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MSC.ADAMS FSP基础培训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MSC.Software著;李军,陶永忠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8677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机械制造-计算机仿真-应用软件,ADAMS-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MSC.ADAMS FSP基础培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贴邮票机1
1.1 虚拟样机的设计流程1
1.2 贴邮票机实习2
1.2.1 陈述问题2
1.2.2 模型描述2
1.2.3 开始实习2
1.2.4 改变模型3
1.2.5 仿真模型4
1.2.6 观察结果4
1.2.7 手工寻找正确的高度5
1.2.8 进行设计研究5
1.2.9 进行优化分析5
单元复习6
第2章 ADAMS/View界面概述7
2.1 模型结构7
2.2 重命名对象8
2.3 ADAMS/View界面8
2.4 简单的仿真9
2.5 保存模型10
2.6 获得帮助10
2.7 ADAMS/View界面概述实习11
2.7.1 陈述问题11
2.7.2 模型描述11
2.7.3 实习前的几点提示11
2.7.4 开始实习12
2.7.5 观察模型12
2.7.7 检查模型13
2.7.6 重命名物体13
2.7.8 仿真模型14
2.7.9 使用动画显示仿真结果15
2.7.10 保存模型16
2.7.11 选修任务16
单元复习16
第3章 ADAMS/PostProcessor界面概述17
3.1 后处理界面概述17
3.2 制作动画17
3.3 绘制曲线18
3.4 生成报告19
3.5 ADAMS/PostProcessor概述实习19
3.5.1 陈述问题19
3.5.2 模型描述19
3.5.3 开始实习20
3.5.4 仿真模型21
3.5.5 绘制结果曲线21
3.5.6 调整模型特性22
3.5.7 仿真模型23
3.5.8 将两次仿真的弹簧力曲线叠加在一个画页上23
3.5.9 获得曲线统计数据24
3.5.10 修改曲线图例24
3.5.11 增加动画25
3.5.12 观察结果26
3.5.13 修改动画画面26
3.5.14 保存ADAMS/PostProcessor中的工作27
单元复习27
4.1.1 坐标系(CS)的定义28
4.1.2 坐标系的类型28
第4章 下落的石块28
4.1 坐标系28
4.2 物体坐标系29
4.3 坐标系标记点29
4.4 物体和几何体的区别30
4.4.1 物体30
4.4.2 几何体30
4.5 物体、几何体和标记点30
4.6 ADAMS中物体的类型31
4.7 物体的质量和转动惯量32
4.8 测量32
4.8.1 ADAMS中的测量32
4.8.2 对象测量的定义33
4.9 下落的石块实习33
4.9.1 陈述问题33
4.9.3 创建石块34
4.9.2 开始实习34
4.9.4 创建下落石块的测量35
4.9.5 验证模型35
4.9.6 建立和运行仿真36
4.9.7 求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36
4.9.8 保存模型37
4.9.9 选修任务37
4.9.10 ADAMS仿真结果38
4.9.11 解析求解38
单元复习39
第5章 抛体运动40
5.1 物体初始条件40
5.1.1 初始位置和方向40
5.1.2 初始速度40
5.3 系统分级设计41
5.2 点的轨迹41
5.4.1 陈述问题42
5.4.2 模型描述42
5.4.3 开始实习42
5.4 抛体运动实习42
5.4.4 创建平面43
5.4.5 设置初始条件44
5.4.6 创建抛体运动的测量44
5.4.7 运行仿真44
5.4.8 查找范围值45
5.4.9 创建点的轨迹45
5.4.10 查找水平位移45
5.4.11 保存模型46
5.4.12 选修任务46
5.4.13 ADAMS仿真结果46
单元复习47
5.4.14 解析求解47
第6章 单自由度摆48
6.1 约束副48
6.2 约束副中标记点的用法49
6.3 自由度(DOF)49
6.3.1 约束副和自由度49
6.3.2 确定系统自由度的数目50
