 肛肠疾病内镜下的冷冻治疗679

第十一节 肛肠疾病内镜下的微波治疗680

第十二节 肠套叠、肠扭转功能复位术681

第十三节 乙状结肠镜、直肠镜治疗的临床评价与展望681

第七十章 放大肠镜检查诊断技术683

第一节 放大肠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和特点683

第二节 适应症与禁忌证683

第三节 腺开口分型684

第四节 早期结肠癌分型与腺开口形态的改变过程684

第五节 黏膜下层(sm)癌浸润深度分类684

第六节 染料选择684

第七节 腺开口形态观察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685

第八节 腺开口形态的基本分析685

第九节 腺开口与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关系685

第十节 非结构VN型腺开口亚分类与癌浸润深度和范围的关系686

第十一节 常见结肠病变镜下表现形态特征686

第十二节 放大肠镜检查诊断结肠疾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689

第十三节 放大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690

第七十一章 共聚焦激光内镜检查诊断技术692

第七十二章 紧急结肠镜检查696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696

第二节 下消化道出血的紧急结肠镜检查696

第三节 低位肠梗阻紧急结肠镜检查699

第四节 剖腹手术中紧急结肠镜检查700

第五节 紧急结肠镜检查注意事项700

第八篇 普通外科腹腔镜诊断治疗技术703

第七十三章 腹腔镜检查诊断技术703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703

第二节 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704

第三节 腹腔镜检查诊断在疾病中的应用704

第四节 腹腔镜检查的不足之处711

第五节 其他711

第七十四章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设备与器械713

第一节 腹腔镜外科手术设备713

第二节 腹腔镜外科手术器械714

第三节 腹腔镜各切割止血器械的工作原理715

第四节 腹腔镜外科手术设备的保养与管理716

第五节 腹腔镜外科手术器械的准备、消毒和清洁717

第六节 购买腹腔镜与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注意事项718

第七十五章 腹腔镜外科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前准备720

第一节 腹腔镜普通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720

第二节 腹腔镜外科患者的选择723

第三节 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723

第四节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注意事项726

第五节 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评价及展望726

第七十六章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727

第一节 患者体位727

第二节 气腹气腔的建立技术727

第三节 穿刺套管放置术728

第四节 持镜技术728

第五节 切割分离技术729

第六节 器械钉合与吻合技术729

第七节 止血技术730

第八节 缝合技术731

第九节 结扎技术732

第十节 手术标本取出术734

第十一节 冲洗引流术734

第十二节 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与分类734

第七十七章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麻醉与术中监护736

第七十八章 腹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739

第一节 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739

第二节 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741

第三节 腹壁穿刺并发症742

第四节 与气腹有关的并发症744

第五节 腹壁并发症746

第六节 内脏损伤748

第七节 血管损伤749

第八节 腹腔镜技术与肿瘤转移750

第九节 腹腔感染751

第十节 腹腔镜术后肠梗阻751

第十一节 遗留需要手术处理的腹腔内外科病变752

第七十九章 内镜甲状腺手术753

第一节 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应用解剖753

第二节 内镜甲状腺手术器械的选择754

第三节 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手术径路754

第四节 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内镜手术755

第五节 内镜甲状腺癌手术756

第六节 内镜甲状旁腺手术757

第八十章 乳腺腹腔镜手术759

第一节 腹腔镜乳腺手术的应用解剖759

第二节 腹腔镜乳腺手术的器械选择759

第三节 腹腔镜乳腺手术的操作空腔的建立760

第四节 乳腺囊性增生切除术760

第五节 乳腺纤维瘤切除术761

第六节 乳腺癌切除术762

第七节 腋淋巴结清扫术763

第八节 乳房整形术765

第八十一章 乳管镜检查767

第一节 乳管镜的构造与操作方法767

第二节 乳管镜检查诊断技术769

第三节 乳管镜的临床应用770

第四节 乳管内视镜的发展方向771

第八十二章 腹腔镜减肥手术773

第一节 肥胖和肥胖病治疗现状773

第二节 肥胖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773

第三节 腹腔镜减肥手术的术前准备774

第四节 腹腔镜减肥手术治疗肥胖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774

第五节 腹腔镜术后处理与并发症776

第六节 腹腔镜减肥手术的临床评价777

第八十三章 膈裂孔、贲门食管交界部手术778

第一节 概述778

第二节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手术778

第三节 贲门失弛缓症780

第四节 胃食管反流病782

第八十四章 腹腔镜胆囊胆道手术786

第一节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解剖786

第二节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87

第三节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792

