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 阎步克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12489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1

第一部分 两汉时期1

第一章 儒生、文吏与“四科”1

一 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1

二 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6

三 “四科”之考析13

四 察举与任子20

〔附录一)察举诸科杂考26

一 尤异与高第26

二 文无害30

三 察廉、廉吏与孝廉31

四 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40

第二章 “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45

一 “授试以职”考述45

二 “以能取人”49

三 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56

第三章 阳嘉新制61

一 阳嘉新制考述61

二 阳嘉新制的来源65

三 等第与黜落70

四 黄琼“四科”72

五 “以文取人”73

第四章 汉末的选官危机80

一 选官的腐败80

二 “以名取人”81

三 “以族取人”89

第二部分 曹魏时期95

第五章 曹魏察举之变迁95

一 特科与岁科95

二 “贡士以经学为先”98

三 “四科”与“明法”101

四 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105

第六章 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108

一 名实本末的对立108

二 崇本责实之对策114

三 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117

四 “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122

第三部分 两晋时期129

第七章 晋代察举之变迁129

一 察举特科129

二 秀才对策制度132

三 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134

四 其他科目140

五 学校试经入仕制度142

〔附录二〕 魏晋的散郎145

第八章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152

一 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152

二 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159

三 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167

〔附录三〕 甲午制始末175

第九章 察举的低落180

一 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份180

二 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188

三 察举的低落193

第四部分 南朝时期199

第十章 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199

一 察举与学校的复兴199

二 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204

三 “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210

四 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215

〔附录四〕 南朝“二学”考220

第十一章 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229

一 南朝策试制度229

二 “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236

三 与举主关系的松弛241

四 自由投考的萌芽244

第五部分 北朝时期253

第十二章 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253

一 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253

二 “门尽州郡之高”259

三 魏、齐策试制度265

第十三章 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272

一 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272

二 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277

三 “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282

四 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289

第十四章 科举的前夜297

一 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297

二 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303

三 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312

四 科举的成立316

第十五章 结语321

一 理性行政因素321

二 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325

三 知识群体因素329

四 必然性与合理性333

后记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