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创神经外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创神经外科学
  • 马廉亭,谭占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711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87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916页
  • 主题词:显微外科学:神经外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创神经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绪论1

一、微创神经外科学的产生和发展1

二、微创神经外科学的人才培养2

一、颅裂畸形7

第一节 神经管闭合不全7

第一篇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第一章 先天性疾病和脑积水7

二、脑膨出  8

三、先天性皮毛窦9

第二节 Arnold-Chiari畸形10

第四节 中脑导水管狭窄12

第三节 Dandy-Walker畸形12

第五节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13

第六节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14

第七节 结节性硬化15

一、概述17

第八节 脑积水17

二、交通性脑积水18

三、正常压力性脑积水19

四、阻塞性脑积水20

第一节 硬膜下血肿22

第二章 脑外伤、炎症、变性及其他病变22

第二节 硬膜外血肿23

第三节 单纯疱疹性脑炎24

第四节 脑脓肿25

第六节 脑囊虫病26

第五节 结核性脑膜炎26

第七节 肝豆状核变性29

一、动静脉畸形30

第一节 脑血管畸形30

第三章 脑血管病变30

二、海绵状血管瘤31

第二节 颅内动脉瘤32

四、静脉血管瘤32

三、毛细血管扩张症32

第四节 脑出血34

第三节 蛛网膜下隙出血34

第五节 烟雾病35

第六节 静脉窦血栓形成36

第七节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7

第八节 脑梗死38

第一节 星形细胞瘤40

第四章 脑肿瘤40

第二节 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41

第三节 胶质母细胞瘤42

第五节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3

第四节 胶质肉瘤43

第六节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44

第八节 血管母细胞瘤45

第七节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45

第九节 室管膜肿瘤46

一、室管膜瘤47

三、室管膜下室管膜瘤49

二、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49

第十节 少突胶质细胞瘤50

四、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50

一、髓母细胞瘤51

第十一节 胚胎性肿瘤51

三、室管膜母细胞瘤52

二、神经母细胞瘤52

四、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53

一、脑(脊)膜瘤54

第十二节 脑膜肿瘤54

三、恶性脑膜瘤56

二、非典型性脑膜瘤56

五、骨软骨瘤57

四、血管外皮细胞瘤57

六、脂肪瘤58

七、黑色素瘤59

第十三节 垂体腺瘤60

第十五节 颅咽管瘤62

第十四节 垂体腺癌62

第十六节 蛛网膜囊肿63

第十七节 生殖细胞瘤65

第十九节 脉络丛乳头状瘤66

第十八节 松果体细胞肿瘤66

第二十节 听神经瘤67

第二十一节 三叉神经鞘瘤68

第二十二节 表皮样囊肿69

第二十四节 脑转移瘤70

第二十三节 脊索瘤70

第二十五节 髓母细胞瘤72

一、显微神经外科的理念79

第一节 概述79

第二篇 显微神经外科学第一章 显微神经外科基础79

二、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简史80

二、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81

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床81

第二节 显微神经外科的基本设备和操作技术81

四、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82

三、头架82

六、双极电凝83

五、脑自持牵开器83

一、脑池的概念89

第三节 显微神经外科所涉及的显微解剖——脑池89

七、高速微型钻89

二、正常脑池的解剖90

第四节 显微神经外科的技术训练94

一、显微缝合技术的训练95

二、实验动物血管吻合的训练96

三、临床手术中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训练98

一、垂体腺瘤100

第一节常见鞍区肿瘤的临床特点100

第二章 鞍区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100

二、颅咽管瘤102

三、鞍区脑膜瘤103

第二节 复杂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104

三、术后处理要点105

二、术中注意要点105

一、术前准备105

一、翼点入路106

第三节 鞍区病变的常用手术入路106

四、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106

二、额下入路115

三、经蝶窦入路116

第一节 第三脑室的应用解剖120

第三章 第三脑室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120

一、第三脑室原发性肿瘤121

第二节 第三脑室常见肿瘤的临床特点121

二、第三脑室继发性肿瘤122

一、第三脑室前部手术入路124

第三节 显露第三脑室病变的常用手术入路124

二、第三脑室后部手术入路128

三、第三脑室中部手术入路135

一、脑膜瘤137

第一节 岩斜区常见肿瘤的临床特点137

第四章 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137

三、三叉神经鞘瘤138

二、听神经瘤138

五、颈静脉球瘤139

四、胆脂瘤139

一、颞下入路140

第二节 岩斜区常用手术入路140

二、乙状窦前入路142

三、乙状窦后入路144

四、枕下远外侧入路145

二、临床表现148

一、病理变化148

第五章 枕骨大孔区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148

第一节 颅底凹陷症148

三、诊断149

一、病因150

第二节 寰枢椎脱位150

四、治疗150

四、治疗151

三、诊断151

二、临床表现151

三、治疗153

