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事务领导全书 第2卷 外事工作与涉外交往技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事务领导全书 第2卷 外事工作与涉外交往技能
  • 方建文,李啸尘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ISBN:780173045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889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9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事务领导全书 第2卷 外事工作与涉外交往技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外交的界定1

一、外交的定义1

第一编 外交与外事工作1

第一章 外交概述1

二、外交的目标4

三、外交的主体与客体5

一、外交的性质6

第二节 外交的性质和任务6

二、外交的任务7

一、外交程序8

第三节 外交的方式8

五、政治信息的传递9

四、交往9

二、谈判9

三、交涉9

六、国际会议10

一、首脑外交11

第四节 外交的类型11

二、多边外交13

三、经济外交15

第五节 外交的变化与发展16

四、公众外交16

一、新旧外交之间的过渡17

二、外交的发展18

第一节 外交准则24

第二章 外交准则与外交惯例24

一、传统的外交准则25

二、新中国的外交准则27

一、外交承认28

第二节 外交惯例28

二、外交关系的建立29

三、外交制裁与外交报复31

二、外交政策的形成33

一、外交政策的范畴33

第三章 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33

第一节 外交政策33

三、外交政策的构成35

四、外交政策的执行机构36

五、外交政策的比较分析理论37

一、外交决策的类型40

第二节 外交决策40

二、外交决策的理论41

三、外交决策的条件44

一、“外交+领事=外事”46

第一节 外交、外事和涉外工作的区别46

第四章 外交、外事和涉外工作的关系46

二、“涉外”的含义47

一、主权国家是外交的主体48

第二节 外交、外事和涉外工作的共同特性48

三、在实际应用中的“外事”48

三、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和后盾49

二、“外交是内政的延续”49

六、外交不是“平静”和“闲适”的工作50

五、高度的政治性和事务性50

四、外交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50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52

