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4713807.jpg)
- 陈绂,白荃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30165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汉语基础5
第一编 现代汉语5
第一章 语音5
第一节 语音概说5
一、语音的性质5
二、语音单位8
三、记音符号10
附 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符号对照表11
第二节 声母12
一、声母的性质12
二、声母的分类14
附 普通话声母表17
第三节 韵母17
一、韵母的性质17
二、韵母的分类20
三、韵母的“四呼”和结构分析23
附 普通话韵母表24
第四节 声调24
一、调值和调类24
二、普通话的声调25
第五节 音节26
一、普通话的音节结构26
二、普通话声韵组合规则27
三、音节拼写规则29
附 普通话声韵组合表32
第六节 音变34
一、变调34
二、轻声36
三、儿化38
四、语气词“啊”的变化40
第七节 方音辨正41
一、声母辨正41
二、韵母辨正43
三、声调辨正44
附 汉语方言声调比较表46
第八节 异读词的规范问题48
一、异读词产生的原因48
二、异读词的审音工作50
第九节 语调51
一、停顿51
二、重音53
三、句调55
第二章 词汇57
第一节 词与词汇57
第二节 词的构成58
一、构词单位——语素58
二、语素、词和字的关系60
三、词的构造60
第三节 词义、词与词之间的意义联系63
一、词义的性质63
二、词义的发展变化65
三、多义词66
四、同音词68
五、同义词70
六、反义词75
第四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77
一、基本词汇78
二、一般词汇80
三、古语词81
四、方言词82
五、外来词83
六、行业词语84
第五节 熟语85
一、成语85
二、谚语89
三、歇后语90
四、惯用语92
第三章 语法93
第一节 语法概说93
一、什么是语法93
二、语法的性质93
三、语法单位94
四、古今汉语语法的差异95
第二节 词类97
一、词类和词性97
二、划分词类的标准97
三、实词和虚词98
四、词的兼类与活用109
第三节 短语110
一、什么是短语110
二、短语的结构类型110
三、短语的功能类型114
四、复杂短语115
第四节 句子的类型117
一、句子的语气分类117
二、句子的结构分类118
第五节 单句120
一、句子成分概说120
二、主语和谓语122
三、述语和宾语、补语126
四、定语和状语134
五、中心语147
六、独立语149
第六节 几种特殊的单句句型152
一、主谓谓语句153
二、连谓句154
三、兼语句156
四、双宾句158
五、存现句159
六、“有”字句160
七、“是”字句162
八、“把”字句166
九、“被”字句168
第七节 复句170
一、复句的定义和特点170
二、区分单句和复句的标准171
三、分句主语的异同和隐现173
四、复句的类型175
五、多重复句和紧缩复句185
第八节 常见的语法错误190
一、词的运用中常见的语法错误190
二、单句结构中常见的语法错误192
三、复句运用中常见的语法错误195
第九节 标点符号197
一、句号197
二、问号198
三、感叹号198
四、逗号199
五、顿号200
六、分号201
七、冒号201
八、引号202
九、括号203
十、破折号204
十一、省略号204
十二、书名号205
十三、着重号205
十四、间隔号205
第四章 修辞206
第一节 修辞概说206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207
一、突出词语的感情色彩208
二、选用最能体现事物特征的词语209
三、用动态意义的词语描述静态的事物210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211
一、长句和短句212
二、主动句和被动句215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217
四、变式句219
第四节 辞格221
一、比喻222
二、借代224
三、比拟226
四、夸张228
五、双关231
六、拈连234
七、仿词235
八、排比237
九、层递238
十、对偶240
十一、顶真243
十二、反问244
十三、辞格的综合运用246
第二编 古代汉语250
通论部分250
第五章 汉字250
第一节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250
一、汉字的起源250
二、汉字产生的年代251
三、汉字的书体演变252
四、汉字字数的发展257
第二节 汉字的特点258
一、汉字具有很强的表意性258
二、汉字是音节一语素文字260
三、汉字的形音义关系261
第三节 汉字的形体结构268
一、传统的“六书”说268
二、因形求义与古书阅读277
第四节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80
一、古今字280
二、异体字284
三、繁简字286
第五节 汉字的规范与正字法288
一、汉字的规范288
二、汉字的正字法293
第六章 词汇297
第一节 古今汉语词汇的继承和发展297
一、新词的产生298
二、旧词的消亡300
三、基本词汇的保留与发展301
四、古今词汇发展的总趋势302
第二节 古今汉语构词形式的异同303
一、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303
二、古代汉语的复音词307
第三节 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311
一、古今词义的差异312
二、古今词义演变的规律313
第四节 词的本义、引申义318
一、词的本义以及对本义的考察319
二、词的引申义以及对引申义的掌握327
第七章 语法334
第一节 虚词334
一、之、其、是、者、所、或、莫、孰、何、焉335
二、以、与、为、于、乎352
三、俱、皆、悉、乃358
四、而、则、然360
五、也、矣、耳、哉、耶366
第二节 实词369
一、名词的特殊用法369
二、动词的特殊意义373
三、词类活用378
第三节 句法384
一、宾语的位置384
二、省略388
三、固定结构391
第八章 字典、词典的使用398
第一节 字典、词典的编排与查检398
一、义类法399
二、形序法399
三、音序法402
第二节 常用字典、词典简介404
一、《说文解字》404
二、《康熙字典》405
三、《中华大字典》406
四、《辞源》407
五、《辞海》408
六、《汉语大字典》408
七、《汉语大词典》409
八、《词诠》410
文选部分411
侍坐&(《论语·先进》节选)411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上》节选)414
晋公子重耳之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节选)417
信陵君列传&(《史记·列传》选)429
祭十二郎文&韩愈442
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448
后记457
附 汉语基础自学考试大纲461
出版前言461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463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464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506
附录 题型举例510
后记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