二、诊断153

第三节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53

一、病理分型153

第六章 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155

二、诊断156

一、临床表现156

三、治疗157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159

第七章 脑神经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159

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影像学检查160

一、病因160

三、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术前诊断和术中监测与评估162

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显微手术治疗163

一、病因166

第二节 面肌痉挛166

四、磁共振体层成像脑血管造影术对“微血管压迫”病因的诊断167

三、面肌肌电图检查167

二、临床表现167

五、面肌痉挛的显微手术治疗168

一、病因169

第三节 舌咽神经痛169

四、显微手术治疗170

三、诊断170

二、临床表现170

二、显微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171

一、病因——“延髓的微血管压迫”学说171

第四节 神经源性高血压171

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现状和前景展望172

第一节 概述173

第八章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173

三、诊断174

二、临床表现174

一、病因174

四、治疗175

第二节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178

二、手术步骤179

一、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麻醉方式179

一、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麻醉方式180

第三节 前交通动脉瘤180

三、术后处理180

二、手术步骤181

三、术后并发症183

二、手术步骤184

一、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和麻醉方式184

第四节 大脑中动脉瘤184

第五节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85

三、术后处理185

一、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麻醉方式及体位186

二、手术步骤187

二、大脑后动脉瘤189

一、小脑上动脉瘤189

三、术后处理189

第六节 小脑上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189

一、病理190

第一节 概述190

第九章 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190

三、临床表现191

二、分类和分级191

四、诊断192

一、手术适应证193

第二节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动静脉畸形193

五、治疗193

四、术前准备194

三、手术时机194

二、手术禁忌证194

五、手术基本步骤及术中要点195

七、术后处理196

六、术中并发症及处理196

四、手术步骤197

三、麻醉和体位197

第三节 大脑凸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197

一、大脑凸面AVM的血供197

二、手术适应证197

二、麻醉和体位199

一、手术适应证199

五、术后处理199

第四节 大脑半球内侧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199

三、手术步骤200

四、手术步骤201

三、麻醉和体位201

四、术后处理201

第五节 胼胝体动静脉畸形切除术201

一、手术适应证201

二、术前准备201

二、手术禁忌证203

一、手术适应证203

五、术后处理203

第六节 纹状体-丘脑-内囊区动静脉畸形切除术203

一、小脑半球AVM204

第七节 小脑幕下动静脉畸形切除术204

三、术前准备204

四、麻醉与体位204

五、手术步骤204

六、术后处理204

三、小脑脑桥角AVM206

二、小脑蚓部AVM206

一、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208

第十章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208

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211

一、清醒开颅术的发展213

第一节 概述213

第十一章 清醒开颅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213

四、清醒开颅麻醉技术的发展214

三、清醒开颅术的相关概念214

二、清醒开颅术的概念214

二、非适应证215

一、适应证215

第二节 清醒开颅术的临床应用215

五、术前用药216

四、手术室准备216

三、术前评估与准备216

九、脑功能区术中定位217

八、镇静和止痛217

六、氧合与通气217

七、皮瓣设计217

一、疗效218

第三节 清醒开颅术的疗效与评价218

十、病变切除218

十一、其他用药218

十二、其他术中注意事项218

十三、术后处理218

三、客观评价219

二、优点219

一、手术适应证227

第三篇 “锁孔”神经外科学技术第一章 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概论227

三、手术照明与观察228

二、手术器械要求228

四、手术策略229

五、手术计划230

六、围手术期处理231

一、鞍旁脑池群232

第二章 脑池的显微外科解剖——“锁孔”外科的基础232

二、中脑背侧脑池群233

三、后颅窝脑池群234

一、经眉弓眶上额下“锁孔”入路236

第三章 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入路236

二、颞下“锁孔”入路237

三、乳突后“锁孔”入路238

五、经纵裂、胼胝体“锁孔”入路239

四、枕下正中“锁孔”入路239

六、椎板开窗“锁孔”入路240

一、手术方法241

第四章 “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壳核出血241

二、“锁孔”手术与其他常用手术的比较242

三、手术适应证244

一、常用的立体定向仪249

第四篇 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第一章 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的设备及技术要求249