第一节 新中国外交政策52

第五章 有中国特色的外交52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54

一、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55

第二节 新中国外交的特色55

二、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结合56

第三节 新中国外交的风格57

四、信守诺言,“说话算数”57

三、坚持正义,“不信邪”57

二、不卑不亢,平等相待58

一、实事求是,求同存异58

三、坦诚热情,以理服人59

一、外交机构的构成61

第一节 外交机构概述61

第二编 外交机构与外交人员管理61

第一章 外交机构61

第二节 外交部62

二、外交机构的职责分配62

二、与本国驻外使馆的关系63

一、组织与职能63

三、与外国使馆的关系64

一、外交部65

第三节 中国外交机构65

四、与外交使团的关系65

二、与中国外交部有关的机构66

四、地方外事办公室69

三、国务院各部委外事司(局)69

一、使馆的产生70

第一节 大使馆概述70

第二章 驻外使馆70

三、使馆的职责71

二、外交关系和使馆的建立71

一、馆长73

第二节 使馆人员构成73

二、其他各级外交官79

三、行政职员与当地雇员84

一、使馆馆舍85

第三节 使馆馆舍选定及内部分工85

二、馆无定制88

三、馆长与办公室89

一、商务处91

第四节 使馆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责91

二、领事处(部)94

三、文化处98

四、武官处100

五、新闻处102

六、政治处103

八、科技处104

七、教育处104

一、领事106

第一节 领事与领事关系106

第三章 驻外领事馆106

二、领事关系109

一、领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10

第二节 领事制度110

三、名誉领事制度111

二、职业领事制度111

四、领事裁判权制度112

一、领(事)馆的含义114

第三节 领(事)馆的设立114

二、领(事)馆的分级115

四、领(事)馆的地位116

三、领(事)馆的特点116

一、领馆馆长117

第四节 领馆人员构成117

五、领(事)馆的开设117

二、领事官员119

四、领馆服务人员120

三、领馆行政技术人员120

六、领团和名誉领事协会121

五、领馆成员私人服务人员121

一、使馆馆舍的分布122

第一节 使馆馆舍的分布及外交公寓122

第四章 外国驻华使领馆122

一、驻华使领馆的主要职责124

第二节 驻华使领馆的职责及机构概览124

二、外交公寓124

二、驻华领馆机构概览125

二、外交特权和豁免的概念131

一、外交特权和豁免的根据131

第五章 外交特权与豁免131

第一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和实施131

四、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实施132

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由来132

第二节 使馆的特权和豁免133

四、外交邮袋或旅行袋不可侵犯134

三、通讯自由134

一、使馆馆舍不可侵犯134

二、档案和文件不可侵犯134

一、人身不可侵犯135

第三节 外交人员特权和豁免135

五、免纳捐税和关税135

六、使用国旗和国徽135

三、管辖的豁免136

二、寓所和财产不可侵犯136

六、其他特权和豁免137

五、免除关税和查验137

四、免纳捐税137

一、几个词语的概念138

第四节 领事特权与豁免138

三、特权和豁免的开始和终止139

二、领事特权与豁免的含义与内容139

五、领馆人员及其家属在第三国的地位140

四、领事特权与豁免的放弃140

六、领事馆的特权和豁免141

七、领事馆成员的特权与豁免142

九、领馆服务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特权与豁免145

八、领馆行政技术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特权与豁免145

一、中国关于领事特权与豁免的法律规章146

第五节 中国关于领事特权与豁免的法律规章146

十、领馆成员私人服务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特权与豁免146

三、中国处理领事特权与豁免问题的原则14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简介148

一、礼仪的界定、本质151

第一节 礼仪与涉外礼仪151

第三编 涉外礼仪与礼宾工作151

第一章 涉外礼仪概述151

二、涉外礼仪的本质、特点和类型152

一、西方礼仪发展的历史轨迹153

第二节 中西方礼仪的历史演变与比较153

二、中国礼仪发展的历史过程156

三、中西方礼仪特点之比较158

一、“主权平等”的原则161

第三节 涉外礼仪的基本准则161

二、“主权平等”原则在国际礼仪中的体现162

一、涉外礼仪的思想原则163

第四节 涉外礼仪的思想原则和行为培养163

二、涉外礼仪的行为培养164

一、礼仪行为的哲学167

第一节 涉外礼仪与礼仪文化167

第二章 涉外礼仪的理论基础167

二、道德与法的行为映射170

三、宗教信仰的行为承诺171

四、禁忌风俗的行为表露172

一、礼仪与涉外礼仪的基本需要理论173

第二节 涉外礼仪与涉外科学173

二、涉外礼仪中的个体行为特征175

三、涉外礼仪中的群体行为特征176

二、礼宾工作是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78

一、礼宾的含义178

第三章 礼宾与礼宾工作178

第一节 礼宾工作是政治活动的一种形式和手段178

三、礼宾工作内含政治内容179

二、礼宾工作为贯彻外交路线和外交政策服务180

一、我国的外交立场180

第二节 礼宾工作体现我国的对外方针政策180

一、平衡原则181

第三节 礼宾工作的原则181

三、国际惯例182

二、对等原则182

三、严谨细致,一丝不苟183

二、实事求是,有的放矢183

第四节 我国礼宾工作的基本准则183

一、尚礼好客,礼尚往来183

一、我国礼宾工作的特点184

第五节 我国礼宾工作的风格184

二、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风格185

一、礼宾次序188

第六节 礼宾工作的两个重要作法188

二、国旗及其悬挂189

一、礼宾规格的主要内容192

第七节 礼宾的规格192

二、制定周详的接待计划193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涉外升挂和使用国旗的规定194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197

