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皇极经世书今说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阎修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3941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909页
- 文件大小:942MB
- 文件页数:11页
- 主题词:理学-中国-北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皇极经世书今说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观物外篇(续)461
第五章 后天象数461
第一节 起震终艮461
第二节 至哉文王之作《易》461
目录461
第三节 易者一阴一阳之谓466
第四节 离兑巽得阳之多468
第五节 乾坤纵而六子横469
第六节 先天之学心也470
第一节 乾坤天地之本472
第六章 后天理数472
第二节 坤统三女于西南473
第三节 自乾坤至坎离以天道也475
第四节 乾坤交而为泰476
第五节 乾坤坎离为上篇之用477
第六节 乾奇坤偶478
第七节 元亨利贞之德479
第八节 元亨利贞 变易不常481
第九节 元者春也 仁也484
第十节 不知乾 无以知性命之理485
第十一节 道生天 天生地486
第十二节 火生于无487
第十三节 火内暗而外明487
第十四节 兑说488
第十五节 大过本末弱也489
第十六节 复次剥 姤次夬490
第十七节 寂然不动 反本复静491
第十八节 以尊临卑曰临494
第十九节 天地之心494
第二十节 初与上同495
第二十一节 君子于易496
第二十二节 象起于形497
第二十三节 有意必有言497
第二十四节 易有意象499
第二十五节 易有内象499
第二十六节 乾为天之类501
第二十七节 天下之数出于理501
第二十八节 易无体502
第二十九节 六虚502
第三十节 自然而然者 天也503
第三十一节 精义入神503
第三十三节 神无方而易无体504
第三十二节 神者 易之主也504
第三十四节 神无方而性有质505
第三十五节 一阴一阳之谓道506
第三十六节 天主用 地主体506
第三十七节 显诸仁者 天地生物之功507
第三十八节 或问显诸仁507
第三十九节 人谋 人也508
第四十节 变从时而便天下之事508
第四十一节 无思无为510
第四十二节 天使我有511
第四十四节 太极一也512
第四十三节 理穷而后知性512
第四十五节 太极不动513
第四十六节 精气为物514
第四十七节 阳性而阴情515
第四十八节 阴者阳之影515
第四十九节 鬼神者516
第五十节 人之畏鬼517
第五十一节 震为龙519
第五十二节 阴事大半519
第五十三节 作《易》者 其知盗乎520
第五十四节 夫易者 圣人长君子 消小人之具521
第七章 以元经会大小运数523
第一节 元有二526
第二节 天自临以上528
第三节 乾为一534
第四节 一生二为夬538
第五节 天统乎体542
第六节 日一位544
第七节 日起于一547
第八节 三百六十变549
第九节 二万八千 分为十二560
第十节 一百六十七亿561
第十一节 十二万九千六百562
第十二节 三百六十 以当一时563
第十三节 十六变之数565
第十四节 十二万九千六百去其三者571
第十五节 阳数盈 阴数缩577
第十六节 《尧典》期数578
第十七节 朔易580
第十八节 二至相去之度581
第十九节 冬至之月581
第二十节 冬至之子中582
第二十二节 极南大暑583
第二十一节 冬至后为呼583
第二十三节 天行所以为昼夜585
第二十四节 日朝在东586
第二十五节 日以迟为进590
第二十六节 一岁之闰592
第二十七节 阳主舒长594
第二十八节 日行阳度则盈595
第二十九节 阳消则阴生596
第三十节 东赤南白597
第三十一节 水者火之地597
第三十二节 日月之相食598
第三十三节 天之象数602
第三十四节 天可以理尽603
第三十五节 洛下闳改颛帝历604
第三十六节 《太玄》九日当两卦606
第三十七节 杨雄作《玄》606
