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伟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32266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旅游资源-资源开发-高等学校-教材;旅游资源-资源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 旅游资源概述3
1 绪论3
1.1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内涵3
1.1.1 旅游资源的概念3
目录3
1.1.2 旅游资源的内涵5
1.2 旅游资源的特征8
1.2.1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8
1.2.2 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2
1.2.3 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3
1.3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14
1.3.1 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14
1.3.2 旅游资源与旅游规划15
1.3.3 旅游资源与旅游管理16
1.3.4 旅游资源与旅游可持续发展16
2.1 旅游资源分类概述19
2.1.1 分类的概念与意义19
2 旅游资源分类19
2.1.2 分类的原则与标准20
2.1.3 分类的步骤与方法21
2.2 国家标准分类方案22
2.2.1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1990)中的分类系统22
2.2.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1992)中的分类系统23
2.2.3 《旅游资源分级分类系统修订方案》(1997)中的分类系统24
2.2.4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分类系统26
2.3.1 两分法分类方案29
2.3 其他分类方案介绍29
2.3.2 其他分类方案简介31
2.3.3 国外分类方案举例32
3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35
3.1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概念35
3.2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类型36
3.2.1 综合自然旅游地36
3.2.2 沉积与构造39
3.2.3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41
3.2.4 自然变动遗迹44
3.2.5 岛礁45
3.3 地文景观的旅游开发与管理46
3.3.1 地文景观的旅游开发价值46
3.3.2 地文景观的旅游开发方向49
3.3.3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管理要点50
3.4 地质公园50
3.4.1 地质公园概述51
3.4.2 世界地质公园52
3.4.4 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53
3.4.3 国家地质公园53
4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57
4.1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概述57
4.1.1 水域风光的概念57
4.1.2 水域风光的特征57
4.1.3 水域风光与旅游的关系58
4.2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类型及成因59
4.2.1 江河溪涧59
4.2.2 湖泊60
4.2.3 瀑布62
4.2.4 涌泉64
4.2.5 滨海景观65
4.2.6 冰雪地68
4.3 水域风光的旅游开发与管理69
4.3.1 水域风光的旅游开发价值69
4.3.2 水域风光的旅游开发方向70
4.3.3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的管理要点71
5.1.1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概念75
5.1.2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特征75
5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75
5.1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概述75
5.1.3 生物景观与旅游的关系76
5.2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分类78
5.2.1 树木78
5.2.2 草原与草地80
5.2.4 野生动物栖息地81
5.2.3 花卉地81
5.3 生物景观的旅游开发与管理82
5.3.1 生物景观的旅游开发价值82
5.3.2 生物景观的旅游开发方向83
5.3.3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管理要点84
5.4 动物植物园85
5.4.1 动物园85
5.4.2 植物园87
5.5.1 自然保护区及其意义88
5.5 自然保护区88
5.5.2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89
5.5.3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89
5.5.4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91
5.5.5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92
5.5.6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93
5.6 森林公园94
5.6.1 森林公园及其意义94
5.6.2 森林公园的发展95
5.6.3 森林公园的类型96
5.6.4 森林公园的功能区划97
5.6.5 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99
5.6.6 森林公园的管理104
6 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107
6.1 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概述107
6.1.1 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概念107
6.1.2 天象与气候景观的特征108
6.1.3 天象与气候景观同旅游的关系109
6.2.2 气象113
6.2 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类型113
6.2.1 气候113
6.2.3 天象114
6.3 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14
6.3.1 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旅游开发价值114
6.3.2 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旅游开发方向116
6.3.3 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的管理要点116
7.1.2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类型119
7.1.1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概念119
7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119
7.1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概述119
7.1.3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特征120
7.1.4 文物古迹与旅游的关系120
7.2 文化遗址121
7.2.1 文化遗址的概念121
7.2.2 文化遗址的类型121
7.2.3 文化遗址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26
7.3 历史文物127
7.3.1 历史文物的概念127
7.3.2 历史文物的类型及鉴赏127
7.3.3 历史文物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30
8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133
8.1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概述133
8.1.1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概念133
8.1.2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特征133
8.1.4 建筑与设施同旅游的关系134
8.1.3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类型134
8.2 建筑类旅游资源135
8.2.1 中国古代建筑的源流135
8.2.2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135
8.2.3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136
8.2.4 中西传统建筑的比较141
8.2.5 建筑文化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42
8.3 园林类旅游资源142
8.3.1 园林的概念142
8.3.2 园林的类型143