一、守时守约199

第一节 涉外日常交往的礼节礼仪199

第四章 涉外社交礼节与礼仪199

四、举止得体200

三、尊重各国风俗习惯200

二、尊重老人和妇女200

一、握手201

第二节 见面时的礼节礼仪201

五、吸烟的礼节201

六、讲究清洁卫生201

四、举手203

三、作揖203

二、致意203

八、鞠躬204

七、介绍204

五、拥抱204

六、亲吻204

一、称呼205

第三节 称呼礼节与姓名205

二、敬称206

三、姓名209

一、诚恳自然、和气亲切、表达得体216

第四节 谈话时的礼节礼仪216

六、实事求是,随机应变217

五、照顾多数217

二、尊重对方217

三、不乱插话217

四、手势得当217

九、不谈敏感的话题218

八、讲话简单明了218

七、要使用礼貌语言218

十一、熟悉外交辞令219

十、反对议论第三者219

一、服装222

第五节 服饰仪表礼仪222

二、着装要求224

一、站姿礼仪225

第六节 行为举止礼节礼仪225

三、几种特殊场合的服装225

二、坐姿礼仪226

三、走姿礼仪227

四、手势礼仪228

第一节 外事接待工作的基本原则229

第一章 外事接待工作229

第四编 外事接待与涉外交往事务运作指南229

二、外事人员守则230

一、外事接待工作的基本原则230

二、做好必要的情报收集工作,并拟定接待方案231

一、了解来访人员的情况231

第二节 外事接待的准备工作231

三、外事接待方案的具体落实232

四、特殊人员接待准备234

一、迎接工作的内容236

第三节 外事接待中的迎接工作236

五、准备附属材料236

二、迎接工作的注意事项237

三、掌握离开时间238

二、选择送别方式238

第四节 外事接待中的送别工作238

一、确定送别规格238

五、机场(或港口、车站)话别239

四、陪车239

三、领导人的出访日程240

二、领导人出访的国家数目240

第二章 领导人出国访问240

第一节 领导人出国访问概述240

一、领导人出访240

五、出访人员和出访人数241

四、出访过程中遇到特殊问题时的处理方法241

一、一般领导人出国访问的准备工作242

第三节 出国访问的准备工作242

第二节 领导人出国访问的重要意义242

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前的准备工作245

一、一般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出国访问246

第四节 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注意事项246

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249

三、出国注意事项250

一、涉外宴请251

第一节 宴请的组织安排251

第三章 涉外宴请活动251

二、涉外宴请的组织安排253

二、对接待员自身的要求260

三、宴会前接待员的准备工作260

第二节 当好接待员260

一、接待员应能熟练掌握宴请活动的整个过程260

四、招待员应熟悉上菜礼节261

一、当好宴会的主人263

第三节 当好宴会的主人和做好客人263

二、做好宴会的客人264

四、喝汤的艺术266

三、使用刀叉266

第四节 出席西餐宴会的注意事项266

一、餐巾的使用266

二、进餐的姿势266

十一、祝酒267

十、喝饮料或喝水267

五、喝茶(或咖啡)的技巧267

六、水果的习惯吃法267

七、吃色拉的方法267

八、吃鱼的方法267

九、可用手拿着吃的零食267

十九、遇到意外情况268

十八、添菜268

十二、取面包、黄油268

十三、取菜268

十四、招待会上自取食品268

十五、送花268

十六、水盂268

十七、纪念物品268

二、会见座位的安排269

一、涉外会见的含义269

第四章 涉外会见与会谈269

第一节 涉外会见269

二、会谈座位的安排270

一、涉外会谈的含义270

第二节 涉外会谈270

一、涉外会见、会谈的工作程序271

第三节 涉外会见与会谈的具体工作271

二、整理会谈纪要272

三、谈话时注意事项273

二、文艺晚会与体育表演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几步274

一、文艺晚会与体育表演274

第五章 参加文艺晚会与舞会274

第一节 参加文艺晚会与体育表演274

三、安排领导出席演出活动注意事项275

三、舞会礼节276

二、舞会的组织工作276

第二节 参加舞会276

一、舞会276

一、组织参观游览278

第一节 参观游览概述278

第六章 参观游览278

二、在国外参观游览279

第二节 安排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280

一、国庆日281

第一节 节庆活动281

第七章 庆贺、凭吊和慰问281

六、元旦282

五、三·八国际妇女节282

二、建交日、友好条约签订日282

三、建军节282

四、五·一国际劳动节282

一、独立庆典283

第二节 独立庆典283

七、民间节日与宗教节日283

一、就职典礼284

第三节 就职仪式284

二、独立庆典内容284

三、国际祝贺284

二、登基典礼285

一、不同类型人的生日祝贺286

第四节 寿辰祝贺286

第五节 凭吊287

二、生日祝贺的方式287

四、不同人士的丧葬仪式288

三、丧葬仪式的地点288

一、丧葬仪式的讣告288

二、参加丧葬仪式注意事项288

五、唁函、唁电范例290

二、慰问函、慰问电范例291

一、慰问291

第六节 慰问291

三、涉外签字仪式参加人员293

二、涉外签字仪式的安排293

第八章 涉外事务仪式293

第一节 涉外签字仪式293

一、涉外签字仪式293

三、谒墓仪式注意事项294

二、谒墓仪式294

四、涉外签字仪式的礼仪问题294

第二节 谒墓294

一、谒墓294

二、开幕式参加人员295

一、开幕式及其主持295

四、领导人出访参加谒墓295

五、来访国宾谒墓295

第三节 涉外活动开幕式295

二、授勋方式296

一、授勋仪式296

三、开幕式悬挂国旗问题296

四、其他296

第四节 授勋仪式296

四、馈赠礼品的注意事项297

三、举行捐赠仪式的目的297

