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难经心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难经心典
  • 郭朝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80174932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难经-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难经心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难经》脉学学习1

第一部分 总论1

第二部分 八十一难学习和医学新观念评论7

1.脉穴联合检查了解全身病变情况为什么要独取寸口这个部位?7

2.脉诊部位的阴阳比例和阴阳多少判断的基本衡量标准是什么?10

3.怎样判断脉象的正常与不正常,专业术语方面还有哪些具体的概念?11

4.什么叫平脉辨经的阴阳判断法?五脏的正常脉象怎样区分、怎样描述?13

5.什么是平脉辨经的阴阳轻重法?如何掌握运用?16

6.如何理解浮沉脉象的阴阳虚实概念?17

7.六经辨证的基本脉象特征如何界定?它们与四季气候变化有何关系?18

8.在脉象判断死生吉凶方面如何理解“生命活动原点”的作用?20

9.诊察至数快慢的迟数脉象都有哪些深层含义?22

10.什么是“急、大、缓、涩、沉”五种病邪脉象“微”和“甚”的判断方法?22

11.如何根据歇止脉出现情况判断可能受损害的脏腑部位?24

12.在脉象与腧穴联合诊察中通过脉象监控穴位治疗手法是否恰当?25

13.查找反应穴位怎样将声、色、臭、味和穴位皮肤颜色与脉象参合进行诊断?26

14.心率过快过慢的损至脉象还涉及到哪些深层次的病变?救治原则是什么?29

15.脉象形成深层机理是什么?病态与严重病态五脏脉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2

16.精通脉诊查体的医生是怎样参合内证外证全面观察病情变化的?37

17.危重疾病是如何应用阴阳和五行推断定律和公式进行疾病预后判断的?40

18.寸口脉诊在五脏脉位判断方面有何科学道理?判断病邪性质有何规律?42

19.男女脉象尺寸不同的原因是人体气象接收了宇宙磁场信息的综合反应的道理?44

20.脉诊确定脏腑病变部位的时候如何判断伏匿脉象存在的可能?46

21.寸口脉象与反应穴位不相呼应为什么说是由于“息数不应脉数”造成的?47

22.判断“邪在气”和“邪在血”的“是动”与“所生病”概念有何意义?48

23.说明脉诊科学性通过丈量经脉长度确定阴阳气血终始有科学道理吗?49

24.联系皮肉脉筋骨五脏理论确定手足三阴三阳气绝的推断是否有道理?52

25.心主与三焦俱有名而无形,古人为什么将它们视为器官纳人十二经脉分配?55

26.除了经脉十二外还要端络十五条络脉,这样做有何实际意义?56

27.除了端络十二经脉外古人还端络了不拘于十二经的奇经八脉,这是为什么呢?58

28.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其循行部位“畜则肿热砭射之也”各有何临床意义?59

29.古人端络的十二经脉各有其证候,请问奇经八脉之为病各有何证候?61

30.脉诊理论中涉及到气血循环的荣气之行常与卫气之行相随吗?62

31.经脉理论中与手少阳联系的三焦又被称为水谷之道路,请问它们如何联系?63

32.藏象理论“血为荣,气为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其与解剖概念的理论如何相统一呢?65