第三十八节 五星之说607
第三十九节 历不能无差608
本章结论608
第八章 以会经运生物用数611
第一节 体有三百八十四611
第二节 离坎阴阳之限615
第三节 乾四十八616
第四节 顺数之乾一兑二618
第五节 一生六621
第六节 体数之策624
第七节 体数何为者632
第八节 天数三 故六633
第九节 天圆而地方636
第十节 天奇而地偶638
第十一节 天之阳在南639
第十二节 倚盖之说639
第十五节 金火相守则流640
第十三节 天有五辰640
第十四节 五行之木640
第九章 以运经世观物理数642
第一节 卦有六十四642
第二节 自泰至否644
第三节 天地之气运646
第四节 人为万物之灵646
第五节 有一日之物647
第六节 易之数648
第七节 法始于伏羲652
第九节 《易》始于三皇653
第八节 皇帝王伯者653
第十节 尧之前 先天也654
第十一节 昊天生万物655
第十二节 天道之变655
第十三节 为治之道656
第十四节 圣人之经656
第十五节 瞽瞍杀人657
第十六节 汤放桀 武王伐纣657
第十七节 秦穆公有功于周658
第十八节 平王名实660
第十九节 始作两观661
第二十节 五霸者 功之首 罪之魁662
第二十一节 秦穆公伐郑 败而有悔663
第二十二节 人言《春秋》非性命之书664
第二十三节 《春秋》之笔削665
第二十四节 鲁之两观666
第二十五节 晋狐射姑杀阳处父667
第二十六节 汉儒之反经合道668
第二十七节 春秋三传之外670
第二十八节 治《春秋》 辨名实672
第二十九节 天时地理673
第三十节 巨配天地674
第十章 万物通数676
第一节 正音律数677
第二节 阳主辟而出682
第三节 阴阳分而生两仪682
第四节 天变时而地应物689
第五节 有变必有应也690
第六节 得天气者动692
第七节 阳之类圆693
第八节 阳交乎阴693
第十节 人寓形于走类695
第九节 动物自首生695
第十一节 体必交而后生696
第十二节 天地有八象700
第十三节 心居肺 胆居肝705
第十四节 心胆之倒悬706
第十五节 口目横而鼻耳纵707
第十六节 天有四时 地有四方709
第十七节 动者体横710
第十八节 神统于心711
第十九节 人之四肢各有脉712
第二十节 心藏神 肾藏精713
第二十一节 天之神栖乎日714
第二十二节 神者人之主715
第二十三节 天之大寤在夏718
第二十四节 气形盛 则魂魄盛718
第二十五节 脏者天行也719
第二十六节 水在人身为血719
第二十七节 胆与肾同阴719
第二十八节 鼻之气目见720
第二十九节 《素问》:肺主皮毛720
第三十节 天地并行721
第三十二节 物各有太极723
第三十一节 目口凸而耳鼻窍723
第三十三节 有形则有体724
第三十四节 火以性为主724
第三十五节 卦各有性725
第三十六节 发于性见于情725
第三十七节 水遇寒则结726
第三十八节 天火无体727
第三十九节 有温泉而无寒火727
第四十节 火生湿728
第四十一节 阳得阴而为雨728
第四十二节 云有水火土石729
第四十三节 明则有日月730
第四十四节 月者日之影731
第四十五节 灯之明 暗之境732
第四十六节 星之至微如沙尘732
第四十七节 有雷则有电733
第四十八节 吹喷嘘呵呼733
第四十九节 木之坚734
第五十节 木者星之子734
第五十一节 草类之细735
第五十二节 叶阴也739
第五十三节 人之骨巨而体繁739
第五十五节 陆中之物740
第五十四节 木结实而种之740
第五十六节 虎豹之毛741
第五十七节 木之枝干741
第五十八节 鱼者水之族742
第五十九节 草伏之兽742
第六十节 水之木743
第六十一节 水之物743
第六十二节 鹰雕之类食生744
第六十三节 马牛皆阴类744
第六十五节 禽虫之卵745
第六十四节 飞之类喜风745
第六十七节 在水者不瞑746
第六十六节 蚕之类746
第六十八节 风类水类747
第六十九节 水之族747
第七十节 龙能大能小748
第七十一节 日为心 月为胆748
第七十二节 日入地中749
第七十三节 海潮者749
第七十四节 春阳得权故多旱750
第七十六节 以物观物751
第七十五节 身地也751
第七十七节 人得中和之气752
第七十八节 人智强753
第七十九节 人之贵兼乎万物753
第八十节 人之类754