6.4 约束副的初始条件50
6.5 合并几何体50
6.6 角度的测量51
6.7 单自由度摆实习52
6.7.1 陈述问题52
6.7.2 开始实习52
6.7.3 创建摆的连杆52
6.7.5 重命名摆53
6.7.4 创建球体53
6.7.6 设置摆的质量54
6.7.7 创建转轴54
6.7.8 创建测量55
6.7.9 创建一个参考标记点55
6.7.10 创建角度测量56
6.7.11 确定初始条件56
6.7.12 验证模型57
6.7.13 仿真模型57
6.7.14 确定全局分量57
6.7.15 确定单摆的频率58
6.7.16 保存模型58
6.7.19 解析求解59
6.7.18 ADAMS仿真结果59
6.7.17 选修任务59
单元复习60
第7章 倾斜平面61
7.1 欧拉角(旋转次序)61
7.2 准确定位:旋转62
7.3 模型中的摩擦力62
7.3.1 约束副中的摩擦力62
7.3.2 摩擦力的定义63
7.3.3 摩擦力的状态63
7.3.4 输入摩擦力64
7.4 在本地坐标系(LCS)中测量64
7.5 倾斜平面实习65
7.5.1 陈述问题65
7.5.3 调整工作网格66
7.5.4 创建物体66
7.5.2 开始实习66
7.5.5 设置模型的倾斜角度67
7.5.6 约束模型69
7.5.7 创建测量69
7.5.8 验证机构(爬—走—跑的方法)69
7.5.9 细化模型69
7.5.10 将滑道和箱体旋转到θ=20°70
7.5.11 找出使箱体开始滑动的倾斜角度71
7.5.12 保存模型72
7.5.13 选修任务72
7.5.14 解析求解72
7.5.15 ADAMS仿真结果73
单元复习74
8.1 创建几何体75
8.1.1 几何体的特征75
第8章 举升机构Ⅰ75
8.1.2 ADAMS中几何体的类型76
8.2 结构几何体的特性76
8.3 实体几何体77
8.4 准确定位:移动78
8.5 举升机构Ⅰ实习79
8.5.1 陈述问题79
8.5.2 挑战实习79
8.5.3 机构的背景信息80
8.5.4 实习开始前的几点提示81
8.5.5 开始实习81
8.5.6 建立工作环境81
8.5.7 创建除吊桶外的所有物体81
8.5.8 创建吊桶83
8.5.9 检查模型的拓扑结构83
单元复习84
8.5.11 选修任务84
8.5.10 保存模型84
第9章 举升机构Ⅱ85
9.1 应用驱动85
9.2 约束副驱动86
9.3 ADAMS中的函数86
9.4 举升机构Ⅱ实习87
9.4.1 陈述问题87
9.4.2 具有挑战性的练习87
9.4.3 模型描述87
9.4.4 开始实习前的几点提示88
9.4.5 开始实习88
9.4.6 约束物体88
9.4.9 运行仿真89
9.4.8 增加约束副驱动89
9.4.7 验证模型(爬—走—跑的方法)89
9.4.10 保存模型90
9.4.11 选修任务90
单元复习90
第10章 举升机构Ⅲ91
10.1 虚约束的类型91
10.2 垂直的虚约束92
10.3 举升机构Ⅲ实习93
10.3.1 问题描述93
10.3.2 模型描述94
10.3.3 开始实习94
10.3.4 约束吊桶94
10.3.5 验证I和J标记点的方向94
10.3.7 保存模型95
10.3.8 选修任务95
10.3.6 验证模型,然后进行仿真95
单元复习96
第11章 悬架系统Ⅰ97
11.1 应用点驱动97
11.2 悬架系统Ⅰ实习98
11.2.1 陈述问题98
11.2.2 模型描述98
11.2.3 开始练习99
11.2.4 检查模型100
11.2.5 约束悬架子系统模型100
11.2.6 施加驱动101
11.2.7 验证和仿真模型102
11.2.8 保存模型102
11.2.9 选修练习102
单元复习102
12.1.1 点对点的测量103
第12章 悬架系统Ⅱ103
12.1 测量参数103
12.1.2 函数测量104
12.2 位移函数104
12.3 输入基于CAD的几何体104
12.4 悬挂系统Ⅱ实习105
12.4.1 陈述问题105
12.4.2 模型描述105
12.4.3 开始实习106
12.4.4 创建测量106
12.4.5 输入基于CAD的几何体109
12.4.6 保存模型110
12.4.7 选修任务110
单元复习111
13.1 复合约束副112
第13章 悬架—转向系统112
13.2 耦合副113
13.3 装配子系统模型114
13.4 悬架—转向系统实习115
13.4.1 陈述问题115
13.4.2 模型描述115
13.4.3 开始实习116