三、举行授勋仪式的时机297

第五节 捐赠仪式297

一、捐赠仪式297

二、捐赠仪式的举行297

一、互联网简介299

第一节 互联网知识入门299

第九章 外事信息工作、涉外保险与保密工作299

二、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300

三、互联网的功能301

四、互联网的联接302

五、寻找与获取互联网资源的方法303

二、国际函件305

一、国际邮政业务定义305

第二节 国际邮政业务305

三、国际包裹306

一、涉外保险业的起源和发展307

第三节 涉外保险业工作实务307

四、国际特快专递邮件307

五、国际航空邮件307

三、涉外保险的险种308

二、涉外保险及其各方308

五、中国涉外保险业313

四、涉外保险的作用313

六、世界保险业315

七、涉外保险业务程序316

二、涉外保密工作的原则321

一、涉外保密工作321

第四节 涉外保密工作制度321

三、涉外保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322

四、宣传报道保密制度323

五、对外经济贸易保密制度324

一、国际会议的含义327

第一节 国际会议概述327

第五编 重大国际活动运作实务327

第一章 国际会议的策划、举办和参与327

三、国际会议的起源及发展329

二、国际会议的分类329

四、会议外交330

五、国际会议的作用331

一、国际会议的策划332

第二节 国际会议的策划与管理332

二、国际会议的管理340

三、国际会议须知343

一、国际会议组织单位的准备工作351

第三节 国际会议的准备工作351

二、代表团的准备工作358

第四节 国际会议的会场工作362

二、会议现场的工作363

一、会议开始前的工作363

三、会场后勤工作364

五、会场服务和要求365

四、会议的日常服务工作365

六、会议的安全保卫366

一、实务类的善后工作368

第五节 国际会议的善后工作368

二、文件类的善后工作369

二、外事谈判的分类372

一、外事谈判的含义372

第二章 外事谈判372

第一节 外事谈判概述372

三、外事谈判的特征和作用373

一、平等互利原则374

第二节 外事谈判的原则374

四、外事谈判的类型和方式374

三、尊重原则375

二、知已知彼原则375

六、有限原则376

五、依法办事的原则376

四、自主原则376

一、准备阶段377

第三节 外事谈判的进程安排377

七、客观原则377

二、始谈阶段380

三、商业谈判的进行382

一、外事谈判的技巧384

第四节 外事谈判的技巧与谋略384

二、外事谈判的谋略393

三、外国人的谈判风格400

一、交往礼节概述401

第五节 外事谈判的礼节401

二、谈判会面时的礼节402

三、谈判过程中的礼节404

二、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方针406

一、招商引资的含义406

第三章 招商引资工作406

第一节 我国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方针406

第二节 招商引资的作用407

五、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408

四、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408

一、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408

二、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408

三、增加了财政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408

一、我国的直接利用外资409

第三节 我国的招商引资工作实务409

二、我国间接利用外资411

三、我国利用外资的立法管理414

四、如何兴办外商投资企业416

五、国内外利用外资形势的新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420

附录一 国际组织缩写语422

附录二 国际会议常用词语428

一、各类因公临时出国团(组)431

第一节 各类因公临时出入境团(组)431

第六编 出入境与签证431

第一章 因公出入境431

三、出国审批权限和报批程序433

二、因公临时出入境团(组)费用项目及有关规定433

二、公派留学的资助计划435

一、公派出国留学含义435

第二节 公派留学435

四、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拨436

三、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条件436

五、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申报手续437

七、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护照的申领438

六、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工资、工龄和有关经费的管理办法438

十、各国对留学生的管理439

九、出国留学人员出境前后的联系办法439

八、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出国前的集训439

二、劳务输出渠道440

一、劳务输出概念440

第三节 劳务输出440

四、劳务输出人员国内外待遇441

三、劳务输出人员费用项目及有关规定441

五、出国劳务人员的义务和纪律442

附录一 国家教育部出国留学基金部分申请受理机构443

附录二 办理出国与回国手续一览表445

二、我国公民因私事出入境的权利446

一、公民因私出入境446

第二章 因私出入境446

第一节 我国公民因私出入境概述446

五、中国公民出入境的禁止条件447

四、我国公民因私申请出国的条件447

三、我国公民在出入境活动中的义务447

七、我国公民因私出境待遇448

六、我国公民出入境中的违法行为448

二、申请出国需提交的证明材料449