第四节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794

第五节 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795

第六节 腹腔镜胆肠吻合术796

第七节 硬性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技术797

第八十五章 胆道镜治疗技术801

第一节 胆道系统的解剖801

第二节 胆道镜的分类802

第三节 胆道镜治疗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802

第四节 胆道镜技术类型的选择803

第五节 术后纤维胆道镜检查803

第六节 纤维胆道镜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803

第七节 纤维胆道镜检查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804

第八节 纤维胆道镜的清洁、保养和消毒804

第九节 纤维胆道镜下所见804

第十节 术中纤维胆道镜805

第十一节 经皮经肝胆道镜806

第十二节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807

第十三节 术后胆道镜技术810

第十四节 选择性胆管造影术812

第十五节 纤维胆道镜的临床评价与展望813

第八十六章 胆系结石定向微爆破碎石新技术815

第一节 微量炸药定向爆破碎胆系结石技术的基础研究815

第二节 经胆道内镜直视下微量炸药定向爆破碎肝内胆管嵌顿结石819

第三节 经皮经肝胆道镜下爆破碎肝内胆管嵌顿结石819

第四节 剖腹手术中经胆总管胆道内镜下微量炸药定向爆破嵌顿结石820

第八十七章 腹腔镜肝脏手术821

第一节 腹腔镜肝脏手术的应用解剖821

第二节 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822

第三节 腹腔镜肝囊肿手术825

第四节 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术826

第五节 腹腔镜肝破裂手术827

第六节 腹腔镜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828

第七节 经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830

第八十八章 腹腔镜脾脏手术832

第八十九章 腹腔镜胰腺手术838

第一节 腹腔镜胰腺手术的应用解剖838

第二节 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839

第三节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840

第四节 腹腔镜重症急性胰腺炎引流术841

第五节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42

第九十章 腹腔镜小肠、结肠、直肠手术845

第一节 腹腔镜小肠、结肠、直肠手术的应用解剖845

第二节 右半结肠切除术847

第三节 左半结肠切除术849

第四节 回结肠切除术850

第五节 直、乙状结肠癌前切除术851

第六节 横结肠切除术852

第七节 全结肠切除术852

第八节 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853

第九节 中下段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854

第十节 直肠悬吊术855

第十一节 直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856

第十二节 早期直肠LST型黏膜内癌切除术857

第十三节 直肠癌性梗阻内镜激光治疗术858

第十四节 直肠癌性梗阻内镜微波透热治疗术859

第十五节 直肠癌性梗阻内镜水囊扩张治疗术859

第十六节 金属支架术860

第十七节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61

第十八节 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862

第十九节 腹腔镜疝修补术863

第九十一章 腹腔镜联合手术865

第一节 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865

第二节 胆囊切除+阑尾切除术865

第三节 胆囊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术866

第四节 胆囊切除+肝活检术866

第五节 胆囊切除+肝局部切除术866

第六节 胆囊切除+肠粘连松解术866

第七节 胆囊切除+疝修补术866

第八节 胆囊切除+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867

第九节 胆囊切除+子宫切除术867

第十节 阑尾切除+子宫附件手术867

第十一节 阑尾切除+疝修补术867

第十二节 阑尾切除+肠粘连松解术867

第十三节 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注意事项867

第十四节 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评价与展望868

第九十二章 小儿腹腔镜手术869

第一节 小儿胆囊切除术869

第二节 小儿阑尾切除术870

第三节 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870

第四节 小儿幽门环肌切开术871

第九篇 泌尿系统疾病内镜诊断与治疗875

第九十三章 膀胱尿道镜检查诊断术875

第一节 膀胱及尿道解剖学基础875

第二节 膀胱尿道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和特点876

第三节 目前临床常用膀胱尿道镜的型号、规格、功能和特点简介877

第四节 膀胱尿道镜的清洁、消毒、保养878

第五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879

第六节 检查前准备880

第七节 麻醉方法及术中监护880

第八节 操作步骤和检查方法880

第九节 检查后处理884

第十节 并发症的防治884

第十一节 注意事项884

第十二节 正常膀胱尿道镜下的形态表现885

第十三节 异常膀胱尿道镜下的形态表现特征886

第十四节 膀胱镜检查诊断膀胱、尿道疾病的临床评价与展望888

第九十四章 膀胱尿道镜治疗术889

第一节 膀胱镜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889

第二节 膀胱镜治疗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890

第三节 麻醉方法及术中监护890

第四节 并发症及处理891

第五节 注意事项892

第六节 膀胱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评价及展望892

第七节 经尿道膀胱异物取出术893

第八节 经尿道置放双J导管术893