33.采用“肺熟而复沉、肝熟而复浮”的实验方法能证明藏象医学的科学性吗?66

34.怎样认识应用“声、色、臭、味、液”和“神气舍藏”理论的中医预测学?68

35.端络和创制经络理论时是如何解释解剖概念的五脏和六腑的功能的?70

36.解剖概念的肾脏及其原气所系命门古人是如何解释一分为二独立负责生殖的肾脏的?72

37.解剖概念的五脏跟全身五官七窍是如何联系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73

38.皮肤器官三焦称之为原气之别,主持诸气属手少阳有何重大意义?75

39.经络理论设置命门与三焦搭配表里关系对于完善整个经络理论有何意义?76

40.古人是如何解释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诊断法的科学性的?77

41.古人是怎样跟解剖概念的肝脏相联系解释肝有两叶的科学道理的?78

42.古人是怎样跟解剖概念的胃肠相联系解释藏象医学的科学道理的?79

43.古人是怎样跟解剖概念的内脏相联系解释藏象医学的科学道理的?82

44.古人是怎样用解剖概念的内脏功能解释藏象医学的科学道理的?82

45.古人是怎样结合解剖概念的知识解释藏象医学的科学道理的?83

46.古人是怎样用解剖概念的原理解释失眠的科学道理的?84

47.古人是怎样用藏象医学理论解释人面独能耐寒的科学道理的?85

48.古人是怎样用藏象医学理论说明“反应穴位、脉象”以及疾病的虚实特征的?85

49.古人怎样通过“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病因病机学说讲解脏腑辨证规律的?87

50.古人怎样通过“不同病邪”性质分析来分析病情轻重变化的?90

51.古人怎样通过“不同病邪”性质分析辨别脏腑疾病和确定诊断治疗的?91

52.古人是怎样通过不同病邪所反应不同病灶和穴位体征分析脏腑病变性质的?93

53.古人是怎样运用反应穴位体征等五行理论分析判断病情预后轻重的?94

54.古人是怎样运用反应穴位体征等五行理论分析判断病情易治难治的?95

55.古人是怎样对“积、聚”运用病灶特征及反应穴位体征等进行临床诊断的?96

56.古人对“积症”是怎样运用五行理论描述临床表现和推断发病日期的?97

57.古人对“泄泻症”是怎样运用藏象五行理论辨证和分析临床表现的?100

58.古人对“伤寒病”是怎样运用脉象和阴阳五行理论辨证和分析治疗结果的?101

59.古人对“狂癫病”是怎样运用脉象辨证和临床表现分析病情的?102

60.古人对“头心厥痛”这些危险之病是怎样根据临床表现描述和分析病情的?103

61.提倡四诊合参诊断的古代全经络脉诊查体医疗是怎样批评“独取寸口”的?104

62.古代全经络脉诊查体医疗是怎样解释“原点”和“三焦”这个皮肤器官的?105

63.确定医学数码标志的“井荥输经合”排列顺序根据“岁数始于春”的道理是什么?107

64.标志医学数码的“井荥输经合”排列源于阴阳本身“刚柔相济”的道理是什么?107

65.标志医学数码源于“万物之始生”天体阴阳的“井荥输经合”排列有什么深层道理?109

66.标志医学数码的“井荥输经合”源于“脏输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有何道理?110

67.说明藏象经络反应规律又一补充理论“五脏募皆在阴俞皆在阳”的道理是什么?112

68.说明藏象经络反应中五脏六腑“井荥输经合”所主病有哪些环形的规律?113

69.对针刺虚实补泻常遇到的三种情况和“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解释是什么?114

70.针刺补泻手法中必须把握住随体表阳气升降而改变针刺深浅手法的技术?115

71.古代的微型手术刺法关于“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的具体手法操作是怎样的?117