一、因私出入境管理内涵449

第二节 我国公民因私出入境管理实务449

三、签署对申请人出国的意见451

六、申办外国签证452

五、申请办理护照452

四、领取和填写申请表452

八、办理黄皮书453

七、申办外国入境许可证明453

十、入出境检查454

九、预购机票、车票和船票454

十一、出境卡的变更455

十二、护照变更456

一、外国人在我国的基本权利457

第三节 外国人来华出入境管理457

三、对外国人管理的基本原则458

二、对外国人管理的法律依据458

四、对外国人管理的具体工作459

三、国籍的功用464

二、国籍的确定464

第三章 国籍464

第一节 国籍概念及确定464

一、国籍的概念464

一、国籍的取得465

第三节 国籍的取得、丧失与恢复465

第二节 国籍法465

一、基本原则465

二、基本内容465

二、国籍的丧失466

一、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467

第四节 中国国籍的审批程序467

三、国籍的恢复467

二、退出中国国籍468

二、中国护照的渊源及发展469

一、护照定义469

第四章 护照与签证469

第一节 护照469

三、护照的种类和形式470

七、护照的办理471

六、办理护照前的准备工作471

四、护照的有效期471

五、护照的项目和内容471

九、护照的管理473

八、委托申请办理护照473

一、签证的定义474

第二节 签证474

十、护照的性质和作用474

四、签证的形式475

三、签证的种类475

二、中国历代的签证制度475

五、签证的项目及其内容476

八、申办签证的机关477

七、申办外国签证的程序477

六、签证工作的一般原则477

九、签证的管理478

十二、出国签证事项相关表格479

十一、签证的性质和作用479

十、免办中国签证的几种情况479

附录 申办各国签证手续及旅行经济路线参考表483

二、外文申请材料的翻译493

一、出入境的几种主要证件493

第五章 出入境必备知识与注意事项493

第一节 中国公民出入境必备知识493

一、外国人入出境必备知识494

第二节 外国人入出境必备知识与注意事项494

三、因私事出国申请的亲属关系的认定494

四、再出境494

二、外国人入出境注意事项498

三、出入境申报手续相关图表499

四、行李501

附录一 中国在外国设立领事馆情况一览表502

附录二 外国在中国设立领事馆情况一览表503

附录三 中国同外国签订互免签证协议一览表504

附录四 申办各国签证要览505

附录五 外国驻华使馆签证收费一览表508

附录六 中国与各国互免签证、签证费一览表509

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513

附录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515

附录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518

附录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519

附录十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521

附录十二 世界主要货币名称表526

二、涉外民事纠纷的主要类型及处理原则529

一、涉外民事关系的含义529

第七编 涉外民事、刑事法律实务与管理529

第一章 涉外民事529

第一节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运用的一般原则529

三、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530

二、处理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531

一、涉外民事的含义531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531

一、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532

第三节 涉外婚姻家庭纠纷的处理及法律适用532

二、涉外离婚的法律适用533

二、中国关于继承法的规定535

一、涉外继承535

三、中国关于涉外收养法律适用的规定535

第四节 涉外继承纠纷的处理及法律适用535

四、外国人在华遗产的继承536

三、中国公民对涉外遗产的继承536

二、涉外侵权行为损害赔偿的一般法律适用537

一、涉外侵权行为537

五、华侨、外籍人在华遗产的继承程序537

第五节 涉外侵权纠纷的处理及法律适用537

三、专利权的法律保护538

四、著作权的法律保护539

二、处理涉外经济合同争议的法律适用540

一、涉外经济合同法的适用范围540

第六节 涉外经济合同、贸易、投资纠纷的处理及法律适用540

四、我国涉外贸易中适用的国际惯例541

三、涉外经济合同的违约责任541

五、外国投资者与中国政府之间投资争议的解决542

【经典案例一】 深圳某贸易公司与香港某公司货款纠纷案543

六、外商在华独资企业543

【经典案例二】 中国某制造厂与美国某贸易公司因买卖抽油机纠纷案544

【经典案例三】 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与职工张某劳动纠纷案54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适用范围54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基本原则547

第二章 涉外刑事547

第一节 涉外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547

三、几种刑事犯罪的刑罚适用548

【经典案例二】 陈某、高某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案551

【经典案例一】 黄某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案551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原则552