第九节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IUR-Bt)893

第十节 经尿道激光肿瘤切除术894

第十一节 经尿道电灼肿瘤切除术894

第十二节 经尿道膀胱碎石术894

第十三节 经尿道憩室口扩大、输尿管膨出切开术894

第九十五章 输尿管镜检查诊断技术895

第一节 输尿管的解剖学基础895

第二节 输尿管镜的结构、种类、功能与特点895

第三节 输尿管镜的清洁、消毒和保养896

第四节 输尿管镜检查诊断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897

第五节 检查前准备897

第六节 麻醉方法及术中监护898

第七节 操作步骤及检查方法898

第八节 检查后处理900

第九节 并发症的防治900

第十节 输尿管镜检查的注意事项901

第十一节 正常输尿管、肾盂、肾盏的镜下形态表现902

第十二节 异常输尿管、肾盂肾盏的形态表现特征902

第十三节 输尿管检查诊断输尿管、肾脏疾病的临床评价与展望902

第九十六章 输尿管镜治疗技术904

第一节 输尿管镜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904

第二节 术前准备904

第三节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904

第四节 经皮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术907

第五节 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肿瘤908

第六节 输尿管内切开术909

第七节 输尿管镜用于其他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909

第八节 并发症及处理910

第九节 输尿管治疗术的临床评价与展望911

第九十七章 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913

第一节 建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径路的方法913

第二节 腹腔镜下肾上腺或皮质腺癌切除术914

第三节 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917

第四节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918

第五节 腹腔镜下单纯肾切除术920

第六节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921

第七节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922

第八节 后腹腔镜下肾蒂周围淋巴管结扎术923

第九节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924

第十节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925

第十一节 后腹腔镜上位半肾切除术926

第十二节 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927

第十三节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928

第十四节 腹腔镜下巨输尿管成形术929

第十五节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929

第十六节 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注意事项931

第十七节 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评价及展望932

第九十八章 经皮肾镜检查及治疗技术935

第一节 肾的解剖学基础935

第二节 肾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和特点937

第三节 目前临床常用肾镜的型号、规格、功能和特点简介939

第四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939

第五节 检查前准备940

第六节 麻醉方法及术中监护940

第七节 经皮肾镜检查及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操作步骤941

第八节 经皮肾镜术后处理943

第九节 并发症的防治943

第十节 注意事项944

第十一节 正常肾盂肾盏的镜下形态表现特征944

第十二节 异常肾盂肾盏的镜下形态表现特征944

第十三节 经皮肾镜检查和治疗肾疾病的临床评价与展望945

第九十九章 尿道镜治疗技术949

第一节 尿道镜的种类、结构、功能、特点949

第二节 尿道镜的清洁、消毒和保养950

第三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950

第四节 麻醉及术中监护951

第五节 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951

第六节 并发症及处理953

第七节 注意事项953

第八节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954

第九节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手术957

第十节 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958

第十一节 前列腺炎的内腔镜治疗960

第十二节 尿道狭窄及尿道闭锁的内腔镜治疗960

第十三节 尿道镜治疗的临床评价与展望961

第一○○章 阴囊内镜治疗术963

第一节 阴囊内镜术概述963

第二节 阴囊内镜术常用器械963

第三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963

第四节 术前准备、麻醉及体位963

第五节 操作方法963

第六节 阴囊内镜术镜下病变表现及处理964

第七节 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964

第八节 并发症及处理964

第十篇 妇产科疾病内镜诊断与治疗967

第一○一章 宫腔镜检查诊断技术967

第一节 子宫的应用解剖生理基础967

第二节 宫腔镜的设备与器械968

第三节 宫腔镜检查的时机选择969

第四节 检查前准备969

第五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970

第六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970

第七节 检查后处理971

第八节 并发症的防治971

第九节 宫腔镜下正常宫腔的形态表现971

第十节 异常子宫宫腔镜下的形态表现特征972

第十一节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疾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973