二、立体定向仪配套设备252

三、立体定向仪的技术要求和维护254

一、脑立体定向基本原理255

第二章 脑立体定向基本原理及技术255

二、立体定向技术256

一、概述260

第三章 锥体外系疾病的立体定向治疗260

二、锥体外系疾病的病理生理261

三、立体定向治疗的基本原理262

四、帕金森病的毁损治疗263

五、帕金森病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270

六、帕金森病的恢复性治疗274

七、其他锥体外系疾病的立体定向治疗275

八、结语276

一、癫痫手术的适应证277

第一节 癫痫的手术治疗277

第四章 癫痫的微创手术治疗277

二、癫痫灶的定位278

三、手术方法279

二、脑立体定向术治疗癫痫的机制及适应294

一、概述294

第二节 癫痫的立体定向治疗294

三、立体定向术的方法及步骤295

四、脑立体定向术治疗癫痫靶点的选择与疗效评价296

五、脑立体定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301

一、精神疾病的病因304

第五章 精神病外科治疗304

三、精神疾病的症状与临床特征305

二、精神疾病的分类305

五、精神外科的历史、争论、现状和展望312

四、精神疾病的检查与诊断312

六、精神外科应用解剖生理基础315

七、精神外科手术适应证和病例选择基本原则316

八、现代精神外科——脑立体定向术317

九、慢性小脑刺激技术在精神外科的应用319

十、精神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320

十一、精神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评定方法和标准321

一、概述323

第六章 微创神经外科方法治疗各类疼痛323

二、一般治疗324

三、神经阻滞术325

四、神经切断术326

五、电凝和射频止痛术330

六、电刺激止痛术332

一、脑肿瘤的立体定向诊断性活检336

第七章 颅内肿瘤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336

二、立体定向颅内肿瘤摘除手术338

三、脑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340

四、颅内肿瘤的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345

一、脑组织移植治疗帕金森病350

第八章 脑组织及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350

二、脑移植治疗小脑萎缩353

三、胰岛细胞脑内移植治疗糖尿病354

五、垂体移植治疗垂体性侏儒症和垂体功能减退症355

四、下丘脑前区移植治疗中枢性尿崩症355

六、低能儿的脑内移植治疗357

七、胚胎脑-脊髓移植治疗外伤性截瘫358

八、脑移植治疗癫痫359

一、概况361

第九章 脑瘫的诊断和治疗361

二、临床特征363

三、诊断364

四、手术适应证的选择365

六、手术治疗367

五、手术效果评价367

七、并发症369

八、预后370

一、颅内异物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372

第十章 立体定向手术在神经外科其他疾病中的应用372

二、脑内血肿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375

三、脑脓肿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379

四、脑积水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384

第五篇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第一章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的发展史397

二、放射线的产生399

一、放射源的种类及基本特性399

第二章 放射物理学基础399

三、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01

四、放射剂量单位 402

五、理想的剂量分布 403

六、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405

一、临床放射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407

第三章 临床放射生物学基础 407

三、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基本原理 408

二、一次大剂量窄束电离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408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放射损伤409

五、脑神经的放射耐受性411

一、实验动物及实验部位413

第一节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动物模型413

第四章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基础实验研究413

三、脑血管疾病的放射外科模型414

二、正常神经组织的放射外科模型414

四、脑肿瘤的放射外科模型415

一、脑实质损伤的形态学研究416

第二节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对脑组织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416