第二节 涉外刑事诉讼的法律适用552

四、辩护与代理553

三、管辖553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553

六、执行554

五、强制措施554

三、人民法院刑事赔偿范围555

二、司法行政机关刑事赔偿范围555

第三节 国家刑事赔偿555

一、国家赔偿法的规定555

五、刑事赔偿程序556

四、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范围556

六、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557

七、执行558

二、国际司法协助的依据559

一、国际司法协助的含义559

第三章 国际司法协助559

第一节 国际司法协助概述559

一、我国司法协助的发展状况560

第二节 中国司法协助的发展状况及其基本原则560

二、国际司法协助的实施561

一、国际司法协助的分类561

二、我国司法协助的基本原则561

第三节 国际司法协助的主要类型及其实施561

二、必须有委托书564

一、涉外民事案件的审核564

第四节 我国办理司法协助的主要程序564

三、承认和执行法庭判决565

二、我国公证的基本原则566

一、公证的含义566

第四章 公证与认证566

第一节 有关公证的基本知识566

四、办理公证的程序567

三、公证机关567

二、办理涉外公证需遵循的原则569

一、涉外公证的含义569

第二节 涉外公证569

五、涉外公证与国内公证的比较570

四、涉外公证所涉及的内容570

三、办理涉外公证的机关570

七、办理涉外“未受刑事制裁”公证571

六、涉外公证所需证明和文件571

一、涉台遗产继承公证572

第三节 涉台公证572

四、办理涉台公证的判定依据573

三、去台人员的婚姻状况公证573

二、涉台亲属关系公证573

三、认证和公证的比较574

二、认证机构574

第四节 认证574

一、认证的含义574

四、认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75

五、涉外认证576

附录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578

附录二 我国有关涉外民事刑事法律规定579

附录三 我国与外国签订的司法协助条约一览表580

附录四 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581

附录五 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586

第一节 香港的经济593

第一章 香港593

第八编 港澳地区与侨务外事工作593

一、经济概况594

二、主要经济机构595

一、香港法律渊源596

第二节 香港的法律制度596

三、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意义596

二、香港主要的法律597

二、香港的学校教育603

一、香港教育的特点603

第三节 香港的文化教育603

三、香港的文化605

一、内地公民往来港澳地区管理实务607

第四节 我国公民往来港澳地区管理607

二、港澳同胞来往内地管理实务609

三、有关港澳地区出入境申请图表611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615

附录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主要官员架构631

附录三 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者澳门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632

一、澳门概况636

第一节 经济636

第二章 澳门636

二、澳门的经济637

一、澳门的教育640

第二节 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640

二、澳门的文化641

三、澳门的医疗卫生642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643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实施643