第十二节 宫腔镜检查的注意事项978

第一○二章 宫腔镜治疗技术979

第一节 宫腔镜治疗前准备979

第二节 宫腔镜手术前子宫内膜的预处理979

第三节 宫腔镜治疗的麻醉及术中监护980

第四节 宫腔镜手术980

第五节 宫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983

第六节 宫腔镜手术治疗注意事项985

第七节 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展望985

第一○三章 输卵管镜检查986

第一节 输卵管的应用解剖生理基础986

第二节 输卵管镜的结构、功能、种类与特点987

第三节 临床常用输卵管镜的基本设备988

第四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988

第五节 检查前准备989

第六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989

第七节 并发症的防治991

第八节 正常的输卵管镜下形态表现992

第九节 异常的输卵管镜下形态表现992

第十节 输卵管腔内病变评分标准992

第十一节 输卵管镜检查诊断输卵管疾病的临床价值993

第十二节 输卵管镜检查注意事项993

第一○四章 羊膜镜检查诊断技术995

第一节 羊膜镜的结构、功能、种类与特点995

第二节 羊膜镜检查需具备的条件995

第三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995

第四节 检查前准备996

第五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996

第六节 检查后处理996

第七节 并发症的防治996

第八节 羊膜镜下的表现特征997

第九节 胎儿镜检查的注意事项997

第一○五章 胎儿镜检查诊断技术998

第一节 胎儿镜的结构、功能、种类和特点998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998

第三节 胎儿镜检查的时间选择999

第四节 检查前准备999

第五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999

第六节 检查后处理999

第七节 并发症的防治999

第八节 胎儿镜检查诊断胎儿疾病的临床价值与展望1000

第九节 胎儿镜检查的注意事项1000

第一○六章 腹腔镜妇产科治疗技术1002

第一节 妇科腹腔镜的种类、结构、功能、特点1002

第二节 妇科腹腔镜的手术器械1004

第三节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治疗原则1004

第四节 卵巢囊肿摘除术1007

第五节 输卵管结扎术1007

第六节 输卵管卵巢粘连松解术1008

第七节 输卵管伞端成形术1008

第八节 输卵管造口术1008

第九节 网膜粘连分离术1009

第十节 输卵管切除术1009

第十一节 输卵管部分切除术1009

第十二节 输卵管切开胚胎取出修补术1010

第十三节 腹腔镜下输卵管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术1010

第十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诊疗术1010

第十五节 盆腔粘连松解术1012

第十六节 子宫肌瘤挖除术1013

第十七节 子宫切除术1013

第十八节 次全子宫切除术1014

第十九节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015

第二十节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1016

第二十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打孔术1016

第二十二节 盆腔脓肿引流术1017

第二十三节 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评价与展望1017

第一○七章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1020

第一节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越性1020

第二节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1020

第三节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计划生育中的应用1023

第四节 子宫疾病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1024

第十一篇 骨与关节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1029

第一○八章 颞下颌关节镜诊疗技术1029

第一节 颞下颌关节的应用解剖1029

第二节 颞下颌关节镜的结构、功能和特点1030

第三节 颞下颌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030

第四节 颞下颌关节镜治疗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1031

第五节 颞下颌关节镜手术的麻醉及术中监护1031

第六节 颞下颌关节镜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1032

第七节 颞下颌关节镜治疗的注意事项1032

第八节 颞下颌关节镜检查及腔内冲洗术1032

第九节 关节囊内松解术1033

第十节 关节盘复位术1033

第十一节 关节成形术1034

第十二节 颞下颌关节镜的展望1034

第一○九章 肩关节镜诊疗技术1035

第一节 肩关节的应用解剖1035

第二节 肩关节镜的结构、功能和种类1038

第三节 肩关节镜下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039

第四节 肩关节镜下手术的术前准备1039

第五节 肩关节镜下手术的注意事项1041

第六节 肩关节镜下关节内异常的形态表现1041

第七节 肩关节镜的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1044

