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蒋熙辉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217139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法人-刑事犯罪-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外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介评1
目录1
第一节 各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引介2
一、英美法系国家2
二、大陆法系国家19
三、前苏联、俄罗斯与前南斯拉夫33
第二节 国外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析评36
一、国外单位刑事责任理论文献综述36
二、两种单位刑事责任理论论证剖析37
第二章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回顾与分析40
第一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否定论40
一、单位主体行为能力的否定41
二、单位主体适刑资格的否定42
三、个人责任主义中罪责自负原则的违反43
四、社会主义法人制度下刑事政策的违反43
一、大陆地区45
第二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肯定论45
二、港澳台地区53
第三节 论争的质疑与辩正——肯定论的确立58
一、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质疑58
二、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辩正63
第四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两重论证74
一、合理性论证——单位行为与单位罪过75
二、目的性论证——刑事政策目标的考察88
第三章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体构造理论97
第一节 责任构造之一:刑事义务与归责能力97
一、单位刑事义务98
二、单位归责能力100
三、归责能力之比较:单位与自然人110
第二节 责任构造之二:刑事归责要素研究112
一、单位犯罪故意113
二、单位犯罪过失117
三、复合罪过的确立119
第三节 责任构造之三:责任负担与处罚原则120
一、责任观念演进与一体化趋向120
二、单位犯罪刑事处罚原则研究128
第四章 各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比较与反思137
第一节 各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比较137
一、英国刑事立法138
二、美国刑事立法142
三、德国刑事立法146
四、意大利刑事立法151
五、法国刑事立法152
六、瑞士刑事立法157
七、日本刑事立法159
八、前苏联、俄罗斯与前南斯拉夫刑事立法160
九、我国大陆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刑事立法163
第二节 模式反思: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扩大化168
一、单位犯罪立法范例的比较与分析168
二、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扩大化169
第五章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回顾171
第一节 1997年刑法之前的单位犯罪立法171
一、刑事司法解释关于单位犯罪的突破172
二、1997年刑法修订前单位犯罪立法概观175
三、简短的结论:分析与评价178
第二节 1997年刑法之前单位犯罪立法论争180
一、单位犯罪的立法模式180
二、单位犯罪的名称之争185
三、单位犯罪的概念之争187
四、单位主体的外延之争189
第三节 1997年刑法单位犯罪立法内容与模式评价190
一、1997年刑法单位犯罪内容概要与评价190
二、1997年刑法单位犯罪立法模式评价209
第六章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完善212
第一节 目标设定: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刑事责任等构212
一、单位与自然人:以责任一体化为目标213
二、刑罚原则完善:两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214
三、刑罚种类完善:刑罚体系中心的转换215
四、配套制度建设:因应单位犯罪的特质216
第二节 路径依赖:责任等构的立法追求217
一、刑事责任一体化的等构追求218
二、慎重修改刑法与多元立法方式的采取235
第七章 单位犯罪构成的司法认定239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客体认定239
一、单位能否构成刑法分则规定的一切犯罪239
二、如何处理刑法分则未规定的单位犯罪240
第二节 单位行为的认定243
一、为单位利益的判断244
二、以单位名义的判断245
三、单位刑事责任的个人分担246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主体认定253
一、犯罪公司的认定253
二、机关犯罪适刑资格与认定259
三、私有企业适刑资格与认定268
四、犯罪企业集团的认定274
五、犯罪团体的认定276
六、犯罪事业单位的认定278
七、犯罪“二级单位”的认定278
八、动态中法人犯罪的认定283
九、村民委员会犯罪的认定284
十、非法社会组织体犯罪的认定286
十一、单位代理机构犯罪的认定286
第四节 单位意志认定问题287
一、谁的决策代表单位288
二、单位过失犯罪的认定289
三、单位事后追认犯意的认定290
第八章 单位犯罪形态的认定292
第一节 单位共同犯罪的认定292
一、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292
二、单位共同犯罪立法争议与立法建议293
三、单位共同犯罪的界定295
四、单位共同犯罪的认定296
五、单位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301
第二节 单位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303
一、单位犯罪完成形态的认定304
二、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304
第三节 单位犯罪罪数形态的认定306
一、单位行为个数的判断与确认306
二、单位犯罪罪数的认定307
第九章 单位犯罪的刑罚适用309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量刑问题309
一、单位犯罪累犯的认定309
二、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311
三、单位犯罪立功的认定312
四、单位犯罪的并罚问题312
五、单位犯罪的缓刑适用313
一、单位犯罪罚金执行的若干问题315
第二节 单位犯罪的行刑问题315
二、单位犯罪中责任人员的减刑、假释问题318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时效与赦免制度319
一、单位犯罪的时效制度319
二、单位犯罪的赦免制度321
第十章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的若干问题322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法适用323
一、如何确定单位犯罪的管辖323
二、如何确定单位犯罪的应诉主体325
三、单位撤销,能否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334
四、如何针对被告单位采取强制措施337
五、如何制作单位犯罪裁判文书341
第二节 单位诉讼程序的立法完善342
结束语——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研究展望345
参考文献349
后记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