三、全国政协华侨委员会660

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660

第三章 侨务外事工作660

第一节 中国侨务机构与团体660

一、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660

三、华侨、外籍华人身份的区分及国籍的认定661

二、侨务工作方针661

四、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661

第二节 中国侨务政策661

一、侨务工作基本任务661

六、关于华侨修复祖墓的有关规定662

五、国家对华侨捐资办学的政策规定662

四、国家对华侨与国内公民婚姻规定662

一、华侨申请回国定居手续663

第三节 华侨与港、澳、台同胞出入境663

七、华侨房屋政策663

八、保护侨汇政策663

九、国家对侨汇购房建房政策663

十、国家对华侨捐赠进口物资的规定663

三、享受探亲假待遇的对象664

二、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旅游办法664

四、有关离休、退休人员因私出境待遇的规定665

二、暨南大学666

一、华侨大学666

第四节 国内华侨教育院校666

四、北京华侨补校667

三、厦门集美华侨补校667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668

附录二 国务院关于鼓励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投资的规定670

一、外事文书的含义673

第一节 外事文书概述673

第九编 外事文书的规范化写作与经典范本673

第一章 外事文书总论673

三、外事文书的作用674

二、外事文书的特点674

一、外事文书的分类675

第二节 外事文书的分类和使用对象675

一、称呼676

第三节 外事文书首尾用语676

二、外事文书的使用对象676

三、致敬语677

二、尊称677

一、外事文书的办理程序678

第四节 外事文书的办理678

四、落款678

二、外事文书的办理要求679

三、撰写外事文书的基本要求680

四、缮印和用纸681

五、发送方式682

二、外交文书的格式685

一、外交文书的含义685

第二章 外交文书的写作与经典范例685

第一节 外交文书概述685

二、国书的外观、结构和写法686

一、国书的含义及其发展历程686

第二节 国书686

三、国书的分类687

二、外事公告的分类692

一、外事公告的含义和作用692

第三节 外事公告692

一、外事公报的含义和特点693

第四节 外事公报693

三、联合公报694

二、单发公报694

一、含义698

第五节 外交声明698

四、适用范围和写作要求699

三、写作格式699

二、特点和分类699

一、国际宣言概述701

第六节 国际宣言701

三、共同宣言702

二、单发宣言702

一、颂词704

第七节 颂词和答词704

二、答词705

二、照会的格式707

一、照会的含义与分类707

第八节 照会707

三、正式照会708

四、普通照会711

五、抗议照会713

六、集体照会和同文照会714

三、绿皮书715

二、红皮书715

第九节 白皮书、蓝皮书、红皮书、黄皮书和绿皮书715

一、概况715

六、蓝皮书716

五、黄皮书716

四、白皮书716

一、正式外交函件717

第十节 外交函电717

二、外交便函720

三、外交电报、电传和传真721

一、备忘录722

第十一节 备忘录、节略和说帖722

二、节略726

三、说帖727

二、国际条约的格式728

一、国际条约的含义728

第三章 涉外条约、契约文书的写作与经典范例728

第一节 国际条约728

四、国际条约文书的缔结程序730

三、国际条约的特点730

五、关于条约的生效、有效期、解释、终止和保管732

六、我国条约文本分类一览表733

七、条约文本的制成材料和格式734

八、规约736

九、和约737

十、盟约738

十一、专约739

十二、宪章740

一、国际公约的含义742

第二节 国际公约742

十三、和平初约742

五、国际公约的适用范围和写作要求743

四、国际公约的文本问题743

二、国际公约的写作格式743

三、国际公约的缔结程序743

一、国际协定745

第三节 国际协定议定书745

二、议定书747

三、国际协议751

四、换文753

五、帐务处理细则754

