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家经济审视 地区差异、政府干预与农户行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家经济审视 地区差异、政府干预与农户行为
  • 孔祥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ISBN:780119649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家经济审视 地区差异、政府干预与农户行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主题、概念、假说与思路1

1.1 行为和经济行为1

1.2 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舒尔茨和恰雅诺夫理论概述3

1.2.1 理性小农:舒氏学说简评4

1.2.2 “自我剥削”与家庭消费最大化:恰雅诺夫理论简评6

1.3 过密化与现代化:黄宗智小农经济理论概述9

1.4 农民的理性与非理性11

1.4.1 对现有观点的评价11

1.4.2 行为最大化与农户分类16

1.5 主题与思路19

1.6 资料说明21

1.6.1 全国性资料21

1.6.2 山东、河南、陕西三省从农村改革初期到1995年全省农户抽样调查资料22

1.6.3 问卷调查资料22

2 现阶段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目标和影响因素分析24

2.1 现阶段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的理论分析24

2.1.1 现阶段中国农户的需要和目标概述24

2.1.2 第一类农户的需要和目标27

2.1.3 第三类农户的需要和目标28

2.1.4 第二类农户的需要和目标30

2.1.5 比较分析30

2.2 现阶段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的实证研究32

2.2.1 对现有观点的评介32

2.2.2 问卷调查结果及理论分析34

2.3 影响现阶段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目标因素的总体分析44

2.3.1 理论概述44

2.3.2 内部制约因素46

2.3.3 外部制约因素52

3 现阶段中国农户经济流程:各类型农户行为机理分析54

3.1 农户经济的理论流程54

3.2 边际劳动产出趋近于零与自给自足行为方式:对第一类农户经济流程的一个特别说明56

3.2.1 劳动消费比率:第一类农户收入水平的重要解释变量56

3.2.2 劳动力是第一类农户的唯一可变资源:对“解释变量”的经济学解释60

3.2.3 第一类农户经济流程的均衡64

3.3 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均衡:对第三类农户经济流程的特别说明69

3.3.1 资金是第三类农户的主体要素69

3.3.2 第三类农户经济流程的均衡72

3.4 双重均衡和双重行为方式:对第二类农户经济流程的特别说明72

3.4.1 劳动力和资金是第二类农户的主体要素72

3.4.2 第二类农户经济流程的均衡76

4 现阶段中国农户的投资行为分析——一项基于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78

4.1 农户投资行为概述78

4.1.1 对前人研究的评价78

4.1.2 当前我国农户投资的特点:总体分析与评价81

4.2 农户投资的产业选择以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89

4.2.1 不同类型农户的产业选择倾向91

4.2.2 不同类型农户对待粮食生产的态度93

4.2.3 价格对粮食生产的影响95

4.3 不同类型农户的要素投入取向:基于粮食生产的问卷调查分析95

4.3.1 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利用取向95

4.3.2 不同类型农户的资金投入取向98

4.3.3 不同类型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取向99

4.3.4 不同类型农户的技术投入取向102

4.4 农户经济行为的理性和非理性以及与政府行为的关系分析107

4.4.1 现阶段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分析108

4.4.2 政府行为和农户行为的矛盾与统一111

5 现阶段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的制度经济分析115

5.1 农户行为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115

5.1.1 制度经济学概要与研究的前提界定115

5.1.2 假说与分析框架118

5.2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及其经济绩效的历史分析120

5.2.1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120

5.2.2 1978~1998: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及其绩效的理论分析125

5.2.3 农户收入增长与粮食供给增长的矛盾:对20年改革绩效的总估计142

5.3 政府行为: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供给机制分析163

5.3.1 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从政府角度的分析163

5.3.2 “政策失败”:阻碍主要农产品强制性收购制度变迁因素的制度经济分析176

6 中国粮食价格政策和流通体制改革的经济分析180

6.1 深化粮食价格政策和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与基本思路180

6.1.1 历史机遇180

6.1.2 基本思路181

6.2 粮价政策改革:思路与框架183

6.2.1 粮食价格的产生:市场主导183

6.2.2 构筑合理的粮肥比价185

6.2.3 价格体系:相互配合,相辅相成188

6.2.4 价格水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之间的关系190

6.3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192

6.3.1 政企分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192

6.3.2 亏损挂帐:合理分担,各方消化194

6.3.3 转变机制: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基础197

6.4 敞开收购:为了保护粮农利益的“保价放量”政策200

6.4.1 为什么要实行敞开收购政策200

6.4.2 “敞开收购”政策并未落到实处202

6.5 粮食流通中内外贸的一体化203

7 研究结论和遗留问题205

7.1 研究结论概要205

7.1.1 关于农户经济行为205

7.1.2 政府行为与农户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208

7.1.3 政府行为的理性化——对粮食价格政策和流通体制改革的经济分析209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211

附录 可比劳动力系数计算方法212

参考文献214

后记222

热门推荐