二、血脑屏障损伤及代谢改变417

三、大血管损伤418

一、放射生物学基础419

第三节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机制419

四、部位差异性419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放射性损伤机制420

三、结论421

二、基本原理423

一、概念423

第五章 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概述423

三、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的基本结构424

四、伽玛刀治疗程序426

五、伽玛刀治疗的临床应用范围427

二、X刀的治疗技术和工作原理428

一、X刀的概念、形成和发展428

第六章 X刀神经外科概述428

三、X刀的构成429

五、X刀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430

四、X刀治疗的适应证430

第七章 重粒子束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概述432

二、AVM的自然过程434

一、动静脉畸形的病因和病理434

第八章 颅内血管疾病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434

第一节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434

四、伽玛刀治疗AVM的效果435

三、选择伽玛刀治疗时应考虑的因素435

五、伽玛刀治疗AVM的疗效影响因素437

七、伽玛刀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438

六、伽玛刀治疗AVM的临床疗效438

八、立体定向放射治疗AVM后影像学及病理学改变439

九、伽玛刀治疗AVM的局限性和前景展望440

二、海绵状血管瘤441

一、硬脑膜血管畸形441

第二节 其他脑血管疾病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41

六、静脉畸形442

五、动脉瘤442

三、颈动脉海绵窦瘘442

四、Galen静脉畸形442

一、概述 444

第一节 听神经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444

第九章 颅内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444

二、听神经鞘瘤伽玛刀治疗程序及操作特点 445

三、听神经鞘瘤伽玛刀治疗肿瘤大小、剂量和肿瘤控制率 446

四、伽玛刀治疗听神经鞘瘤邻近神经损伤 448

五、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其他问题 449

第二节 脑膜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451

六、结论 451

二、放射剂量与疗效评价 453

一、概述 453

第三节 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 453

第四节 垂体腺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455

三、相关问题的讨论 455

二、影响放射生物学的重要因素 456

一、适应证 456

三、伽玛刀治疗技术 457

四、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458

五、并发症及其防治 459

一、概述 460

第五节 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460

二、适应证、注意事项和治疗剂量 461

三、疗效评价及疗效影响因素 462

四、治疗的并发症 463

五、伽玛刀结合囊内照射治疗颅咽管瘤 464

第六节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466

第八节 伽玛刀治疗后的临床副损伤469

第七节 其他适合伽玛刀治疗的肿瘤469

三、癫痫475

二、帕金森病475

第十章 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475

一、顽固性疼痛475

五、精神病476

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76

二、放射剂量的规范化 477

一、放射外科系统的完善和治疗计划系统的改进477

第十一章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展望477

五、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的伽玛刀治疗478

四、颅内肿瘤的伽玛刀治疗478

三、颅内AVM的伽玛刀治疗478

第六篇 血管内神经外科学第一章 概述491

一、微导管493

第二章 血管内神经外科的设备及技术要求493

二、栓塞材料496

三、其他器械503

四、造影剂507

五、X射线设备509

一、适应证511

第三章 血管内神经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分类511

二、方法分类513

第四章 血管内神经外科的术前准备、麻醉、术中及术后处理515

一、术前准备515

二、麻醉515

三、术中处理516

四、术后处理517

第五章 脑及脊髓血管性疾病的血管内治疗519

第一节 颅内动脉瘤519

一、病因519

二、病理520

三、临床症状521

四、诊断522

五、治疗524

六、颅内巨大动脉瘤诊断与治疗的若干问题526

一、发生率527

二、病理527

第二节 脑动静脉畸形527

三、发病原理528

四、临床表现530

五、分级531

六、诊断532

七、治疗535

第三节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544

一、海绵窦解剖学544

三、病因及病理547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547

二、类型547

五、临床表现551

六、诊断551

七、治疗553

一、病因557

二、分类557

第四节 硬脑膜动静脉瘘557

三、供血动脉559

四、临床表现561

五、诊断562

六、治疗566

第五节 脊髓和椎管血管疾病574

一、脊髓AVM574

二、髓周动静脉瘘577

三、硬脊膜动静脉瘘578

四、椎管内静脉高压581

五、Cobb综合征586

一、病因与分类590

二、发病机制590

第六节 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590

三、临床表现591