第八十一节 人之神754
第八十二节 神无所在755
第八十三节 凡事为之极756
黄氏畿对本章的结论757
第一节 乾四十八759
第十一章 阙疑759
第二节 一役二761
第三节 圆者一变 则生六765
第四节 方者一变而为四769
第五节 性非体不成773
第六节 天浑浑于上774
第七节 一八为九775
第八节 乾四十八780
第十二章 心为太极782
第一节 心为太极782
第二节 人心当如止水783
第三节 先天学主乎诚786
第四节 资性得之天788
第五节 君子之学790
第六节 至理之学791
第七节 诚者主性之具792
第八节 能随天理者793
第九节 循理则为常793
第十节 人必有德器795
第十一节 以物喜物796
第十二节 中庸非天降地出797
第十三节 中庸之法799
第十四节 太极 道之极800
第十五节 天下之事 皆以道致802
第十六节 太羹可和803
第十七节 不我物805
第十八节 圣人利物而无我806
第十九节 潜天潜地807
第二十节 气则养性808
第二十一节 经纶天地之谓才811
第二十二节 凡人之善恶813
第二十三节 时然后言814
第二十四节 毋意毋必 毋固毋我815
第二十五节 人之为道816
第二十六节 至理之学817
第二十七节 心一而不分818
第二十八节 易地而处819
第二十九节 言发于真诚820
第三十节 人贵有德820
第三十一节 天地日月821
第三十二节 君子处畎亩822
第三十三节 智术或能施于一朝824
第三十四节 室中造车825
第三十六节 志于道者826
第三十五节 敛天之 智为智826
第三十七节 颜子不贰过827
第三十八节 为学养心828
第三十九节 事无巨细830
第四十节 颜子不迁怒831
第四十一节 不至于性命832
第四十二节 知《易》者832
第四十三节 《易》之为书834
第四十四节 显诸仁 藏诸用837
第四十五节 伯夷 柳下惠838
第四十六节 圣人之难839
第四十七节 人必内重840
第四十八节 义重则内重841
第四十九节 能医人能医之疾843
第五十节 人患乎自满844
第五十一节 凡处失在得之先845
第五十二节 三人行亦 必有师焉847
第五十三节 人苟用心 必有所得848
第五十四节 天下言 读书者850
第五十五节 今有人登两台852
第五十六节 一国一家一身皆同853
第五十七节 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854
第五十八节 夫弓固有强弱855
第五十九节 今有食一杯在前856
第六十节 学以人事为大857
第六十一节 事必量力858
第六十二节 良药不可以离手860
第六十三节 天之孽860
第六十四节 无德者责人862
第六十五节 所行之路863
第六十六节 凡人之学864
第六十七节 知之为知之866
第六十八节 有马者 借人乘之867
第六十九节 谁能出 不由户868
第七十节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868
第七十一节 当仁不让于师869
第七十二节 刘绚问无为870
第七十三节 金须百炼然后精871
第七十四节 用兵之道872
第七十五节 伯夷义不食周粟873
第七十六节 《老子》知《易》之体者也874
第七十七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875
第七十八节 庄荀之徒875
第七十九节 庄周雄辩877
第八十节 庄子著《盗跖篇》879
第八十一节 鲁国之儒一人880
第八十二节 庄子齐物881
第八十三节 庄子气豪 若吕梁之事884
第八十四节 庖人虽不治庖886
第八十五节 季札之才887
第八十六节 叔向 子产888
第八十七节 管仲用智数889
第八十八节 仲弓可使南面892
第八十九节 智哉留侯893
第九十节 《素问》《密语》之类894
第九十一节 《素问》《阴符》895
第九十二节 佛氏弃君臣父子夫妇895
第九十三节 文仲子897
第九十四节 或问才难898
第九十五节 人有出人之才901
第九十六节 君子喻于义902
第九十七节 天下之事 始过于重903
第九十八节 学不至于乐904
第九十九节 记问之学905
第一百节 学在不止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