第八节 肩关节镜下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1048

第九节 肩关节镜手术的术后处理1051

第十节 肩关节镜手术并发症的防治1052

第一一○章 肘关节镜诊疗技术1053

第一节 肘关节的应用解剖1053

第二节 肘关节镜的结构、功能、种类1053

第三节 肘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054

第四节 肘关节镜手术的术前准备1054

第五节 肘关节镜手术的注意事项1055

第六节 肘关节镜下关节内正常形态表现1055

第七节 肘关节镜下关节内异常形态表现特征1056

第八节 肘关节镜的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1057

第九节 肘关节镜手术的术后处理1059

第十节 肘关节镜手术并发症的防治1059

第一一一章 腕关节镜诊疗技术1061

第一节 腕关节的应用解剖1061

第二节 腕关节镜的种类、结构、功能1064

第三节 腕关节镜下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065

第四节 腕关节镜下手术的术前准备1066

第五节 腕关节镜下手术的注意事项1067

第六节 腕关节镜下关节内正常的形态表现1068

第七节 腕关节镜下关节内异常的形态表现1068

第八节 腕关节镜的操作步骤和检查方法1071

第九节 腕关节镜下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1074

第十节 腕关节镜手术的术后处理1076

第十一节 腕关节镜手术并发症的防治1077

第一一二章 髋关节镜诊疗技术1078

第一节 髋关节的应用解剖1078

第二节 髋关节镜手术的术前准备1079

第三节 髋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1080

第四节 髋关节镜手术的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1080

第五节 髋关节镜下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1082

第六节 髋关节镜下手术并发症的防治1084

第一一三章 膝关节镜诊疗技术1085

第一节 膝关节的应用解剖1085

第二节 膝关节镜的结构、功能、种类1086

第三节 膝关节镜下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086

第四节 膝关节镜下手术的术前准备1087

第五节 膝关节镜下手术的注意事项1087

第六节 膝关节镜下关节内正常的形态表现1087

第七节 膝关节镜下关节内异常的形态表现1088

第八节 膝关节镜的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1092

第九节 膝关节镜下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1093

第十节 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处理1115

第十一节 膝关节镜下手术并发症的防治1115

第一一四章 踝关节镜诊疗技术1116

第一节 踝关节的应用解剖1116

第二节 踝关节镜的结构、功能、种类1117

第三节 踝关节镜下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117

第四节 踝关节镜下手术的术前准备1117

第五节 踝关节镜手术的注意事项1118

第六节 踝关节镜下关节内正常的形态表现1118

第七节 踝关节镜下关节内异常的形态表现1119

第八节 踝关节镜的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1121

第九节 踝关节镜的术后处理1122

第十节 踝关节镜手术并发症的防治1122

第一一五章 腰椎内镜诊疗技术1124

第一节 腰椎间盘的应用解剖1124

第二节 腰椎间盘内镜手术的种类和特点1126

第三节 椎间盘内镜下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127

第四节 椎间盘内镜的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1127

第五节 腰椎内镜手术的麻醉与术中监视1130

第六节 腰椎内镜治疗的共有并发症及处理1131

第七节 腰椎内镜手术的注意事项1133

第八节 椎间盘病变的内镜治疗1133

第九节 后路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143

第十节 内镜下治疗腰椎滑脱症1144

第十一节 腔镜辅助下经膈肌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1154

第十二篇 耳鼻咽喉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1163

第一一六章 鼻内镜检查诊断技术1163

第一节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学基础1163

第二节 鼻内镜的种类、结构与辅助设备1166

第三节 鼻内镜检查适应证与禁忌证1167

第四节 检查前准备1168

第五节 鼻内镜检查的麻醉1169

第六节 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1169

第七节 检查后处理1170

第八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1170

第九节 正常鼻腔镜下形态表现1171

第十节 异常鼻腔镜下形态表现特征1172

第一一七章 鼻咽镜、喉镜检查诊断技术1177

第一节 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学基础1177

第二节 鼻咽镜、喉镜的种类、结构、功能及特点1180

第三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1181

第四节 检查前准备1181

第五节 麻醉方法与术中监护1182

第六节 操作步骤与检查方法1182

第七节 检查后的处理1186

第八节 并发症的防治11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