一、契约的含义和契约文书的要求755

第四节 国际契约755

六、执行计划和交流计划755

五、缔结程序756

四、适用法律756

二、国际契约的含义756

三、国际契约和国际条约的区别756

八、分类757

七、基本格式757

六、签约应遵循的原则757

九、基本文种758

一、领事条约764

第二节 领事文书764

第四章 领事礼宾类文书的写作与经典范例764

第一节 概述764

三、缔结领事条约的批准书766

二、缔结领事条约的全权证书766

四、互换领事条约批准书的证书767

五、领事任命书768

六、领事证书768

第三节 外事礼宾文书769

一、含义769

二、特点770

三、礼宾文书的种类和程序770

四、请柬775

五、《礼宾工作小册》777

六、礼品单777

七、菜单777

八、剧目单778

第四节 外宾生活的管理文书778

一、概述778

二、《外交官名册》778

三、联系通知事宜的照会格式779

四、外国人证件780

五、外事名片781

六、涉外授勋证书782

第五节 外事礼仪文书783

一、外事祝贺函电783

二、治丧文书787

三、吊唁函电790

第一节 信任状文书793

一、全权证书793

第五章 涉外法律证明文书的写作与经典范例793

二、授权证书794

三、任命书和委任书795

四、委托书796

第二节 批准文书797

一、批准书797

二、核准书798

三、加入通知书798

四、备案报告799

五、确认书和确认照会格式800

六、条约法律证明书801

七、互换批准书的证明书801

八、接受书802

九、加入书交存纪要803

十、办理条约法律手续的有关照会803

第三节 涉外公证和认证文书804

一、涉外公证文书804

十一、法律意见书及附函804

二、认证文书806

一、概述808

二、仲裁申请书808

第四节 涉外仲裁文书808

三、仲裁答辩书809

四、仲裁调解书810

五、裁决书811

第五节 涉外司法诉讼文书812

一、概述812

二、审理程序中所需文书813

第六节 驱逐令819

第六章 外事新闻、宣传文书的写作与经典范例820

第一节 号召书820

一、含义821

第三节 告书821

二、分类821

第二节 呼吁书821

一、含义823

二、写作规律和技巧823

第四节 外事场合讲演稿823

三、格式824

四、种类824

第五节 外事情报、信息与新闻稿830

一、概况830

二、外事新闻稿831

第一节 概述835

第二节 涉外行政公文在外事工作中的应用835

第七章 涉外行政公文、函电、谈判文书的写作与经典范例835

一、通知836

二、外事简报836

三、外事请示和请示报告837

四、外事报告837

八、公告、通告838

七、命令(令)838

九、通报838

十、决定、决议838

六、批复838

五、指示838

十一、会谈纪要839

第三节 对外通用函电841

一、概述841

二、对外函件842

一、概述846

二、谈判(会谈)备忘录846

第四节 外事谈判(会谈)文书846

三、谈判(会谈)资料847

四、谈判(会谈)记录847

五、谈判(会谈)纪录849

六、谈判(会谈)方案850

七、谈判(会谈)计划850

分卷总附录851

附录一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851

附录二 《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857

附录三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861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874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和豁免条例》877

附录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880

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882

附录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885

附录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8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