8.3.3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45
8.3.4 中西古典园林的比较146
8.3.5 园林文化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47
8.4 陵墓类旅游资源147
8.4.1 古代陵墓的源流147
8.4.2 古代陵墓的特点149
8.4.3 古代陵墓的分类150
8.5 城镇类旅游资源151
8.5.1 城镇及其分类151
8.4.4 陵墓文化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51
8.5.2 历史文化名城152
8.5.3 特色小城镇153
8.5.4 现代都市风光153
8.5.5 城市文化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54
9.1.1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概念158
9.1.2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类型158
9.1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概述158
9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158
9.1.3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特征159
9.1.4 人文活动与旅游的关系159
9.2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159
9.2.1 文艺旅游资源的概念159
9.2.2 文艺旅游资源的特征160
9.2.3 文艺旅游资源的分类161
9.2.4 文学艺术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64
9.3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165
9.3.1 民俗旅游资源的概念165
9.3.2 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166
9.3.3 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167
9.3.4 民俗风情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68
9.4 节庆旅游资源172
9.4.1 节庆旅游资源的概念172
9.4.3 节庆旅游资源的分类173
9.4.2 节庆旅游资源的特点173
9.4.4 节庆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74
10 地方特色商品类旅游资源178
10.1 地方特色商品类旅游资源概述178
10.1.1 地方特色商品与旅游商品178
10.1.2 地方特色商品的特征180
10.1.3 地方特色商品与旅游的关系181
10.2 地方特色商品的形成与分类182
10.2.1 地方特色商品的形成182
10.2.2 地方特色商品的分类183
10.3 地方特色商品的旅游开发与管理188
10.3.1 地方特色商品的旅游价值188
10.3.2 地方特色商品的旅游开发方向189
10.3.3 旅游购物的管理要点191
Ⅱ 旅游资源开发195
11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195
11.1 区域经济学理论195
11.1.1 区位理论195
11.1.2 增长极理论197
11.1.3 核心—边缘理论198
11.1.4 比较优势理论200
11.2 环境经济学理论201
1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01
11.2.2 生态经济学理论203
11.3 组织战略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205
11.3.1 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理论205
11.3.2 SWOT分析法207
11.3.3 STP营销模式209
11.4 人类学与社会学理论211
11.4.1 旅游人类学理论211
11.4.2 旅游社会学理论212
11.5 游憩理论、旅游系统理论和体验经济理论215
11.5.1 游憩理论215
11.5.2 旅游系统理论216
11.5.3 体验经济理论217
12.1.1 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222
12.1 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与程序222
12 旅游资源调查222
12.1.2 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224
12.1.3 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228
12.1.4 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230
12.2 旅游资源调查的组织与实施231
12.2.1 旅游资源调查的组织231
12.2.2 旅游资源调查的实施234
12.3.1 填写旅游资源调查统计表236
12.3 旅游资源调查的成果236
12.3.2 编制旅游资源调查地图241
12.3.3 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244
13 旅游资源评价247
13.1 旅游资源评价概述……………………………………………………(247 )247
13.1.1 旅游资源评价的概念247
13.1.2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247
13.1.3 旅游资源评价的要求248
13.1 4 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249
13.2.1 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250
13.2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250
13.2.2 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252
13.2.3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254
13.3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255
13.3.1 定性评价方法255
13.3.2 定量评价方法259
14.1.1 旅游资源信息与旅游资源信息系统267
14.1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概述267
14 旅游资源信息管理267
Ⅲ 旅游资源管理267
14.1.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270
14.1.3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数据与空间数据库273
14.2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275
14.2.1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与系统框架结构275
14.2.2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276
14.2.3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块设计277
14.2.4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建设278
14.3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281
14.3.1 旅游资源的调查统计应用281
14.3.2 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应用281
14.3.3 旅游资源的开发决策应用281
14.3.4 旅游资源的管理服务应用282
15 旅游资源质量管理287
15.1 旅游资源质量管理概述287
15.1.1 旅游资源质量287
15.1.2 旅游资源质量管理290
15.1.3 旅游资源质量管理体系292
15.2 旅游资源的标准质量管理293
15.2.1 旅游资源标准质量管理概述293
15.2.2 旅游资源标准质量管理的内容294
15.2.3 旅游资源标准质量管理的实施296
15.3 旅游资源的全面质量管理298
15.3.1 旅游资源全面质量管理概述298
15.3.2 旅游资源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299
16.1.1 旅游资源环境308
16 旅游资源环境管理308
16.1 旅游资源环境管理概述308
16.1.2 旅游资源环境质量309
16.1.3 旅游资源环境管理311
16.2 旅游资源环境与旅游发展的矛盾312
16.2.1 自然环境的破坏312
16.2.2 经济环境的变化314
16.3.1 旅游资源环境的标准化管理315
16.2.3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315
16.3 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315
16.3.2 旅游资源环境的技术化管理316
16.3.3 旅游资源环境的规划管理317
16.3.4 旅游资源环境的行政管理318
16.3.5 旅游资源环境的教育管理319
17 旅游资源的有效管理323
17.1 旅游资源有效管理概述323
17.1.1 旅游资源有效管理的背景323
17.1.2 旅游资源有效管理的概念324
17.1.3 旅游资源有效管理的前提325
17.1.4 旅游资源有效管理的目标328
17.2 旅游资源有效管理的实施329
17.2.1 建立旅游资源有效管理的体系329
17.2.2 开辟旅游资源有效管理的新途径331
附录336
参考文献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