72.古代的微型手术刺法按穴位体征“迎随”施术“必在阴阳”的手法操作是怎样的?118

73.古代微型手术刺法按穴位反应“联网”施术“刺井以荣泻”的手法操作是怎样的?119

74.微型手术刺法按穴位反应“联网”掌握五脏“系于春夏秋冬”的手法操作是怎样的?120

75.微型手术刺法按照穴位反应掌握五行虚实“泻南补北”的手法操作要领是什么?121

76.微型手术刺法掌握穴位浅深层次规律“疏通”阴阳表里有哪些原则性的手法操作?123

77.怎样解释“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一心治肝的道理?124

78.怎样解释“针有补泻”两手配合“非必呼吸出内针”的道理?126

79.手术刺法按照穴位反应“实与虚,牢濡之意”的虚实补泻怎样操作?127

80.手术刺法按照穴位反应“实与虚”的补泻标志两手配合操作的论述是怎样的?128

81.强调手术刺法补泻按照穴位反应“实与虚”的标志必须严格掌握都有哪些教训?129

第二编《难经》学习与中医创新134

一、学习吸收《难经》医学精华 寻找中医创新之路134

二、第一个开辟“医学数码技术”的国家主流医学136

三、皮肤器官“三焦”为“臣使之官”的深层含义141

四、脉诊查体医疗世界医学史上无与伦比的全科诊断方法144

五、《难经》再一次重申“脉象与腧穴联合辨经诊法”146

六、把握住一个“气场”的针刺腧穴调节和补泻理论148

七、“不治未病治已病”不知晓“相传”的含义150

八、编程为“医学数码”的中国藏象医学经络理论152

九、联系解剖概念的中国气象医学“藏象医学”理论体系156

十、“治标”与“治本”的关键性技术概念“是动”与“所生病”157

十一、依据“神气舍藏”理论和规律进行的疾病预测159

十二、运用“阴阳五行”数码理论规范辨证施治的创意160

第三编 新编中医学基础163

第一章 编写新的中医学基础的指导思想163

第二章 藏象医学的客观物质形态基础168

一、腧穴阴阳概念是中医理论基础中的基础168

二、腧穴的用途和形成机理169

三、“本输”理论和藏象概念的确立170

四、腧穴“原点”的客观检查和测量172

五、展望中医进军医学生命科学的高科技领域175

第三章 中医脉诊查体医疗177

一、什么叫中医查体医疗177

二、“相体以诊、疾无遁情”的各家学说179

三、藏象经络理论确立之后的中药归经理论180

四、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的“平脉法”181

五、中国藏象医学诊断学基础185

六、脉象学脉形状指下特征189

七、脉象学寸口六部所主脏腑部位及五脏正常、异常脉象190

八、脉象学常用的平脉辨经方法191

九、脉象学五脏脉法主病(急、缓、大、小、滑、涩)194

第四编 创新中药方剂技术196

第一章 中药法象和归经说196

第二章 中药针对体表经络穴位阴阳失调平衡调节的研究201

第三章 中药分经用药知识206

一、用药法象提纲206

二、引经中药指掌207

三、引经药举例210

四、五脏苦欲补泻用药举例211

五、脏气法时随四气所伤用药举例212

六、治气药和治血药结合用药举例212

七、秘传五脏补泻分经用药二十五味标本式213

第四章 经脉病候与分经用药提纲214

第五章 脏腑虚实补泻用药提纲220

第六章 诸病简易检方用药举例227

第七章 需要背颂的方剂歌诀229

第九章 经方药性配伍与煎煮知识244

第五编 创新“灸刺”微创技术262

第一章 《黄帝内经》针法三要素262

第二章 藏象医学基本理论框架268

第三章 针刺技术与腧穴理论精华275

第四章 数码医学和经络编程数码知识278

第五章 刺法原创理论集锦281

第六章 刺法禁忌284

第七章 腧穴微型手术刺法285

第八章 以药代针代灸的太乙阴阳丹压丹疗法286

第九章 灸刺实际病例介绍289

第六编 创新点穴按摩技术299

第一章 脏腑经络知识299

第二章 循扪切按等详细的经络体征检查300

第三章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304

第四章 经络概论306

第五章 全经络脉诊查穴的技术310

一、点穴按摩之前全经络脉诊查穴技术310

二、点穴按摩中检查反应体征的原创脉诊方法312

三、点穴按摩中的脉图诊断312

第六章 点穴按摩中循脉入证的脉诊查体方法313

第七章 点穴按摩中查体验穴的基本程序316

第八章 点穴、按摩、推拿知识318

一、点穴、按摩、推拿技术318

二、点穴按摩医疗保健配合太乙阴阳丹压贴的技术320

三、点穴按摩结合太乙阴阳丹压丹治疗321

第九章 点穴、按摩、推拿诊断治疗病例介绍323

一、病例介绍323

二、女子减肥美容指导331

后记334

(一)中医查体医疗病案举例334

(二)调查报告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