13.4.4 改变工作目录116
13.4.5 输入转向系统模型116
13.4.6 约束转向系统模型117
13.4.7 装配悬架和转向系统模型118
13.4.8 验证模型118
13.4.9 运行和比较系列仿真119
13.4.10 保存模型120
单元复习120
14.1 装配仿真121
第14章 弹簧—阻尼器121
14.2 仿真结构122
14.3 仿真类型122
14.4 ADAMS中的力124
14.5 ADAMS中的弹簧—阻尼器124
14.6 弹簧—阻尼器中的力值125
14.7 弹簧—阻尼器实习126
14.7.1 陈述问题126
14.7.2 开始实习126
14.7.3 创建和约束模型126
14.7.4 增加预先确定的弹簧—阻尼器127
14.7.5 求解静平衡时的弹簧—阻尼器的力127
14.7.6 运行仿真和创建测量127
14.7.9 选修任务128
14.7.8 保存模型128
14.7.7 求解固有频率128
14.7.10 ADAMS仿真结果129
14.7.11 解析求解129
单元复习130
第15章 非线性弹簧131
15.1 一元力:作用力—反作用力131
15.2 样条函数132
15.3 AKISPL函数133
15.4 非线性弹簧实习133
15.4.1 陈述问题133
15.4.2 开始实习133
15.4.3 替换预先确定的弹簧—阻尼器134
15.4.4 将线性弹簧改变为非线性弹簧135
15.4.6 保存模型136
15.4.5 比较线性力和非线性力136
15.4.7 选修任务137
单元复习137
第16章 悬架—转向系统Ⅱ138
16.1 橡胶衬套138
16.2 悬架—转向系统Ⅱ实习139
16.2.1 陈述问题139
16.2.2 模型描述139
16.2.3 开始实习139
16.2.4 运行一个原始仿真139
16.2.5 将旋转约束副失效140
16.2.6 在下横臂和大地之间创建橡胶衬套140
16.2.7 运行一次仿真,观察增加橡胶衬套后的效果141
16.2.8 查看仿真结果141
单元复习142
16.2.10 选修任务142
16.2.9 保存模型142
第17章 尾舱门Ⅰ143
17.1 冲击函数143
17.2 速度函数144
17.3 尾舱门Ⅰ实习145
17.3.1 陈述问题145
17.3.2 模型描述145
17.3.3 开始实习146
17.3.4 失效不用于仿真的可运动的物体146
17.3.5 创建表示气体缓冲缸有极限位置的力146
17.3.6 选择真实模型的参数149
17.3.7 仿真模型149
17.3.8 保存模型149
单元复习150
17.3.9 选修任务150
第18章 尾舱门Ⅱ151
18.1 STEP函数151
18.2 描述式仿真152
18.3 ADAMS/Solver命令153
18.4 尾舱门Ⅱ实习153
18.4.1 问题陈述153
18.4.2 模型描述153
18.4.3 开始练习154
18.4.4 确定左短臂的稳态旋转154
18.4.5 关闭舱盖155
18.4.6 运行描述式仿真155
18.4.7 测量转矩156
18.4.8 检查测量156
18.4.10 选修任务158
18.4.9 保存模型158
单元复习159
第19章 尾舱门Ⅲ160
19.1 ADAMS/Solver概述160
19.2 ADAMS/Solver中的文件161
19.3 ADAMS/Solver数据文件(.adm)举例161
19.4 单独使用ADAMS/Solver162
19.5 驱动方程表达式162
19.6 举例:2D单摆163
19.6.1 描述163
19.6.2 使用牛顿—拉普森方法164
19.7 求解过程164
19.7.1 任务164
19.7.4 第三阶段165
19.7.5 第四阶段165
19.7.3 第二阶段165
19.7.2 第一阶段165
19.8 仿真阶段信息166
19.9 尾舱门Ⅲ实习166
19.9.1 陈述问题166
19.9.2 模型描述167
19.9.3 开始实习167
19.9.4 输出数据文件(.adm)167
19.9.5 创建ADAMS命令文件(.acf)168
19.9.6 在独立的ADAMS/Solver中执行仿真168
19.9.7 修改数据文件(.adm)170
19.9.8 修改ADAMS命令文件(.acf)170
19.9.9 在独立的ADAMS/Solver中执行仿真171
19.9.10 在ADAMS/View中比较两次仿真结果171
单元复习172
19.9.11 选修任务172
20.1 传感器173
第20章 尾舱门Ⅳ173