四、影像学诊断591

五、治疗596

一、病因597

二、病理生理变化597

第七节 脑膜脑AVM597

三、临床症状599

四、诊断600

五、治疗602

一、病因604

二、病理604

第六章 脑膜瘤术前栓塞604

三、血液供应特点605

四、诊断607

五、栓塞治疗607

二、诊断610

一、病理610

三、治疗610

第七章 脑恶性胶质瘤颅内动脉超选择化疗610

第八章 脑血栓的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613

一、概述613

二、急性脑梗死的诊断614

三、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616

第九章 经皮脑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622

一、锁骨下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PTA622

三、脑血管痉挛的血管内治疗623

四、PTA的并发症623

二、无名动脉和颈动脉系统的PTA623

五、疗效评价624

第十章 颈外动脉系统血管病的介入治疗625

一、先天性血管疾病625

二、后天性血管疾病626

第十一章 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治疗629

一、概述629

二、腰椎间盘髓核溶解术630

三、颈椎间盘髓核溶解术631

四、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632

五、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间盘切除术634

第七篇 内镜神经外科学第一章 概述643

一、神经外科发展概况643

二、内镜神经外科发展简史644

第二章 神经内镜设备和技术简介646

一、神经内镜手术系统的建立646

二、神经内镜的结构647

三、手术器械649

四、内镜固定装置650

五、内镜与立体定向、导航、超声等设备的配合应用651

六、半导体激光在内镜外科中的应用655

第三章 颅脑应用解剖657

一、颅脑解剖标志658

二、鼻腔661

三、蝶骨663

四、蝶鞍665

五、蝶窦666

六、筛窦676

七、鞍区和海绵窦677

八、脑室解剖689

九、脑池解剖710

第四章 神经内镜治疗范围、适应证和并发症717

一、治疗范围717

二、现阶段的手术适应证740

三、手术并发症741

第五章 内镜脊柱/脊髓微创外科747

一、脊柱、脊髓内镜的发展简史747

二、脊柱、脊髓疾病的内镜微创手术治疗748

第六章 神经内镜今后的课题及展望773

一、脑积水773

二、脑室内肿瘤及囊肿774

三、脑实质内病变774

四、脑实质外病变774

五、脊髓/脊柱内镜微创手术775

第八篇 立体定向导航神经外科学第一章 概述781

一、定义781

二、发展简史781

第二章 立体定向导航神经外科技术783

一、导航系统的主要类型783

二、立体定向导航系统的应用原理784

第三章 立体定向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785

一、术前计划785

二、手术计划的实施786

三、手术适应证786

六、导航仪的可操作性(易用性)787

五、手术的精确性787

七、手术的安全性787

四、手术操作注意事项787

第四章 导航系统未来的发展788

一、目前存在的缺陷788

二、各种改良措施789

第五章 介入性磁共振手术——立体定向导航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790

一、介入性磁共振手术发展的历史背景790

二、介入性开放式磁共振手术的概况791

三、磁共振手术的分类与评价791

四、临床应用793

五、展望793

第九篇 微创原则在颅脑创伤诊治中的应用第一章 概述799

一、及早明确诊断 800

二、及早治疗 801

二、保持呼吸道畅通 806

一、监护806

三、控制颅内压增高及脑水肿 806

第二章 颅脑损伤处理的基本原则 806

七、维持营养 808

六、预防感染808

八、脑神经细胞营养剂 808

五、防治消化道出血 808

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808

九、高压氧治疗 809

第三章 颅脑损伤病人手术的麻醉 810

一、常用麻醉药对颅内生理功能的影响 810

二、麻醉管理 814

第四章 创伤性脑水肿 818

一、分类 818

二、发生机制 820

三、超微结构改变 822

四、治疗 823

第五章 亚低温脑保护 826

一、亚低温概念的提出 826

二、亚低温与缺血性脑损伤 827

三、亚低温与实验性颅脑外伤 828

四、亚低温治疗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疗效 829

五、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机制 831

六、前景与展望 833

第六章 颅脑创伤病人脑细胞保护药物的选择 834

一、概述 834

二、脑保护药物选择的药理基础835

第十篇 分子神经外科与展望第一章 概述 843

第二章 分子神经外科靶细胞的选择和基因治疗方法 845

一、分子神经外科靶细胞的选择 845

二、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方法 846

第三章 胶质瘤的基因治疗 849

一、与胶质瘤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849

二、胶质瘤的基因治疗策略 851

三、胶质瘤的分子外科治疗 852

四、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854

第四章 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 856

一、治疗原理和策略 856

二、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价 860

第五章 颅脑损伤的基因治疗及神经干细胞的应用研究 863

一、颅脑损伤的基因治疗 863

二、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应用 864

第六章 展望 866

一、纳米技术在创伤性脑水肿研究中的应用 866

二、纳米技术在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 867

三、纳米技术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868

汉英对照索引 870

英汉对照索引8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