20.2 设计变量174
20.3 尾舱门Ⅳ实习175
20.3.1 陈述问题175
20.3.2 开始实习175
20.3.3 使模型更加真实175
20.3.4 增加传感器176
20.3.5 修改弹簧预载和刚度176
20.3.6 创建设计变量177
20.3.7 参考设计变量修改弹簧178
20.3.8 优化设计178
20.3.9 选修任务179
单元复习180
21.1 从轨迹中定义样条曲线181
第21章 凸轮—摆臂—阀体181
21.2 曲线约束副182
21.3 自动作用的碰撞力182
21.4 弹性体—ADAMS/AutoFlex183
21.5 凸轮—摆臂—阀体实习184
21.5.1 陈述问题184
21.5.2 模型描述185
21.5.3 开始实习185
21.5.4 应用驱动185
21.5.5 创建凸轮剖面186
21.5.6 将顶杆约束到凸轮上186
21.5.7 测量曲线在曲线上约束副中的力186
21.5.8 使凸轮和顶杆之间的碰撞更符合实际187
21.5.9 使用弹簧—阻尼器防止脱离189
21.5.10 创建弹性物体190
21.5.11 用弹性的阀体代替刚性的阀体192
21.5.12 运行仿真192
21.5.13 保存模型193
21.5.14 选修任务193
单元复习193
第22章 打靶训练194
22.1 多元力194
22.2 设计研究195
22.3 打靶训练实习197
22.3.1 陈述问题197
22.3.2 模型描述197
22.3.3 开始实习198
22.3.4 创建击锤和弹丸之间的碰撞力198
22.3.5 创建弹丸和发射管之间的碰撞力199
22.3.6 仿真模型200
22.3.7 考虑空气阻力201
22.3.8 仿真完成时的轨迹202
22.3.9 建立设计分析203
22.3.10 保存模型204
22.3.11 选修任务204
单元复习204
第23章 推荐的经验205
23.1 逐步完善模型205
23.2 建模经验:物体205
23.2.1 几何体结合性错误205
23.2.2 质量特性205
23.3.2 万向节约束副206
23.3.1 固定约束副206
23.3 建模经验:约束副206
23.2.5 设计结构206
23.2.3 初始速度206
23.2.4 口业物体206
23.3.3 驱动207
23.4 建模经验:柔顺联接207
23.4.1 弹簧—阻尼器207
23.4.2 橡胶衬套207
23.5 建模经验:仿真阶段函数207
23.5.1 函数编辑器207
23.5.2 速度207
23.5.6 碰撞208
23.5.8 单位208
23.5.7 轮胎208
23.5.5 测量208
23.5.4 IMPACTs/BISTOPs208
23.5.3 样条函数208
23.5.9 重力209
23.6 调试模型要点209
23.6.1 验证模型209
23.6.2 模型拓扑结构209
23.6.3 图标反馈209
23.6.4 列表编辑器210
23.6.5 交互式仿真210
23.6.6 更新模型的显示210
23.6.7 仿真过程中的图标可视210
23.6.8 子程序210
23.6.9 重力210
23.6.10 静平衡210
23.6.12 在时间为0时的速度211
23.6.11 动力学211
第24章 开关装置实习212
24.1 陈述问题212
24.2 模型描述212
24.3 测试有约束副的右半部分214
24.3.1 输入模型214
24.3.2 设置模型环境214
24.3.3 增加约束副215
24.3.4 测试模型216
24.4 测试拥有前部和后部碰撞的右半部分模型217
24.4.1 在右触点和基座物体之间的连接处增加细节217
24.4.2 在右半部分模型中增加弹簧力218
24.4.3 测试模型219
24.4.6 在操作装置和基座之间创建限位器(力)220
24.4.5 测试模型220
24.4.4 用一个力代替右推杆和右触点之间的曲线对曲线约束副220
24.4.7 使用操作机构的驱动输入测试模型222
24.4.8 创建驱动力223
24.4.9 测试模型223
24.5 细化机构的右半部分224
24.5.1 细化右触点的连接224
24.5.2 测试模型226
24.6 增加模型的左半部分226
24.6.1 连接左推杆和左触点227
24.6.2 测试模型227
24.7 细化开关装置228
24.7.1 在曲线对曲线碰撞力中增加摩擦力228
24.7.2 测试模型228
单元复习题答案230
附录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